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向魏书生学什么
9196600000006

第6章 学习魏书生:教书必须育人(2)

颜之推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习惯的养成问题。我们知道,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其身也无法改变。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此理。用唯物主义的观念去看,这里所说的“本性”当然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在很大的程度上,它也是与长期形成的习惯有关的。

当然不能把习惯都看成是保守的力量。许多重要的事情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比如,足球场上,一球飞来,许多神速的反应并不是经过慎重思考,而是由“习惯性的动作”完成的。晨起刷牙,饭前洗手,这一类卫生习惯使人们一辈子受用。“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使许多人夺得了更多的时间,也等于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孔夫子的学问恐怕同他“每事问”的习惯分不开。诸葛武侯的“神机妙算”同他“一生唯谨慎”的习惯不能说没有关系。有的人一事当前总是先想到他人,想到集体,而不是先替自己打算,有了这样的“思维定势”,道德品质自然高尚。

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为人处世,就会增大自己的自由度。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是可以经过努力达到的。而沾染了满身恶习的人在社会上必然会处处感到别扭,感到压抑,别人不喜欢,自己也愉快不起来。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一些人往往说“树大自然直”,并不符合自然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这是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炼,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绝不是“自然”的。为了使我们的后代在成长过程中少付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少走一些弯路,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如何帮助我们的子女、我们的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学问。

对此,魏书生是走在前面的。

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管理中,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注重培养学生、教师、机关同志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习惯。他常说:

认识、行为、习惯、品质四者之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抓习惯。

要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就要尽可能将一时一地曾做过的有益的认识教育与行为训练,用“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形成制度、法制,今后在某时某地也必须实行。学生照这些法规、制度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关心别人、关心祖国、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习惯。

为增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多年来我一直引导学生在制度、规矩、计划方面思考问题,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减少人治的成分。我和学生多年来反复讨论,制订了从时间到空间,从大事到小事,从事到人,各个系统都尽可能统筹兼顾的班规、班法、计划、制度。

我们努力将事情、时间、人三者落到实处。朝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目标努力。

几年来,我们师生经过筛选,觉得和语文教学的育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不能放弃的实事共有34件。然后又将这34件实事分成六类,具体制订出计划,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和做事的方法。

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魏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首次慢动,逐渐加速,控制时空,进入轨道。他是这样解释这四个阶段的:首次慢动,写日记,第一天就一条要求,写一句话就是好同学。比如“今天我上中学了”。第二天写两句,第三天三句话,以此类推,一学期就不得了。速读也是这样,第一次速读,那篇文章不要求达到1000字,要求300字,就是比朗读稍快一点,这就挺好。所以,学生都感到高兴。第二天加一点,他的阶梯很低,他没感到怎么费劲,但是过了两个月这就不得了,怎么回事儿呢?越来越紧,因为他有一个逐渐适应过程。觉得不太难受,不由自主地说“上套了”。“上套了”,你就得周而复始地这么运转了,就叫逐渐加速。控制时空就是把学生的时间和空间都让学生理智地控制在自己有效劳动范围内(控制“三闲”)。当然这个所说的理智控制有效劳动都是相对的,不可能完全控制,但他已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少支付给没用的事,第四步就算进入了轨道。进入了轨道,他就自动运转了,管理也就实现自动化了,学生的学习也自动化了,很多事老师就可以不管了,老师就可以是甩手班主任,甩手语文老师。魏书生认为,这绝不是说老师取消自己的主导作用,指导作用是在背后指导学生,指导学生在空中、在自学的轨道上运转。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魏书生的这些做法确实富有启发意义。

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的习惯

东汉的陈蕃独居一室,庭院龌龊。父亲的朋友薛勤问他:“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结果薛勤的一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把他问得哑口无言。

“陈蕃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是问题的要害。诚然,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是好的。但是,光有“扫天下”的理想,而不去做许许多多切实细致的工作,那么,他的理想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小到大,由微而著的,按一般规律而言,一个不肯干“小事”者,很难设想他肯干或能干“大事”。只有平时乐于干“小事”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事业。

教育也如此,对一些好高骛远的学生,教师也应该从小培养他们从小事做起。

对此,魏书生也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为了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的习惯,他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提出了五个“一分钟”。

一、学生每天回家做家务劳动不少于一分钟。为什么?一个好学生首先得爱自己的父母。爱父母别挂在嘴上,喊口号。要从小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自己能做的事,要从小自己做。爱心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一点点增长、强化的。很多学生变坏,毛病都出在自己能干的不干,一味地索取,还以为那是他的本事上。

二、学生每天写一分钟日记。一天写一篇,多写更好。

三、学生每天要唱歌一分钟。我觉得没有歌声的学校太沉闷,每天上课前必须唱歌。唱什么歌?军歌、校园歌曲。别唱那些死不了、活不起、爱得死去活来的、不好好活着的“破玩意”,要唱健康的、昂扬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歌,它自然陶冶人的情操啊!

