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8924600000026

第26章 三味书屋及其主人(2)

我听说,有人写了文章,其中说到“祖父死前不让用清朝衣服入殓”。又听说,有人因看到这种说法,“就猜测祖父是否有复明思想”。首先,我不知道这样写的根据是什么?令人难以置信。其次说到“猜测”,这猜测也就变成是“无真实性根据的猜测了”。我祖父去世时,已是民国19年。一般人家在为老人做“老衣、寿衣”时,都不可能去做清朝马蹄袖式的衣服了(当然,也可能有少数人家不是这样)。因此对“祖父死前不让用清朝衣服入殓”的话,不知从何说起?而由此对“祖父是否有复明思想的猜测”则好像联系不起来,解释不通。从我和祖父的相处,以及从我伯父、亲叔父、父亲的谈话中,并没有听到祖父有向往于明朝,或有复明的言论。我祖父看到清朝的腐败昏庸、无能、丧权辱国、祸国殃民,对清政府十分痛恨,希望能推翻它,但有反清思想,自然并不等于要“复明”。在当时说来,明朝已亡了二百多年了,所以说祖父有“复明”的思想,看来是不大可能的。

记得每年春节前,鲁迅总是用“大红八行笺”给我祖父写封“拜年信”,都是工工整整的小楷,以“镜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禀者”为开头,以“敬请福安”为结尾,下具“受业周豫才顿首百拜”之类的话。这种信,过去保留在三味书屋,但不知现在还保留在绍兴鲁迅纪念馆否?

三、三味书屋重视书法学习

我祖父虽然字写得一般,但十分重视学生的书法学习。除了每人每天都要写大楷一张到几张外,平时对如何拿笔、如何提笔,都是耐心、反复地给学生讲解,对学生所写的大楷,也一个字一个字地评论,好的则圈红圈,以示嘉奖。

在三味书屋天井(院子)左边,一个通向大厅的过道上,放了一块大地坪砖,约六十公分见方,厚约二十来公分,用木架架起,约与一般桌子一样高。

地坪砖两面都磨得极平,木架边上挂了一个竹筒,内盛清水,木架边还挂上了大大小小的毛笔。用毛笔蘸清水在地坪砖上写字,砖上就显出了字形,一会儿,字就不见了,于是就能继续在地坪砖上学写字。除可学写一般大、小的楷字外,还可学写大到匾额大的字。任学生有空就去学写,用这种方法学字,可锻炼腕力、臂力,直到全身力量。这砖面的光洁度和宣纸差不多,是个不花纸钱、墨钱学写大字的好办法。据说,这还是我曾祖父韵樵公学字的方法。

我曾祖父爱学字,也爱写字。过去家里留下了不少曾祖父收藏的碑帖,上面都题有曾祖父对碑帖认识的评语。曾祖父也爱在墙上写字,据说,这能炼出真功夫。写罢了,用石灰刷白,还可继续再练。就在放地坪砖架左边的墙上,在我小时候,还留有我曾祖父的字迹。

我曾祖父在帮助整治东郭门河道时,发现了几块石刻,叫做“爱鹅堂”石刻。刻的是唐诗,字体同“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圣教序”差不多。曾祖父把这几块石刻,装在墙上,这是专门为这几块石刻砌的一堵墙。这堵墙在三味书屋后院靠河埠的一间房子内,整堵墙的两面都露出了石刻文字。这石刻碑厚约三十公分,而墙也同样厚。我曾祖父在石刻上方题了字,说明这几块石刻的来源,和字体高超之类的话。这爱鹅堂也不知在哪里,字体是王羲之《兰亭序》的行书体。有人分析可能是怀仁之类的书家所写,而不是集王羲之的字。

我祖父继承了曾祖父重视、爱好书法的性格,因而在三味书屋教学中,也重视、发展这些爱好和学习方法。后来,三味书屋出租给房客,那块学字的地坪砖,不知移放何处?成立鲁迅纪念馆后,不知有否恢复原状?我就不知其详了。

我祖父在学生中发现有写字天才的,就表扬他的突出之处,并为他选用合适的碑帖,作为特别培养;对写字一般的,也就只作一般指导,不过分要求。祖父还经常叫大家向写字好的人学习。祖父教人学字的对象,并不限于他的学生,只要周围被他发现有爱写字也愿学的人,他都热心鼓励,积极指导。记得那时,我家门前有个卖水果的老汉,叫荣生,儿子叫水生,家就住在都昌坊口现鲁迅纪念馆西侧对面。荣生沿街叫卖水果,水生就在家看守水果摊。水生当时大约十四五岁,他利用装水果篓子里的废纸,学写大楷,写过字的纸,仍可为顾客包装水果。水果摊里,放满了他写的大字纸,他学的是颜真卿体,祖父见了,大为称赞,并指导他一些书法知识。

还对他说:“我家的大厅里,有四扇大屏风,两扇就等于一堵墙,屏风的两面都可以写字,所以共有八面可写。”接着,祖父鼓励他说:“你好好学字,将来学好了,就让你在屏风上写字,题上你的名字,因为大厅里常有客人来往,这样你水生的字就可被这些人知道。到时成为个书家,给人写招牌,一个字可卖一块来银洋,比摆水果摊,收入要多得多。”水生听了,确实学字更勤,字也越写越好。我祖父以水生为榜样,叫我们大家学他的苦学精神,说水生没有条件上学,却能刻苦学习,很有收获,你们有条件上学,如学不好写字,就愧见水生了。

四、三味书屋的匾额和对联

房屋里悬挂的匾额和对联,反映了房屋主人的情操和思想寄托。三味书屋里里外外,虽悬挂了不多的这类东西,但似乎已足以表达这座房屋主人——我曾祖父、祖父两代人的心情。首先是“三味书屋”这块主要的匾额。

