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乱世风华爱成殇:萧红
8894600000006

第6章 梦断凄途--悲伤旅馆(1)

1.意外来客

生活总是会有一些意外让人措手不及。

一天傍晚,李洁吾和萧红坐着闲谈,听见有人叩门,接着耿妈进来说:“有人找小姐。”

萧红走出门去,不料那个人已经闯了进来。萧红脸上立刻露出惊愕的神色,她的心也忽然被撞得慌乱。而那个人进屋之后,随即重重地坐到椅子上,一言不发。萧红跟在他的背后,伸了伸舌头,做出个怪相。

李洁吾正猜疑间,萧红咬了咬嘴唇给他介绍说:“这是汪先生。”

来人正是汪恩甲。

李洁吾向那人点了点头,自我介绍说是萧红表兄的朋友,听说萧红回来了,特地来看看的。

汪恩甲听说后立即生起了醋意,他怀疑起了李洁吾和萧红的关系。他并没有理会李洁吾客套的自我介绍,而是不坏好意地的沉默着,继而又从怀里掏出了一摞银元,然后就开始用手摆玩着这些硬币,漫不经心地让那些银元手上一个个地坠落,他已经用气息在驱逐李洁吾了。

气氛异常尴尬,最后,无奈之下李洁吾告辞出门,萧红没有送行。而后,更是冗长的沉默。

李洁吾后来一连几次造访,都发觉屋子紧锁着,里面没有一点声音。最后一次,耿妈听到有人叩门,出来告诉他说,萧红和那个男人出去了,并且说,那个男人就是“小姐的未婚夫”。

从那以后,李洁吾再没有去过西巷了,那些曾经的铃铃欢笑,那些曾经理想的花火,都被困在了记忆里,逝去的光年,究竟是西巷的感伤,还是人心怅惘,他们已经分不清楚了。

那段日子里,经常去看望萧红的还有高原,也就是高永益,还有张逢汗。高原是萧红好友徐淑娟的同学,因为徐淑娟的关系,他们也很自然地成为了朋友。下回一见到的他们就非常的亲切而兴奋。这却使高原有些错愣,他从没有见过萧红像现在这样,他印象里一直还是那个安静倔强的小姑娘,她的热情让他心中一凛。

浅蓝色的土布短衫,在早春里显得格外单薄,像一株素艳的小花,在风里倔强地舞动。她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小桌和一只小凳子。

萧红的生活一直都很困苦,为了维持生活,萧红常常去旧书摊卖书,换来一点点钱维持窘迫的生活,守着一线理想之光,渐次求索。

高原注意到的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一个男人的头像,萧红眼神空洞地看着肖像,她告诉高原,这画中的人是汪先生,还说了自己要结婚的事情。她平静地同高原讲述着她身边发生的事情,表情淡漠,眼神微幽,隐隐地浸着哀凉。

显然萧红和汪恩甲之间又发生了事情,其实也简单,两人之间唯一的矛盾也就是去留的问题,一个急切地要结婚,一个一心想求学。

好不容易逃离了哈尔滨,眼看着离学校越来越近了,萧红心中定是一百个不愿意回去的。

而现今经济问题越发严峻,之前身上那些个值钱的东西早都近了当铺。

一切问题的核心都是钱的问题。

到了三月底的一天,萧红突然跑到学校找李洁吾,说是生活上有了困难,问可否帮她想想办法。李洁吾搜遍了全身的口袋,凑不足一元钱,便全数交给了她,接着问她的生活怎样,上学了没有。

她黯然回答说:目前这一切都谈不到了

她眼神中光彩在瞬间寂灭,生命里尽是无望的哀伤。每一秒钟里,连呼吸都格外压抑。

前方交错着路,心中是一座空城,她只能眼见着梦想的光渐渐地暗淡下去,这样的生命跋涉,格外艰难。

李洁吾看着萧红的背影,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多想冲过去保护那个瘦小的身影,然而,他是那样的无力。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和同情,他无能为力。

