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物流运输管理
9050400000024

第24章

6.1企业配送概述

6.1.1企业配送的发展过程

1.配送的概念

一般来说,商品配送是物流运动中“配”与“送”两项活动的有机结合。所谓配是指商品的分拣和配货等活动;所谓送则是指各种送货方式和送货行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商品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配置的经济活动。从实物运动形态的角度出发,商品配送是“按用户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物流结点进行商品配备,并以最合理的方式送交用户的经济活动”。总之,商品配送是流通领域一种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综合性、完善化和现代化的送货活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这个概念的内涵,概括为以下四点:

(1)配送是资源配置的一部分,根据经济学家的理论认识,是经济体制的一种形式。

(2)配送的资源配置作用,是“最终配置”,因而是接近顾客的配置。接近顾客是经营战略至关重要的内容。美国兰德公司对《幸福》杂志所列的500家大公司一项调查表明“经营战略和接近顾客至关重要”,证明了这种配置方式的重要性。

(3)配送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送货,这里面强调现代送货,表述了和我国旧式送货的区别,其区别以现代二字概括,即现代生产力、劳动手段支撑的,依靠科技进步的,实现配和送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

(4)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是处于接近用户的那一段流通领域,因而有其局限性,配送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有其战略价值,但是它并不能解决流通领域的所有问题。

2)从配送的实施形态看从配送的实施形态角度,配送是按用户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结点进行货物配备,并以最合理方式送交用户。这个概念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六点:

(1)整个概念描述了接近用户资源配置的全过程。

(2)配送实质是送货。配送是一种送货,但和一般送货有区别:一般送货可以是一种偶然的行为,而配送却是一种固定的形态,甚至是一种有确定组织、确定渠道,有一套装备和管理力量、技术力量,有一套制度的体制形式。所以,配送是高水平送货形式。

(3)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配送是从物流结点至用户的一种特殊送货形式。从送货功能看,其特殊性表现为:从事送货的是专职流通企业,而不是生产企业;配送是“中转”型送货,而一般送货尤其从工厂至用户的送货往往是直达型;一般送货是生产什么,有什么送什么,配送则是企业需要什么送什么。所以,要做到需要什么送什么,就必须在一定中转环节筹集这种需要,从而使配送必然以中转形式出现。当然,广义上,许多人也将非中转型送货纳入配送范围,将配送外延从中转扩大到非中转,仅以送为标志来划分配送外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4)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配送与一般送货的重要区别在于,配送利用有效的分拣、配货等理货工作,使送货达到一定的规模,以利用规模优势取得较低的送货成本。如果不进行分拣、配货,有一件运一件,需要一点送一点,这就会大大增加动力的消耗,使送货并不优于取货。所以,追求整个配送的优势,分拣、配货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5)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在定义中强调“按用户的订货要求”明确了用户的主导地位。配送是从用户利益出发、按用户要求进行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观念上必须明确“用户第一”、“质量第一”,配送企业的地位是服务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因此不能从本企业利益出发而应从用户利益出发,在满足用户利益基础上取得本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不能利用配送损伤或控制用户,不能利用配送作为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割据市场的手段。

(6)概念中“以最合理方式”的提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过分强调“按用户要求”是不妥的,用户要求受用户本身的局限,有时实际会损失自我或双方的利益。对于配送者来说,必须以要求为据,但是不能盲目,应该追求合理性,进而指导用户,实现共同受益的商业原则。这个问题近些年国外的研究著作也常提到。

2.企业配送的发展过程

商品配送是随着市场成长的一种必然的市场行为,是伴随着生产和流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商品配送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发育阶段和成熟阶段。

1)萌芽阶段的商品配送

配送的雏形最早展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这个时期,物流运动中的一般性送货开始向备货、送货一体化方向转化。从形态上看,初期的商品配送只是一种粗放型、单一性的活动,范围很小,规模不大。在这个阶段,企业开展配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因此,在发展初期,商品配送主要是以促销手段的职能来发挥作用的。

2)发育阶段的商品配送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一些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商品运输量的急剧增加和商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配送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相继调整了仓库结构,组建或设立了配送组织(配送中心),普遍开展了商品配装、配载及送货上门活动。这期间,不但配送的商品种类日渐增多,而且配送活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配送形式和配送组织上看,试行“共同配送”,建立起了配送体系。

3)成熟阶段的商品配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配送已发展成为广泛的、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手段的系列化、多功能性的送货活动。主要表现为配送区域进一步扩大。许多国家按照流通社会化的要求推行配送制,积极开展配送活动。商品配送的范围已经扩大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配送手段日益先进。技术更新加快,手段日益先进,是成熟阶段商品配送活动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在开展配送活动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了诸如自动分拣、光电识别、条码等先进技术,建立起配套的体系和配备先进的设备,大大提高了配送作业效率,商品配送的集约化程度提高。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企业兼并速度的加快,配送组织的数量在逐步减少。但是,配送组织总体实力和经营规模却与日俱增,配送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配送组织相对集中,配送系统处理商品的能力有很大提高。

