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概之,厦门事件之后当地地方官顿生依赖英国领事之倾向,故而即便英国政府无对抗帝国政府之方针,英国领事讨地方官欢心一事且不论作为领事职责同时作为权宜之计亦属可为之事。今后若欲挽回地方官对本邦之依赖心,恐颇耗时日及手段。
英国领事一面向本官公然表明其好意,早前派遣炮舰至川石岛以保海底电线之事便于该舰驶抵前通知于下官,另就如何处置厦门事件一事,又如别页所附抄本所示率先询问本官意见,可谓颇能玩弄手段之人。
禀申如上,谨作参考。
敬具
明治三十三年九月四日
驻福州
领事 丰岛舍松(印)
外务大臣子爵 青木周藏 殿
注:附页省略
九四八 九月六日 上海在职小田切总领事代理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电报)
就美国总领事劝告帝国在厦海军撤退一事之报告
九月六日 下午三时五十分 发送
下午九时五十分 抵达
青木外务大臣 驻上海 小田切领事
第二百四十四号
驻上海美国总领事处发来郑重劝告称日本兵驻屯厦门恐于土民中激起不安之念,迅速撤离之方为上策。另,据该领事所言,驻厦英美德各国领事均持上述意见,而其中美国政府虽已训令驻厦美国领事视局势之需要,可派遣海军登陆,该总领事已劝告驻厦领事暂且推迟海军登厦。
厦门及当地列国领事态度如上所述,观当今局势,应以迅速从厦撤离我帝国海军为要,静候阁下训电。
九四九 九月七日 驻英林公使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
我帝国海军登陆厦门之事
附书一 接八月二十八日第二十九号电训而向英国政府请求之事
附书二 接八月二十九日第三十一号电训而向英国政府请求之事
机密第三十一号 十月十一日接收
厦门及其附近地方因近接台湾而屡成对台岛不正企图之根源地,常为我帝国添不浅忧虑,今次又欲发动排外骚乱,以至纵火烧毁我国寺院,帝国政府为保我国领事馆及外国侨民之安全,乃感派遣少数军队登陆厦门实为必要之举。阁下于上月二十八日发来第二十九号电训后要求将上述旨趣通报于英国政府,下官遂将该电训如附页抄本所示稍作变更后交付于巴奇氏。然其后又由驻厦领事报告得知,清国地方官厅已向驻厦领事承诺将给予外国侨民生命及财产相当保护,帝国政府遂下令本为保护日本建筑物而遣于该市之海军迅速撤离,且承诺待认定厦门回复安定之时,剩余海军亦一并撤回舰内。阁下遂又于八月二十九日发来电训要求下官转告上述旨趣于英国政府,下官遂又速拟附页乙号抄本所示文本交付于巴奇氏。
关于此事,听闻林巴里伯爵方面乃极力主张帝国政府措置不当,且未曾停止责难。又得悉有香港报纸刊载称因帝国政府登陆厦门激起该地民心骚动,英国终派本国海军登厦,各国亦纷派本国军舰驶抵厦港。虽有帝国政府举措实同俄国占领牛庄如出一辙之流言,但外务次长助理巴奇氏对本官无任何不满之词,且报纸所载其言论亦无非难帝国之处。此为眼下日英关系最为密切之时,对待清国问题一事上,实有必要协同一致共进退,但私以为(英政府)正在踌躇是否应发表为故意引起帝国政府不快之言论。
如上具报。
敬具
明治三十三年九月七日
驻英
特命全权公使男爵 林董(印)
外务大臣子爵 青木周藏 殿
(附书一)
甲号
厦门港及其附近地方因近接台湾而屡成对台岛不正企图之根源地。今次又有好事之暴徒发动烧毁我国寺院等骚乱以致危及外国侨民安全。
观此危急形势,帝国政府为保我国领事馆及外国租借之安全乃决定派遣少数军队登陆厦门。
请将上述事实告知于女王陛下政府。
(附书二)
乙号
青木子爵 致 林男爵
一九零零年八月二十九日
念及清国地方官厅已向帝国驻厦领事承诺将保护外国侨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帝国政府遂下令本为保护日本设施而遣于该市之海军迅速撤离,且承诺待认定厦门回复安定之时,剩余海军亦一并撤离。
九五零 九月七日 厦门在职芳泽领事代理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
一并发送英国领事已撤回告示及团练总局告示二抄本之事
附书一 八月三十日任地英国领事告示抄本
附书二 厦门团练总局告示抄本
机密第五十号 九月二十二日接收
英国领事撤回告示之事
