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卓越绩效管理:通向卓越经营的务实之路
8854300000014

第14章 中国质量奖的申报

作为中国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奖项:全国质量管理奖是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与检疫总局正在筹划中国质量奖的活动。对申报质量管理奖的了解是追求卓越绩效的企业应掌握的一个环节。

4.3.1 管理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表彰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企业,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的质量管理经营,提高企业综合质量和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用户、推进质量振兴事业,特设立全国质量管理奖(以下简称质量管理奖)。质量管理奖是对实施卓越的质量管理并取得显著的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或组织授予的在质量方面的最高奖励。

质量管理奖评审遵循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和“优中选优”的原则,根据质量管理奖评审标准对企业进行实事求是的评审。

质量管理奖每年评审一次。由中国质量协会(以下简称中国质协)按照评审原则、当年质量管理实际水平,适当考虑企业规模,以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植等政策确定授奖奖项。

质量管理奖评审范围为:工业(含国防工业)、工程建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及商业、贸易、旅游等行业的国有、股份、集体、私营和中外合资及独资企业。非紧密型企业集团不在评审范围之内。

质量管理奖评审机构由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两级机构组成,工作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质量管理奖审定委员会由政府、行业、地区主管质量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及有权威的质量专家组成。负责研究、确定质量管理奖评审工作的方针、政策,批准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及评审标准,审定获奖企业名单。

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由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质量管理专家、质量工作者和评审人员组成。负责实施质量管理奖评审,并向审定委员会提出获奖企业推荐名单。

质量管理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中国质协,其主要工作是:拟订、修改质量管理奖评审管理办法和评审标准;培训、评聘质量管理奖评审人员;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奖资料审查和现场评审;对获奖企业进行监督和帮促。

4.3.2 质量管理奖申报方法介绍

1.实施程序图

导入培训时:可邀请专家前往企业培训,主要目的是使领导层、基层骨干人员对卓越绩效模式的意义、框架、标准、评分方法等有一个基本、系统的认识;为随后的自我评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申报材料编制简要过程

(1)培训:外请专家到工厂培训,……

(2)建立项目组:质量、人力资源、市场、财务、办公室人员组成。

(3)制订计划、明确分工。

(4)自评:可外请专家共同评审。

(5)数据搜集。

(6)报告起草(逐项报告—综合报告—申报报告)、汇总、征求管理层意见。

(7)修订、上报

3.申报表填写

(1)按表格项目结合实际如实填写。

(2)注意表后的“注”。

(3)需按年度填写的指标;申报当年以及前三年的指标。

(4)可加附页或自印,不填写项需说明情况。

(5)要填写联系部门、联系人信息。

(6)质量管理奖申报材料中的3 X

① 申报表(一式三份)

② 组织概述(3 000字内)和自我评价报告(60 000字内)(一式三份)

③ 证实性材料(一式三份)

X、行业地区推荐函:质量水平评价意见(一式一份)

注1:在申报表封面加盖公章,除文字材料外,加交一份含所有申报材料的光盘

注2:申报材料中的附件如下

① 企业合法经营证件。

② 产品/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③ 三废治理达标证据,安全、社会责任证据。

④ 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

⑤ 前三年的年度报告及审计报告复印件(年度财务报告必须)

⑥ 近三年省/部级以上获奖荣誉:名牌/用户满意/质量效益型/管理先进等。

⑦ 其他自认为还需要提供的证实性材料。

4.3.3 接受质量奖现场评审的注意事项

1.现场评审准备、如果你的组织成功入围质量奖现场评审、需要编写一份用于首次会议的总经理介绍材料,包括:

(1)组织的经营概况。

(2)主要的顾客类别及其对企业的期望。

(3)主要竞争对手及组织面临的挑战。

(4)组织的重点发展方向及有关战略。

(5)可配合放映有关组织最新概况的录像片。

(6)做好评审前的沟通及有关后勤保障等。

(7)末次会议的陈述和谢辞(8分钟以内)。

注1:现场评审首次会议,总经理介绍情况的时间控制应事先与评审组长沟通确定。

注2:现场评审实施,由现场评审组组长组织实施,企业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源,如,向导、文件资料、相应设施,工作环境、后勤保障等。

2.组织成功获奖,需要履行经验分享义务

(1)提供经验介绍材料(约10 000字)。

(2)宣传材料(约2 000字)及其他补充材料。

(3)简短的多媒体宣传片(约3分钟)。

(4)参加颁奖大会及专题经验分享会,作经验分享演讲。

无论你的组织是否获奖,都会收到一份反馈报告——持续追求卓越,组织应当充分运用质量奖评审反馈报告,讨论制订如下措施:

(1)强项的持续巩固或创新、变革方案。

(2)弱项的改进措施、负责部门(人员)、完成期限及物力资源配置。

(3)进一步的评估、学习和改进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