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9046000000014

第14章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连用

在第四个问题中,我们一共介绍了二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之所以分开来一一介绍,为的是讲解方便。事实上,人们在语言实践中,往往是把几种修辞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用。这就是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依其方式的不同,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可分为三种:连用、兼用和套用。

连用,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文字中连续运用了几个修辞格;它们可以是同一类型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分主次,平等并列,互不融合,互相衬托。例如:

A.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晴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鲁迅《药》)

这段文字中,接连三处用了修辞格:“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和“鬼似的在那里徘徊”是两处比喻;“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是借代,“硬硬的”代“洋钱”。这是异类修辞的连用。

B.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这一段话里,用“白梅”来比喻水花,描绘出了水花的形态。又用“微雨”比喻水花下落,两个比喻连用,十分形象生动。这是同类修辞格的连用。

C.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有的像雄狮,还有的像奔马,像河川……

(《云赋》)

这一段话中,是对同一本体的比喻连用,形象逼真地描绘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这连排的比喻,给人以连绵不断的联想。十分生动宜人。这是同类修辞格的连用。

D.荒野上开着一片野生的牵牛花,都是一律的蓝色,这花是只知道有清晨,不知道有炎昼和黑夜的,一万个清洁的小喇叭,各向云天奏着朝天颂。

(郭沫若《前线归来》)

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先把花写得有知觉,这是拟人;又把花当作一个个清洁的小喇叭,用了借喻;通过比拟与借喻连用,把牵牛花开的时间、开的盛况,极为鲜明地描绘出来了。这是异类修辞格的连用。

E.春风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科学的春天》)

这段文字中,一连用了对偶、引用、排比和比拟等四种修辞手法。是异类修辞格的连用。其中,对偶和引用的连用,鲜明地展示了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大好春光,给人以满目生机,春意闹人之感。随后以排比抒发了对失而复得的春天的欢快感情。最后以拟人写法发出号召,激励科学家们去有所作为。四种修辞方式连用自然,配合得天衣无缝,为这段文字内容的表达增添了艺术效果。

兼用

兼用,就是一段文字中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辞格。其兼用格一定是几种不同类型的修辞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在表达效果上又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来修饰语言,使之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在这段文字中,前一句是拟人,其中还兼有回环、对偶;后一句是排比,其中还兼有一连串的比喻。生动形象,含蓄宜人。

B.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

(杨朔《画山绣水》)

这段文字中,四个“像”,构成了四个比喻句,把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的石乳刻画得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而四个比喻句同时又是一组排比句,使句式匀称,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这是比喻和排比的兼用。二者是有机结合,浑然为一,密不可分。

C.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郑振铎《海燕》)

这句话里兼用了反复和比喻两种辞格,突出了内心难以割舍的乡愁。

D.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两句诗中,兼用了对偶、比喻及夸张。借助整齐匀称的形式,对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给以形象比喻和缩小夸张,写出了红军那“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

E.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这两句话,是回文兼宽式对偶兼用。歌颂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与血肉联系。形式匀称,内容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