接本月三日所发电文乃得悉阁下训令,即英国领事已于八月三十日发布告示,称英国遣兵登陆厦门,实乃因为日本海军登厦之举引起人心激昂所致。若此为事实,则须对外言明我帝国海军登厦乃是念及厦门排日运动及本愿寺遭纵火焚毁所致骚乱,而欲保我国领事馆及各外国侨民安全之行动,并要求英国领事撤回前述告示。如若其不予允诺则让本官另出告示以彰上述旨意。承接贵电之后,鉴于前述告示(附页甲号)贴出之时,言辞不甚稳妥,乃质疑于英国领事,英国领事听罢乃答曰:告示仅欲说明厦门局势动荡成为日本遣兵登陆之动机,而其登陆又激起人心惶恐之意而已,绝无半点加害日本之恶意。尔后又接得贵电训示,遂又面会、质疑英国领事,果然如先前一般重复措辞,至于撤下告示一事则全不允诺,而就我帝国登厦兵员之事,双方业已稍成一致,本官乃云(英国领事)大可在我帝国撤兵之同时,撤回如上告示。之后经查证方知,告示原文竟说是日军登厦才招致骚乱,同英国领事之解释可谓大相径庭,但英领事依然坚持前述口实,不予撤回告示,且狡辩称汉文洋语间多少存有差异,而撤兵之事需于规定期限完成,故而在帝国撤兵后再行撤下告示方为良策。(经再三磋商)双方终达成协议即于撤兵同时撤下告示。另,就需下官于厦门广而告之帝国遣兵登厦真意一事,日前团练总局已发布附页乙号抄本所示之通告,窃以为此通告已充分解释帝国之合理举动,故而业已无需本官再发告示,但出于慎重之虑,仍于四日之时摘其要而请训之。究竟英国是否会于帝国撤军之晓而撤下所有告示眼下仍不得而知。就前后电训之始末,大略详述如上。
敬具
明治三十三年九月七日
驻厦
领事馆事务代理领事官助理 芳泽谦吉(印)
外务大臣子爵 青木周藏 殿
(附书一)
甲号抄本
大英钦命驻扎厦门办理本国通商事务领事馆满为
出示晓谕事,照得现因日本兵上岸,人心惊惶,甚多搬走移避,为此出示晓谕各英商属民,凡在鼓浪屿厦门居住,仍旧地方官协同本领事保护,因为此举并非他意,所以派拨本国兵丁在于租界之内巡视,以资保护,尽可放心各安生业,毋须怀虑,特谕。
西历一千九百年八月三十日 给
(附书二)
乙号抄本
团练总局示
日军登岸巡行 声称保护商民
尔等铺户居民 照常不必忧惊
往来如遇日兵 切宜静气平心
听候上宪施行 特此告诫凛遵
九五一 九月七日 厦门在职芳泽领事代理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电报)
在厦日英海军撤退及海关道就东本愿寺烧毁一事所撰谢罪书之接受事宜
九月七日下午五时四十分 发送
九月八日上午一时 抵达
青木外务大臣 驻厦 芳泽领事代理
驻于厦门及领事馆内之我帝国全员海军已于九月七日同英国海军一道同时撤离。且本官九月六日业已收得海关道就东本愿寺烧毁一事所撰之谢罪书。经长时论谈,本官望海关道发出如下通牒:
教堂为数恶徒纵火焚毁,本官有失监察之处,甚为遗憾。
详情请参信文
九五二 九月七日 厦门在职芳泽领事代理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
海关道就东本愿寺烧毁一事所撰谢罪书抄本之送付事宜
附书 谢罪书抄本
机密第五十一号 九月二十二日 接收
接得九月一日电训,本官遂同当地道台展开谈判,望其就东本愿寺烧毁一事提交谢罪书,道台期欲借“教堂监守之人失火,本道深为抱歉”寥寥数语而了结此事。但如若照其所言,则有失事实之真相,且反倒于帝国不利,故严词要其予以修正,历经数次谈判,终得附页所示之修正文稿。下官虽不甚满意,但暂且收下。纵然该“谢罪书”价值不甚充分,但终究为当时时局所限,别无他法,故暂且认定其为“谢罪书”而接收之。如若今后仍有训示,则本官可令其再以修正,届时仍望仰仗贵官之指挥。具报始末如上。
敬具
明治三十三年九月七日
驻厦
领事馆事务代理
领事官补 芳泽谦吉(印)
外务大臣子爵 青木周藏 大人
(附书)
径启者,面交前信,更改几宇,以教堂被何等坏人焚烧,本堂缺查,深为抱歉。业经饬查分别认真办理在案,所有厦岛及鼓浪屿等处分扎洋兵已承允饬回饬(舰?)船,感激之至。惟定于本日何时撤退,务祈先为示知,俾可饬令兵勇前往,以资保护,而安闾阎。专此顺颂
升祺不一 各(名)另具
九五三 九月七日 青木外务大臣 发送
上海在职小田切总领事代理 接收(电报)
帝国登厦海军撤离完毕之通知
小田切,
上海。
回第二百四十四号贵电,帝国登厦海军业已撤离完毕。
青木
一九零零年九月七日 发送
九五四 九月八日 青木外务大臣 发送
驻英国林公使 接收(电报)
帝国登厦海军撤离完毕及业已接收海关道就东本愿寺烧毁一事所撰谢罪书之通知
九月八日 发送
驻英 林全权公使 青木外务大臣
第三十六号
