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名将与名战: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将领和战役
9208200000056

第56章 捕狐猎手蒙哥马利

———北非战局的转折之战阿拉曼战役

〔人物剖析〕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887年生于伦敦一个北爱尔兰家庭。在桑德赫斯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他到印度服役,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0年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学习。1931年起先后任驻巴勒斯坦、埃及英军营长,1934年调印度奎塔参谋学院任教官。1937年起任旅长、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蒙哥马利率远征军第3师开赴法国作战,成功指挥所部从敦刻尔克撤退。回国后,1940年1月任第5军军长,4月任第8军军长,12月调任受德军入侵威胁最大的英格兰东南地区司令官。1942年8月,正当北非战局严峻之际,出任驻北非英第8集团军司令,在阿拉曼地区率部与德、意军队激战,挫败德军“沙漠之狐”隆美尔,从根本上扭转了北非战局,被世人誉称为捕狐猎手。阿拉曼战役后晋升为陆军上将。1943年率领第八集团军参加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和意大利南部战役。1944年6月,蒙哥马利协助艾森豪威尔指挥诺曼底登陆,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9月晋升为陆军元帅。此后,他率领英国和加拿大部队转战法、比、荷、德。1946年受封子爵,后历任英军总参谋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1958年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成为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阿拉曼战役是英军第8集团军在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所实施的进攻战役。英军以巧妙的欺骗达成了战役突性。阿拉曼战役所产生的影响十分重大。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评价道,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从未打赢过一仗;但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

阿拉曼战役

发生时间:1942年10月23日~ 11月4日

交战双方:英军与德、意军

交战地点:埃及亚历山大港以西的阿拉曼地区

交战原因:盟军计划取得地中海埃及亚历山大海港和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打破盟军与轴心国军队在非洲战场处于对峙的“拉锯战”局面,完全掌握非洲战场的主动权。

战例点评:英军以巧妙的伪装达成了战役突然性,步、炮、坦密切协同,突破对方防线。不足之处是对敌人防御战术地幅的突破速度极低,每昼夜超不过1.5公里,因而未能达到将德意军队压至沿海一带的目的。英军对退却之敌的追击也不够坚决,这使德国法西斯军队集团得以有组织地撤至预有准备的防御地区。

1941年2月,希特勒为了支援在北非战场被英军击溃的意大利军队,派他手下的战将隆美尔率德国非洲军团进行增援。隆美尔到达北非战场之后,至1942年5月,指挥非洲军团将英军赶到距埃及亚历山大港以西约10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防守,使英军面临着被赶出北非战场的严重威胁。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被动局面,配合盟军在其他战场的作战,加强在北非的作战指挥,1942年8月上旬,丘吉尔命令蒙哥马利前往北非接掌英第8集团军的指挥权。蒙哥马利到任后,发现第8集团军虽由身经百战的各个作战师组成,但是上上下下都给过去发生的事弄得有点迷惘,因而信心大失。他认为,一定要在英军发动攻势前先打一场胜仗,以恢复官兵对最高指挥部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士气,应付将来的苦战。这场仗,隆美尔既要能被轻易击败,而且第8集团军的伤亡又要非常轻微。蒙哥马利正确判断出隆美尔将在阿拉哈尔法山实施突破,于是精心筹划指挥,赢得了阿拉哈尔法之战的胜利。此战不仅为之后阿拉曼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基础,也大大鼓舞了第8集团军的士气。

由于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损失惨重,大大缩减了对其非洲军团的兵员、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补充。经过前一段时间的作战,德意军队也已经精疲力竭,武器、弹药和燃料奇缺,官兵疲惫不堪,士气下降。最后不得不在阿拉曼以西60公里的正面上转入防御。双方在这一地区形成对峙状态。至10月初,经调整补充的英第8集团军辖有第30、第13和第10三个军,共7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和5个旅,共计约1029辆坦克、2300余门火炮和近750架飞机,总兵力达19.5万人,在阿拉曼地区由北向南展开。此时,德意军队在双方对峙期间没有获得必要的补充。通过海路运输的燃料,在英军优势空军的打击下损失严重。德意军队作战编成内共有8个步兵师、4个装甲师、1个高炮师和1个伞兵旅,但每师的编制严重缺员,物资匮乏,各种物资保障不及定额的一半。汽油储量仅够一周之用,弹药基数大约只有规定的三分之一。共计489辆坦克、1200余门火炮和600余架飞机,总兵力达10.4万人。盟军在各个方面均占明显的优势,人员超过敌方一半,坦克和火炮超过一倍。

在双方对峙地区,德意军队不断加强防御,在沙漠上修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布雷区既深且广,连一个暴露的侧翼也没有。当时英军要解决的难题有三个:一是要在敌防线上冲开一个缺口;二是使装甲突击力强、拥有大量机动部队的第10军从这个缺口进入敌阵;三是展开作战行动,歼灭隆美尔的军队。蒙哥马利考虑在战术上要出奇制胜,务使敌人扑朔迷离,摸不清英军准确的突击地点,必须在月圆之夜出击,因为敌布雷区既深又广,部队必须看得清清楚楚才能行动;如果在9月发动攻势,由于时间短促,部队来不及完成准备工作,加上第8集团军极其缺乏训练,攻击必定失败。10月份的满月在24日,他决定在10月23日晚上发动攻击,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于敌北线,突破后向两翼卷击,扩张战果,同时以一部兵力在南线实施助攻。即由第30军突破对方防线,随后由第10军实施纵深突击,歼德意军主力于濒海地区;由第13军在战线南段实施辅助突击。为保证顺利突破,英军第一次在沙漠地区条件下建立了强大的炮兵集团。突破地段的炮兵密度达每公里正面约100门。

