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88

第88章 甩开束缚引水来(4)

捷舟这才发现,他不是胖,而是浑身缠满了钱:“带这么多现金路上多危险啊!你怎么不走账?”

“什么叫走账?”张宏不解地问,“你看我打扮得像个叫花子,谁知道我带了这么多钱啊!只是,路上没敢合眼。这是大家一年的血汗,不敢闪失啊!”

“哎,你还当过牧场场长呢!带钱多了要从银行转账。”捷舟给他讲了一番转账的手续。

“咳,我们牧场就那么几十峰骆驼、百十头毛驴,现买现卖,什么时候去过银行啊!”张宏一边解释,一边向他诉说了一年来的经历。

这一年,他们组织起了一支二百多人的队伍,自己造炸药,开山采石,那两台切割机也起了重要作用,开下的毛石很快就切成料,来买的人络绎不绝,订单一个接一个,就是切割机太少,铁道部门已经来人把他们的碎石全部定购了,一次预付了六万多元,他们还答应,明年帮助申请些TNT炸药。如果再买上几台切割机,收入还不知道能翻几番呢。

第五十一节剖根源破难指捷径

捷舟听得高兴,张宏用左手把前胸缠的三个钱褡解下来,放到桌子上说:“这是还你帮忙借的钱,本钱、利息全有了!”接着,他又从后背和腰上解下三个钱褡交给捷舟,“这些钱请你帮忙求求人!”

“求什么人?”捷舟问。

“求打井的。”张宏说,“一年了,部队和县里总说快了快了,我信以为真,没让大家修涝池。这不,大地又封冻了,想打也来不及了,冬季存不下冰,明年老百姓可没水喝了,上级和部队的话,我不敢再信了。听说,现在办事都要‘意思意思’,我们只有这么多,只要打了井,明年再补送都行!”

“看你想到哪里去了,哪是送礼能解决得了的!”捷舟不满地说。

“捷舟啊,今天可要赖上你了,救救我们吧!”张宏两眼“刷”地一下流下泪来,“都怪我不听你的话。”

“老大哥,你这是干啥?”捷舟尴尬地抖着双手。

“你不答应帮忙,我可跪下去了!我倒没啥,可怜我们那支二百人的队伍,个个拖家带口,还有那么多军烈属,都要我们关照,这没水的日子,怎么过?”张宏的泪水不停地淌着。

捷舟听得心酸,泪花也在眼眶里打转,嘴里不停地劝:“别急,别急!我们想想办法。”

“这个家,你还要不要?”捷舟刚劝住张宏,隔壁传来一个女同志的喊叫声。

“这是谁呀?”捷舟示意张宏住口,认真听起来。

“家,我怎么会不要呢!”一个男高音也生气地喊着。

捷舟听清了,这是组织部长回仲年的声音,他这几天连续在招待所加班,已经十多天没回家了,他爱人找到招待所来了。

“既然你知道还有个家,就要回去看一看,咋这么长时间不回去呀?”部长夫人厉声责问道。

“你懂什么?”回部长也不示弱,“这叫领导信任,这么多材料为什么不用别人,而要让我来把关?那是领导看得起咱!旧社会,我是个放牛的,现在能给司令、政委的讲话把关,你知道这是多大的信任吗?”

几句话说得部长夫人张口结舌,愣愣地噎在那里。捷舟觉得该劝解劝解了,忙跑过去打圆场,好说歹说,部长夫人悻悻地走了。

“让你见笑了!”回部长无奈地摇了摇头。

“哪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你还是抽空回家看一看。”捷舟劝着。

“哪有时间啊?这么多材料放着!”回仲年愁眉不展地问,“你来招待所有事啊?”

“卫峡川一个老战友来了,我过来看一看他。”捷舟回答。

“卫峡川那里我也有几个战友啊,请他过来坐一坐嘛!”回部长说。

捷舟忙把张宏招呼过来,张宏看到回部长戴着厚厚的深度近视眼镜,伏在案头,桌子上的材料堆得高高的,身后的柜子里、两边的茶几上,摆的全是材料和书籍。

“请坐、请坐!”回仲年站起来,“听说你是卫峡川的,我当科长时一个战士叫何新建,就是你们那儿的,转业回去好几年了,不知现在干什么?”

