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生物化学教学目标考评手册
8926100000041

第41章 参考答案(6)

四、简答题

1.答:肾上腺素等配体首先结合细胞膜上的G蛋白偶联型受体(七次跨膜,α-螺旋受体),该受体可与G蛋白偶联(G蛋白由3个亚基α、β、γ构成,有2种构象,非活化型构象是αβγ三聚体并与GDP结合的构象,不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活化型构象是结合GTP的α-亚基与β、γ亚基的解聚构象),G蛋白被活化形成具有催化能力的Gsα,Gsα-移动到腺苷酸环化酶并激活它,激活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cAMP对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激活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cAMP蛋白激酶,简称PKA)系统来实现的。PKA是一种四聚体(C2R2)组成的别构酶。其中C为催化亚基,R为调节亚基。每个调节亚基上有2个cAMP结合位点,催化亚基具有催化底物蛋白质某些特定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的功能。调节亚基与催化亚基相结合时,PKA呈无活性状态。当4分子cAMP与2个调节亚基结合后,调节亚基脱落,游离的催化亚基具有蛋白激酶活性PKA被cAMP激活后,能在ATP存在的情况下使许多蛋白质特定的丝氨酸残基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调节细胞的物质代谢和基因表达。

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肾上腺素与质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型G蛋白使AC激活,AC催化ATP生成cAMP,后者能进一步激活PKA。PKA一方面使无活性的磷酸化酶激酶b磷酸化而转变成有活性的磷酸化酶激酶b,后者能催化磷酸化酶b修饰带上磷酸根,成为有活性的磷酸化酶a。磷酸化酶a催化糖原磷酸化,释放1磷酸葡萄糖。②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在基因的转录调控区中有一类cAMP应答元件(CRE),cAMP可与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相互作用,从而调节此基因的转录。当PKA的催化亚基进入细胞核后,可催化CREB中特定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磷酸化。磷酸化的CREB形成同源二聚体,与DNA上的CRE结合,从而激活受CRE调控的基因转录。

2.答:主要的第二信使有Ca2+、cAMP、cGMP、1,4,5三磷酸肌醇(IP3)、甘油二酯(DG)和一氧化氮等。

Ca2+和钙调蛋白结合,调节多种蛋白,包括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和腺苷酸环化酶。

cAMP激活蛋白激酶A,后者磷酸化各种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

cGMP激活cGMP依赖性的蛋白激酶(PKG),后者磷酸化蛋白。

1,4,5三磷酸肌醇(IP3)开启内质网上的Ca2+通道IP3受体,导致细胞内Ca2+水平升高。

Ca2+和甘油二酯(DG)协同激活蛋白激酶C,后者磷酸化靶蛋白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

一氧化氮为气体递质,可协调一个区域中多种细胞的活动。也常被视为一种神经递质,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第十六章)血液的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B 5.B 6.E 7.B 8.A 9.C 10.E 11.A 12.E 13.A 14.D 15.A 16.E 17.C 18.E 19.B 20.A 21.D

二、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ABE 3.ABCDE 4.ABC 5.ABC 6.D 7.AC 8.ABCD 9.BD 10.ABC 11.D

三、名词解释

1.2,3BPG支路:从糖酵解途径的1,3二磷酸甘油酸开始,在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下生成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再经2,3BPG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3磷酸甘油酸。生成的中间产物2,3BPG的主要功能是调节Hb的运氧能力。

2.NPN:非蛋白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酸、肌酐、铵离子和胆红素等,这些化合物中所含的氮总称为非蛋白氮(NPN)。

3.A/G比值:指血浆中清蛋白与球蛋白浓度的比值,正常比值为 1.5~ 2.5。

4.ALA合酶:ALA合酶催化琥珀酰辅酶A与甘氨酸在线粒体内缩合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ALA),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反馈调节。

5.卟啉症:血红素合成途径中的某种酶遗传性缺陷或铅中毒或某些药物中毒所引起的卟啉或其中间代谢物在体内积聚和排出增多,称为卟啉症。

四、简答题

1.答: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质分成: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

血浆蛋白的功能是:①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②维持血浆正常的pH;③运输作用;④免疫作用;⑤营养作用;⑥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⑦血浆中酶的催化作用。

2.答:血红素的生物合成是以甘氨酸、琥珀酰CoA和Fe2+为原料。合成的起始和终末阶段均在线粒体内,中间阶段在胞浆内进行。主要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①ALA合酶催化下合成δ氨基γ酮戊酸(ALA);②ALA脱水酶催化胆色素原;③继续在胞液中经过多种酶催化生成粪卟啉原Ⅲ;④粪卟啉原Ⅲ进入线粒体氧化生成原卟啉Ⅸ,然后在亚铁螯合酶催化Fe2+与原卟啉Ⅸ结合生成血红素。

3.答:血红素的合成受多种因素的调节,但对ALA的生成的调节是最主要的环节。

①对ALA合酶的调节:ALA合酶是血红素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其调节包括酶活性和酶含量的调节。游离血红素是该酶的变构抑制剂。高铁血红素对ALA合酶活性也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睾丸酮的5β-还原物、致癌剂、药物(磺胺、苯妥英钠等)和杀虫剂等都能诱导ALA合酶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红素的生成。②对ALA脱水酶、亚铁螯合酶的调节:铅和重金属抑制ALA脱水酶、亚铁螯合酶。当铅和重金属中毒时,这些酶的活性明显减低,血红素合成下降。另外,亚铁螯合酶的活性需要有还原剂(如GSH)的存在,缺乏还原剂也会抑制血红素的合成。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主要在肾合成,缺氧时即释放入血。EPO与原始红细胞膜受体结合,促使原始红细胞血红素和血红蛋白合成,进而促进红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

