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8922900000024

第24章 教育实验报告和行动(4)

为了解答这两个疑问,我们设计了本次实验。

二、方法

1.被试的选择

参考雅科布松的方法,用分玩具方式挑选出“不公正”的儿童作被试。具体作法是:

在山西省康乐幼儿园(寄宿制幼儿园)大班中,以接近于自然游戏的方式,把每三个儿童分为一组,令其中一人分6个玩具给三个人玩。分玩具时,把该儿童领进小房间,单独向他(她)交代:“现在给你6个玩具,三个小朋友玩,由你来分。另外两人至少给1个,多给也可以。”两个大班的全体62名儿童,每人都充当一次分玩具者之后,挑出其中的“不公正”者(把6个玩具中的2~3个分给另外两人)。隔一天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对这些儿童进行检测,以证明他们“不公正”行为的稳定性。最后,挑出在两次初测中均表现出“不公正”行为的儿童共34人(男22人,女12人),平均年龄为5岁3个月,这些儿童即作为被试。在第一次初测中表现“公正”(把4~5个玩具分给别人)的儿童不再作为被试。

2.教育训练

把挑出的34名“不公正”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实验一组、实验二组和控制组。然后分别采取故事讲解加讨论和监督别人行为的方法对两个实验组进行为时一周的短期训练。具体过程如下:

①实验一组(故事讲解加讨论)每天下午讲两个结构不同的故事:结构A为三只动物分食物或分配劳动任务,结构B为两个孩子分玩具。结构A的故事情景与他们初测时分玩具的情景基本相同,以引起他们的相似性联想。结构B的故事结构有些变化,目的在于使他们认识到有关“公正”的一些道德准则。结构A的故事讲完后,不加讨论;机构B的故事讲完之后,以提问的形式展开讨论,提的问题如:“××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应该怎样做?”“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每天讲的两个故事,结构不变化,但具体内容加以改变,如第一天,故事A为三只白兔分6个萝卜,故事B为兄弟两人玩枪;第二天,故事A则改为三只猴子分6个香蕉,故事B改为姐妹两人分娃娃;第三天,故事A又改为三只小羊分配搬运6堆青草的劳动任务,故事B改为兄弟两人玩积木(故事A与故事B举例见附录)。

为了使故事形象化,易于被儿童接受,故事A的讲解同时辅以贴绒玩具,这样同时避免了个别儿童由于数概念发展差而不能理解故事的无关因素。

②实验二组,每天下午,从另外的班里挑选三个儿童,经过事先指导,让他们“表演”出不公正地分玩具行为,即6个玩具只分给另外两人每人一个,自己留4个。然后把实验二组儿童逐个叫来,对他们说:“今天,让你来当他们三个人的小老师,你来看看他们这样分玩具对吗?”在目睹这三个儿童之一的“不公正”行为之后,让被试对他的行为作出评价。如果被试不能主动作出评价,就用引导的方法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分才对?”这一训练同样持续一周。

控制组儿童在这一周中,不加以任何训练。

3.复测

训练结束之后即进行复测。复测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复测的方式与初测完全相同,仍然是三人分6个玩具;第二次复测在隔一天后进行,改为三人分7个玩具。其中第一次复测三个组全参加,第二次复测只对两个实验组进行,以发现他们在变换玩具数目后不能完全平均分配时的行为。

在初测和复测的各次分玩具过程中,每次均变换使儿童更喜爱的更好的玩具。各次检测均尽量做到自然、真实,以免使儿童感觉到是在进行实验。

本实验是在寄宿制幼儿园的一个教学周之中进行的,因此,可以排除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复测结果与讨论结果(略)

参考文献(略)

【评析】

限于篇幅,本书删节了该报告的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但读者仍可感觉到该报告的规范性。“问题的提出”论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通过前测对被试进行科学分组,并详细介绍了操作自变量,测定因变量的手段与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中大量时间是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短期的有意识的训练来矫正儿童的不公正行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对有意于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无启迪作用。

第五节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与案例评析

一、行动研究法概述

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与教育实践工作者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育实践或教育活动,同时又依据教改研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充实和修正、完善计划或方案,不断提出新的目标。

行动研究的英文为:Action Research,即行动与研究结合,在教育实践或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改进教育行为方式,使研究不断深入和提高。

概括地说,行动研究是一种从“怎么样”到“怎么办”的研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的一种研究。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

其目的主要是系统、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上的探讨。

例如,要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小组合作实践模式,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一般经历这样的程序:

(1)了解新课程,尤其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特点;

(2)回顾自己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找出闪光点;

(3)了解其他优秀教师在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方面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4)查阅文献,了解教改动态,掌握先进思想;

(5)形成教改思路,化为具体方案;

(6)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请人听课评议;

(7)测试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反映;

(8)根据6,7,修改方案;

(9)重复6,7,8,直至有明显效果。

这样的过程就是行动研究的过程。即“调查研究→制订计划→行动→总结反馈”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行动研究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行动研究法与实验法一样,一般也有研究的假设与预期目标,有实验计划,但它的操作没有实验法那么严密,而且关注的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与调查法、观察法一样,都要系统地考察研究对象,客观地描绘研究结果。但行动研究要改革现状而不是像后者那样保持自然状态。立足变革是行动研究法与观察法、调查法的主要区别。

行动研究法与本书第八章所要讨论的经验总结法一样,都需要总结已有经验。但行动研究法是想好了再做,而经验总结法是做好了再想。

三、行动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

行动研究报告的结构要符合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一般要在正文中阐述行动的目的,行动的主要内容,行动的成果。

四、行动研究报告案例评析

【范例7.5.1】教育行动研究范例述评

学生学习成绩与睡眠量相关性的研究

(美国阿拉巴马大学詹姆斯·麦克莱恩提供)

教师注意到,同一课堂上的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差别。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他发现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有很大差别。有的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积极活跃;有的则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疲乏懈怠。教师想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与学生的睡眠量有关呢?这样,该教师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并确定通过行动研究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一个现象的存在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行动研究的问题确定后,还要明确什么是自变量和因变量。显然,研究学习成绩和学生睡眠量的关系问题,学习成绩是研究的因变量,睡眠量是研究的自变量。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除了自己班级外还设定了一个对照班,同时把这两个班级的原始成绩等资料也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为了掌握学生睡眠时间的数据,教师设计了一个记录学生课外情况(包括起居时间)的表格,让学生带在身边便于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信息,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数据与学生睡眠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教师的研究最后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与学生的睡眠量之间的关系系数是0.84,属于较强的正相关。

于是得出结论,如果适当调整学生的睡眠时间,使其达到一个合适的值,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以研究的数据为依据,在自己班找学生谈话,进行家访,找出影响睡眠时间的原因,克服干扰,保障睡眠。检测表明,教师施加自变量的班的学生成绩要比没有施加自变量的对照班的学生成绩好得多。

当然,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睡眠量这一因素不一定是唯一相关因素,由于没有像教育实验那样严密地进行控制,我们也不能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该教师在研究中还注意到学生的母语也与学习成绩相关。在睡眠量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同时,他还认为并不是睡眠越多学习成绩越好。

学生的最佳睡眠量问题,以及其他各种与学习成绩相关的因素还有哪些,相关系数是多少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见,行动研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研究得出的初步结论可能是下一步研究的起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展开,教育工作随之得到了改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