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7月1日起,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10元。同时,相应调整机关工人、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从1997年10月1日起,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
从1999年7月1日起,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8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原15级至1级每人每月55元至470元提高到85元至720元。同时,相应调整机关工人、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从1999年10月1日起,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
2000年12月,省上规定,从2001年及其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职务工资档次,均从连续两年考核称职(合格)应正常晋升工资当年的元月1日起执行。
从2001年1月1日起,将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230元,级别工资标准由原十五级至一级每人每月85元至720元提高到115元至1166元。同时,相应调整机关工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古浪执行二类区每月80元至200元。
从2001年1月1日起,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凡2000年12月31日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考核成绩均为称职(合格)以上的人员,以及1999年10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期间因晋升职务(等级)、学历变动等原因增资,未超过原任职务一个工资档差者,均可从2001年1月1日起,在本职务(等级)所对应的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从2001年10月1日起,将机关公务员各职务层次职务工资起点标准由最底50元至最高480元提高到100元至850元。同时,相应调整机关工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从2003年1月1日起,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工资档次。
从2003年7月1日起,将机关公务员各职务层次职务工资起点标准由最底100元至最高850元提高到130元至1150元。同时,相应调整机关工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费。
从2006年7月1日起,进行公务员登记后,彻底取消过去执行的工资标准,实行新的套改工资制度。
四、人才管理
建国以来,人才管理体现于对干部的管理。干部管理总的原则是党管干部,采取分级分口管理的办法,对干部进行任用、调动、教育、奖惩和晋升等。
(一)、管理权限
根据有关规定,正县级干部由省委管理;副县级干部由地委(市委)管理;正副科级干部由县委管理,一般干部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和政府人事局管理;工勤人员由政府劳动局管理。
关于干部的选拔、任免,在20世纪50、60、70年代,一直贯彻执行党的“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1980年后,选拔干部强调“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标准,选拔干部的制度主要有:(一)由组织、人事部门直接考察选拔;(二)由人民群众投票直接选举,报上级任命;(三)群众推荐和组织考察相结合;(四)建立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制度及干部任前试用制度。
在企事业单位,其正副科级干部由组织部考核,县委常委会讨论批准,政府任免。1984年后,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扩大企业自主权,体现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精神,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由组织部考核,县委常委会讨论审批,政府任命;副厂长(副经理)由厂长(经理)提名,政府任命,中层干部由厂长(经理)任命。
对于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转正定级,接受安排军队转业干部,“以工代干”转干,招收录用干部以及办理干部退职、退休、离休等方面的工作,均由政府人事局,按照有关规定和组织程序负责进行。
(二)、干部培训
古浪县对干部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论和文化科学的学习,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离职学习。从1952年县上送56名干部到地区干部学校,离职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开始,到1965年,县上共送371人(次)去省地党校、省地干校离职学习。“文化大革命”中,干部培训停顿。
全县离职上大中专院校干部74人。二是在职学习。1954年设立县干部业余文化补习班,参加学习的干部有77人。1955年县上成立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截至1958年,共2470名干部参加业余文化学习。1980年到1990年,县送465名干部到省地各种短期培训班学习;县党校培训县乡两级干部459人,村级干部901人。
(三)、干部考核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对干部的考核主要用民主鉴定的方式进行,对贯彻执行政策好、工作成绩显著、学习积极、作风正派、联系群众密切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1983年以后,每年年终,根据德、能、勤、绩,对全体干部经行总评考核,对工作成绩优异者,分别给予表彰、提职、提级、授予先进工作者、记功、发奖金等多种奖励。
五、军队专业干部
1949年至1990年,全县共安置军队专业干部263人,充实了干部队伍。1991年至2005年全县共安置军队专业干部17人,其中机关15人,事业2人。
六、公务员制度
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机关新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初步确立。1997年10月7日,武威地区行政公署印发《武威地区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本县开始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公务员考录
1998年至2004年考录警察12名拍;1998年至2000年考录司法助理员7名;1999年至2005年由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安排优大生9名;2000年至2002年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共26人;2005年3月,县上提出公务员考录计划,报市人事局审核,经省人事厅审批,由市人事局经过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政审,录用了15名公务员,法院、检察院各2名工作人员。