我曾祖父把原来的三“馀”书屋改为三“味”书屋,一字之差,大大地改变了原来的意义,这也反映了先后屋主人的情操、思想。不知原来“三馀”是否指“工馀”、“饭馀”、“茶馀”?如果如此,也就反映原来的主人是个当官的。三馀书屋是在工馀、饭馀、茶馀之暇作为读书的地方的,也不知是否指“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之类的意义(匾上写的是“馀”,不是“余”)。据我祖父说,这房子原是清朝一个姓贺军官的,后来卖给我高曾祖父,这块匾可能也是连同房子买进的。写字的人,具名是钱塘梁山舟(又名梁同书),是位着名的书法家。“味”字改替“馀”字,说是曾祖父的手法。据叔父寿洙邻说,改得大有以假乱真之概,也可见我曾祖父的书法,是有相当水平的。

三味书屋左右两边的圆柱上挂有一副半圆木质对联,绍兴人把这种对联叫作“抱对”,上联是“至乐无声唯孝弟”,下联是“太羹有味是诗书”。意思是:最好的音乐是无声的“孝”、“悌”(同“弟”)两种道德,最美味的菜肴是读诗书。这也是梁山舟所书。

在三味书屋后面,三面有门洞的亭子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有“自怡”两个大字,是赵孟頫(子昂)所书。这个亭,也叫“自怡亭”。亭外就是桂花园了,种了两棵大桂花树、一棵腊梅、一棵天竹等。某一年一棵大桂花树被台风吹倒,祖父就请了匠人把倒了的桂花树扶直(后来还是死掉了)。同时叫泥水匠在“自怡亭”对面砌了一堵新的高墙,并在这新墙上,请匠人用石灰在上面做了一块匾,上写“寄傲”两个大字,是郑板桥体,这是我祖父亲自叫人做的。两字取自《归去来辞》中“倚南窗兮寄傲”句。

从桂花园向北走去,是另一座书房,我们叫它小书房。在小书房天井(院子)靠河的一面,有座小楼房,房门上有块匾,上面是“仿佛陶庐”四个字。

在这匾额旁边有副铁线篆体的木对联,上联是“四壁云烟张旭草”,下联是“一庭风露赵昌花”。这是我父亲所布置的,祖父也常到这里休息。就在这楼房的中间,也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有一堵隔墙,上面装了几块“爱鹅堂”石刻,即这石刻墙的上方,有我曾祖父的毛笔题字。

三味书屋南边的圆洞门内,一个木柜上面,还放了一块匾。上面是板桥体的“难得糊涂”四个字。

从各种匾额、对联的内容来看,书屋主人基本是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为中心的,不当官,自得其乐地在读诗书中寻求享受,像陶渊明那样的逃避现实,逍遥自在地做一个世外桃源中的人物,这也反映了主人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和痛恨,但本身所采取的是消极的对抗,而把改朝换代的希望寄托在大铁锤、虬髯客、荆轲之辈的英雄人物身上。

以上匾额、对联都是解放前的情况。解放后,我还没有去过故乡,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否如此?也不得而知了。

五、太平天国留下的痕迹

太平天国时代,在现在的鲁迅路这段街道两边,曾是太平天国官府的所在地。当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时候,有几个同学就是对门周家的孩子。据他们所谈,他们周家的房子曾是太平天国的官府,在大厅的墙上,都彩绘着龙的图样,虽然后来上面已被石灰刷白了,但一到梅雨季节,图样隐约可见,这也是我到周家看见过的。我们家也做过太平天国的办事处,这是祖父和父亲亲口对我们说的。

在三味书屋正书房,靠南边圆洞门内的房子里,放的一口书柜内,放在十几本《永乐大典》,太平军在盖官印时,利用《永乐大典》作为“吸水纸”用过了。这《大典》的本子很大,比现在的八开本子略小一点,在《大典》的每页上面,都盖有艳红色的印,有“天父”、“天王”、“天子”、“太平天国”等官衔的木印。所印的字,第一页是最模糊不清的,一页页翻过去,印的字就越来越清楚了,以后又是模糊不清,接着一页比一页清楚,周而复始,十几本《大典》都是如此。这是因为太平天国官府为百姓办事,出个证明,或发个通知、文告等等,都需要用官印。这个印约有三十来公分长,十来公分宽,而所用的印泥,是一种红色液体,而印章又是坚硬的,一吸了红色液体后,印出来的字就模糊不清,必须将过多的水分吸去后,才能显出清楚的印样。《永乐大典》是雪白的纸,纸质虽无宣纸那样细,却比宣纸还厚点,因而吸水力强。这十多本,几乎每本都是张张有印,偶尔最后几张没有盖印,也是剩下的不多几页而已。《大典》虽然被盖了红印,但它的文字仍然可以看得清楚的。在我幼年时,这十几本《永乐大典》一直是放在那里的。《永乐大典》也是国家重要文物之一,但“文化大革命”时,不知是否遭到大劫了。就在放《永乐大典》的书柜内,还放着鲁迅用八行红色信笺给祖父所写的新年贺年信。

在三味书屋中间,祖父使用的那张大方桌,是用铁梨木所制,木质坚硬,沉重得很。在桌边有一道刀痕,相当深长,据说这是太平军用大刀砍的。

1991.7.21

编后语:寿宇先生的这篇文章和其他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的社会反响,有赞同,也有异议。倪墨炎《三味书屋“新说”质疑》一文(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7期)即是一例。祈请读者辨析。

作者简介

寿宇(1914-2005),原名绩,字仲章,寿镜吾的幼孙。其人其事,请阅本书《覆盆桥思仁堂寿氏世录》中的“寿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