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9050400000025

第25章

6.1.3企业商品配送的主要形式

1.按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分类

(1)少品种或单品种、大批量配送。当客户所需的商品品种较少,或对某个品种的商品需要量较大、较稳定时,可实行此种配送形式。这种配送形式由于数量大,不必与其他商品配装,可使用整车运输。这种形式多由生产企业或专业性很强的配送中心直送客户。由于配送量大、品种单一或较少,可提高车辆利用率,而且配送中心内部的组织工作也较简单,故这种配送成本一般较低。

(2)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客户的消费需求不断在变化,市场的供求状况也随之变化,这就促使了企业的多样化发展,引起了企业配送随时改变配送品种和数量或增加配送次数。这样,一种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配送形式就应运而生。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配送是按客户要求,将所需的各种商品配备齐全,凑整装车后由配送结点送达客户。这种配送作业水平要求高、使用设备较复杂、计划难度大,需要有高水平的组织工作保证和配合。这种配送方式是一种高水平、高技术的方式,符合现代“消费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的新观念。

2.按配送时间和数量分类

(1)定量配送。这种配送方式是指每次按固定的数量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每次配送的品种、数量固定,备货工作简单。可以按托盘、集装箱及车辆的装载能力规定配送的定量,能有效利用托盘、集装箱等集装方式,配送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由于时间不严格限定,可以将不同客户所需商品凑整车后配送,提高车辆利用率,客户每次接货都处理同等数量的商品,有利于人力、物力的准备。

(2)定时配送。这种配送方式是指按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配送,如数天或数小时配送一次等,每次配送的品种和数量均可按计划执行,也可按事先商定的联络方式下达配送通知,按客户要求的品种、数量和时间进行配送。这种方式由于时间固定,易于安排工作计划,客户也易于安排接货。但是,由于备货的要求下达较晚,配货、配装难度较大,在要求配送数量变化较大时,也会使配送计划安排出现困难。

(3)定时定量配送。这种配送方式是指按规定时间和规定的商品品种及数量进行配送。它结合了定时配送和定量配送的特点,服务质量水准较高,组织工作难度增加很大,通常针对固定客户进行这项服务。

(4)定时定量定点配送。这是指按照确定的周期、确定的商品品种和数量、确定的客户进行配送。这种配送形式一般事先由配送中心与客户签订协议,双方严格按协议执行。它有利于保证重点需要和降低企业库存,主要适用于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5)定时定线配送。这是指在规定的运行路线上制定到达时间表,按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客户可按规定路线及规定时间接货。采用这种配送方式有利于安排车辆及驾驶人员,在配送客户较多的地区,配送工作组织相对容易。客户既可在一定路线、一定时间进行选择,又可有计划安排接货力量,像连锁商品配送活动可以用这种方式。

(6)即时配送。即时配送即随要随送,按照客户提出的时间和商品品种、数量的要求,随即进行配送。这种方式是以某天的任务为目标,在充分掌握了这一天需要的客户、需要量及种类的前提下,及时安排最优的配送路线并安排相应的配送车辆实行配送。它做到每天配送都能实现最优的安排,因而是水平较高的方式。适合一些零星商品、临时需要的商品或急需商品的配送。

3.按配送组织者分类

(1)商店配送。商店配送是指配送组织者是商业零售网点的配送。这些网点主要承担商品的零售,规模一般不大,但经营品种较齐全。除日常零售业务外,还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将商店经营的品种配齐,或代客户外订外购一部分本商店平时不经营的商品,和商店经营的品种一起配齐送给客户。这种配送组织者实力有限,往往只是小量、零星商品的配送。所配送的商品种类繁多,客户需用量不大,有些商品只是偶尔需要,很难与大配送中心建立计划配送关系,所以利用小零售网点从事此项工作。商业零售网点数量较多,配送距离较短,所以比较灵活机动,可承担生产企业非主要生产物资的配送、对客户个人的配送。

商店配送有两种形式:一是兼营配送形式。商店在进行一般的销售同时兼行配送的职能。商店的备货可用于日常销售及配送,因此,有较强的机动性,可以日常销售与配送相结合并互相补充的方式。这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取得更多的销售额。二是专营配送形式。商店不进行销售而专门进行配送。一般情况是商店位置条件不好,不适于零售销售,而又有某方面经营优势及渠道优势时,可采取这种方式。

(2)配送中心配送。配送中心配送是指配送组织者是专职从事配送的配送中心的配送方式。这种配送中心专业性强,和客户有固定的配送关系,一般实行计划配送。需配送的商品通常有一定的库存量,一般情况很少超越自己经营范围。

这种配送中心的设施及工艺流程是根据配送需要专门设计的,所以配送能力强、配送距离较远、配送品种多、配送数量大,可以承担企业主要物资的配送及实行补充性配送等,是配送的主要形式。

配送中心配送覆盖面较宽,是一种大规模的配送形式,因此,必须有配套的大规模实施配送的设施,如配送中心建筑、车辆、路线等,一旦建成便很难改变,灵活机动性较差,投资较高。因此,这种配送形式有一定局限性。

(3)仓库配送。仓库配送是以一般仓库为结点进行配送的形式。可以是仓库完全改造成配送中心,也可以是以仓库原功能为主,在保持原功能前提下增加一部分配送职能。由于不是专门按配送中心要求设计和建立,所以,仓库配送规模较小、配送的专业化较差,但可以充分利用原仓库的储存设施及能力、收发货场地、交通运输线路等,所以是开展中等规模的配送可选择的配送形式,也是不需大量投资的一种形式。

