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8929100000089

第89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3)

(一)突出抓好学科建设,夯实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基础

做强做大做优学科是提高学校服务能力的基础。因为学科会聚和技术集成要通过高水平的学科整合而成,没有强大的学科实力,自主创新就缺乏坚实的基础。1993年以来,浙江工业大学对学科建设始终给予高度重视,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先后提出了“以任务带学科、以学科促进学位点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位点—研究所—学科性公司三位一体建学科”等学科建设思路。2001年在制定中长期(2001—2010年)发展规划时,又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方针,强调“学科建设的标志是学位点建设,基础是科学研究,核心是队伍建设”的发展思路,明确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抓重、扶新、布点、创新”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制定了“按一级学科规划、二级学科建设”的方针和原则,使学科建设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型、有规划、有重点的推进态势,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共有二级学科80余个,涵盖理、工、农、医、文、经济、管理、哲学、教育、军事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省级重点学科21个,其中12个学科因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学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学科领先水平,被评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占全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三分之一强),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71个。近五年,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2008年专利授权量全国高校排名第5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全国高校排名第17位,科研经费达到了2.93亿元,其中70%的课题直接来自于地方或与地方重要经济的发展紧密对接,为浙江省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多年的学科建设,为学校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加强化工、机械、建筑等传统优势学科的改造,为浙江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集中力量加强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新兴学科建设,在浙江省的新兴产业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建立一批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推进技术集成,解决区域发展中的科技重大问题;通过科研组织方式的创新,形成以科研任务为导向的科研创新团队,主动瞄准区域科技重点领域和目标,集成原有学科基础,会聚优势学科,建立较为稳定的跨学科的研究集群,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在区域科技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中,力争取得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科研成果。

(二)大力加强平台建设,形成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载体

平台建设是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没有一流的平台就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就无法实现高水平服务的目标。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浙江工业大学以优势学科为牵引,着眼于共性关键技术,着力构建了国家、省、学校三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学校设有83个校级以上研究所(中心),分别分布于浙江省支柱产业化工、机电、信息制药、生物、环境等领域,其中与政府共建服务平台5个,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37个;投入9591.06万元购买价值1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250台件,建立了基础实验示范中心4个、以学科为依托的先进的专业综合实验室17个、工程教学中心4个、建成和在建的平均投资额500万元的工程研究中心10个、人文社科研究中心3个;联合共建浙江省新药创制平台科技服务中心和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个;建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绿色化学合成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的良好科研创新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同时,为提高科技平台的效益,学校对平台运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建立学科、学位点、创新平台多位一体共同建设的平台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平台解决技术需求,提出科学问题,学科与学位点在解决科学问题的同时,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形成了技术服务——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共同体。二是采用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的资源配置模式,实现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当前,科技自主创新过程对研究的物质条件和平台基础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为科技资源集聚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学校将通过顶层设计、资源集成、优势互补,着力构建三类平台建设新体系和新机制,有效实现人才、资源和技术等要素的高度集聚。首先,针对浙江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的特点,瞄准与主流产品相关联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深度参与省内重大专项、优先主题和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其次,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参与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上下功夫。第三,加大科技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用学科会聚、集成创新的新理念来整合科技资源,建设科技平台,在科技平台建设中树立开放的思想、共享的理念。

(三)着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浙江省人民政府在《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浙江工业大学科研开发的优势,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始终坚持把区域发展需求作为科技创新的动力,鼓励科技人员走向市场,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一是直接与企业进行科技合作,为提供企业技术咨询和服务。一方面与省内大中型企业如巨化集团、镇海炼化、秦山核电厂等进行科技协作;另一方面与浙江省众多的中小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担任企业科技顾问,建立联合研究所,共同开发新产品,联合培养研究生。学校先后与浙江省的1000多家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科研开发联合体37个。二是在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与制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争取原创性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三是与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浙江省30个地、市、县的政府部门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科研经费大幅增加。2008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2.93亿元,其中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经费占70%。科研经费的分布结构充分反映了学校与地方经济互动的深度和广度。“十二五”期间,学校将围绕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绿色浙江、数字浙江和文化大省等重大战略,深入凝练研究方向,努力形成特色和优势,实现与区域科技重点有效对接,力争在若干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实现与企业科技需求有效对接,与省内一批企业共建科技合作战略伙伴关系,为企业提供“订单”式服务,为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作出贡献。

(四)加强培养和引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创新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一方面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实施运河学者、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自主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培养教师;同时采用聘期长短结合的岗位聘任制度、优劳优酬的岗位津贴制度,有效激励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838人,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336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80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86人,占专任教师队伍的32%。目前,学校拥有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浙江省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创新团队25个。下一阶段,学校将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大力培育科技创新团队。以学科平台为依托,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方向组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以解决区域经济社会的重大科技问题。二是要努力培养战略型学科带头人。到2010年,学校将引进和选培10名能站在本学科前沿、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的知名学科带头人;20名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的杰出者争取进入国家杰出青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队伍;100名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成绩并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三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迅速成长的文化环境。学校要在队伍建设过程中,建立以教师能力、水平和教学科研绩效为依据,确认其学术地位的竞争机制,造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建立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管理政策方面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氛围,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另一方面,学校强调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主动承担精英教育的任务,大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竞争力强,能适应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一是设计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框架。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学校按照“前期宽口径按类培养、后期多样化专业教育”的基本框架顶层设计培养方案,拓展课程体系,扩展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开放理工实验班方案,基于学科开放交叉推行双专业方案,培养工程科学型、复合型、技术型人才。二是强化工程实践体系建设。浙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块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工程实践教育提供了支撑。学校因势利导,创设了工程与社会、工程与人文实践项目。为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逐步形成了“数学建模—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创新设计—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型实验增加到465项,工科类专业每个专业课程设计达到4个以上,4个学院增设了创新设计,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密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为了鼓励毕业生创业,学校专门开设“创业管理班”第二专业;从2006年开始,每年一次举行“运河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有部分项目成功吸引了风险投资,成功开设了企业;2007年11月,我校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国际劳工组织授予“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称号,2007年12月,我校还与杭州市劳动保障局联合设立了杭州市首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全校每年有2万余人次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三是努力构建学生训练保障平台。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建立起“创新基地+创新项目+创新竞赛”创新教育训练模式。

学校专门建设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20个、大学生创新基地11个,每一个学科带一个学生科技型社团,建设学生科技型社团74个;设立校院两级科技创新基金,本科生四年参与研究人数达70%以上;通过自办(16个校级竞赛)、合作(校企合办16个主题竞赛)与参与(“挑战杯”和9大学科竞赛)相结合,建立起学生学科性竞赛的开放运行模式。四是建立可持续的管理支撑体系。通过聘任、培训、考核、激励体系建立热心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队伍,强化教学线、学生线合力推进创新教育的工作机制,系统构建以“选专业、选课程、选进程、选教师”(四选)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自主学习机制,构建国内外名校互通的知识会聚环境。学校目前每年培养高素质的全日制毕业生1万余人,社会评价我校毕业生的特色是“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中国校友会网等2007年推出的“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榜”中,我校杰出人才培养位居全国高校第59位;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08年度高校就业能力排行榜,我校毕业生2008年度就业能力指数83%、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95%,分别比全国211院校平均水平高出5个和2个百分点。目前在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0个类别的立项中,我校已经在其中9类项目中获得立项(另有一项主要面向西部高校),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规划教材24部、学校成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单位。我校获得立项的项目类别、数量在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中稳居前列,反映了我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

浙江工业大学是省属重点地方性大学。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