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摩西的书
9182800000016

第16章 金钱无臭味赚钱才是硬道理——犹太人经典的经商学问(8)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航行中的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前苏联。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们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前苏联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这时的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这样的低价送到市场上去出售。而苏联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联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前苏联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联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

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前苏联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做苏联对美贸易的代理商。这样,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30几家公司在前苏联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大得惊人。

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1956年哈默58岁,他感到自己干实业已经干够了,便移居洛杉矶,准备用游泳、日光浴、捐赠珍藏等活动来消磨自己的余年。没料到财神又一次把他拖回来,投入到他一生中最赚钱的生涯——冒险性很大的石油行业中去。朋友告诉他:20世纪20年代初期创立的西方石油公司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困境之中,这家公司请求哈默给予帮助。对石油行业还是外行的哈默,同意借给他们5万美元作为尝试,让该公司钻两口油井,将来得到的利润双方各占一半。哈默的打算是:如果这两口井是干井,这笔钱可以根据当时的规定,作为亏损从应缴纳的税款当中扣除。出乎哈默意料之外的是,两口井都出了油,西方石油公司的股票一下子上涨了。初次尝试的成功引起了哈默在石油行业进行冒险的极大兴趣。

1957年,他干脆把借给该公司的贷款转化为股票,成为西方石油公司最大的股东,当上了该公司的总经理。

石油钻探毕竟是一项冒险性很大的行业。1961年,西方石油公司几乎用完了1000万美元勘探基金,但仍无所建树。哈默计划集中余力攻克难点。这计划吸引了一个名叫鲍勃的青年地质学家。他向哈默建议:旧金山以东有一片被德士古石油公司放弃了的地区,这地区可能有天然气田,西方石油公司应该把它租下来。

哈默接受了他的建议,筹集了一大笔钱投入这次冒险活动。这个地质学家挖井位置确定在距离原来几口废井大约600英尺的一块空地上。当钻到8600英尺的深度时,终于钻出了加利福尼亚的第二大天然气田,价值2亿元。几个月以后,又在附近钻出了一个蕴藏量丰富的天然气田。

1966年,西方石油公司来到盛产石油的利比亚时,正值利比亚政府准备进行第二轮出让租借地的谈判,来自9个国家的许多家公司参加了这次投标。哈默要同这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争夺,似乎有点不自量力,这些石油巨头一举手就可以把他打倒。但哈默依然乘坐一架由轰炸机改造的飞机赶来了。他采取了独特的投标方式:别出心裁地用红、黄、绿三色彩绸做成投标书,正好和当时利比亚的国旗颜色一样,并且在投标书中特别注明:如果西方石油公司中标,公司将为国王先祖所在地的绿洲建一个漂亮的大花园。这样,哈默成功地抓住了开发利比亚石油的机会。他一举得到了两块租借地,使那些颇有名望的竞争对手大吃一惊。

但是,这两块地很快成了哈默烦恼的源泉,钻出的头3口井都是滴油不见的干井。每打一口井就要花费300万美元,另外还得花费200万美元用于地震探测和向利比亚政府的官员交纳不可告人的贿赂金。董事会里有些人开始把这项计划叫做“哈默的蠢事”,连公司里的第二大股东里德也主张撤退。哈默的脾气很倔,他没有退缩而是积极采取地质学家的意见,采用电子计算机探测新技术,最后打出了9口油井,其中一口井年产量高达73万桶,是利比亚最大的一口井。

利润像石油一样开始源源不断地流进西方石油公司的账户,冒险再次使财富垂青于哈默。

西方石油公司在海外另一项成功的投资就是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1972年,该公司在北海连钻3口井,但没有一口井能出油,每口井的代价为250万美元。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还是钻出了石油,取得了成功。

