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名将与名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将领和战役
9208200000062

第62章 比铁还硬的统帅铁托

———险象环生的苏捷斯卡突围战役

〔人物剖析〕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原名约瑟普·布罗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南斯拉夫人民游击司令部总司令;1945年11月任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11月当选为南共联盟总书记;1974年在南共联盟十大当选为南共联盟主席,任期无限;同年被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选为终身总统。战后,铁托对外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人之一。1980年5月4日,铁托病逝于卢布尔雅那。

1892年5月25日,铁托出生于克罗地亚库姆罗韦茨村。1910年,加入社会民主党,投身于工人和工会运动;1913年,被征入奥匈帝国军队服役;1915年随军与俄军作战,负伤被俘而到达俄国。1920年回国后,积极参加反王国政府的政治活动。1920年9月,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历任南共区委委员、萨格勒布五金工会书记和萨格勒布市委书记。1920年被反动当局逮捕,判处苦役5年。1934年12月,当选为南共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第二年初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巴尔干书记处成员和南斯拉夫报告员。1937年12月开始主持南共中央的工作,1938年初出任南共中央临时总书记,1940年10月当选为总书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南斯拉夫人民在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领导下,前赴后继地与法西斯作殊死的斗争。6月南共中央成立南斯拉夫人民游击司令部,铁托出任总司令;9月建立了象征性的乌日策共和国。1941年12月,铁托组建了第1无产者旅,其后4个无产者旅也相继成立。1943年11月,铁托被授予南斯拉夫元帅军衔,并当选为南斯拉夫人民委员会(即临时政府)主席和国防人民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南斯拉夫人民委员会(即临时政府)主席和国防人民委员,铁托指挥过7次重大战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苏杰斯卡战役。

苏捷斯卡突围战役

发生时间:1943年6月

交战双方: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与德意联军

交战地点:黑塞哥维那与门的内哥罗交界的苏捷斯卡地区

交战原因:德意联军企图将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的主力歼灭在黑塞哥维那与门的内哥罗交界的苏捷斯卡地区。

战例点评:德军虽在兵力和技术装备上占很大优势,并歼灭大量南军,但其粉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的计划还是破产了。

1943年初,南斯拉夫人民军主力刚刚粉碎了纳粹德军的第四次围剿,尽管丢失了位于波斯尼亚的根据地和游击队的“首府”比哈奇,但是人民军主力转移至黑山,对德军和意军重要的交通线形成了极大威胁。为此,德军东南战线指挥官莱特将军于5月6日下达了对南斯拉夫人民军第5次围剿的命令。

德军负责波斯尼亚和黑山清剿战斗的指挥官吕斯特将军,得到了他在上次围剿中想得到的部队,现在他不但有刚在法国完成集训的精锐党卫队第一山地师、党卫队“欧根亲王”第七步兵师,还有经历过欧洲战场硝烟的德国正规军第118、第369、第104阻击步兵师,还被授权可以指挥驻扎在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威尼斯师、费拉拉师和陶里嫩塞师。亲纳粹的保加利亚也派出了2个团进入黑山,另有1. 5万名纳粹扶植的帕韦里奇分子配合作战。此外,德军还特意从德国本土调来德军总参谋部直属的特种作战部队———勃兰登堡团。

德军以秘密方式集结,就连他们的盟友意大利人也是在战役即将开始的时候才得到通知。这对南斯拉夫人民军最高统帅部来说,同样是一个意外。铁托在指挥部队四处出击的空暇时间,忙于准备接见一个从北非来的英国军事使团。为了消除莫斯科的疑惑及表达自己真诚希望能得到共产国际支援的愿望,他还通过电报与苏联商谈苏联军事代表团来访的可能性。5月8日,最高统帅部在皮瓦河谷的一个村庄召开作战会议,商讨游击队进攻科索沃和塞尔维亚边境的作战计划。会议期间传来了有关德军集结的消息,参谋们认为这是没有根据的情报,直到5月15日,当德军飞机和进攻部队四面围攻时,他们才明白德国人又开始了新一轮大规模进攻。

