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孔子学院
9176300000019

第19章 练就火眼真睛——孔子如何看待小人(1)

关于小人,孔子谈论的非常之多。诸如“小人喻于利”、“小人常戚戚”、“小人之过也必文”等等,据学者统计,《论语》一书中前后有4处之多,都是对小人劣德劣行的揭露和批评。由此可见,对待小人连圣人都是非常之烦恼。

小人之五骨,刀枪不入,软硬不侵,小小的皮囊,不仅耐磨耐压,而且抗高温,不生锈,狂风吹不倒,洪水淹不没,严寒冻不死,甚至有时连正义也治不了他们。所以对待小人我们还是远离为妙,对于这一点,孔圣人还是给我们总结出了不少可以效仿的经验。

1.巧言令色——伪君子的形象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钱钟书先生的散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有一个巧舌如簧的魔鬼,它自我夸耀说:“因为你是个喜欢看文学书的人,所以我对你谈话时就讲点文学名著,显得我也有同好,也是内行。反过来说,假使你是个反对看书的多产作家,我当然要改变谈风,对你说我也觉得书是不必看的,除了你自己著的书……我会对科学家谈发明,对历史学家谈考古,对政治家谈国际情势,展览会上讲艺术赏鉴,酒席上讲烹调。不但这样,有时我偏要对科学家讲政治,对考古家论文艺,因为反正他们不懂什么……这样混了几万年,在人世间也稍微有点名气。但丁赞我善于思辨,歌德说我见多识广。”可见“巧言令色”之徒古代有,现代有,人间有,地狱有,虽然其“混淆是非”、“言伪而辨”,却颇得听者青睐。因而古代昏君之旁必伴有一“花言巧语、八面玲珑”的奸臣,这种人不仅是孔子所说的“鲜矣仁”,对于平常百姓来说简直是祸国殃民的祸水。

拿“巧言令色”作工具,多半是为了博得上司欢喜,对于别人倒无多大妨碍,只是在其口若悬河,眉飞色舞之时,往往忘记了老于世故的人劝人多听少说的良训。

世人往往鄙弃“巧言令色”之徒为小人,崇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殊不知,捧人捧得有分寸,骂人骂得有含蓄,自夸夸得像自谦,这些技巧都是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尽管人们讨厌“花言巧语”之徒,但有几个人能不上他们的当?而不言者可能是“拈花微笑”,大智若愚,也可能是腹中空空,故作高深,因为同被深沉的外貌掩盖了,便难分伯仲,一味的让人顶礼膜拜了。

巧言令色者,活脱一副伪君子的画像。

曾子说:“胁肩谄笑,病于夏畦。”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孟子·膳文公下》)儒者对伪君子的鄙弃之情溢于言表。仅孔子对“巧言令色”的斥责,在《论语》中就记有三次,另外两次分别为:一是“不知其仁,焉用佞?”(《公冶长》),一是“乡原德之贼也”。(《阳货》)然而,在历史上,在现实中,这种巧言令色,胁肩谄笑的人却不因为圣人的鄙弃而减少。他们虽无仁德,难成正果,但却有的是用武之地,能使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国危天下乱。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仍然要牢记圣人提醒我们的话,时时警惕那些花言巧语,满脸堆着笑容的伪君子。

孔子厌恶“巧言”,主张辞能“达”就可以了。怎样才算“达”呢?“达”就是足以表达,把言辞用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多一个太费,少一个不足,应当不浪费一个词,不多说一句话,切意中肯就行了,用不着不必要的涂脂抹粉。言辞要做到“达”的程度,是一种很高的修养。这种修养不单是语言文字的修养,还有思想、情操的修养。修到“达”的境界,绝非“一日之功”,而要长时间的下苦工夫。一是要多读书,多听人家讲话,学习人家的语言技巧,丰富自己的词汇;二是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反复不断地培养锻炼,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地运用言辞。

经商的人记住“辞达而已矣”的话,大可受益。顾客来了,热情过度,说话太多,甚至满嘴夸张,顾客会以为你居心不良,是否是想骗他。因为你的说话的样子与地地道道的骗子相仿。虽然你只是急于推销商品,没有骗顾客的心,但是,顾客会相信你吗?热情周到,并不是一见人进门看你的商品,你就搭茬,问东道西。这常常引起反感,也是不礼貌的,好像一进门你就盯上了人家的钱包。想赢得顾客,反而吓跑了顾客。更有甚者,连哄带骗,强拉顾客,这是有违商业道德的。这样做不但拉不到顾客,还会失去顾客。经商者推销商品,只须面带微笑,等待顾客询问,作恰当说明,做到“辞达”就好了。

君子重的是义,小人重的是利

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大意: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惟利是图,那就见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了。

对义和利的态度,是孔子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在孔子的眼里,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而轻利,见利而为的小人重利而轻义。前者受人尊敬,后者惹人生怨。

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等级社会中,孔子出于对封建统治阶级长远利益的考虑,一再倡导人们“舍生以取义”、“杀身以成仁”,却始终未能得到统治者的理解,以致终生坎坷,颠沛流离,继而投身教育。

艰难的人生使他领悟到义与利的矛盾并非能轻易统一,但他还是明确表示,在二者发生矛盾时,应以道义为上。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他虽然不否认富贵是人的一种必然的追求,但他仍然蔑视那种不合道义的富贵和见利忘义行为。在弟子中提倡“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先难而后获”(《论语·雍也》)的艰苦奋斗精神,旨在以义导利,修身建业,谋求长远发展。这种以道德力量化解义利矛盾的辩证思维,正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这正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一样,“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把“义”与“利“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并列起来,让你作二者不可得兼的选择。

