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宁波盐业史研究
8931800000022

第22章 1949-1966年的宁波盐业(1)

第一节 宁波盐业的场区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宁波各主要盐区由于长期遭遇战争的破坏,滩田废弛,盐田荒芜,设备年久失修,盐民生活十分贫困,盐业生产陷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状态,亟待恢复重建。新中国成立后,为保证民食与照顾盐民生活,宁波地方政府拨出专款进行海塘修建和盐田改造,积极开展盐场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大力发展盐业。

一、海塘修建

海塘是盐场的生命线,盐场的开辟、建设、推移和垦废均与海塘的修筑密切相关。但截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宁波盐区除少数晒场外,盐民们制盐无一例外都在海塘外滩涂上进行,向无海塘拦护,只是挖沟筑台,沟引海水,台上刮土淋卤,煎晒成盐。是时,盐场无海塘保护,潮水涨退失控,不仅一过中秋,日潮夜汐,海水漫没盐场,灾害频仍,一年之中有半年以上为停产期,而且生产设备和成盐易遭风潮漂没淹损。为确保盐业生产的安全,新中国成立后宁波盐区即着手改进水利设施,围塘筑堤,设闸排纳,蓄储咸潮,盐民在塘内作业,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

杭州湾南岸盐业海塘西起余姚临山,东迄北仑穿山,是宁波的主产盐区。其中,清代以前筑有海塘6条。民国35年,在清光绪年间和民初所筑海塘的基础上,修筑起七塘。新中国成立之初,在清宣统年间和民国所筑海塘的基础上,1958年又修筑起八塘。八塘的建成,改变了千百年来盐业生产主要在海塘外进行的状况,八塘内每乡水利自成系统,储水量达到每亩60立方米,可供盐田用水10天以上。

八塘在慈溪境内长70千米,东至龙山乌龟山以东650米与镇海区海塘相接,西至杭州湾镇泥墩村与余姚市海塘相连,分观城段、龙山段和庵东段三段围筑而成。其中,观城段始筑于清宣统元年,东起淞浦红旗闸,西至淞浦红旗闸,长25千米。龙山段建于民国36-民国37年,东起伏龙山西麓的山下闸,西至洋浦与逍林八塘相接,长7千米。至于庵东段,其全长38.46千米,是庵东盐区在新中国成立后围建的第一条大塘,围成的滩涂面积达5150公顷。

新中国成立后,八塘的围建断断续续。1952年,先筑长300米的东三滩晒场段。1955年3月14日,开工围建东三乡八塘。该段海塘东起沙滩路滩晒场西角塘,西至东二乡胜利闸,全长8079米,塘面宽4米,高3.5米,外坡1∶3,内坡1∶2,建水闸4座,完成土方量374152立方米,投资27万元,于4月23日完成。建成后,整个东三乡除七大队外,其余均被围在塘内。从1958年1月1日起,开始围建东二乡四灶浦至西三乡劳改场段八塘,参加者除庵东区东一、东二、西一、西二、西三五乡群众外,庵东区各机关及工商业者也积极支援,每天出工人数达八九千人之多。该段八塘工程全长25450米,建水闸4座,完成土方量812037立方米,建塘投资85.4万元,仅用23天时间就修筑完成。是时,还有两个大队未入围。嗣后,1963年2月4日至16日,在西三公社一大队添建八塘一段,塘长2831米,由西一、西二、西三、东一四个公社合力完成。1965年12月,又围建东三公社七大队八塘一段,自滩晒场东塘角至新浦下闸西岸止,全长1100米,由东一、东二、东三三个公社完成。与此同时,从1960年起,分段在海塘外以水泥石浆砌建护坡,以提高海塘牢固度,截至1965年,八塘水泥石浆砌建护坡工程全部完工,成为庵东盐区抵御风潮的坚强防线。该项工程总投资为900万元,有“一步一两黄金”之说。至此,八塘全部完工,全长达38460米。此外,在杭州湾南岸东段的北仑区白峰、郭巨等地,也有数个小盐场围建的海塘。

其中,建于1965年的白峰镇有轮江盐场和外峙盐场海塘,筑堤分别长达1370米和1500米,围建土地面积分别为24公顷和20公顷。

象山港沿岸的海塘修建,最有影响的当是梅山盐场海塘。其位于梅山岛南,东起磨潭山,西至下峙头,全长4946米,自1958年4月中旬至6月25日,宁波市集中2900余人,完成土方量14.8万立方米、石方量5.58万立方米,种植松树万余棵,历时72天修建而成,围垦面积约333公顷。奉化境内也有盐业海塘4条。东海盐场海塘建于1958年,长1420米。其中,横塘970米,直塘450米。

