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8936400000038

第38章 《申报》厦台关系资料选(3)

6.厦门实行公卖鸦片,臧致平公布公卖简章(蜀声)

厦门罢市风潮已于迭次通信详述矣。当时商界仅知为商会副会长蔡雨村与财政局长邢蓝田之争办杂捐,不愿为彼等牺牲,故对罢市后之撤销杂捐及筹措臧军月饱,多表示消极,结果乃仍照旧纳捐。罢市之牺牲直无丝毫之代价。社会上多讥厦门商民无毅力,罢市开市均属盲从,而不知此中固大有黑幕在也。据商会某君言,此次罢市实与最近公布之鸦片公卖有密切关系。罢市之动因为市上发现之一纸铁血宣传单,已属闪烁可疑。经商会一纸通告而开市,继以商会筹饱无具体办法,又通告各商照旧纳捐,此种滑稽的举动,更足令人疑讶。厦门商界向分两大派,曰银行派,曰洪本部派。银行派以首领黄世金为中坚,事无巨细,均归一人主持。洪本部派以商会会长洪晓春为领袖,以蔡雨村、曾厚坤(台湾公会会长)、陈少梧为中坚,合台(台人)陈(本地大姓)子弟为长城,(即本地之豪霸流氓)以外人势力为护符,(因台人借日人之势)厦人号为“半中外机关”是也。两派均接近政府。此次银行派吴某、邱某等,与前思明县知事现筹饱局会办来玉林,合股向臧致平包办厦门鸦片公卖事。公卖价格,每两烟膏定售四元。而其买入仅一元五角,(闽南内地鸦片极多价极廉)每两获利可二元五角。厦门吸烟者至少两万人,(闽南吸烟者极众,十人中至少一人)以每人至少日食三钱,月食九两计,可获四十八万元之巨利。银行派包办公卖之议甫成,即为洪本部派侦知,要求银行派以公卖鸦片之利平分,否则将有最后对待。

银行派拒之,洪晓春、蔡雨村、曾厚坤等大愤。遂由蔡主稿,印刷所谓铁血团传单,夤夜分布,以反对苛捐为题,鼓动市民罢市。市民方因苛捐之扰,当然同情,遂相率罢市。银行派见事已扩大,始允与洪本部派合作,同沾权利。洪本部派以目的已达,应立使市民复业,于是托词解决杂捐,召集各商,既责以立筹巨款,并定由商会继办杂捐,复谓总司令待款,急如星火,表示十分为难,以相恫吓。而盲从之商人,见杂捐既不撤销,复需另筹巨款,果知难而止,开市纳捐如故矣。现两派合作,向当局承包公卖,订明于首月缴大洋一万五千元,次月二万元,第三月三万元,第四月四万元,以后逐月增加。臧致平已于前日出示布告,鸦片公卖局于二月一日成立,并公布简章。罢市风潮至是乃全告结束,而厦门官商公卖鸦片,竟于二月一日以地方政府之功令,公然营业于中国通商大港之厦门矣。

臧致平公布公卖鸦片之告示及简章如下:(告示)“照得本总司令驻兵所在,对于禁烟无不切实厉行。厦埠通商口岸华洋杂处,查禁尤难。致年来此间办理禁烟,往往过激则牵动多端,过纵则蔓延可虑。前事俱在,众所共知。当此厉行禁烟之时,非有根本主张,莫副肃清之望。爱采寓禁于征办法,于本年二月一日,特设专局办理善后,严禁私售,并将前设禁烟查缉处及各机关,一律停止。所有查缉事权,归并该局改善办理。为禁烟根本之图,即为禁烟进行之策,除妥拟简章大纲交局遵守并通令遵照外,合行通告,阖厦商民一体知悉,务各共体禁烟苦心,凛遵定章办理。倘敢故违,本总司令为禁烟计,不恤以严法相绳也,切切此告。”(下略:鸦片公卖简章)(二月一日)(1924年2月10日,第10版。)

7.厦门电

近日谣言复盛,阴历除夕,戒备特严。晚八时后,断绝行人。沿海一带,加派军队,如临大敌。司令部各要人,通宵不寐。闻因台籍游民,愤臧氏以强硬手段对待,不能为所欲为。有外结王献臣,愿为内应之说。又传某国领事曾亲赴漳州,外界谣言因此愈盛。(九日下午二钟)(1924年2月10日,第6版。)

8.厦门电

日领自提出一缉凶、二撤换警察厅长、三赔偿、四道歉四项,臧司令置之不理。霰(十七)早四时,台湾游民同时向六处放火,军警往救,竟以手枪地雷阻其前路,计当场被击死军警五人。幸各奋不顾身,天又连日下雨,均被扑灭,未致燎原。闻其原因,某领以炮舰政策,一时无效,海军陆战队无正当理由上陆,故不惜出此下策。起火处皆为台人住宅,欲借此反噬。厦人对此极愤慨,已开会数次,将以英文翻译厦门抢案,请各国领事注意。(十八日下午六钟)(1924年2月19日,第6版。)

