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
9362800000027

第27章 教育的误区(5)

一种是认为自己身上的一些东西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内心找不到真爱,并且发现自己身上有跟爱的概念相违背的模式,担心暴露出来会伤害孩子。虽然自己在别人面前是个淑女,很温柔可爱,但发起脾气来很泼、很刁,却不想让孩子知道这种状态,就会作出自己是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一种是从小比较矫情,习惯于矫情和做作。自己把自己的形象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娇滴滴的、人见人爱的女生,内心总在完善自己想象中好母亲的形象,总把孩子作为配角,让孩子帮助自己完成一位好母亲的形象。这样做的母亲一般都对自身隐藏的某些习性不认可或感到恐惧,从而用好母亲的形象来驱除自己的恐惧。这样的妈妈非常会爱孩子,把爱表演得淋漓尽致,但这不是从本质上爱孩子,孩子不会接收到爱。

如果孩子不能从这些爱中获得真正的心灵涵养,就会像隔靴搔痒,使孩子感受到烦躁和不满足,于是孩子精神空乏,没有心力,表现出不断索取爱或物品的行为,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哭泣。

求助型的爱

自己从小也是被娇生惯养大的,或者家庭状况非常糟糕,使得自己惧怕面对任何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并且自己发现自己不自信,没有力量,在内心很希望有人替自己去抵挡一切并把自己保护起来。当一个成年人无法被另外的人时时刻刻这样保护着,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冲突时,他们就感到活着非常困难和不安全。这些希望受到保护的欲望会转化成对孩子的行为,把自己得不到的那种爱给了孩子,把自己需要孩子当成孩子需要自己,他们非常紧张,会假定孩子有许多承受不了的事情,忍受不了孩子有任何的烦恼和不良情绪。

这种妈妈动不动就抚摸孩子,眼睛露出非常关怀和同情的神情,内心有种强烈的情感,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坐在孩子身边,就有一种非常舒服的、非常美好幸福的感觉。所以她们的眼睛总是盯在孩子身上,把孩子抱在怀里就什么都不需要了,就像爱宝石用宝石来填充自己的爱一样。这种妈妈是在拿走孩子的可爱,去填充自己,用孩子给自己力量,而不是在给孩子力量。她们只顾感受孩子带给她的舒适,顾不上去思考怎样帮助孩子,怎样为孩子的发展去贡献和付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成人的怀抱让孩子非常舒适,孩子能够接触到的只有成人的身体,在别人的怀里,孩子手、眼、耳朵、身体都处于神游状态,时间久了,被抱着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模式。由于没有使用感觉器官,孩子甚至对抱她的人都不再有感觉,对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能力也没有认知,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事物,不知道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探索给自己精神带来快乐,不需要探索和工作,更不需要游戏。

到了2岁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孩子在群体中的状态跟自闭症孩子极其相似,对身边的孩子和群体氛围没有感受,对别人与他的交往也不理解,无法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和探索状态,只会持续地做一个重复动作,如果没有人干涉,会一直做下去。他们甚至分不清自己的爸爸与另外一个陌生男人的区别,也分不清自己的妈妈与别人妈妈的区别,甚至妈妈站在身边都没有认出来。

到了3岁多,他的语言机能已经完善,但是他不知道语言是用来跟别人沟通的,因此经常自言自语。与自闭症不同的是,他的自言自语与他的行为相关,并且是在表达;他会回答别人的问题,不像自闭症孩子那样老重复别人的问话;他经常眼睛看着天空的某一个角落,出现神游状态,如果没有人干涉他们,他们会整整一上午都处于这种状态;他的行为发展严重滞后,当有人对他进行物品的刺激时,已经2、3岁的他可能只会做9~10个月婴儿的探索工作。

这个孩子原本是与其他孩子同样的没有缺陷,但是被家长不正当的爱害成了这个样子。我们很难想象将来他的智力水平和生存能力能够赶得上那些正常发展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这样的孩子需要一个专门的人每时每刻跟在他们身后,当他神游的时候,用物体对他进行人为的肢体刺激,逐步将他的感觉拉回身体中,使他关注身边的事物。

拿孩子来补充自己能量的爱,对孩子伤害是极其大的,成人一定要使自己获得成长,让自己有力量,才能够帮助到孩子。

当母亲把自己的软弱无力传导给孩子,孩子也会感到自己没力量,于是害怕离开成人身体,不肯走向独立。这种爱等于剥夺了孩子独立的需求,使孩子严重依恋成人的身体,不去探索和工作,制约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也成为没有心力的人。

焦虑型的爱

内心已有焦虑的伤痕,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焦虑的人,当有孩子后就将焦虑源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停地在与孩子有关的事务上寻找可焦虑的事情,不断要求别人和孩子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某些状态,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

这种人以为自己内心的担心全是为了孩子,其实焦虑早已存在,只不过有了孩子后,焦虑自然就会投射到孩子身上。凡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一概都不放心,所以每天找到各种细节去为孩子担心,还以为这是在爱孩子。

这类家长因为童年的成长有问题,给内心造成一定的焦虑和恐惧,老觉得天要塌下来了,他们会把焦虑投射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有了孩子后,会把所有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最重要的事情。只要离开孩子就会成天担心,惶惶不可终日。见了孩子就急不可耐地拷问孩子,孩子掉了两滴眼泪,马上就没来由地问孩子是不是有人打你了,有人欺负你啦,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说一遍。

