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8871100000032

第32章 执着向上,清静安宁——淡泊人生随心随性(1)

做一个充满阳光的人,驱散抱怨的阴霾。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不抱怨,方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心里的抱怨多了,就装不下幸福和快乐;心里充满了阳光,有了正能量,生活自然充满幸福感。少些抱怨,多些阳光,做个幸福、淡定的人。

1.悦纳苦痛,方得甘甜

顺境淡然自如,逆境不屈不挠,人生自然精彩无限。

常言道:“生活百味。”生活中除了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也有让我们感到不幸的事。有时我们无法选择,不过顺境也好,逆境也罢,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生活并不会因为我们对困境的惧怕而给我们任何特权。我们乐于接受顺境,但是我们也要学会悦纳逆境,因为没有品尝过苦的人,不能深刻地理解甜。只有经历过困境,才能享受生活的幸福,阴雨过后才会是晴天。

世人都要经历困苦,因为有苦,才会有甜。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生活,没有任何烦恼。面对困境,我们可以淡然以对,没有不放晴的天,一直抱怨只能让自己时时痛苦,看淡一些,困境对我们的折磨也就小一些。

从前有一个商人,他虽然起早贪黑地工作,但是仍然没有太多的钱。有一次,他到一个庙中祈福,希望自己可以富有起来,祈福之后,他按规矩添了香火钱。回到家后他开始想,为什么和尚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衣食无忧?自己每天都这么辛苦地工作却没有相应的回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抱怨上天的不公。

偶然的一天,一名僧人到商人家去化缘,想到自己起早贪黑只能勉强度日,而和尚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谋生之后,他萌生了出家的想法。没过几天,他就抛弃了家业,做了一名苦行僧,靠化缘生活。

刚开始,商人抱怨着之前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眼下的生活上。化缘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此时的他已经无暇抱怨曾经的生活,转而开始抱怨起了做苦行僧的艰难。随着他游走的地方增加,他见识了很多幸福和不幸福的人,渐渐地,他不再抱怨,终于,他变得平静。通过旅程中见到的人们,他悟出了一些道理。

终于,已经成为僧人的商人在一个地方停了下来,用茅草搭建了非常简陋的庙宇,自己伐木雕了佛像。在那里,他为有着像自己曾经一样烦恼的人排疑解惑。虽然生活异常辛苦,但是他不再抱怨。因为庙宇太过简陋,所以每到雨天就会漏水,信徒们抱怨庙宇的简陋,考虑过后,他开始着手募集善款修建庙宇。

随着信徒的增加,人们又自主募集善款雕塑了精美的佛像。后来又开始有信徒在这里出家。在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僧人已经不再注重物质需求了。当他成为一名得道高僧,成为住持之后,才发现现在的自己已经走出了困惑和不幸。

我们总是抱怨困难给我们带来的一切烦恼,所以一直不能忘记自己的不快,觉得困境难以改变,就像故事中的商人一样,他只活在自己的抱怨当中,而当他成为得道高僧,学会悦纳一切的时候,他自然就会走出困境。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不要总是抱怨眼前的一切,学会开心接受,畅想一下未来,困难很快便会过去。

从前有一位优雅而美丽的妇人,她丈夫去世之后,她便带着大半生的积蓄离开了那个伤心之地。到了一个美丽的小镇,她停了下来,决定在那里开一间美容院开始新的生活,度过余生。没想到意外发生了,在她刚下火车的时候,小偷偷走了她的钱。在发现事实之后,她慌了手脚,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这个事实对妇人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不过她还是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没有抱怨一句。她想,我只不过丢了钱,除了钱,我还有很多,我还有朋友,抱怨不但不能找回丢掉的钱,还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怨妇。这样想过之后,她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家人,没多久,她又在这个城镇联系到了曾经的朋友。

经过一段时间的奔波,妇人借到了钱,虽然不足以开美容院,但是足够摆起一个小小的摊位。她开始在街边支起了摊子,卖一些经济实惠的化妆品。她非常努力,无论生活如何艰难,她都笑脸迎人,没有一句抱怨。

经过了几年的积累,妇人终于开起了自己的美容院。因为她总是笑脸迎人,从不抱怨,所以尽管她已不年轻,但是依然优雅美丽,她成了自己美容院的广告,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她又开了第二家店……最终,她在那个城镇成了名人,有了自己的品牌连锁店。

困境可能会捆绑住我们的手脚,却不能捆绑住我们的心,即使生活有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能想到办法。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积极地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抱怨,先解放我们的心,才能解放我们的生活。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要学会接受。保持平常心,不被困境所束缚,就能够活出自己的幸福。

