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儿科诊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患儿家长不解地追问医生:“孩子检查半天都查不出病来,为啥还尿床呢?”尿床查不出原因,这就是功能性遗尿的特点。这种“有症无因”的情况说起来可谓一言难尽,有的原因已经明确,有的还在探索之中,下面我们就把一些关于功能性遗尿发生原因的学说分别做一介绍。
神经功能失调引发遗尿学说
医生常常告诉那些查不出病因的家长:您孩子患的是“功能性遗尿”。
功能性遗尿症,全称为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遗尿症。专家认为,这种遗尿不是由于体内、外发生病变引起的,而是由于自身神经功能失调,“指挥”
失灵而引发的。因此,用医疗设备检查和常规生理检查是查不出问题来的。
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遗尿现象是遗尿病患者群的主体。
也就是说,我们周围的大部分遗尿患者都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有专家统计,神经功能失调引发的遗尿症占遗尿患者的85%以上。
目前,对于神经功能失调导致这一问题,有很多研究论点,如脑神经唤醒功能反馈迟钝学说、先天性过于沉睡学说、夜间血管升压素分泌失调学说、膀胱功能发育不良与不稳定学说、制尿器官先天性过于敏感学说等。当然,对于功能性遗尿这一无病而尿床的原因,专家们还在探索之中。
遗传因素引发遗尿学说
河北张家口有一位10岁的小男孩常常尿床,一天,他又尿床了,其父很生气,照着屁股就是两巴掌。这时在一旁的孩子爷爷见孙子挨了打也很生气,便指着儿子说:“你有什么资格打他,你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比他尿得还厉害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尿床小孩的父亲小时候也尿床。
和气管炎、近视眼等疾病一样,医疗科技人员经过考察研究,认为父母均有遗尿史的孩子,其遗尿的发生率在50%以上;父母一方有遗尿史的孩子,其遗尿发生率也在30%以上;而父母没有遗尿史的孩子,遗尿发生率只有8%左右。有资料表明的更为突出,认为父母均有遗尿史的孩子,其遗尿发生率在77%以上;父母一方有遗尿史的孩子,遗尿发生率在44%以上。至于父母是如何将遗尿行为遗传给孩子的,专家们还在探索之中。
不良环境引发遗尿学说
近年来,有专家调查表明:不良环境,如天气过于寒冷或干燥、周围环境污染、噪声等,都会引发孩子尿床。
人们长时间生活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突然遇到寒冷气候,身体会使膀胱等器官不自主地收缩,以致发生遗尿;而天气过于干热,会丢失水分,打破常规,大量饮水补进液体,以致制水功能失调,产生遗尿。
近年来,环境污染加大了遗尿的发生率。东北有一个村子,处在一个大型造纸厂的排污下游。结果该村由于饮用水等原因,小孩、妇女、老人多发生尿床、尿裤子病症。某地是一处加工皮毛的集散地,结果因大量使用了化学催化剂,这一地区不仅遗尿症发生率大量增加,而且膀胱癌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事实证明,不良环境引发遗尿症和其他更严重的疾病已成为事实。
食物过敏引发遗尿学说
过去我们都知道,孩子吃了不合适的食物,常常会拉肚子。对于食用不良食物会引发尿床,可能还少听说。
据有关资料报道,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布仑尼曼博士曾对500名泌尿系统无异常的遗尿儿童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孩子食用牛奶、巧克力、柑橘类食品后产生不良反应,发生遗尿,其中因牛奶饮用过量而发生遗尿症的占60%。当这些患儿停止食用上述食物后,遗尿现象就会停止。
布伦尼曼博士指出:这些食物可停留在儿童体内,产生一种过敏反应,促使膀胱平滑肌变得粗糙,并产生痉挛。同时,这种过敏反应也可以使小儿睡得过深,在有尿时不能醒来,以致发生遗尿。
精神刺激引发遗尿学说
不良情绪,特别是突发的惊恐刺激引发遗尿,这是人们常见到的现象。平时人们开玩笑,说某某被吓得尿了裤子,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儿童和成年人,受精神刺激引发惊恐的情况很多,如在毫无防备情况下身边炸响雷、枪、炮、炸弹声,被人突然袭击,考试不及格,遭人恶毒敲诈,看见残忍的刑事犯罪场面,意想不到身边的亲朋突发意外等,都可引发人的精神刺激,特别是儿童及妇女,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差,受刺激的程度和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更严重。因此,儿童和妇女由于精神刺激而诱发遗尿症的概率最高。
由于精神刺激而导致遗尿的原因,主要是人受到强烈刺激而使大脑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失去了对排尿、排便括约肌及支配其神经的指挥、支配作用,从而导致遗尿。
不良生活习惯引发遗尿学说
有专家认为:不良生活习惯、家长管理教养不当,也易引发尿床。
有的孩子从小养成晚饭后喝水的习惯,夜间又不愿意起床解手,久而久之,易出现尿床。
有的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玩耍的时间不加节制,孩子过度疲劳,夜间睡得过沉,也易出现尿床。
冬季天冷,有的家长怕孩子起床感冒,不让孩子起来解手,也易引发尿床。
有的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任凭孩子随地大小便,孩子养成随地小便的习惯,有了尿意不论在哪就尿,久而久之,也易引发尿床。
多动引发遗尿学说
大量的临床观察证明:有50%~60%的多动症儿童在2~3岁时常伴有睡眠不安、遗尿现象;20%~30%的6岁以上多动症儿童有遗尿现象。
这可能与多动症患儿大脑发育不全有关。
人的大脑发育和其他器官一样,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儿童多动症是大脑额叶发育迟缓所引起的,多动症儿童前额叶神经纤维髓鞘化过程迟缓,直到少年后才完成,所以多动症的发病率也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
