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武威通志·凉州卷
9195300000022

第22章 经济(14)

二、供销合作

1、机构

武威县在民国时期办过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民国26年(1937),组织县级生产合作社7所,乡级生产合作社8所,消费合作社1所,发展社员1.35万人。民国33年(1944)4月6日,武威县合作联社成立,民国34年(1945),全县合作社按一乡一保一社的原则,分别建立乡生产合作社6所,消费合作社1所,保生产合作社104所。保社的实权,被当地豪绅操纵,后因法币贬值,物价暴涨,各专业合作社相继停产歇业。

1950年4月6日,武威县供销商店成立。8月4日,武威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1951年,在农村发展5个基层供销社,在城市发展市民、职工2个消费合作社。1983年5月23日,成立武威县供销合作联合社,恢复了合作商业性质,成为政企合一的经济实体。下属5个公司、17个农村基层社,商业购销网点586个,共有职工2144人。1985年6月19日,武威县改市,武威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武威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993年,武威市供销合作联社更名为武威市供销合作社。2001年,市改区后,武威市供销合作社更名为凉州区供销合作社。

2、农资供应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主要包括化肥、农药、中小农具、耕畜、农用地膜等。

化肥1952年开始供应化肥,当年销售化肥925公斤。1986年,全区供应量突破10万吨,由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独家专营。1952年到2000年的49年中,化肥供应的大致过程是:1972年前20年宣传推广,农民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习惯到喜欢,使用范围由局部到全面,由城郊到远乡、山区,中间25年推广配方施肥,在使用和供应上渐趋科学合理。供应品种由单一到齐全,由低含量小化肥为主到高含量大化肥为主,由供需平衡到供不应求(主要原因是施肥水平提高,需要量激增)。1997年后供需达到饱和,部分品种出现供大于求。

由于个体、私营商业兴起,供销合作社市场萎缩,效益不佳,逐渐以各种形式改革,国营农资供销企业的销售量逐年下降。2001年,供应各类化肥17.38万吨。2002年,供应19.8万标吨。2004年下降至15.4万标吨。到2006年供应15.9万标吨。

农药凉州区推行使用农药始于1952年底,1989年,农药列为专营物资,当年供应各种农药73吨,并在双城供销社试办“庄稼医院”一处,开展科学合理用药的试验示范。2001年,供应224吨,2004年供应324吨。这一时期的化肥供应由专营到放开,私营农资经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化肥经营进入了以私为主的经营局面。

3、生活资料供应

建社初期,生产资料的供应主要是食盐、食糖、茶叶、火柴、棉花、土布、色染布、煤油、锅碗、小百货等生活必需品,这一时期对社员实行优惠政策。

1953~1957年,供销社有计划的组织商品流转。1959年到1965年,遭受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副食品紧缺,对食糖、茶叶、煤油、火柴等实行凭票、凭证供应。为了稳定市场,合理分配供应商品,扩大了票证定量供应的范围。1983~1989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社会购买力提高,供销社经营逐步走入市场经济之路。

从1990年到2000年的11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业流通领域的个体私营经济异军突起,各种形式的批发零售市场应运而生,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格局迅速形成,商品流通市场异常活跃。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村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被逐步打破,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销售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销售逐年大幅下降,2000年生活资料销售只有272.5万元,经营无法维持下去,关门歇业的门点越来越多。到2006年,由于企业经营体制的变革,国有供销企业均改制为民营企业,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被城乡星罗棋布的个体私营营业网点所代替。

4、收购

农副土特产品的收购、调拨及废旧物资收购一向是供销社的重要任务。自建社以来就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收购,基层供销社均设有收购门市部,负责农副产品的收购和调拨。大宗产品计划收购,预订合同,预付定金;小宗产品自由收购。2003年,收购小麦、玉米、黄豆、油菜籽等各类农产品1100多吨,销售额达1200多万元,到2004年收购小麦、玉米、大豆、黄豆等农副产品15200多吨,经营额达1300多万元。2006年购销玉米、小麦、大豆、苹果等农产品15100多吨,推销农产品总值达1900多万元。

畜产品是供销社收购的大宗商品,也是出口创汇的主要资源之一。主要有绵羊毛、山羊毛、山羊绒、驼毛、杂毛、牛皮、绵羊皮、山羊皮、羔皮、狐皮、兔皮、猪鬃、猪肠衣、羊肠衣、生猪、羊、鲜蛋等。

5、再生资源回收

供销合作社从建设初就开始经营城乡的废旧物资,六七十年代在城乡组建了一批代购点和代购员进行收购,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组织联系了大批专业户、个体户进行收购,形成了多渠道的废旧物资回收网。到1989年基层供销社有经营废旧物资的收购站17个,综合商店42个,分销点87个,双代店284个,共计438个。从1976年到1986年的11年里,共收购废铝107.3吨,废铅锡190吨,废橡胶563.4吨,废轮胎468.5吨,破布63.6吨,废棉9吨,破布鞋330吨,废麻织品163吨,废纸1371吨,废塑料147吨。从1976年到1989年的14年里共收购废杂铜747.8吨,废钢铁25335.7吨,杂骨2628.4吨。1986年全区收购总值50.8万元,到1989年突破了200万元大关。到2002年仅收废钢铁达2200吨,经营额达200多万元。到2004年,回收报废汽车及废钢铁278吨,完成购销额174.3万元。