过了几天,李洁吾再次进城看萧红。耿妈说,萧红已经回东北去了。

她像一抹天光艳影,在北平闪过,又转瞬间没了踪影。

又一次梦的坠落,还未及硕秋结甜果,就在花枝夭亡,她凄然地离开北平,就如同从花枝坠落。没有炫目和灿烂,有的只是深艳的哀伤。隔离了梦想的剐心之痛,铭刻成生命的痕迹,此生难以抹平。

1931年3月末,春之将至,万物新生之时,却是她无望地回归。多么讽刺,但命运偏偏如此弄人。最美的期望,总是得到最痛的果子,最真的心情,总是得到最无情的辜负。的

这世上灼灼光年,也或许因为有了这些哀伤的事,才显得格外动人。万般无奈之下,萧红跟随汪恩甲回到了哈尔滨。

下车之后,萧红现在徐淑娟家里住了的几天,她需要一个心理的缓冲去面对那个冷漠的家庭。几天后,萧红回到了呼兰。

然而,呼兰小城里,已经是风雨满楼城,张家姑娘和野男人跑了,这已经成为了这座小城的头条大新闻,邻里街巷都在分析着故事的原委。故事越传越走样,越来越传奇。萧红可想而知已经成为了败坏张家声誉的罪魁祸首。

很快,萧红被转移到了副昌屯,一个及其闭塞的地界。这里是一个典型的东北豪强的庄园。为了防止匪患,村外被一条矩形的沟围着,沟壑很深,足有三米,而且里面被注满了水。东南开门。煞有过去护城河的架势。

封闭安全地又如同一个囚牢。

虽然免除了社会舆论,但是她却不折不扣地被家族的人定义为了灾星。

二三十双眼睛盯着这样的一个叛逆的姑娘,因此,萧红处于被囚禁的状态,每一双眼睛,都是她的“围栏”。

她唯一可以庆幸的是,这样的圈禁使得她免除社会舆论的伤害,但是来自于族人的敌视、猜疑和冷落更是锋利的剑,时时刻刻地刺激着他的心。

萧红这样倔强的性格自然是难以忍受这样的冷言恶语,最开始,她还声嘶力竭地为自己辩白,据理力争地同亲人理论,可是渐渐地,她发现,无论怎样解释,怎样控诉,她都不会得到半点认同,责难之声只增不减。所有抗争的声音,最终的听众和知己,也只有自己而已。

特别是继祖母,像一匹阴鸷的猫头鹰一样,黑夜里也紧盯着她的行动,动不动骂她丢脸这使得萧红总是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的状态。当萧红孤独痛苦,暗暗靠着墙根哭泣时,倘若被继祖母看见了,一定会骂得更凶:“你真给家里出了名了,怕是祖先上也找不出这丫头……”

虽无半点肮脏字眼,却是字字都浸透着刺骨寒凉,一次次刺痛了萧红的心。

每一天朝阳升起时,萧红感觉不到半点希望,每一天日落黄昏,她都在无尽地等待。

当一个人看不到未来,又不能在当下里开怀,那么能够做的,只有回忆。在回忆的光景里寻找片刻温暖,维持灵魂喘息。

萧红在痛苦和失落中写下了怅然的诗篇:“去年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时节,今年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滋味(《偶然想起》)”

北平里装置她的快乐,还有对梦与知识的渴望。此刻的萧红渴望在此时能有个人来解救她。在门墙、栅栏,她无时不在寻找逃跑的机会。在被软禁了八个月之后,萧红终于趁着时局纷乱逃离了福昌屯,她终于一个人出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了。

关于这段痛苦记忆,萧红把最黑暗的部分留给自己,宁可暗自啮噬自己的内心,也不愿出示他人。这是一种独特的自爱方式。

然而这一次的逃离,她却是两手空空,这一次的逃离是没有任何计划,也没有任何人能够为她的前路铺陈,她唯一能做的便是观察和等待。在神授的时刻到来之前,被无限延宕的折磨可想而知;而当机会一旦来到身边,她必须紧紧抓住并为此付出一切。付出的过程如何其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敢于付出。

