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二字,顾名思义即有教有学。谈教学就需要既谈教又谈学。只有当教者教得高明,学者也学得聪明,教学效果才能显明。一位伟大的歌唱家,不一定是高水平的声乐教师;一位嗓音极好的人也不一定是一名出色的声乐学生。其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一定精于教学之道。这说明教与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只有掌握好教学法,教学成果才能显著。
同一位教师班上的几名学生,其学习成果并不能完全一样;同一位学生在不同的老师班上学习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这说明:教师各有优点,学生各有特长。教师应以发扬自己的优点为主,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补充自己的不足。学生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扬特长,努力学习,克服不足,更快地提高自己。还应说明教学法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都有一套基本教法,每位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又会有不同的教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为此展开教学方法的探讨是十分有益的,它能促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使声乐教学从实践逐步上升为理论,从提高声乐教学水平入手来达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的目的。这就是本文的写作动机。
一、声乐教学的特点
任何方法、措施都是依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声乐教学法也是依声乐本身的特点而产生的,声乐教学既有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同的方面,又有它自身很独特的方面。
声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同是传授知识,故有共同的、传授知识的教学原则、规律和方法。如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声乐教学的主要对象同样也是青年学生,因此也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需要对青年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来施行教学手段。声乐教学同样需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总之,凡是教学范围内的情况,声乐教学都同样存在,因此声乐教学在总体上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一致的。但是,声乐教学又有它很独特的方面:
1.声乐教学虽有知识的传授,但主要是技能的培养。在音乐知识方面,在歌曲的分析、处理方面等等,是属于知识的传授。而在嗓音的训练和运用方面,虽也有理论的讲解成分,但主要是技能的训练和习惯的培养。它类似于音乐领域的其他表演专业(器乐演奏专业),也类似于体育领域中对运动员的训练。①它的训练形式是一种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似乎天天都是同一训练内容和形式,却要从这些“简单”的重复过程中来达到正确方法的建立,进而变成学生自己的良好习惯,再而能够运用娴熟,有很高的成功率。这就说明:这一“简单”的、重复的训练过程,本身又确实是一项不简单的、终生追求的目标。②它所训练的内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永无止境。大家知道,同样的体操项目,需不断推出新的动作,新的难度;田径项目中,同样的100米短跑,要提高0.01秒的记录,其中的难度又有多大!声乐也是一样,在音域、音量、音色、灵活性等等方面的扩展与完善是无止境的,需要一辈子努力追求。
2.声乐与音乐的其他表演专业一样,是一门音响艺术,是时间性很强的学科。歌声转瞬即逝,演唱中间不能随意停顿,当中有某一声音不理想也不能拿出来加工修改。如果在进行考试,其他学科的学生对其答案可以反复思考,考试中间可以随时停下来,可以随时修改补充。声乐就不能这样随意,而且在考试或演出时,若出现停顿重来,即被视为“重大事故”。故需要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思想集中,思维敏锐、慎密,所有歌唱方法、技能都应成为下意识的、自然表达的状态,在演出时才有很高的成功率。
3.声乐教学(包括所有音乐表演专业)与其他学科很大不同的是一师一生的个别授课形式。故其师生关系比其他学科更突出,更重要。
