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摩西的书
9182800000006

第6章 注重现实享受逆境——犹太人现实的生存学问(4)

犹太商人把“以善为本”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经商策略,除了与其民族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也是一种促销的好办法。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生意才能成功。犹太人认为,热情地帮助别人,不仅能够影响别人,更能够改善双方的关系。

其实社会上的所有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然而,许多人不喜欢帮助别人。成功的人都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习惯。因为,他乐于帮助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习惯于帮助别人,一旦他有需求的时候,别人才会主动地来帮助他。

乔伊斯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涌进美国时,他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他开一辆破旧的车,在小镇间奔波。这样过了多年,事务所的电话线换成了4条,业务扩大了,乔伊斯也处处受到礼遇。

天有不测风云。由于一念之差,乔伊斯将资产投资股票后几乎亏尽。更不巧的是,岁末年初,移民法又再次修改,职业移民名额削减,事务所顿时门庭冷落,几乎要关门大吉了。在这个时候,乔伊斯却收到了一家公司总裁写来的信,信中说:愿意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乔伊斯找上门去。“还记得我吗?”总裁是个40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乔伊斯摇了摇头,说他不知道。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美元汇票,上面夹着的名片上印着乔伊斯律师的地址、电话。

“10年前,在移民局……”总裁开口了,“我在排队办理工卡,人非常多,我们在那里拥挤和争吵。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美元,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身上正好一美元都没有了,如果我再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老天在帮忙,你从身后递了5美元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这张名片。”乔伊斯这才渐渐回忆起来了,但是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总裁继续慢慢说道:“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发明了两个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美元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乔伊斯连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很多年前的小小善举竟然获得了这样的善果,仅仅5美元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热情地帮助别人吧!热情能够增强你的人格魅力,助人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敞开心扉,走出狭隘的自我,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去分享快乐。

犹太人那种乐善好施的脾性和完善有效的慈善体制,外人很容易为他们担忧,是否会因为接受救济太容易而终有一日会接济不上。然而,事实证明,犹太穷人自己对慈善组织或慈善活动的依赖并不严重,往往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暂时利用一下。一旦有可能,他们就马上放弃这根拐杖。

英国伦敦的犹太共同体有着完整的慈善体系,各种机构中有的建立于18世纪,大部分是在19世纪特别是该世纪末建立的。当时,大批犹太难民涌入英国,集中于伦敦,一度使伦敦已有的济贫委员会不胜重负。许多应急的募捐委员会应运而生,有效地担负起了救济移民的任务。移民的到来在各方面都给定居多年的犹太人造成了各种问题,自然也引起了种种抱怨。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抱怨移民占用了他们的公共基金。从犹太传统来说,这条理由是不存在的。最后,这些移民在伦敦犹太共同体的接济和帮助下,或者继续前往美国寻求谋生机会,或者返回俄国,没有一个人留下来靠着社会救济度日。

从价值观念上来看,犹太人推崇慈善,但不以受施为荣。对于犹太人来说,需要接受救济,无疑证明自己已经到了赤贫的地步,等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与无能,这是一个莫大的耻辱。这种观念和心态典型地体现在犹太人的一条谚语中:“与其在他人的慈善下过活,不如过贫苦的生活。”在贫苦而独立的生活中能保持个人的尊严,在接受施舍时,个人尊严不能说荡然无存,至少也岌岌可危。正是这种视慈善之物为“嗟来之食”的态度,使得犹太穷人在很多情况下都隐而不现,或者更准确地说,使他们从贫困中昂然崛起。

犹太的那些慈善机构,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地位稳固的慈善组织,非常注意避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济贫机构的那种“一视同仁”的做法。犹太组织对要求救济的人并非“有求必应”,相反,通常需要做严格的盘询,只不过出于犹太人的同情心和对穷人开口乞讨时所处窘境的体谅,慈善组织一般采取先接济后盘询的做法。

