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8928100000011

第11章 学为中心:主体性学习模式(2)

(4)受外来文化负面影响大。调查显示,学生对外来文化产品特别关注,是外来文化产品的消费主体,成为外来文化时尚的“领潮人”和“风向标”。外来文化产品的消费有很多方面,我们发现学生中有明显的四个特点:一是对洋快餐趋之若鹜。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在城市甚至乡村风行。调查中,有80%的学生吃过洋快餐。当问到“你最喜欢到哪类饭店就餐”时,18.3%回答喜欢西式快餐,13.7%回答喜欢韩式餐馆。二是对名牌服饰如数家珍。学生对名牌服饰持“喜欢并尽力购买”态度的占25.4%。当问到“您购买服装遵循的原则”时,追求“漂亮”的占24.5%,“时髦”的占14.7%,“名牌”的占10.6%,回答“实用”的仅占28.6%。

三是对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及外国影视、图书津津乐道。中国港台地区影视节目以及韩日电视剧、美国的电影最为受宠,比例依次为29.1%、22.2%、17.3%,中国大陆影视剧占25.0%。看电影的主要渠道是电影院和光碟。国外图书深受未成年人喜爱,《樱桃小丸子》、《哈里波特》、《鸡皮疙瘩》等位居前列。继《哈里波特》之后,影坛和书市又刮起了“魔幻”、“恐怖”之风,像《少年魔法师》、《魔法动物园》正在学生中流行传看;日本的卡通、连环画、武侠、言情口袋书在学生中也很流行。四是对洋节日情有独钟。在调查中,37.3%的未成年人在情人节时收(送)了礼物。

3.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从个体角度分析,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发育成长的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其自身素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未成年人处于一种“物质营养过剩,精神营养缺乏”的状态。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性器官和性机能开始发育成熟,而身体其他部分尚未完全成熟,对人生、家庭和社会缺乏深刻的理解,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就容易陷入某些误区,甚至导致许多不良的后果,造成终生的遗憾。心理因素是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育成长的核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因素。认知可以帮助未成年人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从而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情感的量度指标是情商,它代表着个人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是形成人的思想道德的基础素质。

行为是观察和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一个重要窗口,分析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错误认知,缺乏心理上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及外界必要的心理疏导是重要原因。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变的特殊时期,被称为成长中的“危险期”。他们在生理上处于“萌动期”,在心理上处于“朦胧期”。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身体生理“早熟”与心理“晚熟”的反差越来越大。由于阅历、经历浅,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差,极易引起思想迷失和行为失范,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

(2)社会环境影响的因素。具体体现在大众传媒、文化市场和网络方面。首先是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未成年人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因此,在传媒中的恋爱及性生活、黄色书刊、影视录像及网站、黑社会的打杀、抢劫、强奸、赌博等镜头就容易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其次是文化市场上的审美错位。一些文艺作品,为追逐市场卖点牟取高利,置社会责任感于不顾,在为未成年人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掺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的腐蚀品。文化市场出现了一系列审美颠倒,如褒庸俗贬高尚、褒直觉贬理智、褒调侃贬拼搏、褒奢侈贬勤俭等现象。这些颠倒对审美观尚未形成、辨别能力比较弱的未成年人具有很大的腐蚀性和诱惑力。再次是网络、短信的监管乏力。在新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手机短信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柄双刃剑。它们既是新的信息源和通讯工具,又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会危及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如受网上暴力色情信息、色情短信、网上游戏等影响,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旷课、逃课、学习成绩下降,甚至走向违法犯罪。

(3)学校教育的因素。在一些学校中,“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德育工作依然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无奈境地。不少学校重点抓的是“硬件”建设、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德育存在分散、割裂状态及形式化、浅层化倾向,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使教师的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改变,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损坏,不仅动摇了学生的道德信念,而且使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加上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过重,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不能引起学校重视,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帮助和解决,致使一些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以思想道德水平的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并由此导致精神空虚,产生过激行为。