2.怒吼的寒风

初到哈尔滨时已经是深夜,寒风呼啸狂吼,是对这样一个时代的愤怒嘶声,又仿佛是萧红心底的呼声。她在寒风中瑟瑟颤抖。

可是,当她踯躅在大街上,或是宿在狭窄而阴暗的小屋子里时,一种感到从未有过的生疏、空阔、孤独而无所凭藉。在哈尔滨,她其实有着不少的同学和亲友,却都不愿意投靠,偶尔在街上遇见,便以一种矜持的态度抗拒着。她觉得,几乎所有熟识的人,投给她的目光都是可怜的、轻蔑的、审视般的。与其这样,她宁愿默默地啃噬痛苦,总要好过在天光下晒伤疤。

冬天越来越深了,萧红被寒冷逼得紧,思来想去,她还是非常希望能够得到陆哲舜的帮助。于是,她骨气了勇气去敲打陆振舜家的门。

萧红一边敲门一遍渴望地呼喊,“姑母,姑母……”然而得到的回应,只是深夜里阴冷的几声犬吠。

陆家人都睡了,也或许听见了萧红呼唤,才没了特意没有回应,同情一个为家族带来耻辱的姑娘也就是同声望颇高的张家作对。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理由去理会萧红。那样一个寒冷的时代,同情心也早都被人世沧桑捂凉了。

繁华的街,墨染的黑夜,萧红独自一人徐徐地走着,前行与后退都是同样的寒冷的孤独,她走向徐淑娟家的方向,就在这个夜晚,萧红强烈地感到脚底有针刺似的痛楚,双腿也渐渐麻木起来。

她坦白说,她一时竟羡慕起那些经过的临街的楼房,憎恨起每个窗子,因为那里面有的是温暖和快乐,并且一定有很好的眠床……

积雪在地上发出吱吱的响声,每一个步子都是寒冷,都在吮吸着她单薄的身体。对温暖的渴望让她连想到了家乡的马房,她觉得现在有一个马房都是好了,里面一定会有柔软的稻草,能保护她不受这寒风的啃噬。

在这个夜晚,萧红饿着肚子跑来跑去。一整天没有吃东西,搜尽了身上所有钱,才喝上一杯热浆汁,昏沉沉的,浑身发软。也就是在同时,她被一个老婆子发现了。她终于跟随这个老婆子走了。而等她来到了陌生的住处,才知道老婆子原来是一个专操皮肉生意的酒鬼。

老婆子又奸猾又凶狠,收养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也是准备养大以后当妓女的。深夜里,萧红听到女孩的尖叫,看见她被剥光了身子站在角落里。老婆子惩罚她,拿着雪块一把一把地打在她的身上,雪水顺着女孩的身体流下来。

第二天,萧红要走的时候,老婆子拽住她,要她留下一件衣裳去典当。她随即把单衫从身上脱下来,好尽快离开这里,这时发现不见了套鞋。老婆子告诉她,套鞋在昨夜已经被小女孩偷去,卖了钱交给她了! 仿佛做了一场噩梦。 从此,萧红只得用夏季穿的通孔的鞋子去接触雪地……

一个女子,一面要同恶劣的生存环境搏斗,一面又要战胜沦陷于生活之中的懦弱、畏缩、沮丧的情绪,真是谈何容易! 心高气傲的萧红,沿着流浪的道路一步步地往下走,锐气也就一天天消磨殆尽了。身上有东西可卖,都是幸运的,可依靠的。而这时的萧红,连一个铜板也掏不出来了,除了穿着的一件夹袍、一条绒裤、一双透孔的凉鞋之外,身上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她成了彻底的无产者,身外无物,连生存都难以支撑,又何谈自由和理想。

绝境里的萧红,想到汪恩甲是很自然的事。虽然王家已经解除了婚约,但是从王恩甲个人对她的态度来看,她有理由相信,他一定可以接受自己。

当所有希望幻灭,她也便会一层层地退而求其次地选择。

作为择偶,汪恩甲当然谈不上是理想的对象,可是有哪一个男人值得自己为之委身呢?也许她自觉到了经济上的依赖性,需要在前“未婚夫”那里找到合法的身份来麻痹自己,为了生存,她纸能屈服。屈服于凄冷的现实。留一抹冷笑,徜徉后生。