吕斯特估计在包围圈里的游击队员人数大约是1.5万人,这个数字可以说十分精确,人民军主力部队在包围圈中大约有1.%6万多人,另外还有4000多名在第4次反围剿战斗中负伤或患伤寒的伤员。吕斯特计划用10天时间完成包围行动,然后再用10天击溃游击队主力,最后花数周时间在这个区域进行来回的扫荡,以彻底消灭游击队。

如果没有这么多伤病员的话,人民军主力有足够的时间跳出这个包围圈,但是最高统帅部从来不会将自己的伤员抛弃。在第4次战役中,即使遭受了巨大伤亡,他们也把伤员一起带出包围,这次也不例外。所以游击队首先要拯救伤员,然后才能拯救自己,这意味着他们要在敌人的包围中进行一场残酷的战斗。

德军进攻一开始,首先遭遇并劝降了受流亡在伦敦的南斯拉夫旧王室指挥的切特尼克武装。这支武装尽管也打着反对侵略的旗号,但他们进攻游击队的次数远远大于攻击德国人的次数,这次他们在德军的要求下缴出了武器,并且很快又被收编起来,与德军一起开始进攻游击队。

在利姆河和德里纳河打了几仗后,铁托领导的最高统帅部作出决定,向北突围到波斯尼亚去。命令很快下达到部队,停止向塞尔维亚方向的进攻,无产者第1旅作为先头突击部队向富查方向进攻,在那里与德军展开激烈战斗。这段时间的延误主要是等待英军军事使团的到来,按照近东英军指挥部的要求,4月到达南斯拉夫的3个英军军事使团中的一个,将直接进驻最高统帅部。5月28日清晨,由威廉·司徒尔特少校和威廉·笛金上尉率领的使团终于到来,因此游击队失去了6天的宝贵时间。

战斗进行到5月底,最高统帅部已经明白,在富查地区不可能突破敌人的包围,因此重新选择了苏捷什卡河谷作为突围方向。位于德里纳河、苏捷什卡河和皮瓦河之间的武切沃高地,是通向苏捷什卡河谷的要冲。无产者第2旅受命占领这个战略要地。这些来自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的战士们,在德军到达前几分钟占领了山头,把德军赶进了苏捷什卡河谷中。但其他方向的德军却越来越紧地将游击队和伤员们包围起来。

这时候的铁托,向莫斯科报告了英军使团到达的消息,同时希望苏联能提供援助。而此时苏联正在乌克兰与德军展开库尔斯克大会战,因此很委婉地拒绝了铁托的要求。而英军使团要求近东英国皇家空军空袭德军集结地的报告,同样也被英军指挥部置之不理。

德国人已经发觉游击队决定在苏捷什卡河突围,几个师的部队开始向这个方向调派。在此危急关头,人民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将部队分为两部分,人民军最高统帅部率领第1、第2师以及10个旅,渡过苏捷什卡河向波斯尼亚方向突围;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指挥第3、第7师会同6个旅,掩护伤员返回渡过塔拉河向桑夹克撤退;同时命令波斯尼亚的部队向南挺进,从背后打击敌人,以便于主力部队突围。

6月6日,部队埋藏好了所有的重武器,开始渡河。德军占领了苏捷什卡河上游,但是没能占领制高点。守卫这里的游击队达尔马提亚第2旅第2营指挥员6月8日发出了如下报告:“德国人用越来越强大的兵力越来越疯狂地冲击,我们人员伤亡达三分之二,但是你们仍可以指靠我们,就当我们的编制是满员的。”

但是掩护伤员的第2集团没能渡过塔拉河,于是伤员重新返回跟随第1集团走,第2集团在后面掩护。最高统帅部渡过苏捷什卡河,6月9日登上泽伦格拉的山地。德军特种作战部队通过侦测电台准确地确定了最高统帅部的位置,并派出空军对这一区域狂轰滥炸,给游击队造成了很大伤亡。铁托在轰炸中负了伤,英军使团的负责人司徒尔特少校阵亡,另一成员笛金上尉也负了伤。

6月10日,无产者第1旅在莱基奇的率领下,向德军第369师在巴利若维茨的防线发起冲锋,占领了阵地。无产者第1师在波波维奇率领下,利用战术突破口,迅速将缺口扩大,6月12日成功越过富查-卡利若维克公路,杀出了包围圈。

