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8936400000043

第43章 《申报》厦台关系资料选(8)

4.厦后援会职员被日领拘留续讯,各社团发表宣言、庄希泉被拘原因

厦门通信,后援会员十五职员中之中坚分子庄希泉,以曾隶日籍,被日领拘留,将配回台湾,三年内不得来华,已略见前函。庄现被拘于日领署,禁绝各方访问,将于八月一日递解回台。惟此事引起国籍问题,厦门各社团颇有表示援助庄氏者。昨(二十四)各社团(签宇三十余团体)为此发出宣言,略谓“庄原生长厦门,十六岁时,始往台湾,以其父在台商店管理关系,用庄海涵三宇挂名注册。当时庄并无向我国政府请求退籍及转台籍,是庄明明仍为中国国民。而今日领事,谓庄君虽已登报声明脱离,未经日官厅手续办理,该注册仍当有效,何只知此而不知彼。况庄曾于民国九年,在新加坡为华侨争教育条例,致被迫返国。当时不闻庄向日领报告,而新加坡日领事,亦不认庄君为日本籍民,英人亦只以华侨视庄,于此更足以见庄昔时之注册台籍,在事实上、法律上,已不成问题矣。庄任职外交后援会,亦已月余,报章宣传,妇孺皆知。当时日领何以不阻止庄君,偏于庄君退出后援会之后,突然以籍民关系,加以扣留?其中黑幕,固尽人皆知之矣。况庄君自返厦门,并未到日领署报到,而日领署台湾籍民册中,亦并无庄君之名,则此次日领扣留庄君,其用心已昭然若揭矣。

敝社团等据上列各种事实,及法律手续,佥认庄氏完全仍系中华民国国民,与台湾民籍,并无关系。”(下略)又致厦门交涉署公函,意同宣言,末请交涉员向日领提出抗议,并转咨日领,将庄释出。又厦门国民党于二十三日夜为庄事四出演讲。此各方援庄之情形也。至庄此次被拘,原因极复,记者访之各方面,知庄之被拘,直接原因,固为参加华人之爱国运动,为日领所不满;间接原因,则庄年来以反对某公司价领厦门郊外墓地建筑房屋,极遭当事者之忌。前日领佐佐木曾为是事,召庄往,谓其不应预厦门事,庄力辩,乃嘱宜稍和平,毋持之过急。今年庄被国民会议促成会举为北京代表,反对者以其籍民攻击之,庄曾登报声称脱去日籍关系。此次五卅变起,庄被举为后援会职员,主张罢工最力。前日日领函约谈话,到署,警视长出见,礼貌仍优,先以不预反日运动为言。

庄谓现已退出后援会,又曰以后可永不预反日事乎?曰不能。警长色变,出纸强其亲自具结,不再有反日行为,并捺指印。曰若是则非君自誓,不再有此,日政府殊不能置怀于君之不利行为。庄怒绝之。警长乃谓,君不具结者,奉领事令拘君,并处三年退去刑,即日递送回台湾,期内不得来华。庄遂被拘留矣。事后庄之叔氏某,往谒日领,愿具结保证庄后不再有反日行为,请毋递台。日领曰,若侄性倔强,必其亲自具结始可。余屡戒之,均不我从,家庭讵能拘束之。现庄家族均劝庄签宇出狱,庄则欲听其递返台湾,再行脱籍。有谓在三年刑期中,不能脱籍,且庄返台,必遭严重之监视。故庄之家族,又群劝庄签宇而不盖手印,果庄允,则倩人以是请之日领,但庄尚未允也。(1925年7月29日,第11版。)

5.日籍民庄希泉被配回台,国籍问题之争告一段落(蜀声)

