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寺洼台
寺洼台位于古浪县城西南约二十公里的古丰乡境内。群山起伏,气势磅礴。春末夏初,这里树木葱茏叠翠,峻峰雾岚缭绕,山间泉水汩汩,茂密的白杨、桦树、金腊梅、野刺梅、沙棘、降龙木、野蔷薇、野樱桃等灌木将山坡覆盖的严严实实,像一幅巨型水墨画。
(五)、窟窿山
窟窿山位于古浪县横粱乡境内大靖峡水库东岸,山体由桔红色、紫红色砂砾岩等组成。山体东西延伸数公里,直到大靖峡水库大坝附近,整体呈“人”字型分布,分布范围约80余平方公里。
窟窿山顶的“天生桥”比较引人注目,窟窿山以西的三道墙、石人沟等山谷中的丹霞地貌,更令人叹为观止。山谷中岩石似人似物,造型各异。这些山石神形兼备,使这人迹罕至的山野充满了“雄、险、奇、秀、幽”的特色,构成了一幅自然风光独特,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第三节自然灾害
古浪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旱灾、风沙灾、雹灾、霜冻灾、暴雨洪灾、病虫灾、地震灾、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其中发生次数最多的是旱灾,最大地震灾是1927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的8级大地震,造成了严重损失和伤亡。
一、干旱
干旱是古浪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最早的旱灾发生在东汉永初三年(109)冬,“大旱,庄稼无收,发生大饥荒,人相食”。
全县一年四季都有干旱发生,据古浪县气象站1959年至1980年22年的资料分析,春末夏初和伏秋期间不同标准的干旱常有连续性。
1959年至1966年为相对干旱期,1967年至1975年为相对微旱期,1976年至1980年为相对不旱期。春末夏初,最长连旱年和不旱年达5年和4年,分别出现在1959年至1963年和1976年至1979年。微旱年无连续性,均为间隔出现。伏秋连旱年达4年,出现在60年代的前期和70年代的前期。连续不旱年为2年,出现2次。春末夏初和伏秋期间干旱的概率最高,达19%;不旱连不旱次之,概率分别达14.3%和9.5%;微旱连微旱的概率均为0%。
春末夏初期间和伏秋期间干旱多交替出现。春末夏初期间,上年干旱转次年不旱和上年不旱转次年干旱的概率较高,为14.3%;伏秋,上年干旱转次年微旱,上年微旱转次年不旱,上年不旱转次年微旱的概率均为14.3%。
就年度干旱来看,干旱年的频率高达40.9%,微旱年次之,为36.4%,不旱年只有22.7%。
干旱年基本5年两遇,微旱年基本3年一遇,不旱年为4年一遇。上述情况基本与“十年九旱”、“三年两头旱”之农谚相符。
据1959年至1983年25年的资料统计,大旱出现11年,占44%;小旱出现6年,占24%;微旱出现8年,占32%。可谓“小旱年年有,大旱不断头”。1978年至1990年的13年间,全县农作物每年平均受旱面积达33.13万亩,占年平均播种面积的38.97%。最旱的1989年,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68.65%,干旱始终是本县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二、风沙
古浪县北部沿腾格里沙漠,有132公里的风沙线,每年7级以上的大风出现频繁,特别是在春夏之间尤甚。风吹沙起,对春播和农作物的苗期生长危害极大,常造成刮走地皮,埋压禾苗和渠道的不良后果。有时出现特大黑风(强沙暴),黄沙蔽天,拔树揭屋,致死羊只。风沙日出现在3月至5月,据资料,海子滩年沙暴日达47天,年平均风速3.5米/秒,最大风速21.7米/秒。又据1978年至1987年资料记载,年平均风沙埋压农田在5500亩以上,压埋最多的1978年为11482亩,最少的1985年为900亩。
三、干热风
干热风群众叫“热东风”,是北部川滩地区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多出现在7月,主要危害春小麦,有的年份对冬小麦的危害也明显,对其它粮食作物影响较小。据1974年至1980年资料,7年中泗水、永丰滩、土门、胡家边等乡镇共出现干热风5次13天,年平均为0.7次和2.6天,其中1978年7月中旬的干热风就使这一地区的3.8万多亩小麦减产126万多公斤。
四、霜冻
