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方妙用
9182200000030

第30章 小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2)

方二升麻防风汤钩藤6克,防风5克,葛根5克,升麻1.5克,每日1剂,水煎分数次服用。加减:若风泻日久伤脾者,加党参、白术各5克。功效:祛风升阳。主治:乳儿风泻。症见泻如败卵,其气如鱼腥,或伴恶寒发热,苔白腻。禁忌:应用此方期间,须暂戒乳食,待泻止之后,方可予乳食,并宜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多。在禁食期间,可给予老米汤、老萝卜汤、淡盐汤或淡生姜汤等。

方三生栀子10克,桃仁10克。研末,用鸡蛋清调合成小饼,烘热敷脐上1寸处,隔8小时取下,其泻可止。用于久泻不止。

方四温脐散丁香5~10克,肉桂4~6克,木香5~10克。研细末置纱布袋内,敷于脐部,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固定1夜,一般1~3次即可见效。

方五胡椒10克,艾叶15克,透骨草10克,煎煮3~4沸,放温后洗患儿双足,每日洗3次(同一付药洗3次),一般连续洗足2~3日。此方治疗婴幼儿腹泻,重者须配合补液,并适当延长洗足时间。

方六诃子3克,石榴皮、泽泻各6克,粟壳1.5克。水煎服,所治上千例数均佳。

方七黄连10克,黄芩15克,砂仁、米壳各6克,焦山楂20克,五倍子5克。共研末,取适量陈醋调成糊状,敷脐窝,以胶布固定,24小时去掉,一般2次即愈。

方八车前子4份,茯苓1份,白蔻仁1份,烘干细末。1岁以内者服0.5克,1~3岁者服2.5克,3岁以上者酌加剂量,日2次内服。治婴儿腹泻,尤以水样泻更佳。

方九青蒿30克,水煎分数次服,每日1剂,治小儿夏季腹泻。注意在煎药时水量宜少,煎的时间宜短,否则降低药效。

方十吴萸散吴茱萸2克,丁香1.5克,肉桂3克,木香1.5克,苍术3克。共为细末,以食醋调糊状敷脐,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封严,每2天换药1次,一般外敷1~2次便可痊愈。疗效:本散治疗小儿急性、慢性及迁延性腹泻200例,治愈188例,治愈率为94%。

九、小儿消化不良

方一消食散厚朴10克,茯苓12克,陈皮9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神曲10克,谷芽20克,麦芽20克,石斛10克,灯心草10扎。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主治:疳疾(小儿食滞),症见纳呆,腹部胀满,嗳腐吞酸,口渴喜饮,手足心热,大便或干或溏,夜寐不安,苔腻。疗效:本方治疗1000例食滞患儿,服药后痊愈914例,占91.4%;好转57例,占6.7%;无效29例,占2.9%。总有效率为97.1%。1~3天治愈569例,4~7天治愈290例,8天以上治愈112例。

方二苦荞头40克,鱼腥草30克,枳实30克,槟榔30克,厚朴2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次。

方三康复散神曲、莪术、三棱各30克,鸡内金60克,牵牛子60克,炒麦芽、陈皮、枳壳、厚朴、青皮、槟榔、青蒿、胡黄连各30克,生大黄90克,苍术60克,五灵脂6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300克加冰片5克,每包1.2克,每次1/2~1包,日服3次。

方四焦三仙各6克,鸡内金36克,山药80克。共研细粉,每次6克,红糖水送服,每天2次。

方五白术30克,鸡内金20克,共为细粉,每于饭后服1.5~3克。

方六吴茱萸15克,炒苍术15克,丁香2克,白胡椒1克。共研细末,过筛贮瓶备用。取上药末1~2克,用生油或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外以一大块胶布固定,如用伤湿止痛膏固定,则效果更佳。24小时后取下,未愈者重复给予换药,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疗效:本方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20例,痊愈18例,无效2例。治愈时间均在3天以内,3天腹泻不止者为无效。

十、小儿遗尿

方一麻黄益智汤炙麻黄10克,五味子10克,益智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补肾,固精,缩尿。

方二将硫黄90克,大葱7根,共捣为泥,每晚睡前,用乙醇(酒精)棉球将脐部及其周围消毒,然后将上药摊在脐部并固定(用伤湿膏或绷带),次晨取下,保持干净存放在洁净器皿中以备再用。次日晚上依前法再使用1次,连敷3~5次。治疗20余例患儿,经3~5次均获控制。