4.声乐另有两个与其他专业截然不同的特点:①声乐教学的“乐器”是声带及其他发声器官,它们是在教者、学者双方的身体内。有些器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与其他音乐表演专业也截然不同。这些发声器官大多数是非随意肌、半随意肌,它们不受人的意愿所支配。例如声带、横膈膜就没有感觉神经,它们与手指头不一样,手指头是随意肌,我们想让它做什么动作都行。俗话说:心灵手巧嘛。再如:生活中的牙痛,常常分不清是上牙痛还是下牙痛,更不容易分清是哪一个牙痛,因此常有拔错牙的现象。又如下巴的动作,我们想让它往左,它常常会先往右。这些明显的例子说明:人对某些器官或没有感觉,或感觉不明显。多数的发声器官是不怎么灵便的。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它们不是用脑子想明白就能做到的。因此,声乐不能只用讲解来教学,更不能由教师替学生把这些器官摆放停当,好让学生一目了然。声乐训练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条件反射的训练,一种本能动作的训练。训练中常出现教师对学生说:“这个声音好!记住!别又忘了!”这时学生非常高兴,认真地一直点头答应(不敢说话,怕再唱时走样),但重新一唱,真又变样了,师生的愿望同时落空,这都是由于发声器官难以按本人意愿控制它的缘故。②歌唱者的自我听觉与客观听觉的途径不同,听觉效果甚至截然相反(文内另有详述)。这两点是声乐与其他学科最为不同的特点,也是令人最感困难的特点。声乐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受这两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声乐教学水平的高低,常取决于师生对这两个特点的认识和对这两难点的解决。
因此,声乐教学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和规律,又需充分体现自己的特点,非一般教育学和心理学所能包容。
二、声乐教学法
依据声乐教学的特点,参照一般的教学原则,归纳整理如下:
(一)直观性原则
这是一条最基本、最主要的声乐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手段来体现。
1.示范与模仿:由于声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声乐教学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通过讲解就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它需让学生初步掌握歌唱技能,先取得一点感性认识,并不断加强和加深这种感性认识,然后才能逐步有所理解。这就决定声乐教学的主要手段必须是直观(直感)地示范与模仿。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的教唱办法:“口传心授”。首先,声乐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声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并用模仿的办法唱出学生不够理想的发声方法和声音效果,然后再将教师所要求的发声方法和声音效果向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有直接的感受,并能分辨出教师的两种唱法的优劣,在大脑里产生反映。这时只要学生分辨正确就是进了第一步。再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正确示范,只要学生模仿出来的唱法和声音比他刚开始唱的有所改善,就又进了第二步,就应当鼓励。应当指出,不可能要求学生当即全做对。开始时,学生一定做得不够准确,只有通过教师反复示范、对比,学生的反复辨别、模仿,使大脑皮层的反映加深,歌唱机能逐步协调一致,才有可能逐步接近老师的要求,才有初步的理解。
声乐教学在开始阶段离开示范与模仿似乎无法进行。若只从理论上讲应当如何如何,实际上等于空谈。因此教师的准确示范(包括模仿学生错的声音和示范出教师要求达到的声音)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本身的歌唱能力对教学有极重要的作用。
在示范与模仿中不仅要使用视觉和听觉,而且还应使用触觉。例如:训练呼吸能力时,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让学生看和听,而且要让学生用手对教师进行检查,以体会腰围扩张和胸口放松的具体感受,然后学生再模仿、并由老师进行检查,由于腰围与胸口的动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所以学生能体会具体,且容易掌握。但要养成习惯,仍需长期反复练习。