三、物资经营

1977年7月,武威县物资局成立。1978年9月正式营业。截至1989年,下属金属材料、木材、机电建化、农村物资建设供应公司及物资交易中心、黄羊物资供应站,另有集体所有制的物资局综合服务公司。2000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物资局撤销。其所属的物资经营企业也相继以各种形式进行改革或解散,各类个体、私营物资经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先后建成北关木材市场、南关钢材市场、北关建材市场、南关建材市场,经营品种有钢材、木材、五金、建材、电工机械、化工原料等。个体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为群众的物资交易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对外经贸

1、机构

凉州区地处汉唐“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商贾云集的贸易重镇,对促进中西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武威没有专营的外贸机构,有少量的民间以货易货的对外贸易。1964年6月18日,武威成立了武威外贸购销站。后几经撤并,于1975年成立武威地区外贸局。1987年10月30日,经上级批准,成立武威市对外贸易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地方出口商品的增长,近年来凉州区的出口商品不断增加,商品出口额逐年增长,到2006年实现外贸出口额达488万美元。

2、主要出口商品

土畜产品类:蜂蜜、发菜、黑瓜子、白瓜子、葵花子、甜菜粕、羊毛、羊绒、驼绒、猪羊肠衣、猪鬃、骨粉等。粮油食品类:扁豆、豌豆、荞麦、蚕豆、苹果、大蒜、亚麻油等。医药化工类:甘草、锁阳、麻黄、糠醛等。轻工纺织类:40克有光白纸、高级地毯、2826白坯沙等。工艺旅游类:沙枣核门帘、铜奔马等。

出口商品大部分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扁豆、高级地毯远销法国。甘草、锁阳、麻黄远销美国。

3、进口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外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凉州区先后进口了当地急需的钢材、广播电视器材、化肥等物资。从苏联、罗马尼亚、法国、西德及香港引进了5000锭亚麻、混纺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

五、粮油经营

1、机构

清初,田赋分为地丁、粮石、草束三大项。顺治二年(1645),武威共征粮4379.85石(每石合200公斤),每石外随马粮5升。当时征粮办法主要是按土地好坏而定。民国31年(1942),武威将田赋附加改征为公教粮,每征收田赋粮1石,附加公教粮3斗3升3合,同时把购粮改为军借粮,每征田赋粮1石,附加军借粮1石4斗。

民国初年,武威县设经收课,后改为征收局,征收全县赋税。民国30年(1941)10月,武威成立粮政科,同年县设田赋处,办理征实、征购及土地呈报等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立了军粮局和公粮局。1950年5月,2局合并为粮食局。1985年改称武威市粮食局,局内设6股,下辖13个粮油购销管理所,27个粮油购销站及12个厂、公司等。2001年8月,市改区后,更名为凉州区粮食局。

2、征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粮食征购办法几经变更。1950年~1952年为征收阶段。1953年~1954年为统购统销初期阶段。1955年~1964年为三定(定产、定购、定销)阶段。1965年~1981年为一定三年不变和一定五年不变阶段。1982年~1984年为征购、销售、调拔、包干阶段。1985年~1987年为合同定购阶段。

1989年7月,商业部授予武威市售粮先进市称号。1953年到1989年,全市总计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26亿公斤,年均6313万公斤。期间,国家向农村回销粮食1.5亿公斤,实际向国家净提供商品粮21.85亿公斤。

到2000年,粮食收购继续实行定购和保护价收购的制度,定购和保护价收购的品种为小麦,玉米退出定购和保护价收购范围。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变坐等收购为主动收购,增设临时收购网点38处,全年收购小麦7727万公斤,玉米7596万公斤,收购国家定购粮4302万公斤。2001年,全区粮食系统收购小麦14482万公斤,玉米2706万公斤。2005年,继续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累计收购各类粮食23242.3万公斤,收购保护价粮12789万公斤,玉米3953万公斤。2004年是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的第一年。

2005年,对国有粮食企业和多种经营实体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重组,其中粮食储备和军粮供应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其余企业全部放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经营量或粮食转化加工量大的武威市红太阳面粉厂、永昌镇张义面粉厂、黄羊金穗面粉厂、武威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武威丰华农副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市和寨农副购销站、武威市黄羊长寿面粉厂、荣华集团公司8户非国有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这些企业全年收购小麦、玉米共504300吨,销售472310吨,饲料工业玉米转化量305444吨。截至2006年底,全区粮食系统共收购粮食6620万公斤,其中小麦1645万公斤,玉米2253万公斤,大麦2606万公斤。

3、销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武威县城市居民吃粮均到粮食市场购买。农村缺粮户通过集市籴粮和以物易粮弥补不足。1953年12月,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后,县粮食局先后设立了6个粮食供应站。从1955年“三定”到1989年,全县共向农村销粮1.51亿公斤,统销价格也屡有变动。

城镇供应实行按人分等,定量供应。1955年,城镇供应粮为1634万公斤,其中人口口粮为1150万公斤。1989年,全市市镇粮食总销售量为2656.5万公斤,其中人口口粮达2225万公斤。

到2000年全系统累计销售粮食9138万公斤。2001年全年共销售小麦5789万公斤,玉米10349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