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尿床怎么办
9166400000001

第1章 孩子尿床是怎么回事

要了解孩子尿床该怎么办,得先从尿床的基本知识说起:如什么样的尿床算病?什么样的尿床不算病?尿床与遗尿症是什么关系?尿床分哪些类型?尿液从生成到排出有什么程序?什么样的疾病可引发尿床?尿床能不能完全治好?本章将对这些基本概念做一介绍。

说说尿床的概念

尿床是人们的一种通俗说法,医学上称尿床为遗尿。

尿床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似乎很简单,小朋友认为:晚上睡觉把尿尿在床上,湿湿的,白天爸爸妈妈要晒被子,就是尿床。农村的孩子家长认为:孩子晚上睡得死,尿炕就是尿床。这些都对,都形象地说明了尿床现象。

医学上对尿床(遗尿)的定义是:由于人体功能失调或器官病变,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婴幼儿期间,由于智力未健,排尿的正常习惯尚未养成,此时尿床不作病论。

正常人的尿液是在大脑和膀胱等器官的严格管制之下,有节、有时、分地方地排泄。而由于功能失调和(或)器质性病变,使排尿制约功能产生障碍,使尿液在不该尿的时候不自主地排到了不该排的地方。因为这种不自主的排尿往往是发生在夜间睡眠情况下和白天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因此,尿液就往往排到了床上、裤子里等不该排的地方,人们就把不自主的排尿行为通俗地称为尿床或尿裤子。这就是尿床的基本通俗概念。

造成排尿障碍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功能性失调;二是器质性病变。而这两种原因本身也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导致尿床的原因和形式也是形形色色的。我们将分章节从生理知识、精神因素、儿童心理、家长言行等多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人体“管”尿的器官有哪些?

该尿的时候没尿,不该尿的时候尿了,所以就发生了尿床、尿裤子,这是老百姓的通俗说法。还有一个解释尿床原因的形象说法:发生尿床是“管”尿的器官失职造成的。我们认为,这些说法形象而贴切。了解人体“管”尿的器官有哪些,对于我们查找尿床的原因,以便对症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一谈到人体“管”尿的器官,人们马上会想到膀胱(民间俗称尿泡),这是对的,但膀胱只是“管”尿的器官之一,其他管尿的器官还有很多。首先,把身体内的无用液体变成尿的是肾脏,具体地说是起分泌和过滤作用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然后把作为尿的液体经输尿管输入膀胱储存,再经过尿道把它排出体外。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膀胱,还是输尿管、尿道等,它们对尿只有储存、通行的管理权限,而决定尿的去留、“开闸放水”的,是大脑及神经系统指挥的括约肌来完成的。因此,人体“管尿”的器官除了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更主要的还有大脑及神经系统这个“指挥官”。

尿是怎样形成的?

尿床是由排尿造成的,所以现在我们先谈谈尿是怎样形成的?我们每天喝的水、饮料、稀汤等,绝大部分都要转变成尿液,再排出体外。那么,水、饮料、稀汤等是怎样变成尿液的呢?原来,当人们喝下各种液体后,经过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再经过血液循环到肾脏。肾脏中的肾小球、肾小管对血液中的液体进行过滤和分泌。经过过滤和分泌,有用的东西又送回血液,无用的东西便被变成尿液输入膀胱。也就是说,从水液变成尿液,肾脏中的肾小球、肾小管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具体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其中的部分水、电解质和有机物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进入一个叫肾小囊的组织,即成为肾小球滤液,医学上将其称之为原尿。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还要经过肾小管,原尿中的水分绝大部分又被重新吸收,里面的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也会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去,剩下的“废液”则被送入了膀胱,成为尿液。

尿床与遗尿症是一回事吗?

我们平时说的尿床,医学上称之为遗尿。在医院,医生则常称之为儿童遗尿症。那么尿床和遗尿症是不是一回事呢?严格地说:俗称的尿床与医学上称的儿童遗尿症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遗尿症是尿床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所有的尿床都是遗尿症。因为要使尿床成为遗尿症,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我们说,所有的孩子出生后都尿床,没有不尿床的孩子,也没有尿不湿的小被子。但是这时候尿床并不是医学上所称的儿童遗尿症。儿童遗尿症是特指5岁以上儿童不能自行控制排尿,发生的夜间尿床、白天尿裤子的行为,且这种行为必须是每周2次或以上,而且它是持续发生的。也有学者把年龄定在3岁以上,但多数学者从发展的角度观察,还是认为将年龄定在5岁以上比较科学。也就是说,要把尿床定为遗尿症需要这样几个条件:

①5岁以上的儿童;②有尿床、尿裤子现象发生;③尿床、尿裤子的现象必须是每周2次或以上;④这种现象必须是持续发生的。也可以说,如果1~2岁的小孩发生尿床、尿裤子,或者是5岁以上的儿童偶尔发生了尿床、尿裤子现象,则不能轻易地定为遗尿症。

作为普通家长,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遗尿症是严重的尿裤子、尿床行为,是一种病症,需要到医院找医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出生不久的孩子尿床或儿童的偶尔尿床,则只须观察和注意就可以了。所以,了解尿床与遗尿症之间的关系和含义,有助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对待尿床。

遗尿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上面我们讲了,不是所有的尿床都是病症,只有达到了遗尿症时,才算病症。那么什么样的尿床才是遗尿症呢?这是有诊断标准的。典型的遗尿症诊断标准:每周尿床2次或以上,而且没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额外的全身不适反应。