(4)生产企业配送。这种配送的组织者是生产企业,尤其是进行多品种生产的生产企业。在运作时,直接由本企业开始进行配送而无需将产品发运到配送中心再进行配送。由于避免了一次物流中转,所以有其一定优势,在地方性较强的产品生产企业中应用较多,如就地生产、就地消费的食品、饮料、百货等;在生产资料方面,某些不适于中转的化工产品及地方建材也采取这种方式。

4.按配送专业化程度分类

(1)综合配送。这是指配送商品种类较多,不同专业领域的产品在一个配送结点中组织对客户的配送。它可减少客户为组织所需全部商品进货的负担,而只需通过和少数配送企业联系,便可解决多种需求的配送。因此,它是对客户服务较强的配送形式。

由于产品性能、形状差别很大,综合配送在组织时技术难度较大。因此,一般只是在性状相同或相近的不同类产品方面实行综合配送,差别过大的产品难以综合化。

(2)专业配送。这是指按产品性状不同适当划分专业领域的配送方式。专业配送并非越细分越好,实际上在同一性状而类别不同的产品方面也是有一定综合性的。专业配送可按专业的共同要求优化配送设施、优选配送机械及配送车辆,制定适用性强的工艺流程,从而大大提高配送各环节工作的效率。

6.1.4企业配送流程

企业配送流程有一般流程和特殊流程两种现象形态。一般流程即配送运动必须经过的基本流程,也是各种商品的配送活动共同具有的流程。特殊流程则是适应于特殊需要和特殊产品运动而设计和实施的流程。

1.配送的一般流程配送的一般流程基本上是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

(1)进货。进货亦即组织货源,包括:订货或购货;集货或接货。

(2)储存。储存即按照用户提出的要求并依据配送计划将购到或收集到的各种商品进行检验,然后分门别类地储存在相应的设施或场所中,以备拣选和配货。储存作业一般包括:运输→卸货→验收→入库→保管→出库。

(3)分拣、配货。分拣和配货是同一个流程中的两项有着紧密关系的经济活动。在进行分拣、配货作业时,少数场合是以手工方式进行操作的,更多的场合是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方式去操作的。

(4)配装、送货。在送货流程中,包括:搬运→配装→运输→交货。送货是配送的终结,必须及时进行货款结算。

2.配送的特殊流程

在实践中,某些有特殊性质、形状的商品,其配送活动有许多独特之处,在配送的一般流程的基础上,又产生了配送的特殊流程。

(1)日用小杂品配送流程。由于日用小杂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其市场需求又呈多品种、小批量状态,每一个用户每次对日用小杂品的需求量有限而这类产品又能够进行混存、混装,因此,整个日用小杂品配送流程就成为: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

(2)食品配送流程。保质期较短和保鲜要求较高的食品配送流程是:进货→分拣→配货→配装→送货。保质期较长的食品配送流程是:进货→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带有加工工序的食品配送流程是:进货→初加工→储存→分拣→配货→配装→送货。

6.1.5企业配送系统合理化策略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分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和配送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这次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加工目的更明确和用户联系更紧密,更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有机结合,投入不增加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个效益,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

3.推行共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成了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承担用户储存据点,甚至成为产品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送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使运力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合理化。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了准时,用户才有资源把握,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可以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保证供应能力,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6.推行即时配送即时配送是最终解决用户企业担心断供之忧,大幅度提高供应保证能力的重要手段。即时配送是配送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具体化,是配送企业能力的体现。

即时配送成本较高,但它是整个配送合理化的重要保证手段。此外,用户实行零库存,即时配送也是重要保证手段。

6.2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管理

6.2.1企业配送中心概述

1.企业配送中心概念

日本《市场用语词典》解释:“配送中心是一种物流结点,它不以贮藏仓库这种单一的形式出现,而是发挥配送的流通仓库,也称基地、据点或流通中心;配送中心的目的是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机会的损失,为此建立设施、设备并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日本《物流手册》定义:

“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的商品,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商品,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进行配送的设施。”“配送中心是从事商品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

一般的说,配送中心就是专门从事企业配送业务的物流基地,是通过转运、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备齐商品,并能迅速、准确和廉价地进行配送的基本设施。

配送中心为了做好送货的准备,需要采取零星集资、批量进货等资源汇集方法,具有集货中心、分货中心的职能,此外,配送中心还有比较强的流通加工能力。

配送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物流系统化和规模化的必然结果,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在商品处理内容上、时间上和服务水平上的更高要求,必须引进先进的分拣设施和配送设备,建立正确、迅速、安全、廉价的作业体制;因此,产生了正式的配送中心。

2.企业配送中心的基本类别

对配送中心的分类,是进一步认识配送中心的需要。可以从企业配送的内容和作用上进行基本分类,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专业配送中心专业配送中心大体上有两个含义:一是配送对象、配送技术属于某一专业范畴,在某一专业范畴内综合进行多种物资配送;二是以配送为专业化职能,基本不从事经营的服务型配送中心。

2)柔性配送中心这是一种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和改变物流服务内容和方式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不向固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而向能随时变化,对用户要求有很强适应性,不固定供需关系,不断向发展配送用户和改变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