(第十七章)肝的生物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E 2.C 3.B 4.B .B 6.C 7.C 8.D 9.E 10.C 11.A 12.A 13.B 14.B 15.A 16.B 17.C 18.C 19.B 20.B 21.D 22.A 23.B 24.B 25.D 26.C 27.A 28.A 29.C 30.A 31.B 32.B 33.E 34.E 35.A 36.C 37.D 38.A 39.E 4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 3.AC 4.ABCDE 5.ABDE 6.BDE 7.ABCDE 8.ABCE 9.AC 10.ABCDE 11.ABC 12.AC 13.BD 14.ABCDE 15.ACE 16.ABC 17.ABCE 18.ACDE 19.BD 20.AC 21.ABC 22.AC 23.ACE 24.ABCDE

三、名词解释

1.生物转化:来自体内外的非营养物质(药物、毒物、染料、添加剂,以及从肠管内吸收的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

2.初级胆汁酸:是指胆固醇在肝细胞内分解生成具有二十四碳的胆汁酸,包括胆酸、鹅脱氧胆酸及其与甘氨酸、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3.次级胆汁酸: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经细菌作用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石胆酸及其与甘氨酸、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4.结合胆红素:胆红素在肝微粒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生成的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它水溶性大,易从尿中排出。

5.胆色素:胆色素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代谢产物,主要是衰老的红细胞在网状内皮系统中分解产生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进一步分解而来。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

6.胆素原的肠肝循环:生理情况下,肠道中产生的胆素原约有10%~20%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其中大部分又以原形随胆汁再次排入肠道。

7.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在肝细胞合成的初级胆汁酸,随胆汁进入肠道,转变为次级胆汁酸。肠道中约95%胆汁酸经门静脉被重吸收入肝,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入肠道。

8.黄疸:胆红素为金黄色物质,大量的胆红素扩散进入组织,可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根据胆红素生成的原因可将黄疸分为三种类型,即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

四、简答题

1.答:(1)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通过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及糖异生作用对血糖进行调节并维持血糖浓度稳定。

(2)肝脏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分解、合成和运输中均起重要作用。

(3)肝脏可合成多种血浆蛋白,同时又是氨基酸分解和转变的场所。

(4)肝脏在维生素吸收、贮存和转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5)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及毒物药物的生物转化,以利于排泄。

2.答:来自体内外的非营养物质(药物、毒物、染料、添加剂,以及肠管内吸收的细菌的腐败产物)在肝进行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这一过程称为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1)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2)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3.答:(1)肠道中95%的胆汁酸经门静脉被重吸收入肝,并同新合成的胆汁酸一起再次被排入肠道,此循环过程称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2)意义:胆汁酸的循环使用,可以补充肝合成胆汁酸能力的不足和人体对胆汁酸的生理需要。

4.答:(1)胆汁酸是由胆固醇在肝细胞内转化生成的。

(2)胆汁酸的合成受肠道向肝内胆固醇转运量的调节,胆固醇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合成,增加胆固醇7α-羟化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胆汁酸的合成量增多。

(3)胆固醇的消化吸收排泄均受胆汁酸盐的影响。

5.答:(1)肝细胞特异性膜载体从血浆中摄取未结合胆红素。

(2)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与Y蛋白、Z蛋白结合,运到内质网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化为结合胆红素。

(3)结合胆红素从肝细胞毛细胆管排泄入胆汁中。

通过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转化与排泄,使血浆的胆红素能不断经肝细胞处理而被清除。

6.答:来源:①80%来源于血红蛋白;②其他来自铁卟啉酶类。

去路:①胆红素入血后与清蛋白结合成游离胆红素而被运输;②被肝细胞摄取的胆红素与Y配体蛋白或Z配体蛋白结合后被运输到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催化下生成胆红素一葡糖醛酸酯,称为肝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③肝胆红素随胆汁进入肠道,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生成无色胆素原,大部分胆素原随粪便排出,小部分胆素原经门静脉被重吸收入肝,大部分又被肝细胞再分泌入肠,构成胆素原的肠肝循环;④重吸收的胆素原少部分进入体循环,经肾由尿排出。

7.答:区别:①未结合胆红素是指血清中的胆红素与清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它相对分子质量大,不能随尿排出;未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是脂溶性的,易透过生物膜进入脑产生毒害作用,所以血中当其浓度增加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②结合胆红素主要指葡萄醛酸胆红素,它相对分子质量小,水溶性好,可随尿排出。

临床诊断用途:①血浆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胆红素的来源过多,如溶血性黄疸;其次见于未结合胆红素处理受阻,如肝细胞性黄疸。②血浆结合胆红素增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其次见于肝细胞性黄疸。③血浆未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均轻度升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

(第十八章)维生素

一、单项选择题

1.B2.E3.B4.A5.C6.C7.C8.A9.C10.E11.E 12.E13.B14.C15.B16.E17.C18.B19.B20.E21.B22.D23.A24.D25.C26.B27.C28.D29.C

30.C31.D32.B33.C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D 2.ABCDE 3.BCDE 4.D 5.ABCDE 6.AC 7.BD 8.BD 9.ABCDE 10.BD 11.BD 12.ABCE 13.ABE

三、名词解释

1.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但体内不能合成,或者所合成的量难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