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动物保护兴起和发展的规则表现
动物界的生存法则曾被德国的库尔特·拜尔茨在其《基因伦理学》一书中予以了经典的描述:“没有尊重兔子‘权利’的狐狸,也不会有兔子进行‘尊重’青草和白菜的生存利益的训练,而青草和白菜也同样把它们生长的土地仅仅当作一种资源来看待。生物体仅仅出于各自生存和繁殖的利益才同环境发生交往;在交往中,会短期地、机会主义地——与人类相似——谋求整个种类的利益,而从长期看,有时则发生同类相残甚至自我毁灭。”而人类相对于动物界不同的是,不断地通过自身实践,调整着人与动物的关系,调整着对待动物的显性或隐性规则。
在人类对动物无限制利用和残杀之前的古代社会,图腾崇拜是最原始的动物保护方式,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态度。前苏联经济学家澳斯特罗维强诺夫认为,图腾是庇护氏族的动物的名称,每个氏族都以动物之名为名,氏族成员不仅不能杀死这种动物,而且要以各种方法保护它。而当人类从“采集渔猎时代”到“畜牧农业时代”,其对待动物的态度转为顺应自然。我国《秦律·田律》中规定,在每年的七月之前,不许捕猎幼兽、幼鸟和拾鸟蛋,不准设置猎捕野兽的陷阱和网置,不准向河里投置毒药捕杀和杀害鱼鳖。这一规定反映了要求人类自觉地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利用动物资源。
近代以来,科技进步带来了法学思想的转变。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支配自然、改造自然,法律也把自然环境中越来越多的有利于人的东西纳入到财产法之中,包括动物。人支配和利用动物的关系在民法中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先占原则”。先占原则在美国早期的野生动物案件审判中得到运用,野生动物在法律上属于最先占有和控制的人。野生动物在其所属的土地上时,该土地的所有者对此野生动物具有优先占有权。
民法的这一传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奥地利、德国、俄罗斯等国相继对民法典进行了修改才有所改变。如前文所述,德国1990年民法典的修改。奥地利在1988年修改了民法典,其第285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受特别法的保护。关于动物的规定仅于无特别规定的情形适用于动物。”俄罗斯在民法典的制定之时,曾做出对动物的规定:“对动物适用关于财产的一般规则,但以法律和其他法律文件未有不同规定为限。”“在行使权利时,不允许以违背人道主义的态度残酷地对待动物。”欧洲国家民法典的修正,体现了人对待动物态度在法律上的变化,也意味着人类已经进入了动物保护时代。
(三)动物保护兴起的其他实践表现
西方最早开始了现代的动物保护运动。这些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变革,激发了人们重新认识“权利”。十七世纪以来,宠物俨然成为了英国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首先,人们已经接受了宠物是财产的一部分、宠物属于个人的概念。其次,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感情关系日渐被人们意识到,这也间接地挑战了人主宰动物的观念。最后,西方的家庭宠物都有自己的名字,即有了自己的“身份”。名字给了动物独立于人的身份。除了生活方式的变革外,产生于工业革命的中产阶级在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同时也与传统的贵族阶级划分了界线。传统的贵族阶级喜欢打猎,因为打猎激发战争;喜欢斗鸡或逮熊,因为这代表着贵族欣赏的生活方式。而居住在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呼吁的则是停止这些无谓的牺牲,指责这些活动对动物的残忍。从十七世纪晚期开始,以人为中心的传统观念逐渐被破坏。十八世纪,非人类中心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人们对残酷对待动物的行为的谴责也日渐强烈。英国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毫不人道的宰割方式激发了人们的厌恶和愤怒,也因此激发了这种道德的觉醒。1790年,英国广泛开展着素食运动。在这些压力之下,动物屠宰厂停止在公共场所屠杀动物,宰杀行为不能被人看见。
到十八世纪末,虽然要比人类低一等,但动物的确能思想、推理且有情感——这种观念被很多思想家讨论并接受。很多人认为,“一个文明的国家应该为保护动物不受虐待而设立人道的法律”。这种主张并不是一时的多愁善感,而是严肃的道德、法律和政治议题。英国人最先把同情的眼光投向动物,并在法律实践中解决这个道德议题。1809年,一位英国勋爵在国会提出一项提案,要求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这项提案在当时遭到了人们的嘲笑,结果,虽然在上院获得通过,但在下院被否决。到了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才在英国获得通过。尽管这个法令仅仅适用于体型大的家养动物,比如牛、羊、猪、马等,而把狗、猫和鸟类排除在外,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动物保护史上的里程碑。