在犹太商人的眼里,谈生意时,你必须自甘冒险。而冒险是勇敢与常识的结合。如果胆子放不开、机会瞅不准,你的小辫子就会被你的对手抓住,给你致命一击。聪明的冒险必须是了解可能性和情愿去承受自己能够承受得起的损失。显然,挫败的命运是你为了前进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里,敢于冒险要跟干蠢事划清界限,而不要异想天开碰运气。

科克是犹太商人,对谈生意中的冒险原则了解得相当透彻,认识得相当清楚。他讲了如下的故事: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史密斯先生无意中说起他新近准备买一套漂亮的房子,并已有了目标。史密斯对科克说:“是这样的,卖主要15万美元,我准备付13万,你看我怎样才能少付那2万块钱呢?请给我介绍点谈生意的诀窍吧。”科克问他:“如果你不买这所梦寐以求的房子又有何妨呢?”他答道:“那可不行,我想那样一来我的妻子就会自杀,我的孩子也会离家出走!”科克嘟哝道:“嗯……告诉我,你对你的妻子儿女好不好?”他答道:“啊,科克,我很爱他们。为了他们我什么事都可以干。”最后,史密斯的房子还是花了15万,就他那种迫不及待的态度而论,他没付16万已经够幸运的了。那所房子对他那么重要,他是不会冒险失去的。由于他太心切了,所以他不敢说任何冒险的话(如“也许还有我喜欢的其他房子吧”)。而这类话会使卖主降低要价。

应记住:当你感到务必要得到某个东西时,你就永远得付出高价,因为你把自己置于一个对方容易驾驭的地步。

科克通过一次小游戏来分析冒险原则:在一次谈生意研讨会上,帕特站在一伙人面前,手里握着一枚普通的硬币,说:“我们来玩一个传统的掷币赌博游戏,我把硬币掷下,如果你叫正面或反面叫对了,我给你100万美元;如果叫错了,你给我10美元。假定这是一场合法的打赌,那么这屋里有多少人敢贸然一试?”当然没有人会举手参加。

帕特把硬币装起来,接着评论道:“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我提出打赌时,你们脑子里在想什么?你们在想:‘这家伙在输赢各半的情况下给我下了10比1的赌注,他可能就懂谈生意,对其他则一无所知。”在场的人大多表示同意帕特的语法。

帕特继续说:“你们考虑到赢了吗?你们是否在心里合计过将来用100万元买什么东西?不会的。你们考虑的是输,你们在想:‘我怎样去搞10万美元?我手头正紧,还等着发薪呢!’”许多人不自然地笑了。

帕特继续道:“我猜想你们有的人散会后回到家里,妻子向你们问好,并说:‘有什么新闻吗?’”你会答道:“有一个家伙拿出一枚硬币要赌钱。哎,对了,我们没钱了吗?”在场的人没有跟帕特赌钱是英明的。就钱财而言,对任何人的风险程度均正比于他拥有的财产。如果有一个亿万富翁在场,他就会毫不犹豫地跟帕特打赌。因为钱可以使人找到有利的机会,可以使人感到危险也毫无惧色,即使输了,也只是耸耸肩,萧洒地叹口气:“怎么搞的!”如果帕特把赌注降低,从100万对10万降到100元对10元,那么,在场的人就都有可能打赌了,因为这时冒险的损失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

通过上面的分析,科克总结出以下几条冒险原则:

①我们鼓励冒险是要你冒那种可以承受的或适度的险,但与赌博不同。

②冒险前要考虑其可能性,确定可能得到的好处和是否有必要去冒险。

③要理智,不要独断,永远不要骄傲逞能、盲目急躁或异想天开。

④当冒险的赌注实在很高时,应平分或联合承担风险。

⑤让别人参加冒险活动,你的活动范围就扩大了,你的“持久力”就增强了。

敢于做出惊人的投资策略

犹太人最推崇什么样的商人呢?调查表明,他们对敢于做出惊人投资策略的商人最为崇拜,因为这些人最能反映犹太民族“胆大心细,迅速出手”的投资水平,即看准了就大把撒钱。

美国金融巨头摩根就是敢于做出惊人投资策略的一个典型的犹太商人,有人开玩笑称:“只要摩根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就相当于印钞机在飞速运转,因为他脑子中的投资概念已经完全成熟了。”