“他在民政局当第三副局长呢,我们经常有来往。”张宏回答。

“报告!”一个干部没等部长回答,拿着材料推门进来了,“部长,我们训练总结的路子理不顺,请帮我们看一看。”

回部长顺手拿过他的提纲,看了一遍,指点着说,第一段应该怎么写,第二段应该怎么写,第三段应该怎么写。话还没说完,随着一声“报告”,第二个干部又拿着一份材料走了进来:“部长,安全工作会议讲话已拿出第二稿,请帮我们看看这样写行不行?”

回部长接过稿子,粗略地浏览了一遍说:“中心思想能再突出一些。”几段文字应该怎么写,他一一进行了指点。不大一会儿工夫,先后来了五六个干部请教。

回部长不断地向张宏道歉:“对不起!你先喝点水,太忙了。”

张宏悄悄地对捷舟说:“我也听出门道来了,不论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四个部分,第一个是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第二个是今年取得的优秀成绩,第三个是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第四个是下一步的措施和打算。”

捷舟怕回部长尴尬,忙向张宏递了个眼色。

“捷舟啊,这是党委工作报告,我已改了三次,主任觉得还不全面,你帮我看看哪些工作还没写到!”回部长恳求道。

捷舟接过来,翻了一遍说:“挺全面的了啊!”他刚要把材料还给回部长,目光忽然停留在了第三页上,“哎呀,校对的人粗心,怎么把二中全会丢了!”

回部长接过来念道:“认真贯彻一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他敲了敲桌子说,“哎呀!好险啊,怎么把二中全会丢了,差点出个政治差错。”

“写贯彻中央会议精神不就行了,或是写贯彻历次全会精神也行,还要一次次都写上啊?这么厚的一叠稿子,我们那里部队打井的事写上了没有?”张宏嚷嚷起来。

“有,有,有!”回部长翻出第十六页指给他看,“要解决好部队的饮水、取暖、营房建设等问题。”

“就两个字啊?夹在这上万字的报告里,谁能注意!”张宏不满地说。

“报告稿能写上这两个字就不错了,讨论时,机关和首长都盯着自己分管的那几件事,少了谁的都不行,稿子越加越长。这打井,只能有这两个字了,何况这两个字说的不仅是打井,还包括饮用水达标等等呢!”回部长不愠不恼地解释。

“部长说得对!”捷舟赶忙拉着张宏向回仲年告辞,“你先忙吧,我们回去聊一聊。”

回部长不好意思地打着哈哈。

一进房间,张宏就嘟囔着:“想不到你们机关这样办事!”

“你别急,这稿子也就是念一念,干工作,不会完全照着稿子上讲的干!像这样的稿子,领导一年要念好多份呢!”捷舟说。

“那还讲这么多干什么?”张宏问。

“不讲也不行啊!形式主义和编制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不解决,这种现象就会存在!”捷舟答。

