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
8918000000054

第54章 饮食、锻炼与疾病的预防(3)

三、神经衰弱者的锻炼

神经衰弱是由大脑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焦虑,或脑力活动持续过度紧张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特别是大脑皮质的内抑制过程减弱,从而出现过度兴奋和迅速疲惫,以及植物神经等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

(一)神经衰弱患者康复体疗的作用

1.通过体育锻炼,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得到锻炼,提高神经工作过程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和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力;能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大脑和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充分的能量物质保证。据研究,当脑细胞工作时,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细胞多10~20倍,大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25%。体育锻炼能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合理交替,避免神经系统过度紧张,可以消除疲劳,使头脑清醒,思想敏捷。

2.体育运动能增强循环和呼吸功能,活跃代谢过程,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3.单纯的静止休息有时反而会拖延病情。如果进行适当的活动,神经衰弱患者会感到情绪改善、症状减轻,因为活动使患者转移了对疾病的注意力,产生了愉快的情绪。

(二)神经衰弱患者的康复体育疗法

1.太极拳:用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效果较好。太极拳有助于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调节,适合于以兴奋症状为主的患者长期锻炼。练拳时,要做到宁神静气,全身放松,动作缓慢,以提高锻炼效果。应特别注意静(宁神静气)、松(全身放松)、慢(动作缓慢)3个字。

2.强壮功:神经衰弱患者也适宜于练强壮功。一般采用坐式,体力太弱者可用卧式。

体力较好的也可练站桩功。失眠病人还可利用放松功诱导入睡。每天练功2~3次,每次约半小时。

3.散步、慢跑:实验证明,神经衰弱患者做较长时间的散步,有助于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缓解血管活动失调的症状。根据身体情况做一些慢跑活动也是有益的。跑的速度可以放慢,或走、跑交替进行。

4.夏天可参加游泳,如能坚持到秋冬,效果更佳;情绪较差、精神萎靡不振的患者适宜于进行提高情绪的游戏或运动,如乒乓球、篮球、划船等,也宜于在户外做轻量劳动。

(三)神经衰弱患者进行康复体疗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体力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大小以不引起疲劳或过度紧张为宜。

2.注意观察锻炼过程中的反应。如锻炼后出现大量出汗、兴奋、激动、失眠以及心跳加快长时间不能恢复等现象,表明运动量过大,要及时调整减轻。

3.对以兴奋状态为主的患者,应采取平稳、缓慢、柔和的运动,以免引起更强烈的兴奋;对以衰弱症状为主的患者,则应采取情趣性稍高、节律较快、活动性较大的运动。

4.注意劳逸结合。每天锻炼时间:中等体力者可安排0.5~1小时;体力较弱者可增至1.5~2小时,分别在早晨、下午进行;体力太弱者,只适宜于做散步和轻微活动。

5.患神经衰弱的人要培养乐观主义精神,主动同疾病作斗争,建立对体疗的信心,克服过分好静而不爱运动的偏向。不应顾虑运动会消耗体力和元气。事实上,适当的体育运动,非但不会损耗元气,相反还可以增加体力,强壮神经系统。

四、哮喘患者的锻炼

哮喘是慢性病。有的病人在不发作时与常人没有任何区别。属于外因性过敏者,如吸入花粉或皮毛,食用海味、蛋类或牛奶后可引起支气管痉挛从而引起哮喘。属于内因性过敏者,其病因与各种感染疾病(鼻炎、鼻窦炎、胆囊炎)以及神经精神因素有关。

(一)哮喘患者体育锻炼的方法

1.经常唱歌。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

2.呼吸练习。呼吸练习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在训练时,应加强呼气,鼻吸口呼,吸短呼长,逐渐增加平稳呼吸的深度,呼气时可发“依”或“啊”音,每次持续5~6秒钟。呼吸练习须轻松自然,忌用力憋气。在呼吸练习中应逐渐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

3.练习腹式呼吸。练习腹式呼吸一般是坐着练,也可躺着或站着练。练时先身体坐稳,腰部自然挺直,两手放在大腿上,肩部和胸部充分放松下垂。从呼气开始,呼时轻轻收缩腹部,经口呼气,在呼气同时发出母音,如“啊……”或“呜……”等,或者把口唇收缩成吹笛子样,其目的是使声门缩小,气管内保持较高气压,以避免狭窄的小支气管部分进一步萎瘪不通。呼气宜轻缓,但要深些,时间较吸气长。吸气时要闭口,让空气经鼻孔进入,腹部自然鼓起,保持肩和胸部放松。整个呼吸过程节奏自然轻松,不要屏气。每次练习3~5分钟。练习合理会觉得胸部舒畅,呼吸逐渐趋向平稳缓慢。如练习中感到胸闷、气促或头昏不适,大都是用力太大、动作不协调或屏气的缘故,要暂停,休息一会再练。哮喘发作时,气急较显着,但仍可进行腹式呼吸。

4.做呼吸操。方法是:采用平卧或站立位,两手放在上腹部,然后有意识地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1~2倍,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口唇紧缩作吹口哨的样子,同时,可用两手按压上腹部,加强呼气力量,去除肺中残留的废气,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5.进行全身性保健运动。常见的有:广播体操、太极拳和步行。其运动量应有计划地增加。以步行为例,可逐步加长步行距离,逐步加快速度和减少中间休息次数。为了增加对寒冷的适应力,预防感冒,可自炎热的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一直延续到寒冬腊月,必要时适当调节水温。

哮喘患者也适宜于参加一些短暂的(每次1~2分钟)、中间有间歇休息的游戏,如乒乓球、羽毛球、投篮球等运动。1~2分钟的短时间运动可减少气道阻塞;运动前气道阻塞越严重,在进行1~2分钟短时间运动后气道阻塞改善的程度则越明显。

(二)哮喘患者进行体疗的注意事项

1.体育疗法只适于在哮喘发作的间歇期进行,即在哮喘暂不发作或只有极轻微发作的阶段进行;当哮喘频繁发作、体力比较衰弱时,则不宜进行体育医疗。

2.每天体疗的总时间约为30~40分钟,可分3~4次进行,其中包括气功约20分钟;自我按摩3~5分钟;发音呼吸3~5分钟(中间有休息);矫正呼吸(加强呼气)12分钟;呼吸体操3~5分钟;健身运动1~2分钟;放松练习1~2分钟。

3.哮喘患者不宜一次做较长时间(5分钟以上)的剧烈运动,因为这会引起气管缩窄,增加气道阻力,以致加重气短和喘息等症状;而短时间(1~2分钟)的间歇运动,则能减轻气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