2.将主观转化为客观。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学习声乐的人最容易犯当事者迷的毛病。歌唱者主观上追求的与客观旁听的效果可能截然相反,甚至于连音量的大小都说法不一,这种现象对于初学者简直无一例外,因此对这种问题就要进行具体深入地分析。应该说产生这种问题并不都是因为学生思想方法的主观片面,更不是不虚心,真正的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特点所决定的。要知道,歌唱者听自己的声音是经由两条途径:第一条是声音发出以后,经由体外空气的传送,再送回到自己的耳朵里,这一途径与旁人听的途径相同;第二条途径则是声带所发出的声音,立即经过咽管送进耳管,由内部振动耳膜。这第二通道送来的声音是旁人听不到的。由于这股声音走了捷径,它比经由体外空气再传送回来的声音音量要大得多。演唱者自己主要是听到第二通道的音响效果,这就与旁人听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自然他对声音优劣的判断,也与旁人不同,这就是所有演唱者都容易犯“主观主义”的由来,对初学者自然是无法避免的。让我们做些简单的试验:演唱者先闭嘴哼唱一个声音,并保持力度与气息的感觉不变,接着将嘴张开继续唱,对比这张开嘴以后的音量,演唱者听起来变小了,而旁听者听起来加大了。这就说明演唱者自己不能客观听清自己的声音。
还有更为明显的试验:①请你自己将左右手的食指堵住左右两耳朵,并始终不要放开。②先闭嘴轻轻哼唱,这时耳内能听到很大的声响。③保持同等力度继续轻声哼唱,只是把嘴张开,这时耳内的声音几乎消失。这一试验所显示的效果更明显。原来当闭嘴唱时,声音全由内通道直接传送到耳内的听觉神经,故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旁人听起来则很小。当张开嘴之后,大部分声音被送到体外的空气中,又由于耳朵是被堵住的,所以空气中的声音无法再送回耳内,故而声音几乎听不见了,而旁人听起来则大得多。这一试验可单独进行。
理解这一道理非常重要,首先不能轻易责怪学生主观、不听话,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手段来向学生作这一解释,好让学生不迷信自己的自我听觉。更重要的是教师可采取积极措施来克服、弥补这一难点。对此,教师上课时可让学生互相听课,特别是毛病相近的学生互相听课很有好处。当甲旁听乙上课时,会发现乙并不很容易理解和做到老师的要求,甲却非常清楚,甲不仅会完全赞同老师的意见,而且总觉得如果自己站起来唱,就能立即做到。可是当甲与乙位置互换以后,甲也同样不容易做到老师的要求,这时乙由于处在旁听的位置,其感觉和前面甲的感觉完全相同。虽然甲、乙都还不能立即做到老师的要求,但他们的观念都变了,坚信老师的正确和承认自己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明确了克服的办法和改进的目标,这样“当事者迷”的弊病就将逐渐被“旁观者清”的良策所克服。
个别学生连对自己的浑身僵硬、胸部紧张等毛病也完全失去感觉,怎么叫他放松都无济于事,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放松了。对这样的学生只有采取措施让他做到完全放松后他才能有体会,并承认自己原先是紧张的。我曾让一位学生演唱时带笑,他自己也很想努力“做”出笑来,却又不知道自己是否笑了,竟然问我:“老师,我笑了吗?”当问过之后,他才不好意思地真的笑出来了。对这种毛病可利用镜子作自我观察,把自己退到旁观的位置,就能清楚自己的问题。
3.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直观教学。录音、录像的发明为声乐教学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它成了实行直观教学原则的重要手段。
一般看录像、听录音,常只是看、听名家的演唱,从观摩学习中提高自己,无疑这是非常有益的。多听名家演唱,久而久之逐步受其熏陶,一能扩大视野,多了解作品,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二能潜移默化地使自己得到正确的声音概念,改进自己的演唱方法,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这是听、看录音、录像的好处之一。
但是,听、看录音、录像,最重要的是听、看自己的音、像,使自己由演唱者变为鉴赏者、评论者。通过听与看,自己对自己的演唱便一目了然,比老师讲多少遍都体会得更具体深刻。这种听、看,能最有效地克服当事者迷的缺陷,充分发挥旁观者清的长处,等再回到课堂或重新演唱,将会有很大地改善与提高。这种直观教学带有自我教学的作用,很值得重视。
带录音机进课堂(今后有条件能带摄像机进课堂更好)是最好的直观教学手段。把自己上课的录音带回去听,使自己处于非常冷静、客观的状态,犹如听别人上课一般。每听一遍等于重又上了一堂课,它能加深对老师要求的理解,更好地纠正自己的声音概念和演唱毛病。实践证明,凡是带录音机进课堂者,学习中的反复性少,进步稳又快。假如中途有一段时间没有上课,只要能坚持听录音,不仅不会退步,甚至还能进一步消化吸收老师的要求,仍然会有所进步。
利用录音机检查自己平时练习也十分重要。平时随练随录随听,并与上课的录音进行比较,将能使自己清楚课下的练习是否符合老师的要求,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
直观性的教学手段还很多,应当充分利用。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声乐教学犹如一面明镜。它最为切实有效,是声乐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