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方法教出好孩子
9166600000045

第45章 做一个成功的父母(3)

其实,为人父亲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养家,而养家的前提就是要赚钱,想要赚钱当然就没有多余的时间陪孩子,也就减少了和孩子相处的机会,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然而,不管是从家庭的和谐还是从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父亲都应当经常和孩子做一些交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有人说,母爱是最伟大的,也是孩子最不能缺少的,而父爱其实也和母爱一样是孩子不可或缺的。

和母亲比起来,父亲更具有勇敢和果断。因此,和父亲经常在一起的孩子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可以让孩子的个性发展得更全面。比如,当孩子在做游戏的时候,和母亲在一起做的游戏可能只是一人扮一种小动物,两人一起做过家家的游戏,再不然就是你追我跑的游戏。然在,和父亲在一起做的都是一些关于运动或是智能性比较强的游戏,父亲还可能会在这些游戏中鼓励孩子去勇敢探索、克服困难。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更好地发展孩子的性格。这也是为什么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会很坚强,很独立的原因。

为人父亲就一定要尽到为人父的责任,而作为一个父亲有以下几项职责。

1.让孩子快快乐乐的成长

根据有关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属于自己的气质,当然,这不是说孩子天生就有快乐和悲伤的分别。其实,孩子的快乐是需要培养的。父亲和母亲相比起来,父亲显得快乐一些。因为,母亲通常比较敏感,就会容易受到伤害,也就会比较不快乐。

想要让孩子快乐,父亲应该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越简单越快乐,不要把事情变得那么复杂。当孩子在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悲伤时,父亲应该让孩子知道,虽然自己有不如人的地方,但是有些地方是比别人强的。要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当孩子因为遭受到挫折而闷闷不乐的时候,父亲应该让孩子明白,挫折对于人们来说,更多时候是一种财富,挫折越多,财富也就越多。

2.把孩子的恐惧心理消除掉

有些孩子生性胆小,这也不敢去做,那也害怕面对。母亲对于这样的孩子总是格外的心疼,孩子害怕什么就尽量不让孩子去接触;孩子对什么恐惧,就不会让那种东西出现在孩子眼前。父亲则不会这么做,也不可以这么做,父亲要用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去面对自己所害怕、恐惧的事情,让孩子消除掉恐惧的心理。当然,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而是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3.让孩子科学地认识事物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总会为他们讲一些童话故事,在童话故事里,会有很多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比如:小花猫可能和小老鼠做朋友,小老虎和小山羊也可能在一起玩,甚至,连一些小花儿、小树也会有说话的可能……当孩子发出“为什么我们家的小花儿和小树不能说话呢?”这种问题的时候,妈妈又会告诉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这样一来,孩子就更迷惑不解了,甚至连妈妈都会觉得迷惑。但是,有时候为了能够让孩子听话,妈妈还是会用大灰狼来吓唬孩子,因此,孩子就会产生一些恐惧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父亲则应该让孩子科学地认识事物,让孩子明白,故事就只不过是故事而已,是人们的一种想象。并且,父亲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什么才是事实,这样才能让消除孩子恐惧的心理。

4.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

母亲可能会因为心理或生理上的原因而产生情绪上的不稳定,一会儿心情好,一会儿就会变坏。在心情好的时候,孩子怎么样都没有问题,任孩子胡闹;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使是一点小事都可以让她大发脾气。父亲则相对比较理智,不会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受到了母亲坏情绪的波及,父亲要乘机教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怎样才能不让情绪影响自己。当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父亲往往会任其吵闹下去,对其置之不理,也会阻止孩子的母亲去哄孩子,当孩子闹够了之后,父亲会适时地孩子进行教育。

教子心经

不管父亲是怎样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父亲的参与。父亲不要总是拿自己工作忙当作借口,即使是再忙,也要抽空陪一下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负起父亲的责任。

批评孩子要用对方法

就算一个孩子再听话,总是有做错事的时候,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采取的往往不是责备就是打骂,结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让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绝大部分的原因是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没有用对方法。那么,怎么批评孩子才是正确的,才不会有反作用呢?