君子想的是道德法律,小人却一心想着“三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其实,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原本也不错,关键是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不要因为田土、因为贪图实惠而忘了道德和法度,做出有伤道德原则、触犯刑律的事情来。

第二,不要因为贪恋田土,贪恋老婆孩子热炕头而放弃了对仁道、对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得好,也就对了。但如果处理得不好,只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一心贪图实惠,唯利是图,那就见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了。

3.见义不为者,非君子也

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大意: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遇见正义的事却不能挺身而出,这是怯懦”

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惟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是为道义而斗争。

面对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而不敢去做,是怯懦的表现。这句话表达了“义”与“勇”的关系。其实,见义不为不仅是怯懦的表现,而且是十分可耻的事情;相反,见义勇为则是十分光荣的事情。为了使社会风气变得更好,应该提倡见义勇为的精神。

“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是说君子应该见义勇为。见义不为,则无君子之勇(但是也可能有小人之勇)。“子谓子产: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这里的恭敬惠义,其实也都是义,义者,宜也。此即君子之行、君子之勇。

在孔门弟子中,子路以勇著称。“子路有闻(而)未之能行,惟恐(复)有闻。”朱注:“子路闻善,勇于必行”;“若子路,可谓能用其勇矣。”(《集注·公冶长》)然而有一次,“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裁)!”朱注:“夫子善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以适于义也。“(同前)所以,孔子常常挫其锐气。“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阳货》)这里,从“君子义以为上”中,有一句潜台词呼之欲出:小人利以为上。此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勇尚义,小人之勇尚利。

应该见义勇为的事你不去做,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你是“当做不做,豆腐放醋”。用四川的方言来说,你是个“二百五”。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见到车匪路霸应挺身而出;见到女青年落水应义无反顾,不待脱衣就跳下水去,救命要紧。否则,你就是胆小鬼一个。

怎样勇于行?这是关于勇的度量问题。前面说过,勇于行包括言和行两个方面。孔子要求“言必信,行必果”,从而要求“讷于言,敏于行”:“君子……能于事而慎于言“(《学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这是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所以,君子慎于言,勇于行。反之,“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不仅如此,孔子甚至认为,君子不仅要慎言,而且要慎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为政》)慎言慎行是君子之勇,妄言妄行是小人之勇。后来苏东坡认为大勇、小勇之别,在于一个“忍”字,“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留侯论》)小人之勇与君子之勇,在度量上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孔子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勇敢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之一。但“勇”不是一味地轻生好斗,而是与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孔子承认他的学生子路比自己勇敢,但也教导他有勇更要有义。孔子认为,没有是非观念的“勇”是不是取的.见利忘义,或“见义不为”,都谈不上真正的“勇”。荀子将“勇”分为上、中、下二种境界,怀仁爱之心,忧国忧民,无私无畏,是“大勇”;好礼而轻财,亲贤士远小人,是“中勇”;不顾是非,贪财斗狠,是“小勇”。综观古今,凡是为国家、民族利益,为正义事业,敢于奋斗、勇于牺牲者,都是值得崇敬的勇者。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诗经·大雅·燕民》。大意是柔软的东西不轻易去吃,坚硬的东西也不轻易吐出来;不欺侮弱小的人,也不惧怕强权的威胁。这里的燕是众多的意思。这首诗是歌颂西周名将仲山甫,为送他出征而作。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他一定会不负王命,平定诸侯,安抚百姓。表达了对品德高尚、勇猛英武、不欺软怕硬、不凌弱惧强的品格的赞誉。

孔子提倡“视死如归”。原意就是面对死亡要像回家一样从容。畏惧死亡是人之常情,但是还有比死更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义”。这句话强调,有时候为了维护“义”、成就“义”,就应该直面死亡,平静地对待死亡,也就是“舍生取义”。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此句出自《论语·宪问》。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很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这句话表达了“仁”与“勇”的关系。有仁爱之心的人一定会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而某些看起来勇敢的人,却不一定都是为“义”而勇,也许只是意气之勇,在他们的心中未必有仁爱之情。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则是说有德行的人不会忧虑,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这是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的三种品质,也是一种完美的人生境界。有仁德的人,能够宽厚爱人,听以无所忧虑;有智慧的人,能够辨明是非,所以不会迷惑;有勇气的人,能够临难不惊,所以无所畏惧。一个人具有这三者中的一种品质已属难得,三者兼备,更是不易。孔子坦言自己也没能做到,不过他的学生子贡却说这是“夫子自道”,意思是说这是孔子的自我描述。在孔子学生的心目中,孔子就是仁、智、勇的化身,如果连他都不具备这三种品质,那谁还能做得到呢?

荀子也讲“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道义所在,不会倾倒于权势,也不会只顾私利。荀子这句话是在谈论一个人的“大勇”时说的。荀子指出,只为争饮食而斗是无廉耻的猪狗之勇,为争货财而斗是惟利是图的贾盗之勇,无谓地械斗是小人之勇。君子之勇是为道义而斗争。他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畏权势,不为一己私利,所以会得到民众的支持。

4.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大意: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和那样美好的资质,只要骄傲吝啬,那他其余的一切也都不值一提了。”

“德不高则行不远”,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德才兼备之人,才能与利世一起患难与共,荣辱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