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侦查讯问实训教程
9203700000017

第17章 侦查讯问策略(5)

4.介绍刘某、王某认识的有一中间人金某,金某经常与二人一起吃喝,且王某答应刘某帮忙中标并向刘某要钱的事金某知道一些,但是刘某给钱时金某并不在场。

5.在刘某与王某闹矛盾后,王某主动向单位纪检部门承认收取了刘某2000元好处费并主动上交。

6.从王某单位获知王某之前还曾负责过其他几个工程的工作。

7.从王某干部履历表中得知,王某当过兵,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部门工作过几年,现在已退休在家。有两个女儿已结婚生子,老伴仍在工作并经常上夜班,退休后王某负责接送外孙子上下学。

8.从王某单位领导处了解到,王某在单位平时表现还不错,曾经到罗马尼亚去开过烤鸭店,为此向朋友和单位同事借钱,后破产,至今未还借款。

考虑到王某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过,可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经验,我们也做好了攻坚准备。果然,王某一上来就避重就轻,对工程招标的过程进行了如实回答,坦然承认自己收取了某建筑公司经理的2000元钱,并已上缴单位纪检部门。但对举报信中的主要犯罪事实一口否认,也不承认将标底透露给了刘某。而且对刘某的人格大加贬低,称其是因为没有中标而诬告、报复自己。针对如此情况,我们讯问人员迅速应变,重新制定了讯问策略,稍加休息就再次对王某进行了讯问。

1.引而不发、造势摸底。

为了探明举报信中的举报事实是否存在,讯问人员决定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进一步摸底,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用平缓而又严肃的语调问话。

问:“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接触,你认为自己的态度如何?要是打分的话,你给自己打几分?”(此时,我们密切注意王的反映)

答:(思考)

问:“1分?2分?5分?8分?或是10分满分?”

答:(不语)

问:“对你的事又打多少分可好?”

答:(依旧沉默)

此处,讯问人员就是采取了引而不发、造势摸底的策略,此项策略一般运用于讯问的开始、对峙双方处于互相试探的阶段。本案中,讯问人员并没有直接指出其什么地方没有如实讲,而是采用模糊语言,引而不发,让其自己去考虑自己究竟什么地方有破绽,同时注意观察其反应,结合现有的证据来初步判断其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通过上述问话的摸底,已经可以初步判断出王某存在重要犯罪事实没有交代。

2.迂回渐进、无中生有、避实击虚、静观其变

在此阶段,王某虽然心理有些波动,沉默不语,但是如果在证据不是很硬的情况下(交接钱时只有王、刘两人)直奔主题,情急之下,王某仍然会坚持原来的说法,讯问就会出现僵局。因此,为了突破犯罪嫌疑人,讯问人员接下来决定采取迂回渐进的策略,没有直奔案件主题,而是先与王某聊一些与案件既有联系但又不是联系紧密的事情,并进而找准时机,结合避实击虚的谋略,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其犯罪证据已经全部被掌握的错觉,在证据高压下,打破其侥幸心理,使其开始动摇。

问:“你还出过国吧?”

答:“去过罗马尼亚。”

问:“干什么去了?”

答:“开了一家烤鸭店,后来经营不善,破产了。”

问:“烤鸭店什么规模?”

答:“投资有几十万。”

问:“都有谁投资?”

答:“我一个人投资,但钱都是从战友、朋友和亲戚处借来的。”

问:“你都向哪些人借过钱?”

答:“有战友、同事……”

问:“说说都有哪些人?”

答:“我的战友有8人,有张某、李某……”

问:(打断)“行了,不用说了,这些我们都清楚。”

此处实际上讯问人员并不了解王某都向谁借了钱,但及时打断不让其说,采取了避实击虚的策略,使其感到我们对这么多细节都了解,更不用说主要犯罪事实了。)

答:(露出比较震惊的神色)

问:“他们对你真不错,你借了那么多钱,现在破产了,借的钱怎么办,债多了不愁了吧?”

答:“哪能不愁。他们都是我的好战友,他们虽然没有催我要,但我哪能不还?”

问:“你准备怎么还?”

答:“我还准备借钱去做生意,但以前的战友是不能去借了,张不开那口。”

问:“你找建筑公司经理刘某提过向他借钱的事吧?”

答:(犹豫)“……借过。但是他没有借给我。而且工程招标的

事与借钱没有任何关系,这我也给刘某讲过。”

此时,王某还存在侥幸心理,企图蒙混过关,为此,讯问人员对其采用了引而不发的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证据压迫。

问:“刘某是什么人?”

答:“是某建筑公司的副经理。”

问:“他是傻子吗?”

答:“不是。”

问:“你也知道,刘某作为建筑公司的副经理,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办事能不留一手吗?(突然拿起案卷中刘某提供的复印标底的收据在王某面前晃了一下后收回)你看看这是什么?这是刘某提供的复印标底的收据!”

答:(震惊、不语)

问:“才召投标的事刘某干了也不是一次两次,在钱的问题上就会这么傻吗?”

答:(沉默)

问:“再说了,你和刘某之间的事,也根本不是密不透风,在法律面前,别人(暗指金某)会怎么做?是顾全自己还是坚持朋友义气?他是坚持朋友义气的人吗?”