随后,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和荷兰等国也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之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法案”被认为超越了英国的反虐待动物法令,因为它禁止虐待所有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驯养动物。这直接促进了动物福利的改善,并为进一步思考动物权利问题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英语世界中动物保护组织诞生,1824年,英国议会的议员和三位神职人员组成了两个委员会。一个委员会负责发表教育大众的刊物,影响大众观念。另一个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条例,监督并检查对待动物情况反对用动物做让动物痛苦的实验。在成立的第一年,这个委员会就处理了150多例残酷对待动物的事件;这个委员会影响很大,几年后,相同的委员会纷纷在北欧几个国家成立了。1840年,维多利亚女皇赋予该委员会“皇家”的名义,从此该委员会被称为“皇家防止残酷对待动物协会”。
反对用活的动物进行实验运动是维多利亚时代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动物保护活动。一个法国的科学家用没有麻醉的猫和狗做解剖实验,他的做法引起公众的愤怒和不满,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开始抗议这种毫不人道的实验行为,由此引发了反对用活的动物进行实验运动。1876年,英国制定了残酷对待动物法案,要求任何要实验的研究者都必须先向政府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才能用动物做实验。反对用活动物进行实验运动是20世纪动物保护运动的直接先驱。自19世纪中期实验医学问世以来,生物医学突飞猛进,实验动物科学由此产生并奠定了它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100多年的过程中,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大科研突破,主要或大部分系经动物实验而完成。与实验医学出现的同时,随着动物应用数量的增加,动物保护主义开始露头,并迅速膨胀起来。美国人伯格认为,残酷地对待活着的动物,会使人道德堕落,并变得野蛮起来。而一个民族不能阻止其成员残酷对待动物,也将面临危及自身和文明衰落的危险。在他的努力下,1866年美国防虐待动物组织(ASPCA)成立。之后,1877年善待动物组织(AMA)成立;1883年抗活体解剖动物组织(AAVSS)成立;1899年善待动物教育团体(AHES)成立;1952年成立了动物福利组织(AWI);1954年美国人道协会(HSUS)成立。现在,美国已经有几千个动物保护团体。其中较温和的团体认为,科学研究中可以用动物做实验,但是应该给予动物良好环境、良好营养、良好空间和镇痛、麻醉药剂,以及良好的照料。但更多的团体是所谓激进组织(至少有400个),如主张完全停止用动物进行医学研究和药物测试的动物解放阵线(ALF)。当前,美国政府正在草拟“在科研中禁止使用来源不明的犬猫”的法规,该法规一旦被通过,生物医学科研将面临巨大的考验。另外,动物保护主义者也转向了观赏动物和环保。1994年,有公众联名向美国农业部控告:某马戏团在演出时“用电击棒以及铁棒驱打”猩猩,并且把猩猩关在“狭小铁笼中”,这些行为都严重违反了动物福利法。但是,经农业部派加州兽医部门调查后发现,关闭猩猩的铁笼空间很大,还装有空调和电视,价值50万美元,并且也没有发现用铁器驱打动物之事,这一事件才平息下来。洛杉矶市政府每年会把街头无主猫捉来处死,然后卖给有关单位利用,所赚的费用贴补市政建设,2万只死猫价值5万美元。动物保护组织对此又作了干预,认为这笔钱是“血债”。市政府被迫每年将猫送到化肢站烧成肥料,而这将花费7.8万美元。凡此种种,科学家们反而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来寻求社会的谅解和支持。
从动物立法的发展进程看,动物保护主义初起时仅涉及濒危动物,后逐渐扩展到宠物和实验动物。近年已扩及普通家畜家禽,甚至连动物园内的动物展出,都受到监视和警告。如今,动物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股类似绿色和平组织的政治力量,到处介入社会活动。1992年2月12日,有关化妆品法令76/768号修正法令在欧洲议会中被通过,化妆品原料中,凡是含有“已经过动物试验合格的化学药物”自1998年1月1日起不得上市。在这之后的12国部长会议上又作了补充,如果到时仍然找不到非动物试验的检验方法,允许把施行日期推迟,但推迟的时间不少于2年。有250万人签名支持这项修正法令,这个法令是国际动物保护组织与政府长期斗争和调和的结果。
到了20世纪后期,不仅欧美国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包括亚洲和拉美、非洲一些国家都制定了反对虐待动物的法律,动物福利协会和各种动物保护组织纷纷涌现。现在,人们已经达成共识,残害和毁灭生命是不正确的,爱护和促进生命才是人的基本责任,而一个文明的国家应该为保障动物不受虐待而设立人道的法律。
我们要努力行动
(一)“给我们建条生态通路吧!”