岱山的海塘修建,最早开始于衢山。1952年9月,衢山盐民率先于泥场中段筑成三条小泥塘,抵御潮水,塘堤总长3045米,高1米。其中,岛斗盐场1130米、桂花盐场1805米、塘岙盐场113米。是年,桂花盐场修建起岱山第一座小型闸门,初步实现小范围控潮和蓄咸,化水害为水利。

建国之初,包括宁波在内的各盐区虽然修筑了海塘,设闸控潮,蓄咸抗旱,对盐区进行了综合治理,但是时盐业设施质量标准还比较低,经常处于破损状态,易遭台风和大潮的损毁。1962年,各盐区为贯彻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暂停新建海塘,着重加固原有海塘与水闸。

1963年4月9日,浙江省轻工业厅、财政厅、水电厅联合对集体所有制盐场海塘、水闸维修给予补助,共105.4万元。其中,给予宁波专区补助77.3万元,维修海塘10900米、水闸40座。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海塘与水闸基本得以巩固。

二、盐田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宁波盐区制卤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刮泥淋卤或摊灰淋卤,结晶采用的也是传统的板晒和坦晒方法。新中国成立后,宁波老盐田的技术改造,是从1958年浙江省轻工业厅推广流枝滩盐田开始的。该年11月,浙江省轻工业厅肯定了瑞安县塘下莘塍人民公社的流枝滩盐田,并于11月底在玉环桐丽盐场召开现场会议加以推广。从1958年起开始推广的流枝滩制卤,后因枝条架易遭风毁,流下式盐田流量难以控制,并出现费用昂贵等问题,推广流枝滩的做法受到质疑。1965年11月,浙江省轻工业厅在全省盐田技术改造会议上,肯定了改建平滩的做法,否定了流田及枝条架,认为它不符合浙江省情。至此,浙江各盐区又开始改流枝滩为平滩。

1949-1966年,宁波对老盐田改造,主要集中在庵东盐区和象山石浦盐区。从1958年起,宁波盐区大力推广流枝滩,修建枝条架,通过日晒制盐。梅山盐场从1958年建造流枝滩日晒制盐,至1960年建成流枝滩246公顷盐田,枝条架达299座。庵东盐区从1959-1961年,建成流枝滩盐田12760亩,投资572622元,投工80多万元。其中,1960年建造的流枝滩盐田长356米,宽150米,每个单元80.1亩。截至1962年统计,庵东共有枝条架166座。象山县从1958年起推广流枝滩,当年建成大小枝条架5座。1959年,象山县大小枝条架增加至13座。1960年,象山县流枝滩盐田达1043亩。流枝滩制盐利用海水流动和枝条架立体与平面蒸发相结合,形成了较高的蒸发效率,缩短了制卤周期,增加了成卤量。但平滩制盐与之相比较,具有制盐成本低,操作简便,劳动负荷轻,且有利于推行机械化生产的优势。因此,自1962年起,流枝滩推广被叫停,并逐年减少,最终被平滩所取代。

1964年,梅山盐场开始全面将流枝滩改造为平滩。翌年,全场改造宣告完成。庵东盐区在1963年和1964年平滩试验的基础上,1965年以后以公社为单位对老盐田进行规划,安排改滩施工,每年改造一部分,改建的均为平滩。其中,西一公社五大队所设计的滩型为二道扬水式,四通十七步,当中安装电动轴流泵一台翻水,每一生产单元长350米,宽120米,毛面积63亩。象山县从1963年起改流下式盐田为平滩盐田,县内老灰晒盐田逐步被改造为滩晒。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1965年底,浙江全省滩晒面积达3539.57公顷,已占全省盐业生产面积的1/3。

