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新编大学体育
8918000000002

第2章 体育与健康概述(1)

第一节 健康是人类的永恒主题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它的重要性几乎人人皆知。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没有健康,便没有什么幸福可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更为深刻: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部干事马勒博士强调了这样的思想:健康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失去了一切。

那么,何谓健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不生病、不打针吃药、身体不虚弱就是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边缘学科的兴起,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和全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显然,在这里,健康的概念已大大超出了无病的范围,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已有了极大的进步和突破。

在现代健康观念中,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健康的提出是对“健康”概念的丰富和完善。它突破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健康认识的局限性,使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得到了统一。它既重视健康对人的价值,又强调人对健康的作用,并且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自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很大进步,由于各种学科的形成,使人们得以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生命现象。在判断健康和疾病时,人们开始采用医疗诊断的方法。医疗诊断主要是测量人体的生物变量,以阳性体征和实验室数据为诊断依据,由此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人的健康不但要受到生物因素影响,而且还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心理和社会适应因素的制约。据此,我们可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如:有的人体壮如牛,却胆小如鼠;有的人膀大腰圆,却心胸狭窄;有的人昨天体检还很健康,今日却因心理障碍而跳楼自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概括了影响人类健康的各种因素,突出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的影响,使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健康的概念还将不断变化、更新和发展。

二、现代健康观的内涵

现代健康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知觉良好、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只有各个方面都健全,才算一个较为健康的人。

(一)身体健康

一般认为身体健康就是发育良好,体魄强健,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了健康的10个标准,可供参考: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勇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4.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5.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

8.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9.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无出血且颜色正常;

10.肌肉丰富,皮肤富于弹性。

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身体健康的概念细化为“五快”和“三良”的通俗解释。

“五快”分别是:

1.吃得快。吃饭时,食欲好,能很快地把一餐饭吃完而不挑剔食物,这证明内脏功能正常。

2.便得快。能快速地排完大小便,且感觉轻松自如,这说明消化功能良好。

3.睡得快。上床后能很快入睡,而且睡得很深,起床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这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协调功能良好。

4.说得快。说话流利,语言表达清晰,这表明头脑清楚,思维敏捷,肺功能正常。

5.走得快。行动快速,动作灵活敏捷,充满活力,这表明精力充沛旺盛。

“三良”分别是:

1.良好的人格。性格温和,意志坚定,感情丰富,心胸坦荡。

2.良好的处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客观现实地对待问题,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能够保持对社会环境和人体内环境的平衡。

3.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与周围的人关系融洽,不斤斤计较。

(二)心理健康

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有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一般而言,我们对生理上不适,比如感冒发烧、头痛咳嗽、胸闷腹泻和牙齿疼痛等都能明显感觉到,并会立刻去找医生。但是,我们对精神上或心理上的不适,比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孤独、悲观、精神空虚等,却往往不认为是不健康的表现。

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作为一个整体,其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甚至超过生理因素。身体上的疾病许多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中医认为,人的七情(情绪)波动过度和持续过久,就会使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经络堵塞,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引起疾病。现代医学也认为,心理情绪异常变化,如过分激动等,会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从而导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紊乱,致使人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的机能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疾病。这也说明了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联系。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一切顽固沉重的忧郁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研究表明,在一切不利的条件下,对人威胁最大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情。对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曾对此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心理学家英格里斯认为:“心理健康是指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进行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而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

社会学家玻肯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够为自身带来快乐。”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会议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够保持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育正常,心理状态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良好,心理潜能能够得到发挥。

(三)社会适应良好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他的年龄和所处社会文化条件所期望的程度,是个体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进化论学说的创始人达尔文指出,大自然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国古人也曾说过,识时务者为俊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人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适应环境,如此才能生存和发展。

每一个人一生中,会不断面临新的情况和环境,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在心理和经济上独立于父母,人格的发展,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职业的选择,人际关系的处理,婚姻、家庭、退休等。社会适应是一个毕生的过程。

(四)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是指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在行为处事、与人交往时,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它着重于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个人道德健康不仅包括对自身的健康负责,而且包括自觉地维护和促进社会整个人群的健康。例如,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在听音乐会、看电影、听演讲时,不大声喧哗,自觉地关掉手机;为灾区人民募捐,为抢救他人的生命义务献血等;保障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在不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格低下,或者经常处在紧张、恐惧、内疚之中,那么这些不良心态和行为就会给这个人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并影响其健康心态的形成和发展。

助人为乐和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则可产生良性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大大促进我们的健康。

(五)生殖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生殖健康下的定义为:人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与生殖有关的一切活动,应该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都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生殖健康包括建立正确的性观念,避免婚前性行为,避免未婚先孕、人工流产,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了解避孕、节育等性保健知识。

科学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与生活方式不当的影响,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生殖细胞变异等现象日趋严重。根据调查统计,由于生理、心理、病理和社会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全世界共有一亿多男性患有性功能障碍。我国权威的统计数字表明,现在40岁以上的男性,至少有8000万人被性功能障碍所困扰;已婚夫妇中约有10%的人患有不育症,其中因丈夫原因导致不孕的占50%。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已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和睦与社会的稳定。为此,各国政府已开始关注一向被忽视的男性生殖健康问题。

第二节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影响人类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与保健服务因素。

一、环境因素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科学研究表明,生活在自然条件好、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远离工业污染环境中的人,身体健康,其寿命远远超过人类的平均寿命。例如,生活在前苏联高加索的人,其中有许多活到100岁以上还能进行一般的爬山、劳动等活动。相反,生活在条件恶劣、污染严重环境中的人,不但身体健康有问题,而且由于工业污染,还可能染上许多怪病。例如,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因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业废水流入河流湖泊,人们吃了水中的鱼,造成了汞、铅、铬中毒,许多人过早死亡。

在社会环境中,政治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与人类的健康紧密相连。因此,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待我们的共同家园,保护好环境。

二、生物因素

在生物因素中,对人类健康影响最大的是遗传因素和心理因素。现代医学发现:遗传病不仅种类繁多,大约有两三千种之多,而且发病率高达20%。因此,应重视遗传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关系更为密切,消极的心理因素能引起许多疾病,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医学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如悲伤、恐惧、焦虑、愤怒等,都可以影响人体各系统的机能,导致失眠、血压升高、胃痉挛、心动过速、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疾病。而健康的心理,则使人在遭受挫折与失意时,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

三、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因长期受一定的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和生活意识。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很早就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关,但由于危害人类生命的各种疾病一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忽视了生活方式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后,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传染病和以前的疑难病已被人类所攻克,人们才逐步发现生活方式因素影响健康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1976年美国死亡人数中有50%的人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四、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卫生保健服务也是健康极为主要的因素。世界卫生组织将卫生保健服务分为三级:初级、二级和三级,实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是现在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

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本内容是:

1.健康教育;

2.提供符合营养要求的食品;

3.提供安全用水和基本环境卫生设施;

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5.开展预防接种;

6.采取适用的治疗方法;

7.提高基本药物的质量。

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为人类健康提供了根本性的保障。

第三节 现代健康观念的发展趋势

从现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类正面临着自身生活、消费方式所引起的健康问题。

人类为了自身的幸福和长寿,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身心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价值观中首要追求的目标。社会调查表明,人们在追求生活目标的选择中,总是将健康列在首位。体育锻炼将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