3.电子商务对企业配送

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引发了商业流通领域商品交易方式和服务方式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必将积极影响和推进商品配送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

(1)商品配送观念发生深刻革命。传统的配送活动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实行系统网络化,可以将分散在各地的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放大服务半径和商品集散空间。这样的配送在组织资源的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都是传统的配送不可比拟的,必然要建立全新的配送观念。

(2)网络实时控制改造传统商品配送管理。传统的配送过程是由多个业务流程组成的,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时间影响很大。电子商务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当配送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收到需求信息,该系统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拟定详细的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

(3)商品配送的持续时间缩短。在传统的配送管理中,由于信息交流的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的时间比较长,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介入使任何一个有关配送的信息和资源都会通过网络管理迅速传到有关环节,大大缩短配送活动的持续时间。

(4)网络系统简化商品配送过程。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支持下的成组化技术可以缩短配送周期;计算机系统管理使配送管理过程变得简单和容易,极大地提高了配送的竞争力。

4.企业配送发展的意义

商品配送是企业物流的一种基本功能,在商业物流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

(1)促进物流运动的社会化和合理化。作为一种物流方式,商品配送不仅能促进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还能以其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优势调整流通结构,促使物流运动演化为“规模经济”运动。从组织形态上看,是以集中的、完善的送货取代分散性、单一性的取货。在资源配置上看,则是以专业组织的库存(集中库存)代替社会上的零散库存。采用这种方式衔接产需关系,客观上可以打破流通分割和封锁的格局,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物流运动的社会化和合理化。

(2)有利于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库存分散的状态下,经常会出现物资超储积压和设备闲置现象,而将分散的库存和库存物资集中配送以后,有利于实现价值。开展商品配送,建立起合理的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能够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和物流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开展商品配送活动,必须相应的配备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提高配送的作业效率。商品配送的发展过程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和配送设施、设备的更新改造过程,不断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有利于创造物流效益。商品配送是专业化的运动,是一种库存、运力、信息等物流资源相对集中的综合性的经济运动,可以优化库存结构和运输结构,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有利于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商品配送活动能够使分散的经营活动协调运作,减少社会范围内的迂回运输、交叉运输、重复运输等现象,创造更多的物流经济效益。

6.1.2企业配送的基本模式

配送模式是指构成配送运动的诸要素的组合形态及其运动的标准样式。配送模式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根据配送对象的性质、特点及工艺流程,经过反复实践而确定下来的。不同种类的产品的配送模式不同;同一种类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的配送模式也不一样。尽管如此,作为一项特殊的物流运动,配送所包括的基本要素及其运动规律却是完全相同的,并由此构成了配送的基本模式。

企业配送和其他的经济活动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一定的程序运行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运作模式。企业配送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商流、物流一体化配送模式商品配送活动是作为企业的一种商业促销手段而与商流活动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国内外,从事配送活动的许多经营组织实际上就是经销各类商品的企业。

从表象上看,这些经营组织也在独立地进行商品存储、保管、分拣和运送等物流活动,但这些活动是作为企业产品销售活动的环节内容而存在的,商品配送实际上是作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存在的。

2.商流、物流分离的配送模式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从事商品配送活动的一些经营组织不购销商品,而是专门为客户提供诸如商品保管、分拣、加工、运送等系列化配送服务。这些专业配送组织的职能就是从工厂或转运站接收商品,然后代客户存储、保管商品,并按照客户的要求分拣和运送商品到指定的接货点。从组织形式上看,这些配送活动是一种商流与物流相对分离的活动,也称之为“代理配送”。

3.独立配送模式独立配送是指配送组织依靠自己构建的网络体系独自开展配送活动的运作形式。独立配送的运作方法是:各个行为主体通过各种渠道分头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单独开展配送活动。独立配送有时表现为不同的配送主体各自配送多种类商品,从而呈现出“综合配送”形态;有时又常常表现为众多配送组织分别、独自配送某一种类的物资,呈现出“专业配送”形态。

4.共同配送模式按照日本工业标准(JIS)的解释,共同配送是“为提高物流效率,对许多企业一起进行配送”。其运作形式有两种: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的待运送的商品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用户的要求分别将商品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运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商品接收点上。此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共同配送模式:若干配送企业开展协作,在核心企业的统一安排调度下,各个配送企业分工协作、联合行动,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

5.集团配送模式作为一种运作模式,集团配送并不是指某个企业集团内部的供应站或供应公司对所属的各个需求单位运送物资的送货形式,而是专指那种以一定方式聚合专业流通企业,组成相对独立的流通企业集团,集中对大中型生产企业实行定点、定时、定量供货的配送模式,以及那种以商贸集团及其所属物资加工中心为媒介,在生产企业集团相互之间供、送货的运作模式。由于配送活动的行为主体是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集团配送成为一种典型的规模经济运动。采用集团配送模式进行操作,必须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还必须建立起高效率的指挥系统和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