19世纪末,铁路运输是支撑美国产业界运输体系的台柱,但一盘散沙似的分段铁路并不能完成这项重任。要想把分散的铁路联成一体,组成一个网络,就要投入高额资金。这样,铁路对投资银行的依赖程度就表现得相当突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公司的拆散、合并也越加频繁,借贷的资金额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投资银行不仅有雄厚的财产做后盾,更要有很高的信誉。在这种形势下,摩根创立的银行辛迪加成为新时期银行投资业的榜样。众多破产的公司企业面对美国的经济危机,把希望寄托在摩根身上,希望他能够收购他们的公司,成为他们的救世主,给他们的公司以新生。

在此等危难之时,摩根力挽狂澜,向铁路业动大手术了。他这次采取的是“高价买下”战略。无论是西部铁路还是那些早已不符合发展要求的铁路,他都要统统买下,以便能迅速整顿美国铁路。

摩根的高价购买铁路策略,有人称之为“托拉斯计划”,这正是反映摩根策略的威力之处。摩根此次的大量投资不是投机,而是为了促进铁路的发展。之所以开出了打败所有竞争对手的价格,是他并不想靠这次投资获利。因为,如果铁路产业经济的支柱被别人占领,那么他在金融界刚刚夺得的霸主地位将会动摇。

只为此,他就值得一搏。摩根对铁路的这次大整顿,标志着美国经济从开发的初始阶段转入了现代的重视经营管理阶段,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传统的经营战略与思想。他的成功给美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他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成为华尔街纷纷仿效的对象,至今还影响广泛。

从“海盗式”经营到形成辛迪加,进而到托拉斯,华尔街已从过去投机商的天地转变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华尔街后来成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标志,并问鼎世界金融霸主地位,摩根的贡献当然首屈一指。

通过摩根的例子我们发现,犹太人在投资方面有着很强的风险与机会意识,他们甘愿尝试在风险中赚钱,也绝不轻易地摆脱自己的风险。这种“胆大心细,迅速出手”的投资策略,应当是一个优秀商人的基本素质。

给对手来一个措手不及

抓住时机,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摩西的书》

在生意场上,有些商人为了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谈判结果置谈生意的截止日期不顾进行持久的拉锯战,对此,犹太商人主张以出其不意的方法,提出时间限制。这一策略要点包括,在生意场上来个突然袭击,改变态度,使对手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对方原认为时间挺宽裕,但突然获得终止谈生意的最后期限,而这桩生意成功与否又对自己至关重要,他不可能不感到手忙脚乱。在经济利益和时间限制的双重驱动下,只得屈服,并在协议上签字。

美国汽车巨子亚科卡在接管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之后,认为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压低工人工资。他首先将高级职员的工资降低了10%,自己也从年薪36万美元减为10万美元。随后他对工会领导人讲:“17元一小时的活是有的,20元一小时的活一件也没有。”这种强制威吓且毫无策略的话语当然不会奏效,工会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双方僵持了一年,始终没有进展。后来亚科卡心生一计,一日他突然对工会代表们说:“你们这种间断的罢工使公司无法正常运转。我已跟劳工输出中心通过电话,如果明天上午8点你们还不开工的话,将会有一批人顶替你们的工作。”

工会谈判代表一下懵了,本想通过再次谈判在工薪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他们也只在这方面做了资料和思想上的准备,没料到亚科卡竟会来这么一招!被解聘,意味着他们将失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工会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基本上接受了亚科卡的要求。亚科卡经过一年旷日持久的拖延战都未打赢工会,而出其不意这一招竟然奏效了,而且解决得干净利落。

出其不意地提出时间限制这一策略讲究一个“奇”字,它并非一个无往而不胜的利器,一旦被对方预料到最坏后果,并做出准备,最后通牒的威力便发挥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