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妙用
9182200000042

第42章 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2)

方三治分两阶段。

1.初期用15克食盐冲高热水洗脸。

2.脸上已长满者,可搽白及粉。组成:白及、辛夷、白芷各6克,黄芩3克,共研极细末,装瓶密封。每晚睡前洗脸后,将药粉倒入掌心,以水调成糊状搽于患部。一般搽7~10天即可消失,7~15天黑迹即可退去而愈,愈后1周内搽1~2次,以保养皮肤预防再发。

方四取金银花、黄柏、牡丹皮、夏枯草、乌梅各等份,研为粗末,以75%乙醇(酒精)5倍浸泡1周过滤。另取明矾5克研细,用甘草15毫升溶解,上浸液加至1000毫升,用时以毛笔蘸药水涂患部,每日2~3次。开始涂药时有一过性轻微痒痛感,不影响治疗。

方五紫苏子、艾叶煎汤洗之。

方六白果30克压碎放于100毫升70%乙醇(酒精)中浸泡1周,过滤后取药液外涂,日2~3次,一般7~14天酒刺即可消失。疗效:用白果酒浸液治116例青年酒刺患者,收效满意。

方七黄芩、黄柏、苦参各15克,黄连5克。水煎加甲硝唑10片(粉)敷患处。

五、皮肤炎症

方一皮炎汤生地黄30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金银花、连翘、竹叶各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服。加减:①热重、苔黄厚者,加黄芩、黄连各10克;②湿重、皮损渗出者,加茯苓、泽泻各10克;③水肿较甚者,加冬瓜皮、茯苓皮各30克。主治: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

方二大枫子15克(捣碎),木鳖子15克(捣碎),五倍子10克(捣碎),蛇床子15克,雄黄10克,苦参15克,白芷10克,滑石10克,黄柏15克,满天星20克。加水4000毫升煮沸30分钟,趁热外洗患处,每日1剂,日2次洗,一般6天可愈。笔者临床40年,均以此方治疗急、慢性皮炎,屡获良效。

方三硼酸粉30克,氧化锌粉20克,滑石粉50克,装瓶密封备用,用时以干净棉花蘸涂患部,每日2~3次。笔者自配此”三联粉“治疗多种湿疹、皮炎患者50例,获效极佳。一般用药1~2次后瘙痒及疼痛减轻,皮损颜色变淡。小儿湿疹及尿布皮炎均于2~4日内治愈,过敏性皮炎4~5日治愈。

方四生大黄100克,冰片20克,食醋250克,于密封瓶中浸泡7天,用时先用75%乙醇(酒精)消毒患处,再涂以大黄冰片酊,每日3~4次。治疗中忌食辛辣刺激食品,保持皮肤清洁。本方主治脂溢性皮炎。

方五千里光适量(根据皮炎面积大小而定,鲜者倍量),水煎沸15~30分钟,取液趁热先熏后洗,每日2次,连用2~3天,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极佳,谓之特效。所治80例,有效率达99%。

方六鸡蛋清搅拌后,用厚约1厘米的脱脂棉浸于蛋清液内敷于患部(略大于患处),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每日换药1次。据36例观察,范围小的,敷1次即见效,范围较大者3~4次可痊愈。

六、丹毒

本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皮肤组织的急性炎症。中医称风丹、火丹、赤游风等。症见起病急骤,有发冷、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关节痛,皮肤由红肿小斑片迅速向周围扩大成大片状,鲜红或紫红的肿胀片块,边缘清楚,有灼热感,严重时红斑上可出现大疱,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但以颜面、下腿、阴囊等部位为多见。

方一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柴胡、板蓝根、连翘、马勃、牛蒡子、玄参、薄荷、僵蚕、桔梗、陈皮、升麻、甘草、水煎服。

适用于症见高热、舌质红绛、口干、脉弦滑者。主治:急性丹毒、全身症状较重者。

方二扶正消毒饮黄芪、当归、野菊花、蒲公英、地丁、连翘、金银花。主治:慢性丹毒。本方适用于症见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呈正虚慢性病面容;脉滑无力,舌淡苔白者。

方三活地龙5份,白糖1份,加水适量搅拌,使地龙自溶,成糊状,或按比例捣成糖泥。涂搽或外敷患处,每日2~3次。疗效:据临床报道,共治20余例,均于2~3日痊愈。

方四苍术1000克,煎煮取汁浓缩成膏,另加蜂蜜250克调匀,日2次服,每次1匙,开水冲服。本方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外科专家米仁康创造的治疗慢性丹毒的经验良方,用之临床,确有良效。