与此同时,宁波盐区也推广使用了其他一些有关盐业生产的创造发明。1950年,庵东盐民苗永良发明了大漏碗,即开挖出直径3.55米、底径3.28米、深0.65米、容量4.6立方米的漏碗,使出卤速度加快,卤度加浓,从而提高了产盐的质量和产量。1952年5月,庵东盐民金文泰发明了泥盐板,即开挖出最大可容卤25担的长方形蒸发池,在一天之内可使18度卤提高到24度,并可使盐产量提高二成。1955年4月间,慈溪东二乡曙光盐业生产合作社试验成功人工增咸法,即将淋过卤的生泥挑铺地上,泼上海水,让其蒸发,快速吊咸,经两天日光曝晒,即可成为咸泥,称薄铺生泥,利于用短晴天多刮咸泥。1955年夏,庵东盐区苗杏龙发明“地漏”成功,把原来造在泥基上的漏碗改成与白地相平,将缸井桶埋深,对白地上漏碗的布局进行规划,每20米见方的白地配15担容量的漏碗一只,用小水沟分开,可增加产卤量和减轻挑泥爬高坨基的负荷,与高漏比较可以增产50%~70%。

1956年,庵东盐区马家善、丁泉新发明了自动水闸,可以节省管闸劳动力。

该发明在1956年至1957年,共推广10座。1957年,庵东盐区为改进蒸发结晶设备,用砂灰浆创造了砂灰结晶池成功,用以晒盐或蒸发淡卤,与木板比较,每平方米造价低0.88元,且可增产10%。该发明在1957年试验成功的当年,即推广2903块,共计30227平方米。1958年,慈溪丁长和发明轮番操作法,口诀是:开沟吸潮泥更咸,薄铺生泥要轮番;张张白地双套漏,多做蒸发结晶池;点滴淡卤全利用,上板卤度二三四;万众一心拼命干,亩亩高产有保证。这是对刮泥淋卤生产过程比较系统的一次改革,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此项发明适合慈溪盐区土质沙性重、海水淡、降雨量多的自然条件。经浙江省盐业部门批准,该发明在1959年庵东盐区技术革新总结中得到全面推广。据有关资料显示,1959年,推广面积为3万多亩,占刮泥淋卤面积的50%。1960年9月报导,推广面积为44018亩,占刮泥淋卤面积的81.82%。此外,庵东盐区为解决储卤设备不足的问题,1957年用砂灰浆创制了砂灰缸成功,用以储备鲜卤和苦卤。砂灰缸可以代替陶制卤缸,解决了容器不足的问题。是时,宁波盐业的生产方法与工艺、盐田结构及制盐设备不断改进,技术指导系统日臻完善。

1949-1966年,宁波老盐田的技术改造,为此后的盐田改造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增强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改造老盐田的信心和决心。但限于当时的盐业管理及设备等具体条件一时还难以跟上,以及体制多变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又加之正值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宁波盐区的落后面貌实际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新建盐场

1949-1966年,宁波盐场建设是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吻合的,并形成或长或短的起落周期。1958年,在全国大办工业的形势下,浙江盐业的基本建设方针是:中小为主,分散建设,发挥地方积极性,依靠合作社力量,全面发展。由此,宁波沿海各地纷纷围涂建塘,开始积极兴建盐场。其大致分为北、中、南三片展开。其中,北片为慈溪盐区,中片为镇海、鄞县、北仑、奉化盐区,南片为宁海、象山盐区。

慈溪盐区在八塘建成后,制盐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盐场面积伴随着海塘的修筑不断扩展。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50年至1965年,慈溪盐区盐田面积的变更大致演化出一个抛物线的发展轨迹。1950年,盐田总面积为63346.20市亩。1958年,盐田总面积为100179.00市亩。1965年,盐田总面积为67705.00市亩。1958年与1950年相比,慈溪盐田总面积增长了约58.1%。

梅山盐场地处北仑区梅山岛,位于象山港北部,系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唯一的市属国营制盐企业。1958年3月,宁波市委、市人委抽调市区、鄞县、镇海等地机关干部和工矿企业、文教卫生单位职工、工商业者、学生、社会青年及其他人员2900余人兴建梅山盐场,最多时参加者达5100余人。

该年10月,挖通完成了2150米长的纳潮河(宽25米、深2米)与4700米长的排淡河,并建造了流枝滩,从而正式投入生产。1959年,建有流下式盐田40.94公顷,枝条架110座,蒸发池19.59公顷,结晶池3.84公顷,以饱和卤火烧制盐56.7吨。1960年,建有盐田生产面积258.6公顷,枝条架299座,配置发电机组235千瓦,柴油机240千瓦,高、低扬程水泵148台,场内建有公路连通,并在一工区建有盐场码头1座。投入使用后,当年产盐即达4457吨。1964年,又将流枝滩全部改建为平滩,形成了年产万吨原盐的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