霜冻是危害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1977年至1990年14年中,霜冻年11年,占78.57%,无霜冻年3年,占21.43%,霜冻受灾面积达123717亩,年均受灾11247亩。如1978年9月上旬的早霜冻就使古浪、黄羊川、龙沟等公社的4.46多万亩粮食遭受损失,减产72.5万公斤。1973年5月17日的晚霜冻使瓜菜等经济作物遭到冻害,大部分重新播种。
霜冻有早霜(即秋霜)冻和晚霜(春霜)冻之分。早霜冻危害的主要作物有糜子、谷子、荞麦、马铃薯和蔬菜、烟叶、甜菜、果类等。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10月上旬为多。晚霜冻危害各类作物幼苗,一般出现在5月中、下旬为多。
无霜期平均为142天,80%保证率的无霜期为126天。最长年份为191天,出现在1964年;最短年份为113天,出现在1970年,最长与最短年份相差78天,在地理分布上,川区比山区长。
五、冰雹
冰雹是本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主要危害是冰雹打在作物的茎、叶和果实上造成损伤。
东汉延光元年(122)四月,大雨,雹如雪,杀伤禾苗惨重。元,延佑六年(1319)七月,冰雹摧毁禾稼甚巨。清康熙四十一(1702),遭大雨雹,伤禾。清雍正八年(1730)七月,降冰雹,小者如卵,大者如拳,伤二坝禾麦,民饥。民国22年(1933),六月二十六、二十八、二十九3日,3次冰雹,形如鸡卵,一、二、三、四区田禾被打伤损折,奇灾。据古浪气象站资料,一年中冰雹自4月出现,10月结束,6月最多,9月次之,7月至8月略少。在1958年至1980年的22年中,共出现冰雹灾害30次,年平均1.4次,最多年份达5次(1977年)。在1978年至1987年的10年中,除1980年无雹灾外,其余9年均受其灾,年均受雹灾面积达26300多亩,年均减产500万公斤以上。
六、暴雨洪灾
暴雨的主要危害是造成山洪,使河谷两岸和中、下游地区的低洼处遭受危害。古浪县在盛夏初秋(7月下旬至9月上旬),易发生大雨和暴雨天气,造成洪灾。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大雨夹雹,伤禾。清雍正八年(1730),雨夹雹,伤禾。民国3年(1914),古浪河特大洪水。洪峰流量每秒617立方米。1966年8月14日至15日的2次暴雨,雨量达71.7毫米,洪水冲毁了土门镇漪泉河历史悠久的木桥,造成了农田淹没,人畜伤亡。1959年至1980年,22年中共出现大暴雨54次,平均每年2.5次,最多年份达6次(1961年、1970年),最少年份为0次。
七、地震灾害
古浪处于阿拉善板块与祁连板块的北部祁连加里东板块缝合线一带,在加里东构造层、华力西——印支构造层和喜山构造层3个构造层作用下,地壳活动频繁,属于地震多发带,地震灾害多,是列入国家重点监视的主要地震活动区之一。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民国16年(1927)农历四月二十三日上午5时20分发生的8级大地震。当时县城城垣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周围50里之内变为废墟。地上开裂深沟有的长达15公里,山上灰岩裂缝有宽2丈,深2丈者。古浪峡山崩壅道,交通中断经年,河水干涸。全县共摇倒堡寨、村庄、学校、油房、水磨等1800余处,房屋14400余间,压死3800余人,28560多头牲畜。1990年10月20日16时7分,在古浪、天祝、景泰三县交界处发生6.2级地震。新堡、干城两乡遭严重破坏,死1人,重伤7人。
第四节建置沿革
一、区界
古浪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势控走廊门户,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自西汉建县以来,县境区域变动甚大,难以详考。现就能查证者做以概述。
(一)、明代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古浪守御千户所区域东至裴家营堡与庄浪(今永登)接壤;西至靖边驿与武威为邻;南与乌鞘岭与庄浪为界;北达边墙。
(二)、清代
据乾隆十四年(1749)《古浪县志》记载:县境东接平番(今永登县);西连武威;南界乌鞘岭;北抵腾格里沙漠。东西长约205里,南北宽约105里。东至大靖石河165里;南至乌鞘岭75里;西至番城台40里;北至圆墩边60里。东南至水乡沟150里;西南至可可口山80里;东北至大靖边170里;西北至双塔堡30里。
(三)、中华民国