方三车前子60克,当归3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本方根据中医通因通用原则,选用上药治疗遗尿症14例,服药2~4剂均治愈。

方四石菖蒲9克,麻黄6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5克。上为10~14岁用量,水煎早晚服。

方五小麦40克,甘草12克,天花粉12克,瞿麦18克,大枣3枚。水煎服,日服2次。

此方治遗尿效果很好,但小儿用量应当酌减。

方六生龙骨30克,水煎,用此药汁煮荷包鸡蛋2个。第2次,亦用龙骨30克,同第1次煮后之龙骨同煎,仍用此药汁煮2个鸡蛋。第3次煎如此逐日加入。约有200克龙骨煮12个鸡蛋为1个疗程量。3岁以下者,每日吃1个龙骨鸡蛋,8岁以上者,每日吃2个龙骨鸡蛋。

方七取双脚小趾底部最下面一个趾纹中点进针。先用乙醇(酒精)消毒局部,用5号毫针在穴位上进针并来回捻转,当针尖刺到骨面时,针尖角度加大,这时刺激强度最大痛剧,有的难以忍受。儿童感到下腹发胀、发热为止,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1次治愈。

治疗本病应注意培养儿童的良好卫生习惯,给予精神鼓励,避免产生消极情绪,睡前不要进流质食物;睡前和睡间,大人应注意提醒患儿排空小便;最好令患儿侧卧,不要俯卧,这对防止遗尿有益。同时,要防止患儿白天过度疲劳。

十一、小儿支气管炎

方一气管炎合剂芦根、瓜蒌各12克,桑叶、黄芩、桔梗、杏仁各9克,前胡6克,贝母3克,羚羊角0.3克。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①本方治疗成年人支气管炎,剂量酌加;②发热甚者,加金银花9克,连翘6克,鱼腥草10克(鲜者20克较佳);③便秘者,加大黄5克(后下);④咽喉肿痛者,加射干5克,山豆根9克。功效:清热祛痰,止咳。主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嗽,发热,痰黄而稠,呼吸短促,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听诊有干、湿性啰音。

方二苏芩桑杏汤紫苏子10克,黄芩10克,桑白皮12克,杏仁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方三止咳汤桑叶、枇杷叶、款冬花、金银花、前胡、黄芩各1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的初、中期。

方四紫苏叶8克,桔梗6克,炙百部9克,甘草3克,冰糖适量为引。水煎服。加减:①不欲饮食、酸腐苔厚腻、大便酸臭为夹食积者,加焦三仙各10克;②面赤唇红、口鼻气热、苔黄便秘者,加大黄5克,生石膏12克。

方五百部、紫菀、款冬花、前胡、桔梗、荆芥各15克,薄荷、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偏寒者,加生姜5克;偏热者,加黄芩10克;痰多者,加半夏10克;肺瘀血者,加丹参或丝瓜络各10克。

方六百部15克,半夏、川贝母各10克,知母15克,桔梗、甘草各10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饭后服。用于感冒数天后之咳嗽。

方七连翘、知母各15克,桔梗、薄荷、玄参、麦冬各10克,甘草5克。水煎,分3次饭后服。痰黄便秘者,加蒲公英25克。

十二、小儿睾丸鞘膜积液

方一桃仁、牛膝、地龙干、芥穗、甘草各3克,红花1.5克,益母草、茯苓各6克,车前子、泽泻各5克,麻黄1克。方中药量为2~3岁量。每日1剂,水煎分服。加减:①气虚者,去荆芥,加黄芪;②脾、肾阳虚者,加肉桂、白术;③阴虚者,加沙参。

方二患者平卧,助手用手指挤压积液的上方,增加其压力;术者用碘酒、乙醇(酒精)消毒,局部麻醉,取10毫升注射器,用7号针头,刺入鞘膜腔,完全吸出积液,针头仍留在腔内,取下针管,吸入2%碘酒0.2~0.5毫升,迅速注入腔内,拔出针头,用手指轻轻按摩局部,使碘酒均匀分布。注射后有些疼痛,1~2天即可消炎。疗效:笔者所治9例,均1次治愈。治愈后随访3~7年均无复发,一切正常。