有的多动症患儿也需要进行合理适时地调治,以尽快解决多动症状,停止遗尿。
因此临床上也常见治疗遗尿的药物对治疗多动症有效,而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对治疗遗尿也有效。
膀胱容量过小引发遗尿学说
有的专家经过生理分析,认为膀胱过小可以导致遗尿。膀胱是由如同气球一样的、伸缩自如的平滑肌括约肌组成的。它的大小是由自主神经的敏感程度决定的;然而它的膨胀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的。
一般成人的膀胱可以贮存250~300毫升的尿液。儿童150毫升的尿液就能把膀胱充满。对膀胱大小的了解,最简单的办法是用量杯量尿的方式来测量。
如果6岁以上儿童在憋得比较难受的情况下经多次测量,尿液都在70~150毫升,而且一旦有尿液存留就无法克制,去排尿,就有理由认为孩子的膀胱可能较小。
这种膀胱较小的孩子,夜间易出现尿床,白天也易出现尿裤子的现象。有的一听到流水声就去排尿,而尿量仅仅只有少量。
专家认为:膀胱过小,往往是儿童内分泌系统发育迟缓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成熟,就会得以改善。因为本身不是因病变所引起,而且有功能调节因素存在,因此仍将其视为功能性遗尿的范畴。
血管升压素分泌过少引发遗尿学说
有国外专家经过专题研究,认为导致遗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儿体内的血管升压素分泌过少。
他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在睡眠的情况下,可以分泌出一种名为血管升压素的物质,用来调解肾脏制造尿液的多少,以适应睡眠情况下膀胱的贮尿量。
研究表明,一名健康的成人夜间分泌的血管升压素是白天分泌的2.5倍以上。
由于夜间这种血管升压素的增多,可使肾脏制造的尿液相对减少,所以夜间不用上厕所就可以睡到天亮。同样,我们也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严重失眠,那么愈睡不着尿就愈多。这也是因失眠而导致血管升压素分泌过少的原因。
有关专家通过试验论证,发现遗尿患儿夜间分泌的血管升压素只相当于白天的1.4倍左右,因为夜间分泌的血管升压素不足,患儿肾脏夜间会制造出超过膀胱承受能力的尿液,从而导致夜间遗尿。
目前,血管升压素检测较复杂,国内一般医院还没有这个项目。
心神失聪引发遗尿学说
人的二便排放是人体的一个特殊的代谢方式,它除了具备一般的自然代谢过程外,还受到强制性的管制。负责贮存它们的膀胱、大肠等器官要有“制约机制”,定时定点地排放。那么,排放的“指挥官”是谁呢。
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心主神明的观点,就是说,人体各种功能活动是靠心神来支配的。祖国医学的“心”是个整体概念,它既包括我们现在说的心脏,又包括我们现在讲的大脑神智。因此,祖国医学的心神失聪与现在讲的神经功能失调是一致的。我们观察尿床者的状态,大都伴有睡眠过沉、不易唤醒、神志朦胧的现象。现代医学认为,这是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度过低,睡眠过深,不能刺激大脑皮质对夜尿警觉所致。而中医也认为这是因为痰浊蒙闭心窍,心神失聪所致。因此祖国医学认为:治遗尿,首先要治主神明之官,也就是要宁心、安神、增智,才为治本之法。
肺失宣降引发遗尿学说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水,管宣降,有宣发肃降之功能。它能上通水道,下输膀胱,因此亦有肺为水上之源的说法。治水先制源。中医认为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宣降失司,那便可使水之上源失控,出现下焦水泉不止、膀胱收藏不住的遗尿症状。
关于肺与遗尿的关系,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论述,说:“肺痨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因此,他认为“治水者必先治气、治气者必先治肺”,这才是治本之法。又论: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于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气者必先治肺。《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于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因此,中医认为若肺失宣降,上源失司则必然出现遗尿。中医名篇《杂病源流犀烛》中说:“缘肺主气,以下降升水,输于膀胱,肺不能为气化之主,故溺不尽也。”
中医认为肺失宣降的表现主要有肺痨、肺热、痰浊、气虚、久咳不止、虚汗、闭汗、盗汗等。
肾不固摄引发遗尿学说
祖国医学认为,小便之所以闭放有节,开合有时,除了心智的制约和肺的宣降作用外,还有一种力量在“固摄”着它,这种力量就是“肾气”。
我们常见的一些遗尿者肢寒怕冷,食欲缺乏,大便溏泄,小便余沥等症状,都是肾阳不足、肾气不固的表现。有中医理论认为遗尿即为肾气虚弱不摄之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主气血,肾开窍于二阴而司二便。其经络与膀胱相表里,以维持体内水液平衡,如肾气不足、固摄不利、下元虚寒,则不能制约水道,而致使小便无节制遗出。
遗尿与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肾气闭藏并开窍于二阴,职司二便,并与膀胱互为表里。
肾气足则固摄有利,则遗尿不会发生。
膀胱虚寒引发遗尿学说
膀胱是尿液的贮藏者和直接管理者,可以说对于制约尿液排放最直接。因此,祖国医学认为膀胱制约功能失调,即可直接引发遗尿。
膀胱失约的表现,第一种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致使膀胱功能弱化,削弱了制约尿液的功能。
而膀胱功能的强弱还有赖于肾、脾、肺等多脏器的协调。中医名篇《类证治裁遗溺》说:“夫膀胱仅主藏溺,主出溺者,三焦之气化耳。”第二种失约的表现为虚寒,如膀胱表现虚寒畏冷或遇寒而不能适应,对热、冷发生不正常冷缩的状态,即可出现遗尿或尿失禁的现象。
为此《诸病源候论遗尿候》中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