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各种处理手法间的辩证关系
各种手法在运用时不仅要注意“渐”字,而且要注意它们的辩证关系。不同处理手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而且有一定限度的。例如:快是对慢而言,快慢应有度,而且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强与弱、弹跳与连贯、高亢与低回等等都是同理。都有其辩证的关系。
(一)快、慢关系
唱快速的曲子,内心应有稳定感,强调旋律的流畅,连贯,不能一拍紧逼一拍地往前赶,否则显得急躁慌乱,也快不起来。越是快的歌曲,越应以句子为小单位,以一气呵成的感觉平稳地将一句唱完,这样快得轻松伶俐,稳稳当当,很有章法,具有旋律的美感,词意也很清楚。这就是快中有慢。
唱慢的曲子应强调流动感,情绪很饱满地往前行进,每一个音都有很明显的走向,不能一拍一拍地唱,更不能一拍一顿,否则沉重无表现力。慢曲子常有延长的单音。唱这种长音不能只呆滞地唱够时值完事,而唱延长音情绪上应有发展,声音上有流动变化。慢的曲子一般更深情,若演唱平淡,则显拖沓,令人难耐。故演唱时,应更富有激情,充满活力。这就是慢中有快的辩证关系。
(二)强、弱关系
强音不是使劲,强要恰到好处,有节制,否则就是喊叫,既伤声带又不悦耳。强音以兴奋、尽情地使声音很松弛地全部放出来为适度。这样强得轻松、从容,能很好地表达感情。避免不顾内容地使劲猛喊。
强音也不是从头到结束都一样强。唱一个延长的强音,在开始时将字弹出之后,音量应略微收小一些,再逐渐以感情的发展为动力使声音向前运动,一直到这个强音将结束时的前一拍,再将气息与声音全部放出。这种强音很有威力,可表达很大的气势,这就是因为它有由弱到强的逐渐变化。假如从头强到底,则强音显示不出来,而且常常坚持不到底,结果成了强头弱尾,失去表现力。
强音有音量上的强音,更有许多是感情强音,语气强音,这就不是光用大音量所能表达的。在表达激动的语气,强烈的感情时,用小声表达常常会比用大音量表达收到更好的效果。
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强音需要弱音的铺垫。一首曲子多数只需用中等音量唱,甚至用较弱的声音唱,强音只是少数乐句中的少数几个音。因此要学会用弱声唱,弱音唱好了强音才能更显威力。一般的问题都是能强不能弱,因为弱音往往比强音更难唱好,这需要加以重视。这就是强要得法,强中有弱的辩证关系。
弱声,当然是指小声音。但是小声音不能缩着唱,更不能泄气地唱。相反弱声应和唱强音一样地用气,一样地感情饱满,一样地把声音和感情放出来,使弱声一样很丰富、开阔,富有共鸣。一句话除了音量小以外,其他的一切都和唱强音一样。试想:若有两人坐得距离较远,一时想说一句话又怕出声后影响周围,这时两人只能借助口型的明显动作,用强的气息来吹送,将声音的感觉传送过去,这时虽是极弱声(甚至是无声),但声音是放开的、夸大的感觉,声音的方向是向外的,完全与唱强声相似。唱弱音基本状态就是如此。这就是弱中有强。我常说:“强音放松唱,弱音放开唱。”
(三)动、静关系
动指弹、跳;静指平稳、连贯。一首歌从头到尾都是跳动的并不多见,一般只是其中的一段是轻快、跳动的,通常描写激动、兴奋的心情,或马蹄奔跑、车轮滚动之类的意境。跳动的音型通常都在伴奏部分体现,这时旋律部分仍应平稳连贯,犹如虽车轮滚滚,乘车人却需端坐平稳,且车越跳动则越需坐稳一样的道理。这种动静结合能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果。至于平稳连贯的旋律唱起来则需强调其流动的倾向。这在前面已多处讲明。
单独讲一点:有的歌曲着意描写夜之安静。应该说既然安静,将是什么也听不到的,但是演唱时应该用聚精会神地屏息静听来表现。越静越需用心听,越用心听越显其静。“静”是“听”出来的。