这种每天把所有受伤害的机会都说一遍的做法,等于训练孩子寻找使自己受伤害的机会,这对孩子的伤害反而是非常大的,孩子会因此成为受伤害的狂想者,会变得对伤害非常敏感,将来一旦成为受害者,就会愤世嫉俗,认为社会对他不公,他们会在生活环境中专门寻找伤害自己的人。如有人从他身边走过碰他一下,或者这个人打了别人,他都会认为这个人在伤害他,因而悲伤和愤懑。这样的人一般很难创造幸福生活,因为他们已经把自己练习成一个受害者,他们几乎与幸福生活无缘。

焦虑型的家长使身边所有人都紧张,这种紧张氛围无疑会造成孩子的焦虑,这种焦虑会埋藏在孩子的潜意识中不被发现,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消耗掉孩子的心力,使孩子成为一个不被群体接纳并且脾气怪异的受害者,给孩子的一生都带来痛苦。

仆人型的爱

这种家长心中有一种模糊的爱的感觉,感觉要像对上帝那样对待孩子就行了,他们把爱给理想化了。

以为孩子是至高无上的,只有无尚敬仰地对待孩子才是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快乐,于是就把高级餐馆服务员照顾客人,电影里看到的宫女照顾皇上的感觉拿来对待孩子,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或者有任何要求的时候,都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和卑躬屈膝的方式来满足孩子。这种爱的方式不是建立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的,而是将孩子的地位抬得比自己高,使自己屈居于仆人的地位,使孩子失去了有力量的家长和成长的导师。同时孩子感受到的却是过于被重视,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这样对待他。对于别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觉得受了委屈和伤害,结果使得其他人都远离他,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有一个皇上在自己身边。

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群体,也会以高贵的身份与群体进行交往。由于很少顺应别人,不能感受别人的需要,也从来不知道应该怎样服务于他人,于是就可能被群体排斥。对于孩子来说,莫名其妙地不被人喜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会产生受害感。孩子要么以为是自己不好,认为自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进而在生活中变得极其自卑和畏缩;要么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回到家里对亲人极其暴虐和强势,以缓解白天所受的压抑。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这种境地下都无法找到生活的快乐,其生活是极其可悲的。

这种爱,没有分寸,会给孩子造成只要别人顺应自己,自己无须顺应别人的错误意识,最终使孩子不能成长起利他的精神,不会关怀别人,也无法与别人很好地相处。由于不能体贴他人,也无法为别人服务,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不能很好生存的人,一味地掠夺家长,最后只能靠别人养活,靠啃老度过一生。在家长年迈后,他依然不能体恤老人,不能计划和组织自己的生活资源,反而认为社会不公、怀才不遇,既可能危害亲人又可能危害自己。

偏执袒护型的爱

这样的家长,他们认为爱就意味着成天围着自己的孩子转。他们始终在孩子附近,稍有点什么事情,马上就飞过去救火。他们一点都受不了孩子成长中的烦恼和必须要经历的困难,因为见不得孩子“受苦”,只要孩子一哭,无论是什么事情他们便立即妥协,就此作罢。永远可以看到他们在为孩子这样那样的事而忙碌着,他们总是能及时出现把孩子从各种各样的困难中解救出来,使孩子基本不用面对困难。

更有甚者,一些家长热衷于为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完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孩子不用面对任何苦难与逆境,没有失望,没有伤心,没有思念,没有需求。这种类型的家长偏执地袒护自己的孩子。

然而,现实社会生活的种种磨砺,并不因为家长在孩子童年时期深情无私的溺爱就消失,将来孩子在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世界时,将会变得毫无准备,无所适从。

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磨砺和考验被这类家长通通挡在门外,孩子学习的机会在这类家长爱的名义下被悄悄偷走。

如此熏陶下长大的孩子,不会把成功当作自己的事加倍努力,坚定不移。相反,他们从小就学会了把自己的失败归于他人名下,自己失败了就责骂他人失职。一个看似完美的形象和一张毫无瑕疵的成绩单不能替代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奋斗下锻炼出来的坚韧品格。在过度袒护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与他们的家长心目中培养的目标正好完全相反。本来孩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总是取而代之,孩子便停留在依赖家长的状态上。如果这样的情况时常出现,孩子就会无视大人的权威,只把家人当作靠山,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在外面就会表露出畏惧、没有信心的样子,回到家里就想做出外面没能做到的事情。这样的孩子,依赖性很强,做事情会轻易放弃,没有信心,为隐藏自己的这些问题,常会表现出自夸或是无视别人的情况。

过度保护型的爱

疾病的传播,意外的随时发生,危险的玩具,存在巨大隐患的饮食,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种种危害,都在强化家长们过度保护孩子的态度。

实际上,在许多时候,过度保护自己孩子的家长是很难认识到自己正在过度保护自己孩子的。他们觉得别人也都这样做。过度保护孩子的家长大部分是有许多忧虑的人:怕孩子摔倒受伤,而不让孩子骑自行车、剧烈跑跳、参加集体对抗等活动;严厉要求孩子绝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总是不断地给孩子暗示那些有可能发生的拐骗、绑架、火灾等事故。这样一来,孩子在发展过程中,许多要经历的、挑战的课题都没能面对。像这样总是给孩子烙上事故或是事件危险性的印迹,孩子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除了家人,其他人都是不能相信的。结果呢,就变成了那种依赖家长的孩子,对于危险信号总是很敏感,长大了哪怕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也会紧张不安。

孩子需要的是我们正确的爱,正确的爱不是无条件地给予,而是无条件地接纳;正确的爱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行动,来自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有效帮助,爱是一种决心,决心等于意图加行动。让孩子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图加上所有的为达到这一目标的行动,等于我们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