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秘书口才
8926000000046

第46章 能力训练篇(39)

(四)提出适当的问题

在不得要领的情况下,有时人们却会违心地说,“是的,我懂了。”没听懂就是没听懂,这没有什么不好说出来的,而且这样做总是有好的回报。一旦你没听清楚而搪塞过去,这样对谈话双方都不好。你不懂的内容越来越多,又不及时提出,这样谈话就不能正常进行了。及时消化对方的话语,能为你听完后的发言打好基础。

当然,应该尽量提实质性的问题。谈话中我们往往刚接触某些问题的表层就提出各种问题来。其实,就某一领域的某一话题提问要比东问一句西问一句好得多。比如在商务活动中你会问某人:“你们公司有多少分支机构?”他们回答:“十个。”如你接下来问“你们公司有多少雇员?”就不如问:“为什么要有十个呢?”后一个问题引来的答案会把关于这家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统统提示出来。沿着第一个问题指示的方向一直问下去,这在获得信息方面是非常有效的,用于自问,会把潜伏在脑海深处的答案发掘出来。

(五)做笔记

记忆力是我们最宝贵的特性之一,但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随心所欲地回想起临时需要的一切。做笔记是辅助记忆的最佳手段。记笔记有三大好处:

1.立刻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2.记下对方说话重点,便于沟通;3.防止遗漏。

某些情况下,做笔记之前征得同意是明智的。如果你希望录音,那是一定要征得同意的。

五、倾听技巧

当然倾听也是有技巧的,让对方知道你是否在注意听是很重要的。

(一)老老实实地听对方讲话是一种秘诀

让我们这样来考虑倾听。每个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如果按比例来使用它们,那么当然是倾听要多。如果用钟表来记录我们在谈话中所占用的时间,对照我们给其他人留了多长时间,可以肯定我们以后会给他人留出更多讲话时间。听力高手的秘诀就是“老实地听对方讲话”。那么,老实的听对方讲话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方法呢?这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其实却很难做到。

可以做一个试验:说一些很简单的单词,“28岁、独身、女性、穿着黑色连衣裙和黄色浅口鞋,胸前佩戴着蔷薇花胸针”。

大家会怎么想象这个女性呢?在调查的几百名成年男女中,七成的男性认为这个女性有一头长发,六成的男性和女性认为这是个美女。而且六成的人想象蔷薇花是红色的,三成的人想象成白色的,一成的人想象成黄色。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因为只是随便罗列了一些单词而已。如果一定要说正确答案,回答“不知道”才是最恰当的。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人们是多么会凭自己的想象去看待事物。同样的,在谈话中,我们一样会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听到的与认知的产生差异。因此,除非他问你,否则你就应该把自己的想法放在心里。没有必要去说那些对方并没有问到的事,老实地听和老实地说完全是两回事。无法“老实地”听,是因为将自己的感情和对方的感情混在了一起。说的一方表达的意见只是对方的意见,并不代表你的意见。这就是“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如果认真地听,就能区分出对方究竟是问你还是希望你听他讲。老实地听对方讲话是一种秘诀。

(二)跟着说话人的节奏

听别人说话就要像打排球时的传球一样。这是对于集体谈话时非常重要的一点,但如果是一对一的谈话,还是有必要在传球时加入一点节奏感,如果缺乏节奏感,传递就无法继续,没有节奏感的谈话更不会谈得起劲。但是如果说到怎么样培养节奏感,这就需要我们跟着对方的节奏,传出一个对方容易接的球。听的方法也和这一样。配合说话人的节奏感,做出一些容易让对方说下去的回答。

因为是要听对方讲话,所以一旦你和对方说话的进程相反,就什么办法也没有了。要做到不和对方相反,就是不要去反驳他,也就是说不要说反对意见,如果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不要使用像“但是”、“可是”、“不过”之类表示转折意义的词。

“最近我看了一部叫××××的电影。真令人感动。”

“那部电影很精彩的。不过,我不太喜欢那个主演。”

“不,我觉得他很棒。”

“但是,他看上去有点做作,不太自然。”

“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是嘛……”

这样的谈话很容易不欢而散,而且在这里,话题也会改变。让我们把刚才的对话和接下来的不用“但是”、“可是”的对话作一个比较。

“最近我看了一部叫《××××》的电影。真令人感动。”

“那部电影的确很精彩。主要演的是什么呢?”