9.厦门中日交涉扩大,日领提出三条要求,臧致平完全拒绝(蜀声)

厦门军警检查行人携枪,当场格杀开枪抗拒之台人,酿成中日间严重之交涉。至旧历腊底,侦探击毙台匪首领陈粪扫后,双方形势乃益急。自台人知陈氏不去,有意为难。于上月二十九日夜,忽发现匪盗三十余人,攻劫厦埠后海墘陈姓杉木行,军警驰至围捕。匪徒抗战一小时,猛掷炸弹,夺路而去。失赃六千元,未获一匪。臧致平于三十日布特别戒严令,大举检查。台人以臧氏坚持武力对待,憾之次骨,谋所以倒臧。惟全埠台匪仅百余人,合他匪计之,仅三百人,不能为役。因与王献臣结,为之内应。臧军闻之,搜查益急。台匪遂与王献臣约于二月一日夜二时,王军集嵩屿,(厦门对岸)以大炮遥击厦门。台人闻声,即扑攻总司令部纵火。王军乘乱抢渡。一日下午,臧军侦探队于瓮莱河,击毙一拒绝检查之台人。四时,台匪巨魁陈粪扫,为全厦台匪三首领中之最有势力,且最凶悍者,于布袋街牵党十余人,与侦探战。侦探识之,丛击陈,中三枪立毙。陈为厦门十余年积匪,今被击毙,一时人心称快。夜八时,总司令部又得台匪内应王献臣之密息,立下加紧戒严令,并密布机关枪、迫击炮。八时后举市即 无一人。及午夜,嵩屿王军以大炮向厦门遥击,先后达十九炮,其声鞫然。台人不敢应,盖首领已毙,无人指挥也。二日,台匪八十余人,集山仔顶。军警围之者三百人。

台匪自屋颠以炸弹下掷,军警以步枪仰击。战一时,毙台人二,侦探死一人。三日,双方在新马路冲突,无死伤,目下仍在双方挑战中。台人志不得逞,于是怂恿日领交涉益急,连开议,拟具条件,呈请日领提出。日领始犹暂守缄默,至是乃一面电调军舰来厦,一面由正副领事偕日警长于二月四日,赴总司令部谒臧致平,当面提出通牒,内容要求三事:(一)处罚责任人(即撤换警察厅长);(二)检举处罚犯人(即缉捕伤毙台人凶犯);(三)对于被害者予以吊慰金(即优恤台籍死者)。如届时无相当满意之答复,将出以必要之手段,并声明二月十日为答复满限之期。臧致平乃于六日派朱泮藻、范熙绩、邢蓝田为代表,与日领接洽此次交涉。至八日,大井巡洋舰及驱逐舰杉号来厦,合之原在之驱逐舰松号,日舰之在厦者,计有三艘。日领复面促朱泮藻,请于十号限期内答复承认,否则将自由行动。朱当答以贵领事既调贵国军舰来厦,原欲自由行动,且贵领事所提出之条件,敝总司令实无承认之理由。贵领事既不相谅,则亦听贵领事之任何处置而已。最后日领事仍坚请无论如何,总望于限期内完满答复。是时厦门谣诼四起,非谓台人将通敌内应,即谓日陆战队将实行登陆,甚且谓日领已与王献臣约合攻厦门者。此种宣传,以日人机关报最甚。盖欲以恫吓之虚声,屈伏厦门当局也。至十日为通牒满限之期,臧致平派朱泮藻、范熙绩、邢蓝田为代表,赴日领署面致复文,并口头为非正式答复。略谓撤换警厅长,系中国内政,闽军总司令部对于此条,根本无答复之必要。缉凶一层,当分别言之。

如台籍人民系因抵抗搜检凶器,而被格毙者,则中国事前曾以搜检凶器事商之贵领,得有贵领书面答复,故对于此项台籍人民之死伤,中国政府不负缉凶之责。其他台籍人民在厦死状不明,中国为居留政府在法律上、道义上,均应力为缉凶惩办。年来厦门社会秩序之乱,为向来所未有,华人生命财产损失不可数计。其所以致此之因,中外人士知之甚悉。今姑不必深言其故,(即指台人之扰乱)但就本事件而言,台籍在厦人民,多数所营均非正业,而为娼寮、赌馆、烟厕等。彼之交际,异常复杂。其致死之由,更待调查。凶手之为华人抑为台人,尚难预断。缉凶一事,华政府固应负责,而抚恤之说,则尚谈不到也。以上口头答复,日领令书记速记。词毕,日领要求朱氏签名。朱辞以未得总司令命令,不便擅签。当由范熙绩电询臧氏后,始签宇以上答复。日领认为不能满意,于十一日晨,由日领遣河野清副领事,亲将臧氏复文送还,并致一退还复文之理由书。文云:二月十日贵总司令派朱泮藻氏为代理,致本领事之回答,是乃欲拒绝从前贵总司令所表赞意之我方要求之大部分也。本领事所受之回答文,为一片之书生的法律论。关于本案之解决,毫无具体的事实。