位于加拿大落基山脉的一个公园,在高速公路周围设了铁丝网,避免动物走进高速公路被车撞伤。公园又在高速公路的上层设了一座铺着绿色地毯的天桥,底下设了一个安全通道。这样动物们就可以安全通过公路了。
韩国的世界杯公园为了方便野生动物喝水,在斜坡开凿了水洞,还在排水口设了保护网,防止蜥蜴随着水流出去。
(二)“与野生动物保持一段距离。”
爱护野生动物最好的办法是远离它们,尽量不要干扰它们的生活。在山上如果遇见了可爱的野生动物,不要向它们投食物,也不要追着动物跑。
动物们一旦喜欢上人类喂它们的食物,就不再愿意自己寻找食物了。这样的话,这些野生动物会越来越难以适应野生环境。
人们总是觉得考拉可爱而想抱抱它。但是人们从未想过这种举动对于考拉来说是一种很烦恼的事情。心情烦躁的考拉有时可能生不出宝宝。
动物也有自己的生活。动物们的私生活也需要像人类一样得到尊重。
(三)“我们不喜欢听回音。”
人们到了山顶,经常喜欢大喊:“噢!耶!”可是这种声音和它引发的回音对于动物来说有点刺耳。
大多数野生动物是用四只脚着地走路。一些野生动物个子不高,从脚跟到肩膀的距离很短。它们的耳朵很灵敏,所以对周围传来的声音和震动很敏感。
“噢!耶!”的声音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欢呼,但是对动物来说是一种噪声。
(四)“让我们把冰山还给北极熊吧!”
地球的温室效应使得北极的冰层开始融化,导致一些北极熊消失。为了防止地球温室化,我们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呢?
多走路、多骑自行车、少开车;
多种树木;
电器不用时,拔掉插头;
不要在冰箱里存放很多食物;
减少使用空调和微波炉的次数;
冰箱上面不贴磁贴……
(五)“连一滴油都不浪费。”
河水里滴一小勺食用油就会被污染。河水被污染,生活在里面的小鱼就会死亡。为了让小鱼重新在水中健康地生活,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沾着油的小碟子不要马上放入水中,要先用餐巾纸把小碟子擦干净以后再洗。
(六)“我们要记住地球上已经灭绝的生物。”
“地球上曾生活过长得像袋鼠的塔斯马尼亚狼,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不会飞的鸟——嘟嘟鸟,这些你都知道吗?”
多给朋友讲一讲地球上已经灭绝的生物的故事吧,另外,为了让亚洲黑熊、老虎等动物不从我们身边消失,要多多关心它们的安危。
(七)“我们要遵守与自然的约定。”
从表面上看来,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物,又被其他生物当做食物。但是实际上地球上的生物是互相帮助的,都遵守着和睦相处的约定。谁都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在漫长的岁月里,不论是巨大的鲨鱼还是一只小小的蚂蚁,每种生物都要严格遵守这个约定。
但是一些人就没能遵守这个约定。他们希望赶走生物,得到更广阔的土地。他们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
不遵守与自然的约定,地球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人们不得不食用生活在污水里的小鱼,在荒芜的土地上收割长势不好的庄稼。
不遵守与自然的约定,就得不到自然的任何帮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生活在一个食物链里,只要其中一种生物消失,那么其他生物的生活也会受影响。我们应当重新回想一下我们与大自然的约定——所有生物都要互相帮助、和谐地在这个地球上生活。
让已经灭绝的生物重新回到家园需要很长时间,但是不管多么困难,我们都要努力。因为它们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同时也是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