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8936400000036

第36章 《申报》厦台关系资料选(1)

编者按:1895年之后,随着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厦门成为当时中国除东北之外的又一个直接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威胁的一线地区,因此围绕厦门、台湾而展开的中日关系错综复杂,台湾籍民违法犯罪问题、在厦日本领事馆警察权问题以及台湾籍民与厦门地方势力、厦门军警的冲突等等,均为近现代厦台关系中的突出现象。而厦门本身在军阀混战中统治者的不断更迭变化更加剧了此一关系的复杂性。《申报》作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其对厦门的报道及时而深入,有很高的史料参考价值,以下为该报部分与厦台关系相关资料的选编。

1923年

1.日军舰又驶赴厦门

日海军驻华武官昨因厦门战端又起,形势险恶,侨民生命危险,特电调驻泊之澳门柏、松、杉、榊等四驱逐舰,驶赴该处警备,业已抵港云。(1923年8月12日,第14版。)

2.特约路透电

二十四日北京电,据厦门迟到之电报称,日水兵五百名已在厦门登陆,以防乱事。(1923年8月26日,第6版。)

3.厦门电

厦门电:保卫团与台湾籍民冲突,各死数人。今晚双方大决斗,各栅门紧闭。每晚六时,厦屿交通断绝。(1923年9月20日,第4版。)

4.日兵在厦登岸之反对声

福建同乡会昨接厦门来电云:福建同乡会、《申报》转各报馆暨全国各团体鉴:此次厦门日本籍民与吴姓冲突,日人不问曲直,藉口保护该商民,竟派陆战队上岸。骚扰行旅,擅行开枪,中国未亡而主权丧失。现陆战队尚盘据厦门不去,商民失业,群情愤激,请一致表示对待。厦公民会。(1923年9月27日,第13版。)

5.厦门通信(蜀声)

于此闽南战云初展中,厦门又有台人逞凶事。记者前函述警厅陈为铫解散市民大会事,谓陈之敢于悍然解散市民会者,因与日领为取缔台人横行之交换条件也。陈氏因日领方面既有妥协,遂积极整理警务,意谓此数月劫抢拐骗之风,当可稍杀,警厅亦可行使职权。乃即严厉禁赌,将台人赌场列为一览表,移请日领设法肃清,并将近来劫案之属台匪者,编列成表,移请日领解办。迨十四日晚,陈侦悉台人自卫团金胜者,向在崎宫下开赌,劫匪多出其门,某某等劫案均身与其事,证据确凿。爱即知会日领,会同日警,亲率武装警察,驰赴赌馆围捕。金方在馆内,为所捕获,押回警厅。不意金党闻信,立招党徒八十余人,携械分三路急行包抄,冀中途夺回。一由瓮菜河出大使宫后,一由小榕林出刣狗墓,一由崎头宫直趋塔仔街。至刣狗墓时,知金已押入警厅,方在愤恨之际,适总司令部副官杨大明经过该处,遂将杨并其荷枪护勇一名,强拥投梧桐埕日警部去,途遇一岗警,亦被掳去。至凤仪宫分署前,向内开枪,警均逃避,流弹击毙一小贩。警厅闻杨副官被掳,急以电话报告闽军副司令朱泮藻。朱立调兵一营,分布于五崎塔仔街刣狗墓一带,围搜台人自卫团,欲将副官起出,卒未能得。(一说台人自释杨出,杨以无故被掳,不允自出,)当下令严捕非法强徒。自卫团人员见势非佳,已逃避一空,团所亦经军队占驻,并派范熙绩顾问向日领提出严重交涉。日领于十五日赴厦,入台民之自卫团内,调查详情,迄今未有消息。十五日厦门市上满布军警,入夜禁止行人,市面颇为惶恐,尚未知如何了结也。(十一月十六日)(1923年11月21日,第10版。)

6.厦门通信,台人强掳臧部副官案已解决(蜀声)