方五蒲公英250克,洗净切碎水煎服。每日2次,煎渣外敷患处(用于发于面部者)。

方六胆草15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生地黄30克,车前子、泽泻、赤茯苓各15克,木通、甘草各5克。水煎,2次分服。

方七葱头6枚,活蚰蜒1条,雄黄粉6克,面粉1克。共捣烂,用鸡蛋清调匀敷患处。

方八天花粉15克,赤芍15克,青蒿15克,地骨皮15克,蒲公英30克,甘草9克。水煎内服。

七、酒渣鼻

酒渣鼻是中年男女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发现系由螨虫感染所致。其主要病变是在鼻、两颧、眉间及下颏部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丘疹、脓疱和疖肿等皮损,兼有毛孔扩张。皮脂腺增生与皮脂溢出。遇冷遇热、饮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往往立刻感到局部不适和皮疹加重。严重者由于皮脂腺异常增生和炎症可使损害呈瘤样改变,称为鼻赘。

方一凉血清肺饮生地黄、生山楂、虎杖各15克,玄参、石斛、寒水石、桑白皮各12克,生石膏30克,黄芩9克,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分服。主治: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注意:①忌食辛辣,少食油腻和甜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②局部经常用温水硫黄肥皂洗涤。

方二地塞米松6片(每片0.75毫克)研末,加氯霉素针剂6支(每支250毫克),将两药混合,贮瓶备用。用时先以温盐水洗净鼻部擦干,再涂以上药,每日外涂3~4次,至局部治愈为止。疗效:治疗26例,其中红斑型14例,全部治愈。丘疹及疱疹型8例,治愈4例,好转2例,无效2例,鼻赘型4例无效。

方三将敌百虫配成0.25%的水溶液,外涂局部皮肤,每日2次。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疗效:治疗44例,痊愈34例,占77.3%;接近痊愈6例,占13.6%;明显好转4例,占9.1%。疗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60天,一般为7~25天,痊愈者经3~5个月观察,未见复发。

方四大枫子肉20克,核桃肉10克,水银2克。将前二味捣烂如泥,后与水银调匀,用绢布将药包裹,外搽患处,每日2~3次,外搽后装入瓶内,每剂药可用1周。注意:忌入口、眼,用药后洗净手,忌酒、辣椒、咖啡等刺激食物。亦可用本方制成软膏外敷。

方五枇杷叶、栀子等份为末,每服2钱,开水送下,1日3次。

方六官粉11克,水银1.5克,枯矾15克,冰片8克,冰糖11克。共研细末,以凡士林调成软膏,日涂2次。

方七白石脂30克,白薇30克,苦杏仁35克。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匀,外搽患处,切勿入眼。

方八黄柏、大黄各5克,硫黄、青黛各4克,珍珠、轻粉各1克,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加水煎熬,并用冷却凝固的猪板油适量,搅拌均匀,装密封瓶内备用。用时先用温开水将鼻洗净擦干,再涂以此膏。每日3~4次,一般7天治愈,最长疗程15天。

方九生硫黄9克,黄连、白矾、乳香各5克,轻粉1.5克,共研细末,蘸凉开水少许,涂搽患处,用至鼻红消退为止,亦可配成软膏涂搽患处。

方十当归、陈皮各6克,赤芍9克,生地黄20克,川芎3克,赤茯苓10克,红花、甘草各5克,生姜2片,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日分2次服。另用大黄、硫黄各等量,研成细末,调凉开水敷患处。

方十一硫黄、轻粉各5克,杏仁2.5克,研为末,用蜜酒调,卧时涂上,早洗去。兼治粉刺。

方十二白矾、硫黄、乳香等份为末,以茄汁调敷患处。

方十三苦参、胆草、百部各等份,水煎浓缩后湿敷患处,或勤涂患部。

方十四硫黄7份,甘油3份,乙醇(酒精)12份,石灰水加至100毫升,涂搽局部。

方十五枇杷叶、栀子各等份为末,每服10克开水送下,日3次。

方十六甲硝唑片(灭滴灵片)10~15片(0.1克/片),曲安西龙(去炎松)软膏1支,氯霉素眼药水1支,混合后外涂患部,甚效。

方十七百部、苦参、雷丸各研成极细末,然后以5∶2∶2的比例和匀,取药粉15~20克与雪花膏80~85克混合成白苦雷雪花膏霜。每晚睡前用硫黄皂清洗面部,然后外搽患部,翌晨洗去。20天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在涂用本膏最初数天,局部症状可能加重,以后可逐渐好转乃至痊愈。本方不但可杀螨虫,且具有除湿解毒作用,所以对酒渣鼻合并化脓者亦可应用,其疗效有用药1次痊愈者2例。

