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武威通志·凉州卷
9195300000021

第21章 经济(13)

干(塘)武(威)铁路于1958年10月动工修建。1961年3月开始临时运行。1966年1月正式通车,使兰新线和包兰线连接起来。干武铁路主要地段属沙漠、荒原,气候干燥、风沙大、条件艰苦,承担武威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及远至北京、天津和东北)的客货运分流任务。

1964年2月,设立武威铁路分局,办公地址在武南镇。1978年,玉门分局划归武威分局。武威铁路分局共辖车站105个。2005年3月18日,武威铁路分局撤销,设立武威铁路办事处。

四、桥涵

截至2006年底,全区境内共修建有大中小型桥梁151座,其中国道73座,省道12座,地方道路66座。有涵洞5318道,总长5.39万米,其中国道618道,总长1.42万米;省道597道,总长4455米;地方道路4403道,总长3.52万米。市郊有荣华桥、天马桥、光明桥、拥军桥、清水河桥共5座。

荣华桥: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柱式桥墩,桥梁全长140米,主跨为8孔,每孔跨径13米,桥梁净宽25米,其中主车道15米,两侧人行道各5米。石雕栏杆扶手,1995年建成。

天马桥: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柱式桥墩,桥长140米,主跨为9孔,桥梁净宽42米,与杨家坝河斜交,2005年建成。

光明桥:为钢筋混凝土坦肋拱桥,主跨5孔,桥长86米,净宽6.5米,初建于1975年,2005年对其进行加固维修。

拥军桥:位于炮校西门,为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桥长110米,净宽6.5米,1992年建成。

清水河桥:位于凉古公路6公里处,为8孔跨径13米空心板桥,柱式桥墩,桥长120米,2002年建成。

五、运输

1、驿道、大车道运输

早期驿道、大车道运输工具主要是人、牛、马、驴、驼等。牛主要从事拉车运输;驴主要从武威西南山驮运煤炭和往城里驮运粮食;骆驼主要从雅布赖盐池驮运食盐至武威,一般每年约有800峰骆驼担任运盐任务,每月往返三趟,每峰每次可驮运150公斤。另外,还向包头、京、津等地驮运商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城区有两家骆驼行,多从事长途运输。据统计,1949年,全县有运输马4187匹,骡子3204头,毛驴5.02万头,牛3.91万头,骆驼1600峰。现在,牲畜仍然是边远地区和部分贫困地区的主要运输工具。

机械运输工具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凉州区出土的东汉铜车马仪仗俑、牛拉木车、马拉木轺车等实物证明,最迟在东汉时,凉州区一带已有了以牛、马等牲畜作动力的运输车辆,这种车,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光绪元年(1875),清朝钦差大臣左宗棠为办理新疆军务,在河西走廊至新疆的运输线上组织官商大车5000余辆,驼、驴等牲畜3.45万多头(峰)。其中,在凉州和肃州组织大车2000辆,驴1500头,担任军需粮食运输。

抬轿是供官职人员和财主使用的交通工具。民国22年(1933),从外地传入“东洋车”(即黄包车),以人为动力,供人乘坐。还有一种为铁木轮车、胶轮车,长途运输多以畜力车为主,马车店成了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随着交通业的发展,许多驮道、大车道被整修为公路,铁木轮车、胶木轮车逐渐被淘汰。现在,大部分地区的运输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架子车,手扶拖拉机,三轮、四轮农用车,汽车等。

2、公路运输

甘新公路建成后,以货运为主的公路运输有了较大发展。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华物资大部分沿甘新公路运往内地。民国28年(1939),武威成立汽车站。

1952年,武威县客运汽车1辆。1958年成立了县运输公司。1976年,全县专业运输车辆31辆。1989年,全区有大客车55辆,到2006年,武威汽车运输集团公司客运车辆发展到110辆,全区交通业完成公路客运量84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544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571万吨,货运周转量55249万吨公里。1996年,武威城区开通市内公共交通线路,公交车辆由最初的8辆发展到2006年的112辆,公交线路由2条扩展到目前的8条。市内小型出租车到2006年底已达1160辆。

