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酸酸涩涩的“青苹果”,就是想去尝一尝
早恋,一向被家长和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尽管他们采取种种措施严加防范,但是,早恋还是悄悄地走近了正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孩子早恋了,父母和老师该怎么办?
【成长的天空】
朦胧中,喜欢上了那个他
无论在老师还是在父母心中,楠楠都是一个聪明、文静、听话的女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楠楠就开始担任班长,一直到现在。班主任老师夸她有写作天赋,她的每一篇作文都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上朗读。不仅如此,楠楠的其他各门功课的成绩也很优秀,还很乐于助人。班主任老师经常夸她是老师不可多得的好帮手。但是,自从班上转来一个帅气阳光的男孩后,楠楠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楠楠变得爱打扮了。以前一直梳着马尾辫的她现在经常变换自己的发型,一向穿着朴素的她现在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而且,任课老师也反映,最近一段时间,楠楠上课总是走神,经常一个人发呆,最严重的是楠楠的学习成绩出现了明显的滑坡。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楠楠以前很讨厌上体育课,也不喜欢运动,经常找各种各样的借口逃避体育课。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每次体育课,楠楠都很认真,并且经常去操场做运动。
班主任老师对此感到很纳闷,一面找楠楠谈话,一面把情况反映给了楠楠的父母。楠楠的父母最近也发现她有些反常,经老师这么一说,更觉得吃惊。经过一番观察,父母得出了一个结论:楠楠早恋了。
于是父母对楠楠进行了一次严厉的“审问”,并且毫不留情地翻看了楠楠的书包、书柜、书桌等,终于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罪证”——一本厚厚的日记。在日记里,楠楠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她对新转来的那个男孩子的爱慕之情以及她现在面临的烦恼。
楠楠的父母在看完这篇类似“情书”的日记之后,大惊失色,又气又恨:“你小小的年纪,怎么写出这种东西!我们都替你感到害臊!”一向温顺听话的楠楠这次一反常态,涨红了脸申辩道:“我做错了什么?我就是喜欢他!他是我心中的偶像!”说完,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心理点拨】
早恋,根源在哪
异性相吸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随着性意识的渐渐觉醒,朦胧中对异性产生了渴望和爱慕,这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早恋是青春期性成熟过程中,两性之间出现的一种过度亲密的互相接近。现在大多称早恋为“交往过密”。少男少女因为性发育开始成熟,本能地产生互相爱慕的情感。有的人表现为独自的单相思,有的人突破了羞涩的束缚,递纸条、约会、互相倾吐爱恋之心,借口互相帮助,形影不离,个别人则还发生进一步的两性接触。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感冲动,但却十分脆弱,情绪又不稳定,考虑问题简单,很少顾及后果,这种心理状况使早恋好像天边的浮云一样变幻莫测,早恋者的情绪也会随之波动起伏,彼此之间感情往往反复无常。
一般说来,孩子早恋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由于缺少家庭的关怀。父母只知道为孩子忙着赚钱,尤其是经常出差的父母,没有时间和孩子谈心。而且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本来就不稳定,心里话无处倾吐,只有寻找同龄人沟通。男生之间志同道合,把握不好就会陷入哥们义气的泥坑;男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找到共鸣后,就会有一种互相依赖崇拜的感觉,时间一长就会转化成早恋。
二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同时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见解。有时老师家长不能认真地聆听,甚至以为孩子说的只是年少轻狂的胡言乱语,采取冷漠对待或是指责,这是代沟造成的局面。孩子没有沟通的对象,又很想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承认,就开始在同学中寻找共鸣。这也是早恋出现的一个原因。
引导孩子正确与异性交往
早恋是现在令父母头疼的一个问题,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不闻不问吧,总觉得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过问吧,又怕逼急了,孩子离家出走、自杀,造成不好的后果。
这里需要提醒父母的是,不要把孩子的正常交往,如相聚聊天、结伴游玩、一块儿看书、做作业等误认为是早恋,从而加以指责。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男女同学在一起就必定是“早恋”,因而忧心忡忡,疑神疑鬼,不让孩子随便出去,平时也不让孩子与异性同学结伴回家,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父母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在一般情况下,男女同学的接触是很正常的,不敢接触才是不正常的。如果发现孩子与某一异性交往过密,就应该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孩子懂得,异性交往不要太集中于某一个人或一个小范围,否则会失去与多数同学、朋友接触的机会。
有位妈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这位妈妈发现儿子早恋,她不仅没有斥责儿子,反而比过去更加关心儿子,知道儿子喜欢语文,便鼓励儿子去参加朗诵组,还启发儿子写日记,儿子的写作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于是,儿子的习作频频出现在班级的墙报上。儿子开始由一对一的交往转向了集体,常为班级做好事,而且在一次班干部选拔中被同学们推荐当了生活委员。期末考试时,儿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进入了年级前五名,还被评为了三好学生。学习、参加集体活动成了儿子的主要活动,当初对异性的爱慕心理也渐渐平息、淡化。
孩子的早恋往往与生活单调、没有目标有关,因此,充实孩子的生活,帮助孩子寻找生活的意义,可以有效地转移孩子对“早恋”的注意力。
此外,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组织一些家庭集体活动,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以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及时教育;同时也能增强家庭对孩子的吸引力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避免孩子过多地从外界寻求关怀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