参照本大臣第三十一号电文,鉴于厦门已回复和平秩序,且该地地方官确证将充分保护外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已于九月七日撤离剩余日本海军。另,该地地方官已就东本愿寺烧毁一事作出谢罪。望贵官将上文转电于帝国驻德法美三国公使。
九五五 九月九日 上海在职小田切总领事代理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电报)
闽浙总督所作保护外国人之承诺及英国政府对德国侵入长江流域所持态度之报告
九月九日 下午二时四十分 发送
下午五时 抵达
青木外务大臣 驻上海 小田切领事
闽浙总督于电报中向本官承诺:已严命在厦清国文武百官多加注意保护外国侨民,维持当地秩序。
另,本官从“泰晤士”报通信员处得知,德人企图侵入扬子江流域,英政府业已通报德国策动侵入之后所造成之骚乱后果将由德人一并承担。
本项属密言。
九五六 九月十一日 厦门特派室田办理代理公使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电报)
就帝国驻厦海军撤离之后,我舰停泊位置之禀申
九月十一日 下午二时 发送
下午七时三十五分 抵达
青木外务大臣 驻厦 室田办理公使
第一号
上野领事承接阁下训令,而(本官)又从上野领事处接得归港之电文。训令要领还望告于本官。诚如本领事馆事务代理日前所禀,驻守帝国领事馆之卫兵已于本官抵厦之前全员撤离。眼下各国领事馆及其他日本商馆已驻有清兵。然本官思量撤退清国守兵乃为良策,目下正于勘考之中,日后再行电信禀报。
眼下厦门港内泊有本邦军舰四艘,英法美俄军舰各一艘。窃以为本邦若干军舰暂时撤至当港不远之处为佳,以此便可观察清国人之一般意向及外国军舰之举动。我帝国舰长皆赞成愚见。静候回电。
九五七 九月十二日 厦门特派室田办理代理公使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电报)
随时通知下官北清状况之请求
厦门 一九零零年九月十二日上午十一时三十五分 发送
一九零零年九月十二日下午六时三十分 接收
青木,
东京。
九月十二日第二号 请电报下官如帝国军队登陆上海等近来北清动乱中已发生或即将发生之不寻常之事。
室田
九五八 九月十二日 厦门特派室田办理代理公使 发送
青木外务大臣 接收
厦门商况及在港各国军舰态度禀申
机密第一号 十月一日 接收
我陆战队之后,英国海军亦相继登陆厦门,其时厦门变相万端,而其中清国人自不待言,居厦台民多数已将妇女及财产转至他地,各处店铺闭锁,商业停滞。据传码头处苦力劳工(约有苦力七八百人)、船夫等人可得平日数倍之酬银,乃察彼等已悉数从事避难者货物搬运而拒绝各贸易品之运送。非但英国及各国共同租借地内置外国商店多受其害,三井物产会社、台湾银行支店等皆深感其利害,其中尤以台湾银行支店为最,该银行发行之银券于数月之前发行渐趋博得信用,厦门及周边地方流通之银券几达十余万円,岂料突发此事,瞬时纷纷前来交换正货,其价亦于寥寥数小时内涨至八万余円,加之奸商乘机放出种种谣言,竟欲以六十钱附近之价格买收购台湾银行支店一円券。且平素于该银行储蓄之市民突欲将钱财取出,该银行之信用可谓一时全毁。小官抵达当地且探查一般情况后,乃以为割让台湾以来,当地附近部分清人对我国民多少怀抱不良感情,以至发起排日运动或收复台湾等种种谣言以逞一时之快。然彼等并非怀有抵抗帝国之实力,多数与普通清人无异,甚至反之,多有祈求平安无事之倾向。故而本愿寺(租来之房)烧毁前虽无从查知骚动之形迹,但(当地)毕竟历经前述萧条结果后,仍于陆战队撤离之时重回旧时人气,码头苦力船夫亦重执旧业,现今已同(东本愿寺)烧毁前别无二致,且暂移他地避难之人亦相继返厦。台湾银行支店之存款日呈增势,纸币信用亦回归旧貌。如此视之,当地情况可谓已恢复如初,现今厦门港内泊有帝国军舰四艘(高千穗、和泉、高雄、筑紫)、俄法英德军舰各一艘,此等外国军舰均为我帝国陆战队登陆之后相继入港之舰,观其情况可知各国乃为观察我帝国泊于港内数舰之动静而刻意泊之。换言之,各国军舰乃是不得已与帝国军舰相伴。有鉴于此,如若我帝国军舰当中一舰留守港内,其余遣至电线接续附近之地暂且回避,则各国军舰必定解缆启程,如此一来,必定为我帝国观察而后状况提供便利。参第一号所发电文乃知如上种种之事,据报如上。
敬具
明治三十三年九月十二日
出差至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