第十一节邮政通讯

一、机构

古代通讯机构为驿站、急递铺、递运所。武威设驿站,领五驿:武威驿、大河驿、靖边驿、怀安驿、柔元驿。

元时,增设有急递铺。明洪武五年(1372),整理驿站,增设了递运所。武威递运所在城西2.5公里许,领靖边、大河、怀安、柔远四站。

清朝,武威递运所为河西最大的驿所。民国2年(1913),驿站和递运所全部撤销,结束了驿站制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武威邮务局在武威西大街成立。民国19年(1930),武威邮务局改称武威邮政局。清光绪十六年(1890)十月,兰州至酒泉电报线架至武威,设凉州电报子局。民国16年(1927),凉州电报子局易名武威电报局。

民国34年(1945),武威电报局易名为武威电信局。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后,武威军管会派员管理邮、电两局。1952年7月11日,邮政局和电信局合为武威专区邮电局。1953年,省局确定武威专区邮电局为中心局。1998年,武威邮电局分设为武威邮政局和武威电信局。

二、邮政

1、函件1905年建局时,只办理收寄信函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信函月发出平均逾万件,新闻纸印刷物类仅百余件。1958年,发出函件突破100万件。1960年,开办特种挂号信函业务。1972年发出函件突破200万件,1985年突破300万件。2006年,函件业务量为180.76万件,特快转递量89614件。1949年6月发出包件6件。1985年,包件交换量12.82万件。2006年,发出包件4.69万件。武威邮务局民国15年(1926)7月11日起办理汇兑业务。1949年,开发汇票200余张。1985年,汇票交换量25.85万张。2006年汇兑业务量6.92万张。

2、报刊发行30年代后,武威曾先后出版过《河西周报》、《武威新报》、《武威青年》、《天梯之钟》等报刊,由邮局邮寄订户。1950年5月,邮局开始办理报刊发行业务。1952年,发行报纸累计52.74万份,杂志1.95万份。1960年,报刊累计突破500万份。1981年,累计超过1000万份。1985年,发行国内外报刊2250种,报刊发行量居全省第二位,全区平均每4.91人拥有一份报刊。2006年,发行国内外报纸1630.28万份、杂志84.64万份。

3、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截至2006年底,储蓄余额达14.16亿元,成为武威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的第五大金融机构。

三、有线通讯

1、电话

长途电话民国23年(1934)12月21日,武威至古浪、永登、兰州定时长途电话开通,电路报、话兼用,每日通话上下午各1次,共4小时。次年电话延展到张掖、酒泉,武威属中转局。

抗日战争时期,武威有军用电话16处,民国28年(1939),月均去话616张,来话606张,月均交流量1222张。1950年,去话1.36万张,来话1.17张。1956年4.38万张。1985年10月,开通兰州——武威DD14长途半自动对撞机。1986年,长途电话的接续进入半自动阶段。1989年,长话交换36.53万张。90年代初,长途电话半自动转接业务全面实现数字程控直拔。1952年,市话用户46户。1956年,市话用户365户。1976年,交换机容量800门,用户603户。1985年,市话线路68.54杆公里,架空明线122.49公里,电缆38.05皮长公里。用户小交换机17部、1506门,公用电话6处,市话交换机容量2000门,实际容量1190门。2006年,城市电话用户达到147468户,公用电话用户达到4000户,小灵通用户达99991户,电话普及率达20部/百人。

农村电话1955年第一季度,开办农话业务。1956年,农话交换机容量100门,交换点7处,各设10门小交换机1座,全县38个乡全部通话。1989年,实占502门,19个农村支局(所)中,17个设有交换点。2003年,农话交换业务全面实现程控化,到2006年底,农村电话用户达129867户,全区100%乡镇通电话。

2、电报

清光绪十六年(1890),设凉州电报子局,购置莫尔斯电报机2副,经办电报业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收发报计4.09万字。民国元年(1912)以前,省内收费每字白银10分(即1钱),国内每字白银68分(即6.8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的60年中,武威可向兰州、张掖、酒泉等地直接发报。民勤、永登、古浪、永昌等经电话传至武威局后转发。1950年,电报业务量为1.48万份。1985年,电报业务量达99.15万份。1987年,电报电路进入全国自动转报网路,全部实现电传机化。城区电报有专人用车投递,每日10次,上、下午各4次,夜间2次。农村来报除黄羊镇、武南镇、九条岭由其支局投递外,其余13处支局(所)均为邮送。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信业务的迅速发展,电报逐步被传真、网络传送所取代。