此时,讯问人员又突然将话题转回案件的主题,使王某措手不及,开始动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案有一定的证据,但缺乏关键证据或证据不全,因此只能利用已查明的有关情况,针对犯罪嫌疑人到案后,精神高度紧张,而且容易往坏处想的心理,点而不破,引而不发,使其产生错觉,以为侦查人员已经掌握其犯罪事实和证据,在权衡利弊后,被迫交代。如果不是在已查明一定案件事实的情况下采用该策略,那不但不会使犯罪嫌疑人产生动摇,还会使其嗤之以鼻,认为是讯问人员“瞎诈唬”,顽抗心理反而会得到加强。本案中,刘某虽然提供了王某交给其的标底复印件,并曾向王某扬言自己手里有其把柄。但在交接钱的问题上,刘某并没有证据。金某的情况我们经调查,其介绍王、刘双方认识,主要是为了得些好处并经常跟他们混吃混喝。讯问人员就利用刘某多年的工作经验,向王某暗示刘某掌握其把柄,并已经被警方获取,而且,突然出示复印标底的收据,给了王某当头一棒。但是,讯问人员并没有告诉王某:刘某还掌握其什么把柄,金某向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证言。讯问人员也没有向王某点破。另外,王某到罗马尼亚做过生意,并向同事借过钱,这是讯问人员所掌握的,但究竟向哪些人借过钱,侦查讯问人员并没有掌握,讯问人员及时打断不让王某说,使之进一步误以为讯问人员早已对其进行了彻底调查。

3.晓以利害,攻心夺气

通过以上策略的运用,王某的心理防线已经开始动摇,但是还在权衡、犹豫之中,没有到马上就供述的程度,需要进一步增加压力,晓以利害,攻心夺气,才能迫使其开始交代。因此,侦查讯问人员接下来根据犯罪嫌疑人王某在法院行政部门干过,对法律懂但又不是很懂的特点,对其展开法律政策教育和攻心。

问:“你也是在法院干过,对咱们国家的法律政策也是了解的。你也明白,一个好的态度,对你的事情能否从宽是很重要的。而且,你的问题也没有严重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就目前而言,也不一定非得逮捕你,也可能对你进行取保候审。但能否对你取保候审,主动权不是在我们这里,而是在你这里。是吧?”

答:(沉默)

问:“再说,从数额来看,你的问题也不是很严重,即便是到了法院,也不一定判实刑。但判实刑还是缓刑,认罪态度非常关键,我想不用我们给你多说了吧?”

答:(沉默)

问:“你身体怎么样?”

答:“不行了。有高血压、颈椎病。”

问:“是啊,年龄不饶人。在这里,我们能对你照顾一些,给你水喝,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累了让你休息。但如果进了看守所会怎么样,我想你也知道一些情况吧。”

答:“我知道。”

问:“家里经济状况怎么样?”

答:“我也就上班挣点死工资,我爱人也是。想做点生意赚点钱,结果赔了,欠了一屁股债。想想给家里人带来的负担,我心里也很惭愧。”

问:“你的心情我们也理解,但是还有机会嘛。你刚刚退休,过上两三年,还能干得动,还可以再想办法还钱嘛。总不能让老伴、儿女替你背着吧。即便是自己力不从心了,也还能接送接送外孙子,看看家,给家里帮点忙嘛。”

答:(沉默)

问:“我们把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我们跟你无冤无仇,司法机关一直坚持给出路的原则,我们之所以说这些也是为你着想,接下来,该你如实说说自己的问题了吧?”

答:(沉默了几秒钟)“让我想一想。”

此处,我们为犯罪嫌疑人摆明利害,结合其家庭情况用法律、政策及情感教育对其进一步施压,加强心理攻势,终于将王某心理防线彻底摧毁。

4.抓住机会,给台阶下

虽然已将王某心理防线摧毁,但由于在第一次讯问中,王某对主要犯罪事实彻底否认,很快就改口,从脸面上过不去。因此,接下来侦查讯问人员要给其创造一个下台阶的机会,既争取其信任和好感,又能使其抛弃顾虑,开始供述。

问:“其实,你的事情我们已经很清楚了,让你自己讲是给你一个争取从宽处理的机会,你是当兵出身,以前表现都不错。现在我们给了你机会,也希望你能为家人、为自己负责,把握好难得的机会。前面你也讲了一些,应该讲态度还可以,但还不是最好的态度。也可能时间也长了,年龄也大了,有些事情一时想不起来,我理解,你不要着急,慢慢去想。”

(片刻……)

问:“想好了吧,不要再犹豫了,说吧。

王某开始供述两次受贿共22000元的犯罪事实。

心理学认为,人都有自尊心,不愿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旦有了错误被当众曝光,就会感到难堪,甚至会出现恼怒对抗,来维护自己的错误,如果给对方一个台阶下,把对方的错误变通一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方往往就会按照你为之设置的变通路子走下去,默认自己的“错误”,以此来达到使对方既承认“错误”又保住了面子。因此,在犯罪嫌疑人正处于交罪还是不交罪的十字路口时,不妨给他个台阶。本案正是运用了此种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讯问人员从其职权范围角度及所经办的业务入手,分析可能以前还有类似的受贿行为,于是继续采取引而不发,以虚击实的策略,对于当前有限证据点而不破,引而不发,乘胜追击,加上思想教育攻心工作做得好,王某很快又交代了接受其他两次受贿的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