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9030500000036

第36章 山战

“原文”

凡与敌战,或居山林,或居平陆,须居高阜。恃于形势,顺于击刺,便于奔冲,以战则胜。法曰:山上之战,不仰其高。

“今译”

凡是对敌作战,无论是在山林地带,还是在平原旷野,都必须占据制高点,凭借此种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便于兵器击刺杀敌,利于部队冲锋陷阵,以此对敌作战就能取得胜利。兵法说:在山陵地带作战,不要仰攻高处之敌。

“战例”

战国,秦伐韩。韩乞军于赵,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否?”曰:“道远路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曰:“可救否?”曰:“道路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乐乘对如颇言。又召赵奢问,奢曰:“道远险狭,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奢将兵救之。去赵国都三十里,垒而不进。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武安。有一人谏,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非赵地也。”赵奢既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秦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入谏,赵奢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势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奢曰:“请受教!”历曰:“请受刑!”奢曰:“须后令至邯郸。”历复请曰:“先据北山者胜,后至者败。”赵奢曰:“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兵,遂解其围。

“战例今译”

战国时期,秦国进攻韩国,韩国向赵国求援。赵惠文王召见大将廉颇,问道:“可不可以前去援救韩国?”廉颇回答说:“因为道路遥远艰险,实在不易救援。”赵王又召见乐乘来问:“可不可以前去援救?”乐乘所答与廉颇一样。赵王又召见赵奢询问,赵奢回答说:“虽然道路遥远艰险但在这种地方作战恰似两只老鼠争斗在洞穴中,将是勇敢者获胜。”赵惠文王于是任命赵奢为将前往援救韩国。赵奢率军离开国都邯郸30里处,就扎下营盘不再前进了,并且命令部队说:“有谁敢为军事问题进谏的就处以死刑。”秦国军队进驻于武安西,赵军有一人建议火速去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杀掉了。赵奢率军坚守营垒28天不行动,而且再次增筑营垒。秦军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赵奢捉住后以好饭食进行招待并把他放走。间谍回去后把所看到的赵军增垒不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说道:“赵军离开国都30里就停止不再前进,并且一再增修营垒。这样看来,阏与将不是赵国的土地了。”赵奢放走秦军间谍以后,立即下令部队卸去盔甲而快速前进,两天一夜赶到了前线,命令善长射箭的士卒都到距阏与50里的地方驻扎下来。营垒筑成后,秦军听到了这个消息,全军急忙赶来迎战。这时,军士许历为军事问题请求进言,赵奢让他进入帐中。许历说:“秦军意想不到赵军会突然来到这里,但他们迎战的来势很猛,将军您必须集中兵力加强阵地以等待他们进攻。不然的话,一定会失败的。”赵奢说:“我愿意接受你的赐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您的刑罚。”赵奢说:“等回到邯郸后再听候命令吧。”许历于是进一步献策说:“谁先占领北山谁就胜利,谁后到达那里谁就失败。”赵奢听后采纳其建议说:“那好吧。”随即发兵1万迅速抢先占领了北山制高点。秦军到后,夺不下山头,赵奢乘势挥军反攻,把秦军打得大败而逃,从而解除了阏与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