1.轻声细语地批评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的第一个反应通常就是大声对孩子嚷嚷,让孩子一听到就觉得反感。如果父母能够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则更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能让孩子把父母所说的话听进去。这种低声的教育往往会比大声训斥的效果更好。

2.沉默是对孩子最大的惩罚

孩子做错了事情,在他的心中总会担心父母会责骂他,如果父母的反应正如孩子所想象的那样,把他大骂一顿,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个时候,孩子对于父母的批评也会不以为然。但是,如果这时候父母保持沉默,那么,孩子的心理反而会出现紧张的感觉,觉得不自在,进而就会反省自己的错误。

有一个孩子经常在外面惹祸,每次都让人家找到家门口。对于孩子的不听话,父母对其进行了无数次教育,甚至用扫把抽打他,但是,却一点效果都没有。有一次,孩子在外面偷了别人的东西,让人家发现准备将其送到警察局。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赶到了,请求人家放过孩子,再给他一次机会。孩子跟着妈妈回到了家,本来孩子想着又会遭到妈妈的一顿暴打,没有想到,到家后妈妈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只是让他回自己房间去。孩子虽然迷惑不解,但还是乖乖回了房间。当孩子感觉有些饿的时候,他去厨房找吃的,这时候,他发现妈妈一个人坐在厨房里,脸上充满了忧伤和疲惫。看到妈妈这个样子,孩子呆住了。虽然这次妈妈没有指责他,也没有狠狠地教育他,但是,孩子却因此而想起了妈妈的操劳和辛苦。从此,他再也不在外面闯祸了。

3.对孩子的批评要适可而止

当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可以对孩子做适当的批评,但是不可以太过。如果孩子只不过是犯了一个小错误,父母就把孩子狠狠地批评一顿。那么,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反正怎么样都要挨批”的想法。长此下去,孩子慢慢的就会把错误放大。

4.对孩子实施“亲情攻击”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的,都是非常有爱心的。如果父母不停地批评孩子,就会把孩子心底的爱心给磨平,孩子会照样犯错。如果父母能够不直截了当地批评孩子,而是把孩子的善良和爱心调动起来,这样反而可以让孩子改正错误。比如,有一个孩子总喜欢在放学之后和别的孩子打架,父母怎么说都不听。后来有一天,妈妈对他说:“如果你再跟别的小朋友打架,妈妈就会担心你被别人打伤。妈妈总是担心,心里就会落下病根,身体就会慢慢变得不好。”孩子害怕妈妈的健康会因为自己的不听话而变得不好,于是从此以后就不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了。

5.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的

爱可以感化一切,尤其是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孩子虽然有时不听话,甚至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但是,孩子不是草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孩子的内心也是存在着爱的。如果孩子会不顾父母的感受而一味地犯错,那可能是因为他觉得父母不再爱他了,所以就没有必要顾及到父母。如果父母能够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并且爱得很深、很深,那么孩子就会用爱来回报父母。

有一个孩子有着非常叛逆的性格,不管什么事都要和父母产生不同的意见。对于孩子的叛逆,父母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有一天,孩子无意中发现了妈妈所记的育儿日记,本来,对于父母的东西他是不屑一顾的,但是这是和自己有关的东西。于是,他翻开了日记。孩子发现,日记中记录着自己成长的一点一滴。从自己出生时父母的喜悦,到自己得病时父母的恐惧,以及父母对自己美好的期望,这一切的一切都包含在了日记本中。孩子看着看着,慢慢的入了神,慢慢的眼中有了泪。终于,他合上日记本,来到了父母的房间,郑重地向父母道歉,并且保证再也不惹父母生气。

6.让孩子换位思考

孩子惹了祸之后害怕遭到父母的责骂,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把责任推到别人的身上,以此来逃避父母的责骂。这个时候,父母不需要给孩子讲什么大道理,硬让孩子承认错误。父母可以在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和自己没有关系的时候问孩子:“如果你是那个人,你该有什么解释?”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思考如果自己是那个人,会说些什么呢?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发现,其实自己也有错误,并且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的错误。

