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8929100000088

第88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2)

(二)地方院校强在何处

周济部长认为,高校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应该坚持“顶天立地”的方向,上要“顶天”,下要“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国内外高水平成果;所谓“立地”,就是要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大量的科技问题。“顶天”和“立地”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学科前沿的突破,可以带来整个产业链的巨大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释放,自然能造福于人类,这就是“顶天”。“立地”的含义是,没有哪种学术工作比服务国家利益、创造社会财富、给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带来实惠更高尚、更重要,这种“立地”其实是最高宗旨,也是“顶天”。而且解决经济社会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往往也就在重大科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顶天”和“立地”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转化的。虽然,周济部长论述“顶天立地”是针对所有高校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工作有所侧重。很明显,教育部所属院校以其实力毫无疑问应该属于“顶天”,而地方院校也以其优势和特色,只能是“立地”。只是相对或比较而言的,但不能绝对化。教育部所属院校只能“顶天”,而不能“立地”。或者说,地方院校只能“立地”,而不能“顶天”。说的更确切,在“顶天立地”中不同层次和类型高校会有侧重。因此,高水平大学强就强在“顶天”上,而地方院校强就强在“立地”上。地方院校是一个庞大群体,也是分层分类的。如上海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虽然是地方本科院校,其总体办学水平基本上接近高水平大学。因此,这类大学更为科学合理的定位是,“顶天”与“立地”兼而有之,但侧重于“立地”。

(三)地方院校如何做强

既然,地方本科院校侧重于“立地”,那么就决定地方本科院校做强的方向,地方院校强就强在“立地”上即是基于“立地”的做强。

1.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作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是职责所在、理所当然的。然而,在传统文化对教育或高等教育根深蒂固影响的国度里,服务地方显得并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主流文化不象美国社会,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实用主义文化,倡导的是自由主义教育,因而服务地方则成各高校的文化自觉。而我国传统的主流文化是国家主义、理想主义文化,倡导的是重学轻术的教育,并一直影响到各高校教育理念的选择,因而服务地方与传统的主流文化必然发生冲突,因而很难成为各校的文化自觉,不能理直气壮也是必然的。因此,从国家层面讲,要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只有文化建设好了,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才能确立,才能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否则,服务地方只是徒有虚名,或者表现为高校的市场行为。

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还要解决长期困扰高校的两大认识问题:服务地方就是服务站,服务地方等于低水平。大学是不是服务站?这对大学校长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忌讳的问题。在我国,只要谁提到某所大学是服务站,这所学校的校长非站出来声明不可。为什么?怕被别人讲自己大学是服务站。这与美国州立大学称自己学校是服务站,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际上,服务站并不不可怕。大学尤其是地方院校成为地方“思想库”、“创新源”、“人才库”,就是广义的服务站。这样的服务站是当之无愧的,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更是高等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美国的斯坦福、威斯康星等大学就是出色服务地方,从一般的院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当然,服务站本质上是提供知识和技术,而不是老师和学生去办工厂或公司,或去当工人或农民。在我过,“服务地方”往往与低水平相提并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如当年上海浦东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还比如说对浙商、浙江民营经济、温州模式、浙江现象等研究,是地方重大建设和技术公关项目,但不是低水平研究,而是高水平的研究。服务地方,关键是有没有实力和底气,有实力和底气,地方的小课题里也能做大文章,出大成果。

确立“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概念。全方位就是不只是人才培养上,而且在科研上,都要以地方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地方社会需求为目标。立体的核心,就是地方与高校要形成互动。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形式多,真正的互动少。原因是高校还没有走出校园,还是处在一种半封闭状态下办学,即不知道真正的社会需求是什么,那么服务什么?又如何形成互动?尽管传统行业办学体制有很多弊端,但行业办学是有特色的,行业需求与行业大学办学是紧密对接的、行业与教育互动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现在高校借鉴的。

2.要与地方强势、支柱、特色产业无缝对接,真正把学科建设嵌入到地方核心、支柱产业中。学科是科学技术的分支,这就决定了学科建设很大程度上遵循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不是遵循社会职业需求和发展的教育规律。而且我国大多数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实行学院制以来,学科组织化特征和在大学龙头地位更加明显和突出,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科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导致学科建设重视科研。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目前建立在科研为基础为核心的大学评价,与学科制实行不无关系。这种根源于学科制的大学评价制度,必然导向高校对科研中的知识形态的关注和重视,而对科研中的实践形态的忽视。因而,尽管多年来强调科学技术转化生产力,反对书斋式研究,但研究成果停留于实验室,或获奖阶段,不重视转化,还是非常普遍。因此,制约了高校学科建设与地方产业结合的深度和紧密度。正因为学科建设遵循科学技术的规律,因而高校对知识创新非常敏感和高度关注,而对产业需求和驱动的反映却相当迟钝和忽视,导致学科建设中的学科交叉只是一种知识形态上的“拼盘”。再加上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学校的历史、文化等有关、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行业发展运行的区别,大学学科建设往往与地方经济行业必然存在比较大距离。而且这些地方和区域,不仅有地方院校,还有教育部所属的高水平大学,这也导致了地方政府把高层次的课题和重大技术攻关课题依托于这些高水平的大学有关,从而导致对地方院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结合上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久而久之,地方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的分离长期存在,而且分离还在加剧。造成这种现象,地方院校是主要责任,而地方政府也有一定责任。