以年龄为标准划分:

5~8岁为轻度遗尿症;9~12岁为中度遗尿症;13岁以后为重度遗尿症。

以夜尿次数为标准划分:

每周尿床2或3次为轻度遗尿症;每晚尿床1次为中度遗尿症;每晚尿床2次或以上为重度遗尿症。

以夜尿时间段为标准划分:

清晨尿床为轻度遗尿症;入睡后不久就尿床为中度遗尿症;入睡即尿床为重度遗尿症。

以睡醒难易度为标准划分:

在尿床之前能够自己去厕所,尿床之后能够起来换衣服,或者尿床只是尿湿一点内裤,为轻度遗尿症;仅尿湿内裤,而没有尿湿床单及被子,说明孩子在尿床前可能醒来,为中度遗尿症;常把被子和床单尿成汪洋一片,为重度遗尿症。

病变引发遗尿的几个问题

我们平时讲的尿床或遗尿,是医学上功能性遗尿的范围。顾名思义,功能性是神经调节和功能调节失调方面的原因。医学上通俗讲见病不见因,就是说可见到尿床的症状,但经仪器或其他检查又查不出明显的原因。我们临床上见到的遗尿的病例,93%以上都是这种情况。还有一些遗尿的病例,是身体内发生器质性病变后导致的。因此,人们也常称之为病变性遗尿。通过医疗检查和专家们观察,认为易引发遗尿的病变有以下几种。

1.隐性脊柱裂 这种疾病导致脑神经排尿功能指挥失灵,从而导致遗尿。这是一种较多发的疾病,治疗难度大。

2.糖尿病 糖尿病不仅表现为内分泌失调,大量饮水和排尿,还会因急促而排尿不及发生遗尿。

3.脑炎后遗症 此疾病会导致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引发遗尿。

4.癫癎病 这是一种发作时导致神经功能紊乱的疾病,大脑神经失去控制而导致遗尿。

5.扁桃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引发遗尿,这是医学新观点。主要认为扁桃体肥大可使小儿在睡觉时呼吸不畅、憋气,从而使脑组织供氧量减少,导致大脑皮质对排尿控制作用减弱,而出现遗尿。

6.泌尿系统炎症 如膀胱炎、尿道炎、包茎、外阴炎等,易诱发遗尿症。其原因也是由其对泌尿系统的不良刺激而发生不能自己节制的排尿。

7.手术后遗症 手术后遗症性遗尿是指由于做手术时破坏了支配膀胱、输尿管等器官的神经,从而导致遗尿。除以上列举的病变外,还有一些病变也可引发遗尿,这要靠到医院进行检查确定。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平时讲的尿床,是指神经功能失调性遗尿,与上面讲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的遗尿不同,认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尿床现象应该视为某种疾病的一种并发症。要治好这种尿床,首先要治好引发这种尿床的原发病。当发现孩子长大了还反复尿床时,家长应带他们到正规的大医院去检查一下。如果是某种疾病引发的遗尿,应抓紧治疗这种疾病,疾病治愈了,尿床现象也就自然没有了;如果是单纯的神经功能性遗尿,即须进行调节治疗。

尿床症是一种能治好的病吗?

有位尿床孩子的家长从孩子8岁时就带着孩子到处去看病,现在孩子11岁了,尿床还是没有完全治好。于是他来到一所部队医院,直截了当地问医生:大夫,您给我说句实话,孩子尿床到底能不能治好?

的确,尿床能不能治好?是那些带孩子看病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头说起。

人类经过数千年的奋斗和探索,在战胜自身疾病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很多曾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如天花、疟疾等,已经被战胜或消灭。然而,人类至今仍然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敌人”,如肿瘤、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等。

对这些疾病,实事求是地说,有的已找到了能完全治愈的手段,如小儿肺炎、肺结核等;有的有了控制、减轻病症的手段,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有的已找到了阶段性控制使之不发展的手段,如糖尿病、哮喘;有的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如恶性肿瘤、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祖国医学从可治与不可治两个方面,把疾病分为可逆性疾病和不可逆性疾病。可逆性疾病即是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可治愈;不可逆性疾病则认为到目前还不能治愈,如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脑坏死、癌症、肝硬化晚期等。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是可逆的,是可以通过治疗和自身调节而治愈的,如严重失眠、阶段性神经官能症、发热、胃炎、肺炎、肝囊肿、胃溃疡、跌打损伤等。就是过去被认为是青少年儿童健康大敌的肺炎、肺结核、急性脑膜炎等,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长期的临床治疗经验证明:儿童遗尿症是一种可逆性疾病。按目前的医疗条件,绝大多数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上面我们讲过,遗尿分为功能性遗尿和病变性遗尿两种。对功能性遗尿的治疗,祖国医学从调理脏腑功能入手,是有确切疗效的;现代医学的治疗也有很多好的方法。

即使是一些引发遗尿的器质性病变,如糖尿病、隐性脊柱裂、尿崩症等,中医、西医也都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家长不要过分悲观。

据专家统计:一般的功能性遗尿有15%~30%到孩子16周岁以后是会自然好的。如果孩子患有遗尿症,有条件的要尽快检查治疗,如果确诊为功能性遗尿,多方求医,由于用药不对,治法不利等原因,一时不愈,您也不必悲观,可观察一个时期或改用行为疗法或其他方式治疗,也许能收到好的效果,请您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