厦门通信:外交后援会退职职员庄希泉,曾隶日籍,以参加厦人爱国运动,被日领扣留,判以三年退去刑,递回台湾,期内不得来厦。厦门各社团宣言,并请交涉官向日领提出交涉,已迭详前函。此事法律的争点,即庄希泉在未入日籍以前,并未脱去华籍,则其华民之资格,当未丧失,应受中国法律相对之保护。质言之,即庄实跨籍中日,不能谓为绝对日籍也。厦门道尹公署于二十三日出一布告云:“案查修正国籍法规定,人民取得他国国籍者,应依照第八条规则,禀请现在地方之该管官署,报转内务部许可,完全丧失国籍后,方许取得他国国籍,若未经此种手续,则所取得之他国国籍,作为无效。现在国籍法公布施行已久,而各地人民,入他国国籍者,尚多不依国籍法办理,殊属不合,用特重申布告,所有中国人民,入他国国籍者,其在国籍法公布施行以前,及在国籍法公布施行之后,而各籍民未经遵照办理者,均应追加各向原该管地方官署补行第八条规定,以完全手续。

兹附国籍法第八条第七条于后。国籍法施行规则第八条,依修正国籍法之规定,而丧失中华民国国籍者,须禀由现住地方之该管官署,转报内务部,经其许可。国籍法施行细则第七条,修正国籍法施行前,中国人已入外国国籍,并未依照国籍法,及其施行规则禀明者,限于修正国籍法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遵照第八条规定办理,如于前项期限内,仍未禀明者,由该管官署查明,转请内务部,宣告丧失中华民国国籍。”此布告不啻间接对庄之华民资格,予以否认,交涉署当然不能提出交涉,而庄复坚拒具结不再有反日行动之签宇盖指印。于是日领乃决递庄回台,定于今(二十八)日开城九启行。各社团及庄戚友往送行者数百人,庄即船内演说,谓此次被配回籍,非尽为任职后援会,实余前所反对之某某地皮公司股东运动之结果,彼盖对余修怨而有此也云云。(七月二十八日)(1925年8月1日,第10版。)

6.庄希泉在台湾被禁,日检厅已提起公诉,厦门各社团之抗议(蜀声)

厦门通信:前外交后援会职员、日本籍民庄希泉以参加反抗英日运动,被日领逮递台湾,曾迭见前函。庄妻(厦南女学校长)余佩臯伴庄赴台,昨返厦语人云,庄抵台北州时,日警部即派警登轮,以摩托艇载庄入警视厅,监视极严。虽余亦难获晤,拘七日,移检查厅,提起公诉。其罪由则:(一)在外国结社;(二)加入外国政党。(庄为国民党)拘检厅十日,现将开审。又转押刑务所拘留场,虽许亲属入晤,但手续极烦,通信亦须检查。余返,盖运动各方面声援,为庄脱籍也。昨厦门总商会教育会暨六十三团体,应余氏之请,具抗议书呈交涉员,提出严重抗议,请转日领,照转台湾官厅,将庄放回。

