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习问道: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心理学视觉
8922200000006

第6章 中学生高效率学习观(2)

总之,在科学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学习的规律和有关心理活动规律,运用有效学习策略、方法和心理训练技术,发挥学生个人主观能动性,能高效率学习并取得良好学习效果。

四、策略性知识学习的高效率学习观

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发现:策略性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的关键。

谢钢认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将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是个体能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这种知识侧重于静态的“事实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体需要其他事物刺激后才能提取出来的知识,这种知识强调认知操作的序列性;策略性知识则是个体关于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这种知识侧重于学习或问题解决过程中隐藏在“事实知识”背后的方法与技巧。他认为,策略性知识有以下三个特点。

1.认知操作过程性

策略性知识既来自于问题解决的过程,又回归于这一过程。它是学习活动的具体认知操作程序和方法,学生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这种操作程序和方法,就可以指导自己的学习活动,并且也只有在认知操作过程中才能体验和学会这种操作程序和方法。因此,策略性知识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2.目标指向搜索性

问题解决的情境决定着策略性知识的选择和功能的发挥。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首先要认识问题目标,然后搜索或选择策略,一步步缩小问题和目标之间的问题空间,直至问题解决而达到目标。

3.问题策略启发性

策略性知识具有明显的启发性。一方面,策略的提取需要启发;另一方面,启发效应是策略性知识的内在机制。因为策略性知识带有问题解决的明显经验规则,这些经验规则是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认知操作序列活动巩固下来的,当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既受情境的刺激,又受策略启发,从而能提取和有效整合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热衷于运用合作学习。建立一个学生团体,为学生团体设计既反映某学科的关键内容同时又考虑到每位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的问题,用问题凝聚团队。这样的问题解决情境能大大地提高学习的真实效率,被看作为治疗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中心这一“顽疾”的灵丹妙药。多数研究发现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策略,既可以大规模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张庆林教授经过长期研究认为,高效率教学包括高效率教学的认知理论、高效率教学的动机理论、获得知识的高效策略、解决问题的高效策略、策略的元认知监控等。特别强调策略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训练学生通过6个阶段的学习达到自如运用策略,即:

(1)感悟:感受和领悟。在这一阶段中,学生通过对同一个问题的多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列举和比较,让学生对应该怎样思考产生切身的体会,形成一种感悟。

(2)尝试:要求学生尝试运用之前所领悟到的“好方法”。但此时,学生大多只能进行一种从一个实例到另一个实例的生搬硬套似的简单模仿。形成他们切身的感性经验。

(3)反思:在感悟和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反思:这个方法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刚才是怎么做的?通过反思把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4)运用:一旦学生经过反思,将感性认识归纳上升为较为抽象的策略性知识,就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策略性知识,使其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能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5)迁移:目的是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做到条件化,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用这个方法,使学生体验到这个策略不仅能用于某一个方面,还可以运用于其他许多场合。

(6)巩固: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习别人是如何使用该策略的,并进一步体验策略的有效性。

五、信息加工的学习的高效率学习观

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的高效率学习理论,要想实现高效率学习,必须让参与高效率学习的心理要素按一定层次构成一个适当的结构,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率学习。沈德立教授认为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选择性注意

根据特定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将注意力指向学习的内容,抑制与学习无关刺激的干扰。沈德之教授从分心抑制能力和返回抑制能力两个维度,探讨实现高效率学习的途径。

2.元认知

元认知包括三个要素: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技能。学生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

元认知知识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明确了解,学生不但了解自己已学过的知识的性质与内容,而且也知道知识所蕴含的意义,表明学生对知识已经理解。

随着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他们逐渐对自己的学习系统有了了解并学会了监控、调节和评价自身的认知过程,确定用怎样的认知策略来实施认知操作,以提高认知加工的效果。

元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意遗忘能力。有意遗忘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所谓有意遗忘,就是向学习者呈现实验材料以后,要求记住其中一些材料和忘记其余的材料。如存在有意遗忘,就会表现出当要求被试只回忆指示记忆的项目时,只有非常少的指示遗忘项目掺杂进来;如果要求被试回忆所有项目时,被试对指示遗忘项目的回忆量就会少于对指示记忆项目的回忆量。抑制机能被认为是形成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表现在智力、注意、记忆、阅读理解、情感等方面。

3.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信息加工方式是指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学生编码、分析、保持、提取信息的一系列方式方法。把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学习策略被称为学习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则被称为学习监控策略。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有效的策略,则会提高学习的效率。

4.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或智力活动),但对认知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不同,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则对学习活动起调节和动力作用。

这里的非智力因素有三个主要特点:①它仅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非智力因素,而不包括诸如豪爽、大方、热情等等与智力活动无关的心理因素;②非智力因素是一个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③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影响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非智力因素只有与智力因素一起才能发挥它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

5.内隐认知

内隐认知是一种不需要有意识地努力而完成的认知加工活动。内隐认知主要包括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两部分。内隐记忆是指学习者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从环境刺激中获得认知;在缺少有意识回想的情况下,成绩也能有所增进的表现。学习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学习到了什么规则,但实际上学会了这种认知规则的是内隐学习。由于学习者没有运用外显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因此常常难以运用语言表述内隐知识。但该认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学习心理学家重视。

基于以上认识,沈德立建立了高效率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即:知识呈现方式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基本保证。学习的本质是学生通过领会和掌握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识呈现的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学习。

选择性注意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前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否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于所学习的知识上,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则其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

元认知是高效率学习的监控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学习进程、学习效果和所学知识的特点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学习才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学习。

非智力因素为学生的高效率学习提供动力源泉。学生的学习活动需要有动机、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特征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这样才能使学习深入和持续下去。

学习策略是实现高效率学习的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心理特征等方面选择适当的策略来完成任务。学习策略好,可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习策略不好,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

内隐认知,特别是内隐学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高级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