(四)高亢与低回
演唱高亢的声音,气息更应下沉,力量更要放下来,心胸应更坦然,如同唱中声区一样。唱上行旋律有如往下唱一样。而唱低回的声音则应将声音送到头顶,声音不能压。唱下行旋律要有往上唱的感觉。我常说:高音低唱,低音高唱。这种唱法高低声区统一,表现力强。(作为技术方法的要求,已在呼吸与歌唱形态两专题中阐明,这里不再重提。)
总之,各种表达手法都应恰到好处,不能偏废。以上种种只是举例。还有许多的手法需进一步探索总结。
七、永无止境的追求与探索
歌曲的艺术处理永无止境,也很难达到尽善尽美。上面讲的仅是歌曲表达中的一般规律的一部分,需要研究探讨的方面还很多。例如:同一首歌曲由不同的年龄、性别、声部、嗓音本质条件和对声乐技巧掌握程度不同的人来演唱,就应有不同的处理。男高音小伙子唱《草原之夜》,可用第一人称,抒发自己的情怀。而上岁数的男低音演员,即可以像老人讲故事一样,以第三人称来叙述。嗓音条件稍差的演员,处理歌曲时就应避免多用嗓音对比来表达,而更多用感情、语气等。气息功底不深者,在唱慢的歌曲时,可适当地快一点,多强调其流动感……
感情表达的分寸更是非常微妙,应多加研究比较。例如悲伤的歌曲一般都动情地流泪,有的真正地哭了出来。这是否是最理想的表达?试想一个人在极度悲哀时并不一定流泪,而是眼神呆木,眼噙泪花,甚至是泪已哭干,或泪往肚里流……。所以一般以流泪表达悲伤,不一定最感动人。
永无止境地追求与探索,最具体地应体现在永无重复地演唱上。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理解:
1.旋律一样,歌词不同的多段体歌曲,演唱时应依歌词的不同来作不同的表达和处理。
2.歌词相同旋律不同的,应依旋律的提示唱出不同的感情。如: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歌词中有一句“我亲爱的,请你相信,如没有你,我心中忧郁”,它在歌曲中出现四次。作曲家很精心地安排了不同的旋律,感情的内涵与深度是有区别的。就需要演唱者细心体会与表达。
3.曲子中的重叠句,尽管旋律歌词都一样,不管重复几遍,每遍都应有不同的处理与表达。否则重复就没有意义了。
4.每位演员都有自己的保留曲目。演唱时,从客观上看,不可能每遍都一样(那等于放录音)。从主观上说,更应该每唱一遍都有新的理解和表达。所有经过研究和安排的手法,都不能一成不变地重现,应加以变换比较。感情的发展也应有所不同,力求把歌曲表达得更完美。活到老,学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对歌曲的理解必然更深刻,表达也必定日臻完美。
歌曲的表达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每位歌者作一辈子的努力。我所讲的这一切,仅是普通规律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只能作粗略论述。望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年轻的歌手常没有老师指导,只靠看一些书,听一些议论,便信以为真,天天苦练。可惜有些书和议论只提到要有深呼吸,声不能抖等等要求。却很少进一步说明什么是深呼吸?如何训练?训练中需防止什么倾向?怎样才能使声音不抖等。即只提应该怎样,没有讲明如何达到。因此,多数的歌手实际上只是凭自己的猜想在练习,这与写书人和讲座人的真正要求是有差距的。我们常为有些嗓音条件很好的青年,由于观念错误,练习不当养成许多难改的毛病而感到心疼。
这里拟就大家在学习中常感困惑的一些问题尽量说得具体些,使大家容易理解,或者说尽量把“谜”底讲透一些,使大家“猜”得容易些、准确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