“讲了一个被冤枉的死囚的故事,他就因为有超能力所以被当成了犯人。”

“啊,那然后呢?”

“他被单独关在一个牢房里,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冷酷的人。”

“难道不是吗?”

“一个人呆着当然会变得古怪,如果和大家在一起就会开朗了。看上去即使是死囚也还分坏的和好的。”

“是呀,以前大家认为死囚一定是坏人,看来错了。”

“很值得看的。”

(三)附和对方

附和就意味着肯定。听的一方通过“附和”这一行为告诉对方同意其说法。当然你不能说“不对,不对”之类的话,因为这不是附和对方。有些人说话时,会说“胡说,胡说……”之类的口头禅,虽然是无心的,但也会令人感觉不好,甚至会不高兴。

因为这种话会让人觉得你不相信他说的话。比如,我们假设A说了句:“我喜欢吃果酱面包。”那么作为听的一方,你得到的信息就是“这个人喜欢吃果酱面包。”但这和你自己是否喜欢吃果酱面包根本就没有关系。就算你不喜欢吃果酱面包,你也可以接受对方喜欢吃果酱面包吧。因此根本没有必要去反对他。事实上,他喜欢吃果酱面包也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这时的附和于己无害,于人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无论是谁,只要注意怎么去附和对方,就能成为听力高手。在对方说话时,不要一言不发地听,而必须要适时地加入一些附和对方的话,这样对于讲话的一方来说,也会更容易、更有兴趣再说下去。欧美人在听别人说话时不仅从语言上附和对方,还会加入一些肢体语言。比如点点头,摊开双手,或者睁大眼睛表示惊奇等。

(四)沉默和停顿的效用

如果只谈论果酱面包,人们还可以接受对方说的话。但如果提到足球,那些超级球迷一定会大大的赞扬一番,可是不喜欢的人也会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如果作为听的一方的你非常喜欢足球,而对方却说的和你的意见相反,那么这时你还能安静地听下去吗?或者有的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冷静的话,那么当你听到有人说你好朋友坏话时,你会怎么样呢?人们可以客观地看待和接受那些和自己关系不太大的观点,但如果一旦和自己有了联系,人们就无法再保持冷静了。即使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去迎合对方,那么你在态度上也一定会露出破绽来。如果你不想附和,但又不想直接地说出,那应该怎么样呢?这时,就可以采用沉默的方式,在谈话中形成停顿,停顿的时间一般为30秒。通常我们会认为30秒很短,但在谈话中,这个时间已经足够。沉默会使谈话的原有节奏发生变化,如果对方仍想继续谈话,就需对内容进行修正。这一方式也适用于对方提出问题时,你不必马上回答,采取停顿,对方也许就自己进行了回答。即使是你作答,短暂的停顿同样会使你的回答显得深思熟虑。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了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套用这个说法,我们说:“只有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识别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是一个真正的倾听者。”

能力训练

一、纯粹听读训练(复述式的听话训练)训练目的:

用以锻炼机械记忆力及复述能力,培养其储存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其以日趋熟练的复述表现逐渐克服表述中的心理障碍。

训练内容及方法如下。

1.新闻日日录

每日收听新闻,然后默写下来,进行新闻讲述。

2.读书会

由学生平时收集并筛选报刊上的短新闻、述评、故事、广告等材料,半个月一次汇编成集,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后进行讲述。

3.听读训练

教师任选一部文集,按学生序号逐一要求学生听读;教师慢读3行文字(初始训练阶段3行为宜,对优秀者可增至5行),连读3遍后,请被测试学生起立,背诵复述全部的文字内容。听读时不得记录。为使这种须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发挥最高的水平,未轮训的学生可在教室里看书、写信或做其他事,但不得出声、走动,影响被测试学生。