7.暗示比明示更有效果

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往往会直指孩子的错误,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批评,希望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可以改正。其实,当孩子犯了错误,往往都是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父母不需要再次申明孩子的错误。父母需要做的是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是很聪明的,他很快就会明白父母的用意,也比较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父母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教子心经

孩子犯了错误,父母采取适当的批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起不到什么作用。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不要用严厉或唠叨的态度,因为这样做是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会有反作用。

给孩子留点面子

经常看到一些这样的场面,愤怒的父母因为孩子在无意间犯了某些错误,或是因为孩子提出了某些无理的要求而对孩子严厉训斥。再看一下孩子,这时候,性格倔强的孩子总会在沉默中坚持自己的错误;性格软弱的孩子则会不停地啼哭,并且低头认错误。父母不要忘了,童年时期的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当然也有。然而,父母在生活中却经常会做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或是说一些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就会当着孩子同学的面数落孩子,说孩子没有人家聪明,并且还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图做事,更经常让孩子在众人的面前“丢面子”,甚至还会对孩子又打又骂。当父母对孩子做出这些事情之后,还认为自己对孩子是严格要求,让孩子能够吸取教训,美名其曰:为孩子好。父母可能不知道,他们的这种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了孩子,在孩子的心中已经留下了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孩子心中永远的痛。从此,孩子把自己定位为“笨孩子”,也会让孩子养成自卑、孤僻等不健康的性格。

当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让孩子没面子,有些父母就很会给孩子留面子,让孩子生活得有尊严。

那是一个星期一的下午,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亮亮走进家门,一回来就嚷嚷饿,自己径直吃起了饼干。妈妈问:“你今天有作业吗?”“一点也没有!”亮亮含糊不清地回答,嘴里塞满了饼干。“你星期一总是没有作业,”妈妈惊讶地说,“这怎么可能?”“我们就是没有嘛!”亮亮坚持说。这个时候妈妈发现亮亮的脸色不大自然,还略显紧张地看着她,“老师没有留作业,”他又咬了一口饼干,“我不觉得老师留了作业。”这时候,妈妈很想彻底检查亮亮的书包来证明自己的怀疑,或是戳穿亮亮的谎言。但是,她忍住了,妈妈打算给儿子留一点面子。“嗯,听起来你好像拿不太准,为什么不打个电话问问同学呢?是不是真的没有作业?这只要一点点时间,省得你明天去学校会有麻烦。”

听了妈妈的话,亮亮没有吭声,也没有去打电话,这并不是因为他懒得打电话,而是因为他已经一再告诉妈妈没有作业了,他在犹豫:应不应该改变自己的说法或是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不是当时你正在思考什么问题,没有注意到老师布置的作业?”妈妈自然地说,“这种情况经常会碰到。”亮亮走到电话旁,拿起了电话。“喔,真的吗?你告诉我吧?”亮亮在电话这头有些含糊地问。

妈妈走开了,假装忙着做事,擦擦柜子,整理一下书架,她似乎并没有注意亮亮与同学的对话。亮亮放下电话,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一边嘟囔:“真有作业!我还以为今天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呢!”妈妈听见了,也表示惋惜,“真可惜,看样子今天你没有时间好好玩了,不过,我们可以想想周末到哪里去好好玩一次。”妈妈又真诚地补了一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就在隔壁。”

无疑,亮亮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她达到了让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也为孩子保留了面子。试想一下,如果妈妈不相信亮亮的话,坚持要检查亮亮的书包,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当然是让亮亮觉得羞愧。当事实证明亮亮错了的时候,妈妈如果对亮亮说:“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不可能没有作业。”或者说:“是你真的忘了,还是故意说谎?”不管采取哪一种说法,都会让亮亮觉得很没有面子,觉得无地自容。这样一来,虽然还是能够达到让孩子写作业的目的,但是,却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