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897400000045

第45章 信息大爆炸的世界,小心中了信息的“毒”1

第七章 信息大爆炸的世界,小心中了信息的“毒”1

田父得玉——我们真的了解真实的世界吗

【寓言典故】

魏国有个在田野耕种的老农夫,拾得一块直径一尺的宝玉,但他不识宝,便把此事告诉邻居。邻居暗中盘算要把宝玉弄到手,欺骗农夫说:“这是块鬼怪石头,收藏起来对家庭不吉利,不如把它再放回原处。”老农夫虽心中疑惧,还是把它搬回家里,放在房廊下。当夜宝玉通明,照亮了整间屋子。老农夫全家惊恐万状,又把发生的事告诉邻居。邻居说:“这是鬼怪的征兆,赶快丢掉,灾祸就可以消除。”老农夫感到害怕,就把宝玉丢到很远的野外去了。那邻居没等多久就把它偷取回来,献给了魏王。魏王召玉工来鉴别。玉工远远一看,朝魏王行了两次礼,然后站起来说:“我冒昧地恭贺大王得到这块天下名宝,这样的稀世珍宝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魏王问宝玉价值多少。玉工说:“这是无价之宝,就是拿五座城池来换,也只能看一眼。”魏王立即赏赐给献玉人千斤金子,并让他一辈子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选自《尹文子?大道上篇》)

【趣味解读】

农夫不知道自己捡到了一块宝玉,他邻居却很清楚宝玉的价值,于是利用了农夫的无知,得到宝玉并最终获得封赏。大多数人看完寓言,可能要批评农夫的愚昧,其实在经济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识得“宝玉”呢?只不过生活中的“宝玉”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罢了。

古典经济学有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完全信息假设,即假设市场的每一个参与者对商品的所有信息都了如指掌。实际生活中却常常不是这么回事,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中。

我们知道,“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是沃尔玛驰骋全球零售业沙场的营销策略,也是沃尔玛成功经营的核心法宝。但古往今来,商家皆谋三分利,10元钱进货的商品8元钱卖,会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呢?实际上,商店不可能对所有的商品都如此打折销售。我们会发现,只有部分商品如此打折,并且是轮流打折,这一次是饮料打折,下一次是衣服打折,还有可能是日用品打折,而其他商品的价格和别的超市没有区别。这就是真实的沃尔玛营销状况。

去沃尔玛超市,消费者不可能知道究竟有什么商品在打折促销,当他来到沃尔玛,不可能只买自己预期的打折商品,很可能还会买其他商品。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掌握的商品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以不完全信息为基本出发点,可以使我们对市场经济有更真实的了解。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发现信息不完全,并由此导致误解的实例。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带着女友到公园游览。他们在途中的一个凉亭休息。小伙子看到不远处有卖冷饮的摊点,就问女朋友要不要雪糕。女友回答说不要,小伙子就径直去了冷饮摊点,一会儿,他带了雪糕和可乐边吃边走了过来。女友很不高兴,埋怨男友不体贴:“为什么你只买自己的?”小伙子一脸无辜:“你不是不想吃吗?”女友更不高兴了:“可我没说我不要可乐。”接下来一路气氛凝重,两人也都玩得不开心。

即使是恋人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形,可见,信息不完全在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普遍性。

实际上,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信息不对称。因此,人们总是尽可能获取自己所要了解的完全信息。

在获取完全信息的过程中,信息商品为人们所推崇。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不同于普通商品。人们在购买普通商品时,先要了解它的价值,看看值不值得买,而购买信息商品无法做到这一点。人们之所以愿意出钱购买信息,是因为还不知道它,一旦知道了它,就没有人会愿意再为此进行支付。这就出现了一个难题:卖者让不让买者在购买之前就充分地了解所出售的信息的价值呢?如果不让,买者就可能因为不知道究竟值不值得而不去购买它;如果让,买者又可能因为已经知道了该信息而不去购买它。在这种情况下,要能够做成生意,只能靠买卖双方的并不十分可靠的相互信赖。

如今,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兴起的分支,它抛弃了完全信息假设,而以不完全信息假设正视社会和市场,这一假设对我们认识经济世界有重要作用。

【经济学点睛】

信息不完全不仅是指那种绝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人们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情况,而且是指相对意义上的不完全,即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