八、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迄今尚不清楚的常见皮肤病,典型皮疹为红色斑块,上有鳞屑性损害。中医称为白疕、松皮癣、干癣,俗称牛皮癣。中医认为本病是由风湿热邪引起,病久而成血燥,血瘀或痍病,多数病人为实证和热证。

本病的治疗,初起时以疏风清热为主,佐以凉血解毒之品。病久气血不足,生风化燥如以养血为主,并适当佐以祛风之药。

方一菊花15克,金银花20克,苍耳子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20克,苦参15克,土茯苓25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血热风湿型(相当于进行期)。

方二当归15克,何首乌20克,牡丹皮10克,蝉蜕10克,白蒺藜15克,防风15克,生地黄20克,乌梢蛇20克。主治:治血虚风燥型(相当于静止期)。

方三活血疏风汤当归25克,川芎15克,红花15克,羌活25克,独活15克,木通15克,荆芥15克,防风30克,麻黄10克,苍术25克,胡麻仁15克,蝉蜕25克,苦参40克,白鲜皮50克,甘草25克。水煎,2日1剂,分4次,每日早、晚各服1次(空腹温服)。疗效:用本方治疗18例,治愈15例,占83.3%;显效2例,占11.1%;好转1例,占5.6%,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为17~104天。

方四纯净松香粉3~4克,每日早、晚饭后,分2次凉开水冲服。服后若有头痛和食欲下降,恶心或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反应明显者,可减少、增次或装胶囊服用。疗效:据临床报道,治愈46例,显效22例,无效3例。对治愈的46例,随访观察,1~3年复发者23例,3年以上复发者4例,所有复发病例,再用本法治疗仍有效,可获得与初发使用时同样效果。

方五雄黄、硫黄各30克,密陀僧、赤石脂各15克,冰片5克,共为极细末,涂搽患处,每日可涂搽5~6次,疗效颇佳。

方六脑益嗪片50~75毫克,1日3次内服,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7天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待皮肤病损和临床症状消失后,药量减至每日2次,每次50毫克,连续服药半个月。在治疗中停服其他一切药物。临床观察用桂利嗪(脑益嗪)治疗银屑病均获痊愈,近期未见复发。

方七赤芍15克,当归15克,生地黄20克,栀子10克,金银花25克,连翘25克,白鲜皮15克,荆芥10克,苦参15克,牡丹皮10克,蝉蜕5克,苍术10克,薏苡仁35克,木通15克,甘草15克。疗效:一般服到20~30剂可见到效果,点状或新发生者效著。

方八生韭菜、生大蒜各60克,共捣如泥,烘热后用力搽患处。每日搽1次,连续搽7天,本方为民间验方,经济简便。经30余年验证,确有良效。

方九消屑汤当归、生地黄、乌梢蛇、玉竹、蝉蜕、刘寄奴各20克,苦参、白鲜皮、黄芪各30克,地肤子、蜂房各50克,防风25克,羌活、独活各15克。水煎3次,浓缩至450毫升,每日分3次内服。

消屑膏大枫子、黄柏、白矾各30克,苯甲酸、水杨酸各15克,冰片、狼毒各10克。研制细粉,加凡士林50克混合调匀即得。涂病灶处,用蜡纸或薄纸严密敷盖,并用绷带包扎结实,每隔1周换药1次,如病灶面积过大,可分次涂本膏。疗效:治银屑病采用内服外敷方治疗538例,除4例误诊中止治疗外,均顺利治愈。

九、浅部真菌性皮肤病

真菌侵入表皮的角质层,可引起炎症性反应,根据受侵害部位的不同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或足癣和甲癣等。它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皮肤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情绪状态和日常生活。

(一)头癣

头癣有黄癣和白癣之分,均发生于儿童,成年后可完全自愈。

方一将新鲜或干燥槐花花蕾微炒研末,用食油调成膏状,称槐花油膏,用时将药直接敷于患处,每日1次(不须剃头和剪痂)。疗效:治疗32例,全部治愈,其中敷1次痊愈者7例,2~3次痊愈者25例。

方二百部、木槿皮、硫黄、生半夏、水杨酸各9克,枯矾、轻粉各6克。碎后用适量香油浸泡1周,供病变部位外用。疗效:用本方治疗多例,均1剂根治,且未复发。

方三巴豆1枚去壳,菜子油适量,倒入碗底,用手紧捏巴豆,在碗底转磨至磨尽备用。用时将头发剃光,用棉签蘸上药涂抹患处,后用油纸覆盖并固定。7日后揭去油纸,待痂壳自行脱落,一般涂1次即可痊愈。注意:①本药涂后3日内,患处可出现轻度肿痛,数日后可自行消失,勿需处理;②本药不宜重复使用及涂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