台人横行久矣,官厅以其所鱼肉者平民,向未深究,台人愈益恣肆。不谓此次竟以辱及武人,遂大起交涉。此事因台人误掳一闽军第三旅部副官而起,顷晤总部某军官,知已解决。其肇事原因,系由警厅得某金店报告,途遇一前次劫抢该店之匪徒,请警协同往拿。警厅当派马巡围捕押厅,被捕者即台人金成。台人自卫团闻讯,当派人持械三路追劫未遂,适遇闽军第三旅李崇寅部副官黄某率卫兵数人经过。台人误以为金成被捕,由黄某指挥,遂强拥以去,意欲以是为质,交换金成也。到台湾公会后,(即自卫团)并加殴辱。李崇寅闻讯,立调兵驰围自卫团,面诘该会长曾某,力斥其妄,并饬兵搜寻。台人将黄某易地藏匿。李在会拍桌大骂,谓:“汝辈本系中国人,托庇外人下,欺压本国人。我李某向不怕事。”其时台湾公会四围皆持枪兵士,会长失色,力赔不是。日警长小谷闻讯,亦驰往劝李暂返,明日再议。翌日,总部一面派兵至台湾公会自卫团围搜,所有自卫团旗帜牌匾,均被收去。途遇台人携枪械者,尽捕去置台湾公会中。一时全市台人奔避,赌场娼寮,至无若辈踪迹。并搜检自卫团队长台人柯某住宅,一面由总部范顾问熙绩赴日领署交涉。日领亦以台人太无理,由酿成重大风潮,偕范过厦,至台湾公会,声言当负责办理。当由李芳芑、李崇寅、侯西浦、范熙绩及日领在台湾公会与该会会长会议。由李芳芑师长以在总部与各军官议决之五条件提出:(一)取消台人之自卫团;(二)自卫团应一律缴械;(三)犯罪台人由日领递解回籍讯办;(四)赔偿黄副官医药费及损失;(五)待臧司令返厦,由日领亲自道歉。日领均允照办,当将自卫团取消,并缴械十余枝,以肩舆由。台湾正副会长亲自陪送黄副官,沿途燃放鞭炮返总部,表示道歉,赔偿黄副官衣物及医药费若干元(数目不详),抚恤流弹击毙之小贩三千元。此次交涉遂告一段落,并闻以后台人永远禁止携带枪械游行。此次掳黄之三台人已由自卫团自行逮捕,交李旅长讯办,不知确否。此次交涉尚差强人意,黄副官送返总部时,商民亦沿途放炮,盖向受台人凌侮,今得少吐气,人心为之一快也。(十一月十七日)(1923年11月25日,第7版。)

7.厦门通信,台吴交涉案已解决(蜀声)

台吴械斗案久悬不绝。经中日官吏士绅数月之调停,至上月二十八日,始双方商妥条件。本月一日,在总商商会调印。臧致平、日领佐佐木三郎、商会会长及中日人士,并台人与吴姓两造百余人列席。双方均有演说,不外亲善之谈,谦抑逊让,固极一时之亲睦。而此震动全国之日水兵登陆保护台人交涉案,竟告解决矣。惟条件终不宣布。就记者探闻所及,即台人死者李昆玉、石浔吴姓死者吴枝,其凶手由中日官吏分别惩办,各抚恤其遗族。台人林清文身死,既未能指出何人刺杀,则吴姓难负其责,由商会代向各界募捐五百元,助其丧葬费。双方互相慰问,至肇事祸首,究属何方,则尚未得其详也。(十二月四日)(1923年12月10日,第7版。)

1924年

1.厦门罢市风潮(蜀声)

厦门自官厅以取缔市民排日运动,与日领为取缔台人不法行为之交换后,市民会消沉无声,台人自卫团亦正式解散。警厅以外交既经办妥,于是厉行禁赌。厦门抢劫拐骗多出自赌徒,而赌场实台人为之护符。日领既允官厅以实行取缔,遇警厅拿赌,均以日警同往。于是台人之赌场,遂尽关闭。虽暗中不无私赌者,然赌风固已大敢矣。不谓赌徒虽暂敛迹,而劫风则大炽。白昼闹市抢劫之案,日必十数起。军警当场多坐视不理。官厅事后又缉匪不获。商民欲裹足不出,则年关伊迩,岂能置负不索,遂不能不冒险挟金过市,匪徒亦专伺此辈行劫。前数日有某店伙夜九钟出访友,匪徒误以为收账者,必挟多金,拦住搜劫。某极力呼救,登时被匪枪毙。巡官许某闻声至,亦被击毙。而所劫者十八元耳。翌日全市大震,群惴惴以十八元而毙二命,多此者又将何如?本月二十九日午,打铁街某店,遣伙以现洋四百元偿某钱号。途中觉有尾行者,伙惧,至港仔口成美洋行门次,伙急避入。匪竟跟追,以三人守门,二人入屋行劫。伙登楼历数级,匪牵之下,出枪示威。伙坚持银裹,强夺之,银散地。从容俯拾而去。成美号见状大骇,驰召陆军警察(即陆军专以之巡逻市廛者),置之不理。岗警(此是普通警察)亦在场目击,既不捕匪,亦不鸣警。匪去,且拾散遗路旁之数银,纳之囊中。港仔口者,厦门之闹市,商业荟萃之地也。当时全街商店以繁盛街市,匪徒竟敢白昼持枪,闯门行劫,军警又袖手不顾,此后安能营业。于是全街罢市,打铁街商店闻某店被劫事,亦罢市,要求官厅缉匪严究,并惩军警之怠职者,并公请总商会筹议善后办法。总商会已于今日(三十一)开会讨论,结果尚不知何如。此事颇引起全市公愤,群谓臧军数月来所征取于厦人者,仅公开之收入,月已十二万,其员役之营私敲剥者,又不知凡几。而杀人越货之风益炽,人民已失生命财产之保障,然犹茹痛容忍。今竟在闹市昼劫,军警不理。此种现象,实人人自危。举市汹汹,愤慨已达极点。使臧氏而应付失宜者,不难激成全市罢业之风潮也。(1924年1月6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