为隐蔽发动攻势的企图,蒙哥马利指挥部队采取了一系列隐真示假的措施。措施之一是隐蔽主要攻击方向。为此,他把部署在北面第30军防区所需的攻击车辆,一直维持布局与密度不变。办法是将假造的货车、大炮、弹药车不加伪装地预先排列好,到攻击前一天晚上以真装备取代假装备;当攻击师前出后,再把假造的车辆移来代替真的车辆。这样敌人看起来,车辆的密度便始终没有改变,目的就是要使敌军在空中摄得的图片一直显示情形未变。措施之二就是严密伪装重要目标。当时,英军在阿拉曼附近有一个专供主攻部队使用,存有大量军用品的临时积集站。该地地貌平坦,全无屏障。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这个积集站,英军因地制宜对其进行了精心伪装。措施之三就是示假佯动,为使敌人误判英军将从南翼发动主要攻击,蒙哥马利指示英军在南部铺设了假水管,建造假抽水站,造成英军在南线实施主攻的假象。到了10月21日,所有参战部队各就各位。蒙哥马利通告全体官兵:“即将展开的战事将是历史上一场决定性的战斗,也是这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每位官兵必须决心作战到底,奋勇杀敌,一心求胜。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这样做,必定能把敌人逐出北非。只要没有受伤,还能打,谁也不能投降。”

经过3天的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和约1000门火炮20分钟的火力急袭,英军于10月23日晚上23时30分向敌前沿阵地发起进攻。在主攻方向的进攻发起后,大密度、大纵深的布雷区超出英军预料,严重地阻碍了英军的进攻,第8集团军第一梯队进展十分缓慢。到了24日上午,准备供第10军的装甲师使用的两处北面走廊还没有完全打通,克服雷区障碍的时间大大超过计划。受地雷及其他困难的影响,25日凌晨,第10装甲师在第30军防区南面走廊的突击进展欠佳。而在北面走廊,第1装甲师虽然已经冲出布雷区,但正受到敌军装甲部队的猛攻。在助攻方向上,第13军对德军防线南段发起进攻,但为德军的雷区和炮火所阻,进展甚微。24日,该部所属3个师再次发起攻击,通过第一道雷区后为德军火力所阻。

经数日激战,双方损失惨重。由于英军未能迅速突破对方的战术防御地幅,隆美尔觉察到英军的进攻重点在北线,遂于10月27日变更兵力部署,企图以坦克突击集团击溃英军的主要突击集团,于是双方都把自己的全部坦克力量集中于北翼。蒙哥马利认为必须在第30军进攻的战线作最后一击,因此把一支装甲师北调,加强主攻方向的实力,下令所属澳大利亚第9师加紧向海岸推进,其用意是在海岸道路的轴线上作最后的突破行动。并让南翼的第13军改攻为守,暂取守势,只负责巡逻,加宽各师的战线。

26日,意大利向非洲运送燃料的油轮全部被英国海空军击沉,致使德军燃料奇缺,后勤补给困难,装甲部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反击。蒙哥马利获此情况后,于10月28日要求英空军对位于进攻出发地域的德意军队的坦克实施了密集的火力突击,从而破坏了敌方准备实施的反突击。但英军进攻仍然进展缓慢,蒙哥马利命令所属部队暂停主要方向上的进攻,转入短时间的休整和补充。10月29日,英军第1装甲师在北面走廊的活动,以及澳大利亚第9师北趋海岸的行动,使隆美尔判定英军将在北面沿岸一带进行新的大规模突击。隆美尔遂将所属德军部队,集结调往战线北部,致使德意两军之间出现较大的空隙。鉴于敌人加强了北部防线的防御,蒙哥马利认为英军已不能从那里出击,遂于10月29日上午11时果断改变计划,决定从德意两军接合部的空隙处发动最后攻击,向偏向意大利军的防线推进。即先在右翼猛烈佯攻,次晚再在左翼集中力量作最后一击。

11月2日,英军在优势炮兵和航空兵火力的支援下,按照调整后的计划发起新的进攻,由于遭到德意军顽强抵抗,开始时的进展十分缓慢。为尽快完成突破行动,蒙哥马利将精锐装甲第1师投入主突方向交战,终于在德意两军接合部,突破了隆美尔精心组织的防线。为进一步扩大突破口,蒙哥马利又将2个装甲师和3个步兵师从突破地段投入交战。在向纵深和两翼扩张战果的同时,以主力从侧后迂回敌军的北翼,以切断其退路。英军部队沿着约3600米长的战线,向前突进5千多米,突击非常成功,黄昏时已俘获约1500名敌军。德军2个装甲师余部实施反击,试图阻止英军扩大已冲开的缺口,但由于没有空中掩护,大部分坦克被击毁。在沿海地区被切断退路的德军一个步兵师也被歼灭。面对眼前将被合围的威胁,隆美尔下令全线撤退。由于油料和车辆不足,道路拥挤,撤退行动迟缓。英军装甲部队全部通过布雷区后,已获得行动自由,蒙哥马利令装甲部队全速西进,循着敌人的撤退路线尾随攻击,使退却中的德军伤亡惨重。此时,处于包围圈内的南面4个意大利师除了向英军投降之外,别无出路,因为德国人拿走了他们全部的交通工具,他们想逃也逃不了。后英军因雨停止追击,至此阿拉曼战役结束。

此役,英军取得歼敌5.5万人(俘获3万人、毙伤2.5万人)、缴获火炮400余门和击毁、缴获坦克350辆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