怎样才能改变地方院校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分离的现象?使地方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我觉得,地方院校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就是要把为地方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是一种大学文化,而不是大学的市场行为。假如大学为地方服务,只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不是大学文化,那么这种服务必然是服务的市场化和功利化,这与基于大学文化的社会服务是向背的,因为这种服务说到底与利益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因此,只有强化学科建设中责任和使命意识,地方院校才有可能真正用心解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无缝对接。第二利用现有地方院校与地方社会、企业的合作形式,如合作项目、合作组织等,使学科建设真正融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中。三是更高层次的对于地方院校具有战略意义的,就是学科建设如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者说与经济社会发展联动。这里有待于研究的是合作体制、机制和载体等,可否考虑在地方重点院校建立大学基金会或大学发展委员会,其成员有政府官员、经济界、企业界、社会名流和大学校长组成,定期研究地方院校的办学方向、学科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经费筹措等。还可以在大学设立《经济.社会.大学发展论坛》。利用《论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脉,也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定向。也就是在地方院校学科建设中真正体现地方政府的意志,与地方强势、支柱、特色产业无缝对接,把学科建设嵌入在地方核心、支柱产业中。

(三)强化技术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突出地方特色,培养地方创新创业人才

与教育部所属的研究型大学注重理论、自主创新,培养高层次理论型人才比,地方院校当然是注重技术创新,培养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才,这是无可厚非的。然而,现在大学评价制度又是以科研为主要内容,以高层次高水平课题和成果为最高分值权重的,如国字号课题,国家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国字号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分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等;还有论文三大索引等。这些“国字号”的课题、项目和成果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很高的分值权重,这对于地方院校极具吸引力的。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并不是低水平,只是一种研究层次之分,而且在科学技术越来越一体化,科学与技术界限越来越模糊的今天,比如高新技术,很难界定是科学还是技术。因此,技术创新并不比理论创新容易。因此,不管是作为学术组织大学对学术追求,还是对功利的追逐,使地方院校至少一部分最具实力的地方院校不安分于地方。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简单指责和否定,而是要认真研究,制定出实实在在、富有成效的对策和措施。比如说,教育部要改变现有单一的包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评价制度,尽快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大学评价制度,并制定政策,以行政和财政的手段激励高校在自己层次和类型上办出特色和水平,限制和制约不安分守己大学。但也不能一刀切。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确实需要创办一二所高水平大学,应在教育部与地方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对这一二所大学给予重点支持。

另外,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通过校内的实习工厂,或学校实习仿真系统,或通过产学合作组织和项目来进行,但是对大量的大学生实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杯水车薪。因此,我国政府也要像美国政府一样通过合作教育项目推广和优惠税收政策,驱动社会企业积极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根据有关资料,2/3的美国大学都与社会企业建立了合作教育组织和项目。假如我国大学也能与社会企业建立这种合作组织和项目,那么,我们的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就有基地和制度保障。否则,像现在放羊式的实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只能是走过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大学教师精心指导。德国为什么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主要是高校教师都有企业实践的经历,双师型的教师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我国高校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来到学校去,没有企业实践的经历。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连传统的上岗培训的环节也被取消了。因此,有不少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不知道如何上课。这种现象不是个别高校的现象,可以想象在这样教师指导下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一种什么状况?因此,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和提高,必须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当然,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不可能完全效仿德国双师型的模式,但强化教师的企业经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可以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措施来落实。高校可制订一个教师培训计划,即分期分批把教师派往社会企业去兼职,或利用高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教学、合作科研组织与项目,在与社会企业的合作教育与科研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师资培训有成效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涉及办学经费。我国目前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一直处于在3.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高等教育投入的6%。再加上这几年建大学城,负债办学的学校比较普遍,经费更显得捉襟见肘。

因此,政府对高等教育应加大投入,保证4%的到位。办学经费的到位,学校才有可能加大对教学、科研的投入,高校科研和教学才能上水平、高质量、有特色。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背景下浙江工业大学的战略选择

地方高校的希望和出路就在于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全方位地为所在区域发展服务。浙江工业大学近年来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的办学宗旨,把区域需求作为工作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通过服务社会,履行自己的使命,赢得办学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办学能力,加强学科建设,打造创新平台,强化区域服务,培养创新人才,推进学校持续创新,形成了“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特色,实现了区域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