四、学生每天都要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地踏步一分钟。让学生感受那种堂堂正正的感觉;感受那种脚踏实地的自豪感、踏实感;感受从大地中汲取力量的幸福感、愉悦感。

五、每位学生每天都要搞一次一分钟的注意力或记忆力的比赛。看看一分钟我究竟能做多少事情?看多长的一段文字,看几页书,朗读多少个字,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一分钟能背多少字的课文,一分钟能背几个单词,每天用这段时间,全神贯注,定向、定量、定时扑到学习上,感受其中的快乐。

学生把能做的事一天天地做好,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这是教育的大事。

班级管理有什么呀?就是做这些扎扎实实的事,脚踏实地地往好的方向去做,越做越好。人生就怕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元帅当不成,不肯当士兵;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人生伟大的价值,那就是孔子最精彩的一句话——“知崇礼卑”四个字。知崇,智慧要高瞻远瞩,要有最高的目标。礼即履,履就是走路,第一步开始起步要从最平凡的地方开始。目标要高远,但是开始的时候却要踏实,从最平凡处起步,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如果学生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一年365天,就是一个大进步、大跨越。

教师的目光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但也要像魏书生那样关注学生的身边小事,因为,学生成长的环节就是由这些小事构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确定相应的养成目标,按低、中、高的梯次递进。对于事关学生发展的任何小事都要求教师用心对待,千万不可轻视。教师要坚定这样的信念:把目光放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上,但要让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像魏书生那样,注意细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做小事的习惯。

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教学的成功不决定于教学技巧,也不是建立在科学的课程计划或生动的教具、有趣的读物上,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严厉而冷漠,不了解学生的教师,虽然也能做到课程讲授得正确无误,但是很容易使学生陷于无动于衷或反感的情绪中,而毫无收获,因为教师缺乏热情,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与爱,就无法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

学生个体的特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表现、品行修养等以利于因材施教,了解和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是教学的前提,能否真正地理解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与速度。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苗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该用行动去告诉学生你是真心的在了解他、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生活,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进步。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积极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实在教育教学上这句话也能适用。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问问自己:“你了解你的每一位学生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位优秀教师的教育反思。

读完《中国教育报》的《今天,我们应该这样做教师》,感触颇深,特别是文章中曾有这样一句话: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进行教育的前提。看似平常而又浅显的一句话,却使我陷入深深的思考。

那是上周发生在我班的一件事,我任教五(1)班数学课,从开学初我力求宽严相济,努力使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爱。我对学生作业要求很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书写要工整、仔细,经过两个星期的反复强调和强化训练,全班26名学生中25名同学的作业基本上达到要求,只有刘元庆这个性格内向的同学就是“不知悔改”,书写歪七扭八,看着让人烦心,我不知找了他多少次,也曾经下狠心看着他一笔一画地书写到晚上9:30,可就是收效甚微,我真觉得山穷水尽、回天无力了,有一天,我又留他写作业到晚上9:00,想再一次教育他书写要工整、仔细,写着写着,我忽然看见刘元庆的眼睛湿润了,眼泪从眼角流了出来,滴落到作业本上,我吃了一惊,难道他委屈了?后悔了?“刘元庆,你怎么啦?”我轻轻地问。“宋老师,我手腕疼……”他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写字写累了?”我怀疑地问。“这个暑假我手腕骨折了,写字不得劲。”他伸出手腕给我看。我看到了孩子手腕上两道深深的伤印……我搂着他把他送回了宿舍。回到了办公室,我心情很沉重,我可以体会到孩子用骨折后刚刚愈合的手腕写字时的情景(我以前也曾扭伤过手腕,好长时间写字不成样子),孩子就是孩子,当他不能承受时,只有流泪。

这件事的发生使我不断地扪心自问:“你了解你的学生吗?你真的了解你的学生吗?”

这个案例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案例中的学生一直不告诉老师自己的手腕骨折了,而教师又不去了解,只是一味地要求他把字写好,那么不仅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学生的手腕情况更糟。这个案例反映出了教师了解学生有多么重要。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了解学生呢?

我们来看看魏书生的做法。在《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他曾这样写道: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解病人的病情一样。

怎样了解学生心灵中的奥秘呢?

一、掌握理论的显微镜

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揭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凭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能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