“那怎么不想办法改一改呀?”张宏越发不解。

“它涉及的要素太多,改起来也不容易。但是,矛盾突出了、大家都觉得有问题了,改得就会更快一些。在彻底改革以前,可以先通过协调的方法来解决。”捷舟劝说着。

“打个井、搞个煤矿有什么可协调的?”张宏不解地问。

“可别这么说,协调起来还真麻烦呢。”随着一声喊,这段时间一直在青兰跑手续的范抚洲走进了房间。

“你怎么来了?”捷舟惊奇地问。

“我就住在你隔壁呢,已经两个多月了,听到说话,我才弄清是你俩在这里议论。”范抚洲回答。

“还用跑这么长时间?”张宏更为不解。

“两个月不算长,我已跑了一年了。你知道吗?办个煤矿,就煤炭厅来说,是其业务中很小的一项工作,可是立项要经过计委、定点要经过地矿厅、抽调干部和煤矿工人要经过组织部和劳动人事局、用电要经过电力厅、经费要经过财政厅和银行,运输要经过铁道部西北地区业务主管部门和交通厅,用地要经过地区行署,至于产煤的供应单位,需要协调的就更多了,没有百十个公章哪里办得下来!煤炭厅和以上这些厅局及卫峡川地区是同级单位,没有领导被领导关系,因此只能靠一家家地跑、一家家地请示汇报,和机关一次又一次地开会或行文来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而且每次开会、行文,都必须请省上一位领导参加,要不就无法把部门意见变成领导指示来号令各个方面,会议实际上充当了临时性综合协调机构的角色。领导事必躬亲就是这样形成的。各单位在相互联络中很难完全顺畅,稍遇纠葛,还容易推诿扯皮,以致有的项目或问题跑几年,开几百个会、行几百次文、盖几百个公章还没有解决问题……”

“哎,你别说了,我都懂了。捷舟啊,几年前,我看过你写的一份材料,同刚才讲的情况完全一样,记得你那份材料的标题是‘怎样解决机关五多和基层忙乱’,咋到现在还没解决?”张宏禁不住插话。

捷舟说:“是啊,一个问题的形成,总有它的历史过程,我们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是逐步发展的,我们传统的编制思想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部队和社会有一个新的行业,机关就设一个部门来管。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科学分工越来越细,行业越来越多,按这种传统思想编下去,机关的部门会越来越多,造成了机关横向分工过细。”

“是这么回事!过去,司令机关只有作训部、情报部、通信部、军务部等几个部门,后来炮兵部队多了,又增设了炮兵部;再后来有了装甲兵、防化部队,又增设了装甲兵部、防化部;现在又出现了电子对抗和陆军航空兵专业,又设电子对抗部和陆航局等等。司令机关增设了部门,政治、后勤机关也会仿效,这不就越设越多了吗?”张宏若有所悟地说道。

“设置了部门就要管事,几十个线条型的部门,为了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争相下达指令,争相开会发文,争相检查评比,争相派工作组检查督促。竞争越烈,‘五多’现象就越严重。”捷舟接过话题。

张宏猛地想起自己的任务,着急地说:“这些问题,你们以后探讨吧,我现在最急的是打井,机关分工细,有了专管水的部队,打井的事好办才对呀?”

“哪有你想得那么简单,现代化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专业分工越细,越需要加强综合协调,因为,行业分工越细,事物的关联、交叉性越密切,没有高度的综合与协调是不行的。拿这次在戈壁滩打井来说吧,立项属于营房的业务范围,但财务预算属于财务部,水源勘探归测绘局,定点、派给水部队归作战部、直政部、军务部……”捷舟解释。

“唉!这么复杂,那怎么协调?”张宏打断捷舟的话问道。

“怎么办?”捷舟回答,“由于机关的综合研究协调机构较少,所以凡是稍带综合性的问题,只有通过部门之间头绪纷繁的协调才能解决。而各个部门又是平行单位,没有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遇到需要综合协调的事,只好通过开会、联合行文等方式解决。这样,势必造成会议多、文电多、上层活动多。而且每次开会或联合行文都必须拉一位领导参加,这又造成了领导参加会议多,处理文电多,事必躬亲多。”

“有道理、有道理,你继续讲下去。”不知什么时候,回部长领着几个搞材料的干部站到了门前。

“唉呀,我这是跟老战友瞎吹,哪成想让你在后边听到了,你们是不是搞材料累了,出来走走,放松放松?”捷舟不安地问。

“哪里呀!”干事郭戈接过话题,“刚接到通知,明天要函授考试,回部长正和我们一起拿大学文凭,大家正在猜测考题的内容呢!宣传干部既要组织大家考试,自己也参加考试,忙得不可开交。但再苦再累我们也要坚持,因为这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大事!”

捷舟半开玩笑地说:“拿来文凭也不等于提高了战斗力!”

“为什么?”大家惊异地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