沿袭清代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9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古浪。1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武威专署。全县区域东至大靖,与永登县相邻;西至古丰乡中嘴子,与武威县张义区接壤;北抵腾格里沙漠旱麻岗。
1952年7月24日,经西北军政委员会批准,县属一区四乡(龙沟)之安远驿行政村划归天祝藏族自治区为区址。
1954年3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武威县大墩乡双塔儿村划归古浪县。
1956年10月20日,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永登县之东山区所辖干城、农丰、永丰、老城、裴家营、海子等6个乡的行政区域划归古浪县管辖。
二、置县沿革
西汉,汉武帝元狩十年(前113),置河西4郡,在今古浪县境内设苍松、次、朴环3县,属武威郡辖。
东汉沿西汉建置,改苍松为仓松。
三国之魏,设苍松、口次、朴环3县,属武威郡辖。
东晋十六国时,为几个小凉国更替统治。远在西晋愍帝建兴二年(314)五月,张建前凉,在今县境内设仓松、口次、朴环3县,不久,改朴环为魏安,均属武威郡。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67),前秦灭前凉,在今县境内设仓松、口次2县,属武威郡。太元十一年(386)前秦大将吕光建后凉,改仓松为昌松,并在今县境内设置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设口次县,属武威郡辖。太元十二年(387),吕光依散骑常侍郭黁谶言,改昌松郡为东张掖郡,不久,又复为昌松郡。东晋隆安元年(379),后凉河西都统、广武郡(今永登境内)公秃发乌孤背叛吕光,建立南凉,在今县境内置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隆安五年(401),后秦姚兴攻后凉,吕隆投降,在今县境内置昌松郡,辖昌松、显美、骊口(显美在今永昌县东,骊口在今永昌县南)3县;置口次县,属武威郡辖。东晋义熙二年(406)六月,南凉王秃发檀假意取消年号,献媚姚兴,姚遂命檀为凉州刺史,镇守姑臧(今武威市),南凉乘此迁都姑臧,在今县境内设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置口次县,仍属武威郡辖。
义熙七年(411),北凉王沮渠蒙逊攻取姑臧,在今县境内又置昌松郡,辖昌松、魏安2县;置口次县,属武威郡辖。
南北朝时,由北魏、西魏和北周相继统治。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在今县境内置昌松郡,辖温泉、口次、莫口3县;还置魏安郡(治朴环县地)。公元535年为西魏统治,置昌松郡,辖昌松、口次2县;置魏安郡,辖魏安1县。公元557年为北周统治,废昌松郡,置昌松县,并将口次县并入昌松;废魏安郡,改置白山县,不久又废,均属武威郡辖。
隋朝置昌松县。开皇三年(583),改昌松为永世,后复为昌松县,同时将白山县地并入昌松,属武威郡辖。大业十三年(617)七月,姑臧人李轨举兵称帝,号河西大凉王,据河西诸郡。时,在今县境内置昌松县。
唐代,设昌松县,并在县东北150里处(今大靖)设白山戍,均属武威郡辖。大足元年(701),凉州都督郭震(字元振)于凉州南境峡口筑和戎城(今古浪县治上城)控吐蕃要路。广德二年(764)后,昌松全境被吐蕃占据。
五代时,为吐蕃所据。
宋初,名为西凉府属县,实则为吐蕃自置官吏。
明道元年(1032)为西夏所据。
公元1226年七月,为蒙古族成吉思汗所据,复用唐时和戎名称。元始祖至元元年(1264),在和戎城设立和戎巡检司。
明洪武五年(1372),宋国公冯胜平定河西,“居人逃散,和戎境虚”。十年(1377)凉州千户江亨防守和戎,因旧水名改为古浪,修筑古浪城。十二年(1379)将古浪境归属庄浪卫,为屯守之所。正统三年(1438)六月巡抚督御史罗亨信奏设古浪防御千户所,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遣部将贺锦率部西征,克古浪,并设官治理。
清顺治二年(1645),总督孟乔芳灭贺锦部,古浪为清军占领,沿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改古浪千户所为古浪县,属凉州府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