犹太人对穷人家的姑娘一直深表同情,因为她们有可能为了办不起嫁妆而嫁不出去。犹太人有一种说法:有一个过了年龄而未结婚的女儿,是一个家庭可能经历的最大不幸之一。因此,犹太慈善制度中对出身贫寒的姑娘特别开恩。犹太律法规定,一个没有父母的年轻姑娘要是因为捐献而使其嫁妆低于正常结婚水平,从而影响其结婚的话,可以不捐献。这是为数极少的几种豁免资格之一。此外,许多犹太共同体都备有一笔供贫苦新娘置办嫁妆的专用资金。

例如,英国伦敦犹太共同体就有一个“每年为贫穷的犹太淑女和培训有天赋的犹太姑娘提供资助”的“阿尼阿比卜信用社”,在采取这些特殊措施的同时,共同体对贫苦姑娘本人也有一个要求,要求这样的姑娘或新娘证明,她确实已经为自立做出了努力。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女孩子正当攒钱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当女佣,难怪“立陶宛犹太委员会”早在1638年就明确规定:“穷人家出身的姑娘……只有获得了共同体领袖发给的文件,证明她们在共同体生活期间,自12岁以后——因为这个年龄己适合做家务——已经有3年的时间是在别人的家里当女佣之后,才能得到资助。”

犹太共同体对于需要关怀备至的贫苦姑娘尚有要求她们自己独立的规定,那么,对于其他救济对象就更不用说了。在犹太人的慈善体制下,根本不会造就一种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肥鸡和陈年葡萄酒”的人。著名的犹太思想家、犹太律法的权威迈蒙尼德曾明确宣布,最高级别(共有八级)中的最高级的慈善之举,就是收容一个一贫如洗的以色列人,送他一样东西,或者借给他一笔钱,或者招他入伙,或者为他找一份工作,目的就在于使他的双手变得更有力,从此之后使他不再需要求助于别人。“使救济对象不再求助于人”是犹太慈善活动的最终目标。无论从道义上、经济上还是民族生存上来说,这个目标都是最为合理的。而任何一种慈善事业一旦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意味着它已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生存之路——在美国的犹太人

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选中参议员利伯曼为竞选伙伴,使之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犹太裔副总统候选人。这样,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愈发令人关注了。

从第一批犹太人登上了北美新大陆直到今天,3个半世纪过去了,美国犹太人走过了一条充满荆棘的奋斗之路,也是一条不断遭受挫折的成功之路,他们终于从一个无足轻重的移民小群体发展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虽然有些人认为1492年那时抵达美洲的哥伦布船队里就有犹太人,还有人甚至说哥伦布本人就是犹太人,但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将1654年作为犹太人定居美国的开端,就在那一年,有23名犹太人从巴西来到新阿姆斯特丹(后来叫做纽约市)定居。到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已有约2500名犹太人定居在纽约、查尔斯顿、费城、纽波特等沿海商埠,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犹太人积极出钱出力,为独立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发展,犹太人也从东部来到西部,犹太社区在西部的新兴城市纷纷出现。到1880年,美国的犹太人口已经达到了25万人。

犹太人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在短短40年里,共有300万犹太人涌入美国,使美国犹太人口总数到达350万。这次来到美国的是俄国和东欧的犹太人,他们完全不懂英语,而且都一贫如洗,初到美国都要依靠犹太组织和慈善团体提供帮助。他们涌入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东部和中部各州,青壮年大都在工厂、商店和服务业找到了体力劳动型工作,而老年人由于体弱力衰和语言不通,往往得靠救济生活。他们仍然习惯性地聚居在一起,于是在美国东部和中部,许多大城市里都出现了犹太区,当时最大的犹太区就是纽约市的下东区。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发动了反犹运动后,出现了欧洲犹太人移居美国的又一次浪潮。从1933年到1945年,有20多万犹太难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美国。战后60年,美国犹太人的数量继续增长,除战后初期到来的大屠杀受害者以及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接纳的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部分犹太移民仍带有政治移民色彩外,大多数人都是正常移民。在此期间,并无以前那种犹太移民涌入美国的狂潮出现,原因在于战后并没有爆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那种反犹狂潮,况且一个可以接纳犹太移民的以色列国已经存在。到了90年代,在美国的犹太人总数已超过了600万,其中纽约市就居住着220多万,洛杉矶有50万,费城至少30万,芝加哥20多万,迈阿密20多万,波士顿约17万,华盛顿特区有16万左右。美国的犹太人为何能取得成功,这其中有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就是两条:重视教育和团结参政。