四、无线通讯

1996年8月27日,武威新建模拟交换机系统,正式割接入网运行,标志着移动通信业务在武威正式开办。1999年7月,武威移动通信分公司从原武威地区电信局分离出来独立运营,1999年8月20日甘肃移动通信公司武威分公司成立。1999年11月17日,武威新建数字交换机割接入网运行,至此武威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中国联通武威分公司成立。到2000年武威移动通信公司的用户总数突破7万户,发射基站总数超过100个。截至2006年全区移动用户总数达160819户。

第十二节商贸供销

一、商业经营

商业在凉州区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汉武帝在武威建郡设县,武威便成为内地与西域各国商品交流的重要商埠之一。中原丝织品等经武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西域及中亚各国的物产如胡麻、核桃、苜蓿、葡萄、葱、蒜等经武威大量传入中原。武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物丰富,商业兴旺。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休,中原与西域各国的商业发展呈衰退局面。但河西较为安定,割据河西的统治者对于对外商业交易非常重视,加之前凉、后凉、南凉、北凉都先后建都于姑臧,凉州便成了整个西北的政治军事重镇和商品的主要集散地。隋唐时,凉州为西域贸易门户,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外商川流不息。又是各国商人和僧侣汇集经商与传教之地,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之所。中原丝绸、漆器、铁器、陶器、茶叶等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往西域各地,西域的珠玉、葡萄、核桃、苜蓿、石榴、良马又从这里输往中原。西域及中亚商人前来凉州贸易或经凉州而入长安者较前更多,不少商人定居凉州,著名的昭武九姓商胡即其中的一部分。

宋时,北方战争频繁,受辽、金、西夏等国的阻隔,加之经济重心南移,丝绸之路贸易衰落,较之盛唐时期已经衰败得多了。

元灭西夏,统一中国,丝路重新畅通,但因航海事业的兴起,对外贸易的路线已转移到东南沿海,武威农业也陷入衰退境地,手工业遭到摧残,商业贸易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

明嘉靖三年(1524),嘉峪关关闭,丝绸之路停止运行。武威商业贸易日趋萧条,商业交易均在区域间进行。嘉靖三十九年(1560),武威高沟寨、铧尖墩等地设立了茶马集市,用内地的砖茶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一度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商业往来。

清王朝建立初,采取了发展经济的措施,各民族之间商业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康熙三十七年(1698),开放嘉峪关,恢复中外贸易,武威商业重又繁荣起来。外地商人来武经商,致富后就地安家,世代经商,成为世家。

辛亥革命后,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对武威商业经济带来了极大破坏。民国16年(1927),武威大地震,所有商业店铺遭到严重破坏;民国17年(1928),发生“凉州事变”,对商业破坏很大;民国20年(1937),马步青部驻防凉州,开设西发源、德永协等“官办”商业,控制黄金,操纵布匹,垄断市场,并且种植鸦片,强迫商号推销。致使商号倒闭,人员外逃。

1939年至1949年的10年间,武威县物价上涨幅度达两万倍,平均每年上涨两千倍,武威商业经济趋向崩溃。民国6年(1917),武威县商会成立。民国23年(1934),下设14个同业公会。第一任商会会长由振兴泰商号掌柜王保元担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营商业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个体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于城市大街小巷。20世纪90年代初,凉州区的18户国有、集体商业企业担负着凉州区城乡80多万居民的日用消费品供应任务,近400个中小批零网点遍布城乡。到1989年,完成国内纯销售1.15亿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凉州区的私营、个体商业迅速发展起来,网点遍布城乡,成了城乡居民消费品供应的主渠道。凉州区国有商业的市场经营份额不断萎缩,到1997年已不到20%。到2006年,凉州区内已建成营业的大型商场超市有浙江大厦、凉州商厦、义乌商贸城、丽达百货商场、西凉批发市场、再就业市场、凉州市场等,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0.92亿元,其中:城市实现零售额15.07亿元,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5.8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