(4)家庭教育误区的因素。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照顾得太多,满足得太多,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个“小皇帝”。有些家长自身缺乏成就感,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批评指责多,赏识鼓励少。有些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对子女只要求学好功课,至于什么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有些家长为了挣钱东奔西走,只知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使孩子由于孤独无聊、缺乏监护而误入歧途。还有一些家长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自己却吃喝玩乐,不注意给孩子创造文明的家庭环境,不注意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5)外来文化冲击的因素。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实现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变化发展势必带来文化的变化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我们处身于一个国际大交流和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向多样化和非线性化。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不断渗透,我国社会也出现了种种无法回避的文化矛盾现象,外来文化正在逐渐挤占传统民族文化的阵地。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剧烈冲击,不同文化观念引起人们思想上的骚动、混乱,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出现较大的跳跃性变化和多元性、异质性的倾向。广大青少年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差异,在好奇心和模仿欲的驱使下,往往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外来的种种文化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这种外来文化的侵蚀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判断、选择和分析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他们正常的成长发展,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时感到迷惘和无可适从,进而导致行为的偏差甚至于违法犯罪。

(三)主体性学生观的主要特征

1.在教师与学生的交互关系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强调师生间的交往沟通,并由此构建互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历史上一些影响深远的教育教学模式则严重地扭曲了师生关系:传统的教师占统治地位的“师道尊严”模式,无视学生的存在和发展,极大地压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而“学生唯一主体说”虽然在历史上起过“否定之否定”的作用,但从今天的角度看却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它无视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存在和作用,容易导致极端的自由主义;居于中庸路线的“主导—主体说”虽然反映了人们对师生关系探索的新阶段,但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凑在一起的命题实在是语焉不详,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当然,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教师和学生关系认识中的一个阶段,相信随着主体教育实践的发展,一种更加逼近真理性的命题将会应运而生。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对立统一,它的实质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它的目标是形成真正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一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在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代表着社会、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和人类文明成果传授给下一代,是先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就像一个手握权柄的统治者,他可以独断专行而成为暴君,也可以无所作为而放任自流,当然也可以投身改革开放,引领时代风骚。这就给我们的教师留下了一个严肃的课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由此,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学习共同体”。这样一来,整个教学过程将保证学生真正成为第一位的因素。

2.在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的关系上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处在一种被压抑的状态之中。在学校教育管理上,仅仅根据学校教育管理者的需要和可能,往往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等同于一般的教育原则,做僵化的理解和执行,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指令奉若神明,为自己的教育“惰政”和教育官僚主义找到了依据。比如“一刀切”的教育管理制度,“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办学风格,就是其必然的结果。在学校教学管理上,或者机械执行上级部门的教学文件规定,或者仅仅依据学校的设施和师资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唯独没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心上。

于是,我们在制造像人一样的机器的同时,也正在制造着像机器一样的人:学生被作为知识的“接受器”,他们鲜活的个性、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丰富的创造精神在逐渐萎缩。如今,学生个性的缺失、主体性的衰落、创造性的枯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无视学生个性特点,忽略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最终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牢记学校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善于分析学生需求的类型和性质,善于抓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善于在这两者之间把握结合点,这是职业学校领导管理者应有的素质和责任。

3.在社会文明传承和学生主体发展的关系上把学生的全面成长放在第一位

应当看到,在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存有这样那样的负面因素。因此,如何减少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是我们不容回避的责任。我们的教育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尤其应对我们传统文化中重集体轻个体、重中庸轻个性、重效仿轻创造等缺点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点对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是不利的,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创新能力、主体意识、反思批判精神等,尽可能地减少传统文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做到对我国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自觉抵制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减少其压抑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角度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即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教育者要鼓励孩子的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激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而不是置之不理或横加干涉。要使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的“助推器”,而不是扼杀创造精神的“杀手”。

4.在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关系上把实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放在第一位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特殊地位,使它实现了教育和职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不仅因为它本身就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因为它通过职业将学校与社会沟通起来。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个体社会化,使个体适应现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接受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另一方面按照社会发展趋势要求来造就新一代的合格劳动者,以适应社会职业变化的需求。

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所谓社会化指的是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使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成为社会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