因为重视教育,所以美国犹太人社会地位的上升要比其他少数族裔快得多。如东欧第一代犹太移民的文化程度很低,但他们不管自己多穷苦,也要千方百计送子女进学校受教育。这一坚持不懈的努力很快见效,他们的下一代已具有较高文化,成为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一项关于纽约的俄国犹太移民职业的调查显示:第一代男性移民中612%的人在加工业工作,只有275%的人经商。而这个百分比在第二代男性移民中即发生了惊人的变化,326%的人从事加工业,578%的人经商。又如1891年时只有十几个来自东欧和俄国的犹太人在纽约当医生和律师,但只过了1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为千人。而对大多数移居美国的拉美裔家庭来说,要取得同样的进展,需要几代人的时间,非洲裔美国人则用了更长的时间。直至今日,美国犹太社团的人均受教育程度仍然是各族裔中最高的。

美国犹太人参政的主要目的自然是维护自身权益,他们特别注重以下三点:反对任何形式的反犹主义;支持以色列;反复进行大屠杀教育并追究纳粹罪行。这样的参政行动往往由犹太社团组织来领导和协调,其中比较重要的组织有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美国妇女锡安主义组织、反诽谤联盟、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美国犹太人大会、世界犹太人大会、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美国主要犹太组织主席联合会、西蒙·维森塔尔中心等。

美国的犹太人主要通过积极参加选举、提供政治捐款、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以及通过院外集团施加影响等等途径或形式来参政。

据统计,在各大族裔中,犹太人是选举投票率最高的,一般高达90%。而犹太人主要聚居的纽约、加利福尼亚、宾夕法尼亚、伊利诺伊、马萨诸塞、密歇根、新泽西、俄亥俄等州又是参加两党代表大会代表较多、产生总统选举人较多的州,其选举结果会对全国选举的大局产生重要影响。难怪每当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时,两党都不惜代价争夺犹太人的选票。

另外,美国犹太人在报刊、广播、出版、电影等业界拥有巨大影响,每当发生事关犹太人或以色列利益的争论时,舆论界的“犹太帮”都会协调一致地采取行动,往往能发挥极佳的宣传效应。在美国的院外集团中,犹太院外集团是组织最严密、活动效率最高的。如以“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为核心的亲以色列院外集团就有一个与全美各犹太组织和社团保持密切联系的网络,通过该网络去影响犹太选民、国会议员、政府官员,直至向白宫进行游说。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以色列的头号盟友,并给了她上千亿美元的巨额援助,这正是美国犹太社团院外活动的直接结果。当出现反犹活动时,美国犹太人立即会团结一致地予以反击。如1920年5月,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亲自出面宣传伪造的反犹文件,使反犹运动形成高潮。美国各犹太组织对反犹活动一再提出抗议,犹太裔新闻记者赫尔曼·伯恩斯坦和犹太裔律师艾伦·夏皮罗等人以有力证据揭露福特宣传的文件完全是伪造的,迫使汽车大王福特在面临诽谤罪诉讼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公开道歉。

有人说犹太人“控制”着华尔街还“统治”着好莱坞甚至“操纵”着美国新闻媒介。虽然这些说法可能夸大其词,但仅占美国总人口23%的犹太人在美国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影响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