自一月二日起,被杀害者达至十名,至今毫无检举人犯。唯曰:“若只知被害者,不知加害者,则抚恤问题自不能生”;又其末文曰:“如官厅与地方出于恻隐,酌予葬埋费,则尚可磋商。”如此不但不知贵总司令诚意之安在,并可谓反于正义人道。若使我国人知此事项,则必增加激昂之态度。贵总司令素唱专心维持厦门秩序,而反持扰害厦门秩序态度,是出乎本领事之意外,甚为不解。本领事对此不祥事件,欲速解决,以尽微力。与贵总司令诚心维持厦门秩序,向贵总司令交涉既达四十天,谅本交涉案,若非双方提出诚意,到底不能解决。于贵总司令亦必具同感。又贵总司令于本月六日贵函云:“特派朱副司令、范顾问、邢局长趋赴贵署,以便磋商台民在厦经过”,及朱泮藻为代理致本领事回答文,本领事对朱泮藻氏要求文末签名,而朱泮藻氏谓其无此权限,不肯签名。再由本领事劝告曰,其回答文若无签名,则毫无意味,请打电话候贵总司令指挥。即由范顾问打电话于贵总司令后,朱泮藻氏方始签名: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十日在日本领事署,代臧总司令致平手交佐佐木领事。朱泮藻然后手交本领事。故本领事甚难忖度贵总司令对本案之解决,是否有诚意于本领事。兹促贵总司令反省三思,并贵总司令致本领事之回答文,乃既拒绝从前与本领事之誓约,并不能造成贵我交涉解决之基础,故将原文直接发还贵总司令。本领事兹祈贵总司令勿听左右之献策,披沥胸襟,以解决本案,合期国交之敦睦。云云。

此项理由书之措词,固尚和缓。惟河野清于递交公文后,向臧氏面致领事不能满意之词,则颇含恫吓意。谓苟不变更答复,速加承认者,于必要时则取自由行动云云。臧氏仅答曰,倘贵领事必欲自由行动,本总司令惟静以待命而已。同时日报(《全闽新报》)遂宣传交涉行将破裂之说。此项交涉发生后,全厦人士极愤,虽向多不满臧氏之苛捐病民,至是则一致援助臧氏,于十二日由市民大会发出传单,召集公民紧急大会,以为臧氏后援。晚五时到者极众,一致主张坚持助臧,苟日兵登陆即实行激烈抵制。臧氏见民气大张,特于十二日召集新闻记者,为关于此次交涉之谈话。略谓,余在厦数年,对于地方及外交上之感情,自觉不恶。日籍台人在厦,向多营不正当职业,如娼寮、赌馆类。此种营业受军事紧急、商业凋残之影响,无从博取微利。彼等乃出其非法手段,以求意外横财。

数月来厦门秩序之乱,为中外人士所共见。予于今年年初,先求得日领及外交团方面之同意,而后下令搜检无故携带凶器之行人。盖予认为搜检凶器,为治盗匪之本源,且手段亦较和平而周密也。不料少数不安分之台人,竟开枪拒检。予之部曲,为正当防卫,故有杀伤台人之事发生。然此种拒搜凶器之杀伤为双方的,予之部曲同时亦有为台人枪杀者。台人不自反省,乃颠倒黑白,诉之于该管政府之驻厦日领。日领听信一面之词,将此些小事故,扩大至成为国际间之交涉。自日舰来厦,谣诼纷起,日当局之态度,亦觉过于严厉。此事结果,虽未可知。但余应出全力以与强权抗,决不为暴力压伏。至外间喧传交涉将至决裂,则未免言之过早。本日日领尚有公文来,订再正式谈判之期也云云。此交涉最近形势之经过也。截至今晨止,日舰之在港中者,尚无动作,亦未戒严。水兵多登陆游息于鼓浪屿。大约在日领所请再开谈判之前,当无若何之举动也。据记者所闻,厦门英美领事,对于日领此次之示威的要挟外交,亦多不满。观于年前日领对于臧部检查台人事,召集领事团会议,欲提联合向臧抗议之议案,英美领事以未予签宇为词,即可知之。目下厦门特别戒严,七时后即水陆禁止行人,盖预防台人之再通敌内应也。(二月十三日)(1924年2月20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