德国最高指挥部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紧缩包围。6月12日,吕斯特将军亲自来到富查-卡利若维克公路以提高部队的士气。这时包围圈内游击队的第二批突围部队正在向这里挺进,突围前夕,在这一集团中的铁托向莫斯科共产国际发去如下电文:“我们处境艰难,敌人再次企图包围我们。在我们向波斯尼亚中部和波斯尼亚东部前进的路线上,敌人夺取了所有的高地并构筑了工事,在这些高地上敌人配置了火炮、机关枪和部队,其主力部队则企图包围我们。敌人不断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进攻。敌人伤亡惨重,我们也有很大伤亡,特别是敌机轰炸造成的伤亡很大。尤其在6月9日和10日损失最大。10日,由于敌机轰炸,英国的司徒尔特少校阵亡,笛金上尉和我负了轻伤。弹片炸伤了我的胳膊。司徒尔特少校是英国驻我们统帅部的军事使团团长。英国人说他们没有想到我们在进行如此艰苦的战斗。他们看到,我们的部队白天作战,夜晚行军。部队没有时间休息,也没有食物,现在已经没有面包,马都杀掉吃了。我们处境困难,但是我们将摆脱这种困境,尽管会遭到重大损失。敌人正在做最大的努力,企图消灭我们。他们不会得逞。我们请求你们在我们当前处境最困难的时候援助我们。”

第2师和最高统帅部一起于6月12日夜开始实施突围,13日部队越过了富查-卡利若维克公路。守卫这段公路的是德军一支装甲部队,无产者第2旅的战士将违反掩埋重武器命令所携带的、仅有三发炮弹的一门反坦克炮藏在公路旁的灌木中,等敌人坦克开到只有十几米远的地方,用两发炮弹摧毁了两辆坦克,其余的坦克就退走了。这时,第7师也赶上了第2师,越过了富查-卡利若维克公路。

然而,德军得到了增援,最终完成了对苏捷什卡的包围,使第3师带着重伤员没有能够突破包围。12日,第3师和最高统帅部取得了最后一次无线电联系;13日拂晓,又累又饿的游击队员开始渡过苏捷什卡河。河对岸的德军用凶猛的火力阻击河中的战士,师长科瓦切维奇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终于在河岸敌人一座碉堡前额头中弹牺牲,失去指挥的部队损失了一半人员,其他人员分成小批突围。

在苏捷什卡战役中,游击队一共牺牲了6000多人。也就是说,1943年5月被德军包围的游击队员中,3个人中就有1个阵亡。主力作战部队30%的战士长眠在苏捷什卡河谷。至于平民所遭受的屠杀,难以统计具体的数字。根据战后南斯拉夫缴获的德国军事文件上得知,在苏捷什卡战役中,德军和意大利军队杀害了1300名游击队伤员。游击队还牺牲了大约200名护士和30位医生,这几乎是游击队中央医院技术人员的一半。最惨的是重伤员,按照游击队不成文的规矩———不能活着落到敌人手中,许多人因此自尽。桑贾克第3旅政委米莱迪奇在突围中负伤,他摸摸被打断的股骨,向同志们喊道:“向前冲!我不愿你们为了我牺牲!”他向自己的额头开了枪。几分钟后,一个营副政委也负伤倒下,他一声不吭地掏出手枪,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以免增加战友的负担。

突围后的游击队主力,在挺进波斯尼亚东部的途中坚持战斗,解放了斯雷布雷尼察等数座城市,缴获了一批武器。德军指挥部在总结战役时不得不承认,战役目标没有实现。德军东南欧指挥官莱特将军后来说:“使牵制在南斯拉夫的德军脱身并将其调往东线这一原先确定的任务根本未完成,相反战役结束时反倒要德军派来新的部队和指挥人员。”

苏捷什卡战役,表明了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战士和指挥员的战斗素质及其作战指挥艺术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能够战胜像德军这样训练有素的指挥官及经过良好训练的军队。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在南斯拉夫土地上最为惨烈的战役。英勇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在铁托的带领下,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搏斗,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绝望境地中,终于战胜了所谓“不可战胜”的法西斯德军,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