苦尽才能甘来,我们要秉承这个信念渡过难关,而不是抱怨着挨日子,我们要学习故事中的妇人,在困境面前潇洒一些,用自己宽广的胸怀接受生活带给自己的不圆满,用平和的心去感受生活,那么就一定能够听到幸福的敲门声。

2.大度些、淡定点,生活有光彩

偏执与自私,令人走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大度与宽容,人生才能迎来精彩。

因为我们有时过于在意得失,因此产生抱怨,因为我们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因此我们抱怨的话题总是源源不断。我们的私欲和偏情衍生出了抱怨。事实上,没有人喜欢爱抱怨的人,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又不自知地产生抱怨。想要消除抱怨,就要找到抱怨的源头,知道了原因,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舍弃掉自己的私欲和偏情,抱怨自然就会消失。

有的时候,如果能够试着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能够有效抑制住自己的抱怨,冷静下来的自己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卡耐基是一位很有名的人际关系交往家。有一次,他为了一个系列的讲座租用了一家酒店的宴会厅,准备在那里展开他的课程。

正当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时,问题出现了,酒店的经理给卡耐基发了一个要将租金涨到原来价钱3倍的通知。当时在这个酒店办讲座的入场券已经印好并且发出,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改换地点。在这个时候收到这样的通知,简直让人抓狂。尽管是经理见财起意,非常不道德,但是他更清楚抱怨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而且饭店的普通员工也没有权力改变经理的决定。考虑过后,他决定找到酒店经理重新商讨一下。

这天,卡耐基找到了酒店经理,首先,他对经理为酒店创收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然后他拿出了一张纸。经理见卡耐基通情达理,没有责怪他的意思,非常高兴,正当他准备开口说一些感谢的话的时候,卡耐基开口了,他对经理说:“现在请允许我为您算一笔账。”之后他在纸上画上了一条中线,然后在一边写上了“利”,另一边写上了“弊”。

在经理疑惑的目光中,卡耐基说:“如果宴会厅用来办舞会,您能够收益更多,因为讲座的收入比较少,如果我占用半个月以上的时间开办讲座,那么您的收益会比开舞会少很多。从这点来看,增加3倍租金是明智的选择。”说完,他将这点写在了“利”字的下面。接着他又说:“现在可以考虑,假如为了保证您的收益不变而坚持增加3倍租金的话,那么您的收益将大大降低,因为我无法负担这么昂贵的租金,所以只能另寻其他地方。”

说着,卡耐基将这点写在了“弊”字的下面。写完了这一切之后,他说:“虽然您的收益不能瞬间增长,但是我的讲座也会为您吸引到很多潜在的客源,这比广告宣传要有用得多,从长远来考虑的话,这样利益最大,不是吗?”酒店经理考虑了一会儿,将租金降了下来。

现实生活当中,难免遇到像故事中那样的变故,即使错不在自己,抱怨也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在抱怨的过程中,我们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的。抱怨无法协商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要站在同一个立场,这也就是说,要先抛开私欲和偏情,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进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有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轻人准备到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应聘。那家公司的待遇很好,工作环境好,发展潜力也很大。为了这些,他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先前的工作。先前的公司所给的工资并不高,至少没有达到他理想的水平,中午的工作餐也让他觉得难以下咽。有时甚至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工作,明明自己富有才华,却一直没有升职,他觉得自己的上司忌妒自己的才华。因为这些,所以他对曾经工作过的公司没有任何留恋。

因为年轻人的高学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超群的工作能力,所以他对新公司的面试很自信。笔试结束后,面试官和他谈了话,在面试官问他为什么辞去先前的工作时,他就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将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全部倒了出来。

面试官问年轻人:“那么请问您觉得您给您上一个公司带去的价值是多少呢?”虽然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他却被问住了,因为他平时除了埋头工作之外,就只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自己的工作成绩并不清楚。

最后的面试结果让年轻人失望了,因为他没能成为佼佼者脱颖而出。

面试官对年轻人说:“您的专业水平确实很高,但是面试时发现您比较喜欢抱怨,抱怨着公司给您的一切都不是您想要的,对比过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两家公司的体制很相似,所以我想您即使换了环境也会有相同的想法。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为我们公司创造利益的人,而不是仅仅考虑我们公司能够给他些什么待遇的人。”

我们时常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因为抱怨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公,而忽略了自己正在走的路,检视一下自己是否偏离了方向。由私欲衍生出来的抱怨蒙蔽了我们的眼睛,如此,我们就只会跟着抱怨走,迷失了自己真正的方向和进度。不要总是抱怨他人带给我们的不公,偶尔客观地看看自己还有什么不足,就能够放下不必要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