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
8922900000023

第23章 教育实验报告和行动(3)

(2)平衡法。所谓平衡法就是指在实验过程中使某一个或几个非实验因素在几组被试中产生相同的影响。等组实验法就是运用平衡法来控制非实验因素的一种实验方法,因为这时被试的身心自然成熟,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而言,机会是均等的。又如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应做到教师教学水平一致,教学态度一致、教材一致,教学内容一致,被试水平一致,前后测难度一致,使无关变量对二组被试的作用一样,从而有利于作出准确的归因分析。

(3)抵消法。即在实验设计时,使实验组与对照组彼此相等。克服“时序效应”的影响,“时序效应”是指当实验变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时,两个变量处理的前后顺序不同,结果也不同,因而造成对实验效果的影响。而采用轮组实验法就可使“时序效应”对几个被试组产生相同的效应,从而相互抵消。例如“多媒体教学与教师板演在小学劳技课中教学效果的比较实验”,自变量是多媒体教学与教师板演这两种不同的直观教学,不妨分别称之为A、B,则可在两个实验组进行“ABBA”式的轮组实验,即实验一组先A后B,实验二组先B后A,然后比较自变量A施加于二个实验组的效果之和与B施加于二个实验组的效果之和的大小,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4)统计控制法。控制统计过程,减少统计误差。研究者要合理选择统计工具或量表,对无法控制的无关变量,则在实验结束处理数据时,采用分表法、协方差分析等现代统计手段进行控制。

(5)盲法。指不让被试(有时甚至包括实验教师)知道,使实验在比较自然、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大量的实验证明,一旦实验对象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就会激起一种“实验情绪”,这种情绪会产生“霍桑效应”。等实验结束,一切就恢复正常,原来振奋的精神也随之低落,成绩大不如从前。因此,理想的做法就是不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参与实验,这称为“单盲法”。有的实验甚至不让实验教师知道,这叫“双盲法”,以克服“期望效应”。期望效应是指主试被告知被试具有潜在能力和较大发展的可能性,而不自觉地对被试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与期望,从而促进了被试的发展水平。这也影响了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直接的归因分析。例如有人曾设计这样的实验:选择100名智商相当的学生,其中20人为实验组,80人为对照组,均等分布在两个班。告知教师实验组的智商高于对照组。经过8个月的教学后进行测试,发现实验组的智商真的高于对照组。这就验证了“期望效应”的成立。但是,“双盲法”在很多实验中却很难做到。因为,一项实验需要很多人参加,很难保证所有的人不泄露实验秘密。所以,盲法也并不能绝对地控制所有非实验因素的影响。

四、实验的后测

后效测试是指在施加自变量影响后,测定实验所研究的特质的现有水平。

通过后效测试,可以了解被试在自变量的影响后,特质水平的变化;并且通过后效测试与前期测试的比较,可以求出被试的实验特质在实验前后所引起的变化量,从而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要强调的是,后效测试一定要与前期测试是同一特质。并且后效测试与前期测试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等要保持一致,否则就无法进行科学的比较。例如,“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实验研究”,因变量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后效测试与前期测试的内容在小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就要求具有等值难度。

五、实验的记录

实验的记录的内容可概括为两类:一类是数据材料,主要指实验班、对照班的人数,前测、后测的成绩以及其他有关的数字资料;另一类是事实材料,主要指实验进行的过程,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被试在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实验教师的行为表现等。

对于不同的材料,要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数据资料主要用表格记录。

一般说来,实验者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要拟订一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对于事实材料,主要通过文字记录,要及时记录,也可采用录音、摄影、录象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实验材料。

实验者在记录实验材料时要注意:一要客观真实,二要全面记录,三要养成观察和整理的习惯,一天一小结,对需改进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第四节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与案例评析

一、教育实验报告的撰写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的结晶,将正确系统地反映教育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揭示实验因素与实验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报告的基本框架如下:

1.题目

题目是研究报告的主题思想。应以简练、概括、明确的语言反映出教育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一般来说,读者可以从题目中知道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例如,江苏吴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报告”(《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虽然文字较多,但使人清楚明白地了解该校的研究内容。

2.引言(也称前言、导语)

引言是研究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要简明扼要地说明实验课题的来源、背景,实验对象和规模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价值与意义。这部分内容较多,可以列出若干个小标题来表述。

3.实验方法

主要阐述:

(1)实验研究中出现的关键概念的定义。

(2)怎样选择被试。包括确定被试条件、被试数量、取样方式等。同时要说明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3)实验的设计。说明实验的组织类型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还是轮组实验。

(4)实验的程序。包括实验的具体安排、研究时间的选择,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自变量的实施与条件控制等。

(5)资料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检验方式,说明因变量是如何测定的等等。

4.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报告的主要部分。要简要说明实验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将实验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在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炼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可考虑用图表及统计检验来准确地描述实验因素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典型事例要能具体地反映实验结果,使实验更具说服力。

5.分析与讨论

分析与讨论是对实验结果的含义和可能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作出分析和评价。要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为本研究的结论提供理论依据。讨论的内容可根据具体的实验课题作出安排,其基本内容包括:

(1)由实验结果来回答篇首引言提出的问题;(2)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3)对实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局限性进行探讨;(4)提出经过实验所发现的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如何推广实验成果提出建议。

6.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下结论必须慎重,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7.附录

附录所包含的内容与观察报告、调查报告等大体相同。

二、教育实验报告案例评析

【范例7.4.1】

短期训练对矫正儿童不公正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山西教育科学研究所、陈会昌

一、问题的提出

对儿童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影响道德行为的各种因素的研究,是迄今为止教育心理学中获得资料最少的领域之一。

雅科布松在一项探讨儿童调节道德行为心理机制的研究中,设计了三种训练方法以改变6~7岁儿童在分玩具中的不公正行为。第一种方法是由成人向儿童讲解一个含有公正人物(普罗提诺)与不公正人物(卡拉巴斯)的故事(列夫·托尔斯泰:《金钥匙与普罗提诺奇遇记》),使儿童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公正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公正的;第二种方法是让同龄儿童直接对被试的不公正行为作出不好的评价(“你今天和卡拉巴斯一样”);第三种方法是成人与同龄伙伴对被试的整个形象作出好评价(“你总起来说是普罗提诺”),而被试在分玩具中的不公正行为则引导他自己作出评价(“普罗提诺不是这样分的”)。雅科布松发现,第一种方法对改变儿童行为完全无效,第二种方法收效甚微(使10%的被试改变了不公正行为),而第三种方法则使全部被试一下子都该改变了原先的不公正行为。

但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中,口头讲解显然仍然占有主要地位。这种方法对改变儿童行为是完全无效的吗?

另外,波利舍夫斯基在一项研究中发现,让一些在下跳棋时由于输棋而经常违反规则的7~8岁儿童充当“规则体现者”,即让他们担任“队长”,监督别人的不遵守规则行为之后,他们本人的不遵守规则行为(仍然在输棋情况下)有了显着的减少。如果参照波利舍夫斯基的方法,让儿童充当别人行为的监督者,对别人行为作出评价,这种方式是否可以改变他们本人的不公正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