二、欣赏性的听力训练

训练目的:

让学生在美的音响中激发起听觉兴趣。

训练内容及方法:

复制精彩的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散文诗歌朗诵、相声等,定期组织学生欣赏、评讲,让学生在审美陶冶中,有效地提高听力。

三、提炼要点的听力训练

训练目的:

针对听话内容训练学生抓住要点、重点的概括信息的能力。

训练内容及方法:

录制某人的即兴讲话录音,然后让学生单纯用耳力听,然后由学生概括要点。

(录音最好用口语色彩浓、多叹词、语气词、俗语、句式短小灵活、有重复现象、听后能筛选关键词组并经过整理后形成清晰内容的语段。)

四、理解性的听力训练

训练目的:

能根据话语的修辞特点理解意思;能根据说话人的特点、说话时的场合,理解话语的深层意思。

训练内容及方法:

观看辩论录像,要求学生看后判断孰是孰非,以培养其批评意识。

五、呼应性的听力训练

训练目的:

培养礼貌听人说话、得体答话的习惯,这是尊重人、尊重自己的道德行为。

训练内容及方法:

安排活动,让学生到公众场合与人交谈,注意听人谈话时自己的表现,要求认真专心倾听,或点头附和,或微笑致意。

知识拓展

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很多失败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从来都不懂得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

创立了着名的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悟出了一种重要的人生经验: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出发。

人们交往中,总有许多分歧。松下幸之助总希望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会谈的效率,但他一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意见、说不到一块儿而浪费掉大量时间。

他知道对方也是善良的生意人,彼此并不想坑害对方。在23岁时,有人给他讲了一则故事——《犯人的权利》。他遂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学,就是学会从他人的立场出发。凭借这条哲学,他与合作伙伴的谈判突飞猛进,人人都愿意与他合作,也愿意做他的朋友。松下电器公司,能在一个小学没读完的农村少年手上,迅速成长为世界着名的大公司,就与松下这条人生哲学有很大关系。

《犯人的权利》讲述的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某个犯人被单独监禁。有关当局已经拿走了他的鞋带和腰带,他们不想让他伤害自己。这个犯人用左手提着裤子,在单人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他提着裤子,不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腰带,而且因为他失去了15磅的体重。从铁门下面塞进来的食物是些残羹剩饭,他拒绝进食。但是现在,当他用手摸着自己肋骨的时候,他嗅到了一种万宝路香烟的香味。他喜欢万宝路这种牌子。透过门上一个很小的窗口,犯人看到门廊里那个孤独的卫兵深深地吸一口烟,然后美滋滋地吐出来。这个囚犯很想要一支香烟,因此,他用他的右手指关节客气地敲了敲门。

只见卫兵慢慢地走过来,傲慢地说道:“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万宝路。”

卫兵错误地认为囚犯是没有权利的,所以,他嘲弄地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开了。

囚犯却不这么看待自己的处境。他认为自己有选择权,他愿意冒险检验一下他的判断,所以他又用右手指关节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是威严的。

那个卫兵吐出一口烟雾,恼怒地扭过头,问道:“你又想要什么?”

囚犯回答道:“对不起,请把你的烟给我一支。否则,我就用头撞这混凝土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觉为止。如果监狱当局把我从地板上弄起来,让我醒过来,我就发誓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绝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会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将卷入的事件吧——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万宝路!就一支烟,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卫兵会从小窗里给他一支烟吗?当然给了。他替囚犯点了烟了吗?当然点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卫兵马上明白了事情的得失利弊。

这个囚犯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或者叫弱点,因此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获得一支香烟。

松下幸之助先生立刻联想到自己:如果我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不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得到什么、不想失去什么了吗?

仅仅是转变了一下观念,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松下先生立刻获得了一种快乐——发现一项真理的快乐。后来,他把这条经验教给自己的下属。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从对方的立场出发,你会发现,你就成了别人,他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忌,都进入了你视线中。在各种交往中,你就可以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