方三五倍子、枯矾各10克。加水约300毫升,煎半小时。晾至微温,以不烫皮肤为宜,将阴囊放入药液内浸洗,可用纱布温敷患处,每日2~3次(每剂可连续用2~3次),每次20~30分钟,用药前先以温水洗净外阴部。下次用药时须将药液加温后再用。

疗效:治疗50例,治愈46例,好转2例,另外2例交通性鞘膜积液,治疗12天后无效改用手术治疗。经2个月至5年随访,仅1例于治愈后1年3个月复发外,其余均未复发。

方四桂龙五枯汤外浸剂肉桂10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共捣碎,加水700毫升放于药锅内,煎沸后30分钟后滤出去渣,用法同方三。功效:收敛燥湿;制止鞘液分泌,促进积液吸收疗效:经治11例均痊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①每剂可用2~3次,每晚浸洗1次;②可用艾条点灸水道穴(脐下3寸旁开2寸处)、气冲穴(脐5寸旁开2寸处),两穴交替施灸,每次30分钟。以皮肤红晕或温热灼手为度,每晚1次,连用2周。

十三、小儿杂症

(一)小儿夜啼

婴儿日间安静,每于夜间啼哭不止,甚至通宵达旦,中医称夜啼。

方一五倍子1.5克,加水80毫升,浓煎,于晚睡前顿服,每日1次,用此方治疗36例,均治愈。

方二钩藤饮①钩藤10克,蝉蜕、木香、槟榔各3克,乌药6克,益元散10克。②蝉蜕3克,朱砂0.6克,薄荷2克,钩藤2克,煎汁对酒数滴服。

(二)婴儿吐乳

方药用大米一勺炒黑,取水1小杯煎汤(米汤),喂服,能止呕吐。

(三)小儿脓疱疮

方药高锰酸钾(简称P.P)0.1克溶于3毫升蒸馏水或冷开水中(3%左右的P.P液),现配现用,先用1∶5000P.P液洗涤患部,用针头将脓刺破,以消毒棉球拭净脓液,再用3%P.P液点于脓疱处,重者每日2次,轻者每日1次。

(四)新生儿腹胀

方药玄明粉10~20克,小茴香1~3克(研细末),拌均匀放于纱布袋内,于睡前捆于新生儿脐上,次日晨取下,如腹胀不减可重复运用。一般1次即愈。

(五)小儿流涎症

方一抽薪散敷贴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研末和匀备用。临睡前,先洗净脚揩干,取抽薪散15克,用陈醋调成厚糊状,贴敷涌泉穴,男左女右,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次贴敷12小时,一般3~4次即可。所治100例均获痊愈。

方二白术2份,附子、干姜、甘草各1份,研为细末,每次服1.5克,米汤送服,每日2次。

方三栀子3克,生石膏10克,生地黄6克,黄芩5克,黄连3克,灯心草为引,分数次温服。

(六)小儿多动症

方一炙甘草15克,浮小麦20克,大枣7枚。水煎服,每日1剂。夜眠不宁者,加夜交藤9克;躁动明显者,加何首乌12克,丹参9克。主治:本症偏气虚者。

方二桂枝30克,炙甘草、龙骨、牡蛎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本症偏心脾气虚者。

(七)小儿脱肛

方一黄芪15克,防风(炒)10克,甘草6克,党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直至肛门复位为止。

方二石榴皮适量,水煎药汁趁热熏洗肛门,日2~3次,连用至痊愈。

(八)小儿强中(即阴茎无故坚硬勃起,久久不萎)外用方玄明粉10克,以少量水合匀成糊,外敷两手心并包扎。连用1周。

内服方生地黄12克,炙龟甲9克,知母、黄柏各6克,生石膏24克,麦冬、沙参各6克,肉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九)急性炎症验方

方一栀芩抗炎汤栀子15克,黄芩15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2克,红花5克,玄参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功效: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扩张血管,改善循环。对急性肠炎、腮腺炎、咽喉炎等多种炎症疗效甚好。

方二灭利散甲硝唑(灭滴灵)30片,利福平10粒,冰片10克,滑石10克。共研细末。主治:外伤感染。用前将伤口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周围皮肤常规消毒后,再将灭利散撒涂于局部;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1日1次,一般3~8日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