(二)、公务员过渡
2005年,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乡镇机关招聘干部向国家公务员过渡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人通[2005]112号)精神,经中共武威市委组织部、武威市人事局批准,24人过渡为国家公务员。
七、干部录用
(一)、在社会上录用
1950年全县共录用干部236名。1951年至1953年,吸收录用干部453名。1954年至1956年,吸收录用干部690名。1964年录用140名。70年代中期录用296名。从1980年至1990年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取,共招干967名。
(二)、聘用干部
根据甘人事(1993)20号文件精神及原行署人事处对乡镇服务体系聘用干部工作的具体安排部署,从1994年开始至1997年12月,县人事局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分次分批经原行署人事处批复后,在乡镇农经站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聘用干部101名。其中,农经站聘用22名,农技站聘用36名,兽医站聘用43名。在乡镇文化站聘用干部5名,在乡镇广播站招收工人12名,在乡镇经委录用干部16名。
2003年7月,全县所有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综合改革。教育、林业、文化体育和农机系统的39个事业单位为第一批全面推开改革的单位,全县其他部门和系统的所有事业单位为第二批全面推开改革的单位。2004年8月,县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审批印发了第一批全面推开改革的39个单位的改革实施方案,39个单位于2004年底全面完成了改革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11个改革试点单位和第一批全面推开改革的39个单位中,除科级领导干部外,共有4120人与所在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实行了全员聘用制。
八、高校毕业生分配
1958年以前,分配大中专学生15名。1969年分配大中专生26名。1970年分配大中专生130名。1971年分配大中专生50名。1978年分配大中专生52名。1980年至1990年共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133人。安排电大、函大等“五大”毕业生59名。
1991年至2002年,所有国家计划内1921人大中专毕业生均安排就业。
从2003年开始(包括2002年非师范类中专毕业生),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有关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毕业生选拔使用机制,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国家计划内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古浪县生源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本科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教育和人事部门在省人才市场上签约引进的非古浪县生源的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基层事业单位。从古浪生源的国家计划内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应届毕业和往届(2002年以来)毕业未就业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专生、普通中专生和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中,通过公开招考,择优聘用到基层事业单位工作。2003年根据英语教师紧缺的现状,对英语专业的应届大专毕业生和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直接聘用到农村中学任教。
第七节社会生活
一、饮食
旧时古浪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青稞、大麦、糜子、谷子、碗豆、莜麦等都算杂粮。过去因小麦价格较高,一般农家一年的开销全用小麦,所以,人们多食杂粮,一般一日三餐,农忙时上午和下午各加一顿地头餐。早饭吃小米或黄米做的稠粥叫稠饭;或者吃青稞、莜麦、荞麦珍子做的稠饭;或者吃山药拌炒面,或加粗粮墩墩;晚饭一般吃汤面条。馍馍一般是麦子黑面、青稞面、豆面等。这是中等人家的食谱。穷人有一天吃两顿拌汤(稀饭)一顿山药的。白面馒头、拉面、长面是富人的食谱,一般人家并不多吃。
旧时古浪人很少吃别的菜,而主要吃自家种的小白菜,无论冬夏都吃由小白菜腌制的酸菜。
每年晚秋,家家腌一缸浆水菜,以备冬、春之需。春夏之际也常吃野菜如苣苣菜(败酱)、黄花拉(蒲公英)、猪耳朵(车前子)、马樱子(防风)、也有的地方吃沙葱、石葱、地硷皮、蘑菇、野胡萝卜等。
旧时古浪的农家很少吃肉类,只有过年时少数人家杀猪,吃猪肉。古浪的农家一般不杀耕牛,牛养老了都卖到城里去,很少吃牛肉,做席也不用黄牛肉。古浪人爱吃羊肉,但一般不养羊的家庭并不常吃。一般家庭杀鸡招待客人。古浪人食忌较少,但像乌鸦、喜鹊各种猛禽,以及狐狸、狼、猫等食肉动物的肉都不吃,还有鼠类及蛇类昆虫类也不吃。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古浪人的生活大为改观,鸡、鸭、鱼和猪、羊、牛肉已成了普通家庭的常用食品,新鲜蔬菜四季常有。古浪人以面食为主,面食样式品种繁多。汤面类有汤面拉条、汤面片、炒面片、炒拉条、挂面等;手擀面有长面、面条、犁面、搓鱼子等,还有疙瘩子、桅子面、窝儿面、拨圪瘩、鸡舌头、刀削面等;做法上有汤面、干拌面、炒面、臊子面、炸酱面、凉面等。馍类有馒头、墩墩、刀把子、馔馔、花卷、干粮(大馒头)火鏊子等;饼类有月饼、煎饼、锅盔、炉盔子、大饼、酥饼子、小饼、葱油饼等;油炸食品有油馓子、麻花、油饼子、油果子、牛肋巴等,还有各种包子、饺子、馄饨以及酿皮子、豆皮子、牛筋面、麻辣粉等。现在古浪人无论主食和副食品都多种多样,随各个家的不同爱好,食谱也多种多样了。不过喜面食仍是古浪人饮食生活的一大特色。
古浪人不同节日都有特定的节日食品,如除夕吃面片子;大年初一吃饺子;正月初七吃出气包子,正月二十吃煎饼,二月初二吃炒豆子,三月初三吃干枣山,端午吃米糕、喝雄黄酒,七月十五吃葫芦包子,仲秋吃月饼,十月一日吃麻腐包子,十一月十九吃油饼,腊八吃豆粥,惊蛰喝酥油茶,清明吃凉食等等。
古浪人遇红白大事都要设席招待亲朋。旧志云:“燕宾或用全羊,曰羊席;或鸡豚交致,曰攒席。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古民有焉。”过去的宴席多很简便。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席也越来越丰厚。
古浪人过去很少喝酒,现在招待客人酒成了必须品。古浪人自古爱喝茶,过去多喝茯茶,现在也流行泡绿茶喝了。
古浪人家内吃饭,一般都在炕上放一小炕桌,老人、长辈坐上首,青年、小辈坐下首。由青年妇女、姑娘们端饭,一家围坐在一起,共同用饭,不用台布、餐巾等。餐具只用碗筷、碟子等很简单的几样。但很讲礼貌,青年人要伺候长辈用饭,吃饭时不说脏话,不骂人。而且有“食不语”的说法,意思是吃饭时要少说话。吃饭的姿式也有讲究,有“穷死不跪着吃,富死不能睡着吃”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