其所持理由则:(一)庄希泉应从其妻之国籍。查庄希泉于民国九年十一月七日,在新嘉坡与我国江苏人余佩臯结婚,因余佩臯父母无子,故以庄希泉入赘,其时由新嘉坡大道树胶厂上张永福、新嘉坡和记行经理黄肖岩二人证婚,并未向当地日本领署入婚姻届,已足表示不属日本国籍。况庄希泉所生之子,命名炎林,不用庄姓,有万国储蓄会证书可据,即此又足为庄希泉确系入赘之证明。庄既入赘于中国人,自应从其妻之国籍。试按日本国籍法第五条云:“外国人入赘于日本时,则取得日本国籍”,反之,“日本人入赘于中国人之时,则取得中国国籍”;(二)中国人之归化外国,非得国家特别许可,终不丧失其中国国籍。前清颁行之国籍条例,即以文明规定此旨。现行国籍法因之。前国籍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同条例施行以前,中国人有并未批准出籍,而入外国国籍者,若向居外国,嗣后至中国时,应于所至第一口岸,呈明管国领事。由该管国领事,据呈照会中国地方官声明,于某年月日,已入某国国籍。若向居中国通商口岸租界内者,应于一年以内,呈明中国地方官,照会该管国领事,查明于某年月日,已入该国国籍,始生出籍之效力。而现行国籍法施行规则,则定为凡国籍法施行前,中国人已入外国籍并未依前国籍条例及施行细则呈明者,须由现住该地之该管长官,呈报内务总长,经其许可,此我国大理院民国四年上宇七七三号着有判例者也。庄希泉从前虽入台籍,但始终并未遵照上开法例履行,根本上已不生出籍之效力;(三)驻厦日本领事,三次函请庄希泉到领事署谈话,皆用庄希泉名义,而无用庄海涵籍名,是日本领事心目中已早认庄希泉无台籍资格云云。未知交署照会后,日领将作何答复也。余氏于二十四日上午抵厦,是晚在廿四崎与厦南女学教务主任林云影所,被刺未中,闻为庄之怨家所为。(八月二十六日)(1925年9月2日,第10版。)

7.林祖密被杀案续闻(蜀声)

厦门通信:民党林祖密被张毅枪毙,已迭记前函。林之家属被张毅羁押漳州,迄未释放。张盖欲得林通民军之证据及口供也。前此间传张因许崇智电请,已释林家属,嗣查不实。昨林之胞弟资镳,为此通电北京段执政,省城周荫人、萨镇冰及广州国民政府云:“胞兄林祖密,即季商,系林文察之孙、林朝栋之子,由台脱籍,奔走国事,自卸任福建水利局长后,专办华封疏河公司,绝不与闻外事。乃古历七月初一夜三句钟,在和颂山总公司,突遭张毅派军队二百余名,将祖密连同第四妾、第六妾,子一人,女二人,暨事务员,一律逮捕。翌早押至新墟。初三日,眷属、事务员解漳州,祖密押往离和硕山八里之前岭枪毙。公司被占,银钱物件洗抢一空。

历经闽垣军政各长官、海军总司令来电营救查询,张毅迄未能将罪状及理由宣布,甚将眷属羁押,声言由漳商会担保,事后不为祖密告诉,始准释放。查祖密耗款二十余万元,营办疏河,为利便交通起见。张毅侦悉,略有进款,即令华封县佐前向勒报钜款为警费。祖密以无力支办辞之,遂遭此毒手。试问后此华侨孰敢携款归国,兴办公益事业乎?资镳言念及此,公私交痛,用敢沥乞政府、电饬迅将扣押之人释放,一面派员严行查办,以做凶残。并望各社会言论鼎力援助。至张毅在漳利用军队杀人、放火、抢劫、奸淫,罄竹难书,一查便明。资镳此电,不独为胞兄伸冤,并为漳民请命也。诸希矜鉴为幸,林资镳率侄正传等同叩文。”(九月十五日)(1925年9月21日,第10版。)

8.厦门罢市罢课之一瞥,反对兴兴地皮公司,双方纠葛之原因(蜀声)

厦门通信:本月二十一日,厦门罢市休课一日,其原因则为反对兴兴地皮公司。各界联合会于是日开代表大会,请省财政厅特派调查厦门官产委员李洗潞(号滁尘)到会宣布情形也。二十日联合会紧急通告各界,略谓“省财政厅长近派李委员会同吴县长调查兴兴公司违法购地,并臧军出售官产案,本联合会订于古历八月初四日午后二句钟开大会,(假黄厝河思明县教育会)函请李委员、吴县长莅会,宣布调查情形,并请各长官列席,事关本埠公私问题,至为重要,所望各界于是日休业休课,准时派代表到会陈情,以保公私所有权。”云云。次日全市果多罢市,学校之属于教育会派反对兴兴公司者,亦多休课。是日之会,李委员托故不到,于是乃有电省否认李委员资格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