汪恩甲不能带萧红回家,因为他的家庭已经对萧红满怀怨怒。他们住在了哈尔滨的东兴顺率宾馆。

旅馆的条件不错,旅馆老板又与汪家交往甚密。不管怎么样,萧红终于是结束了饥寒交迫的流浪生活。汪恩甲会经常来旅馆过夜的。对于萧红来说,能够有一处遮风避雨的住所,一张温暖的床,这已经是极大的满足。

当她被困难折磨得身心俱疲,反而更能在这种浅表的生活琐事中得到满足和快乐。她想忘掉一切痛楚,她想逃离这样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命运。

在汪恩甲的劝说下的,萧红开始吸鸦片烟,云烟雾海里,仿佛痛苦会在某个兴奋的片刻离开身体。她渐渐地沉迷,沉迷那一片迷惑的鸦片香。

英国有一位作家在小说中这样说到香烟的作用,“它是孤独者的伴侣、单身汉的密友、饥饿者的食粮、悲伤者的解药、失眠者的睡眠、挨冻者的火炉。”对于萧红,这里说的都非常合适。

生活渐渐稳定,再加上鸦片的作用,萧红的生活开始恢复生气了。未来的学业已经是无望,她也只能接受眼前这样一段婚姻。

两人公开同居的事情已经被汪恩甲的个哥哥汪大澄知道了,他非常气愤,她认为萧红之前的出走有辱汪家的门风,而且这样的丫头连离家出走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以后说不准会做出什么过格的事情来。

汪大澄坚决不同意婚事,父亲已经过世,长兄如父,而且汪大澄掌握着汪家的财政大权,汪恩甲是不可以违逆哥哥的,只能暂时瞒着萧红,等哥哥消气之后再做打算。

萧红虽然以一定的方式继续与李洁吾保持着某种联系,却也不复如先前的单纯而密切。有些在萧红看来是要紧的事情,譬如与汪恩甲同居的事,她是不想说出的。对陆振舜已不复怀有希望的热情。

第一次来京,曾经有过敞开心扉的时候,这次却是完全关闭了自己,无人可以诉说。心中的无望和痛楚,难以再抹平,那些无可挽回亦无可弥补的痛苦,不必与他人说了。

人生至此,整个的是一出哑剧。大幕沉沉,虽然看见出场的人物,但是看不到场次,剧情的进行是不清楚的。

3.沉沦旅馆

青春的欢乐将掩盖许多生活内容,虽然萧红并不爱汪恩甲,被爱的感觉对萧红来说是多么重要。有爱的滋润,总是温暖的,有汪恩甲的陪伴,怎么也好过她一个人孤独地承受苦寒。

生活总是会给人意向不到故事,萧红忽然间发现自己怀上了孩子。期间萧红与汪家又发生了些纠缠。几番周转,她还又回到了原点。

哈尔滨,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萧红拖着日渐笨重的身体,蜷居在旅馆里。她已经不能再像从前一般流浪了。

一只受伤的鸟,朝南绕了一圈,又重新在这里坠落。她一次次挣扎,得来的却是更大的失望。

当生存已经成为一种困难的事情,又怎么会有力气追寻生命的理想。每一次劫难,她都以为最痛不过如此,然而,她在苦难里挣脱后坠入的却是更深的苦海深渊。

旅馆完全地把她和扰攘的社会隔开了。没有熟悉的面孔,没有通讯,没有探询和慰安。萧红唯一靠的是一份《国际协报》,来了解身外的世界。

汪家给汪恩甲断了经济支撑,两人只能在旅馆老板那里赊账。这样累计起来便多达四百多元。萧红的肚子越来越大,而随着他们欠款的数目越来越大,老板自然而然地也就会给脸色看。

后来汪恩甲对萧红说,他要回家拿钱来还账,从此也就再无音信了。也正是他的无踪所寻,使得他背上了玩弄、抛弃萧红的诸多罪名,被世人批驳为一幅丑恶嘴脸。

汪恩甲的行为十分可疑。此去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父亲跟随马占山抗日被杀,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的缘故,不管他离去的原因是什么,那此后却只剩下了萧红一个人,她的生活又陷入了更困苦的绝境。

汪恩甲走后,老板停止了对萧红的伙食供应,把她赶到楼上顶头的一个堆放杂物的散发着霉味的房间里去,那个房间有临街的阳台,又冷又潮湿,老板不停地同萧红索要他的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