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传说哈密
8785300000036

第36章 庙宇传说(1)

金车辖子

说不上是顺治还是乾隆年间,有三五户人家从关内逃荒来到巴里坤找地方活命。他们走来走去,总算找到了三塘湖这块好地方。这里气候好,人口少,大水大草,是难民落脚的好地方。

这三五户人家中,有个姓林的老汉,一家五口人,辛辛苦苦种庄稼,和和气气过日子,啥都不错。就在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三年上,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成,再加上林老汉一家起五更爬半夜地锄草施肥,十几亩麦子长得齐刷刷地没到大人胸口。眼下正是麦子扬穗开花的时节,谁见了谁都眼热。林老汉捻着胡子总是笑,一天总绕着地转上七八圈。他越看越喜欢,心里盘算至少可以收它三十石粮食,明年的吃穿不用发愁,还能置办几头大牲畜。

一天夜里,林老汉做起了丰收的好梦:他正在扬场,下山风刮得很利,红苏苏的麦堆在往高里长,长得像小山,像大山,家里的板仓口袋全装满了,麦子还是不停地往外溢。哈哈!这分明是“溢场”了!按照他们的规矩,要招呼乡亲们来分享老天的恩惠———家家来拿麦子,要多少拿多少,直到拿完为止。正在兴头上,晴当当的天空响了一个干雷。林老汉给惊醒了。可耳朵里还响着轰隆隆的雷声,仔细听,还夹杂着人喊马叫。他忙爬起来看,月亮亮堂堂的。声音是从麦田里传来的。他赶忙跑到麦田里来。

“天大大啊!”林老汉看见十几辆四打套的大轱辘马车,正从他的麦地里轧过去,麦子齐齐地轧倒了一大片。林老汉疯了一样扑过去,抱住头一辆车的马头,要找领头的算账。

头儿过来了。他头戴红缨亮盔,身穿紧身箭衣,腰挂七星宝刀,脚蹬虎头皮靴,好不威风。待人说话却一团和气:“老人家,有事好商量,用不着发这么大的火嘛!”

“商量个屁,给我赔!”

“好说。赔多少,要个数。”

“眼下不成,等天明看仔细了再定数!”

“老人家,这可不行,军情紧急,误了期限,老爷要杀头的!”军官急了。

“不行也得行,我这条老命不要了!”说着,林老汉一头向军官撞去。军官眼尖手快,早机灵地闪向一边,双手把林老汉轻轻托了起来。

“唉,就依你!”军官说着把林老汉放地上,“请在前边带路!”

十五辆马车一个接着一个,在林老汉的场院里停下,一个个卸下马来,趁军官和士兵不留神,林老汉退下最前边一辆车的车辖子,揣在怀里,才放心回家。

“老鬼,你蹲在屋里,让他们跑了咋办?”老婆子担心,提醒老汉。

“我可没你那么傻!”林老汉从怀里拿出两根车辖子,向老婆子晃晃:“没这家伙,车能走动?”然后把车辖子压在枕头底下,放心上炕躺下了。

林老汉折腾了大半夜,乏了,一觉睡了个大天老亮。外边静悄悄的,没啥动静。林老汉跑到场院里看,一辆车也不见了,再到麦地里看,麦子长得好端端的,啥印迹也没有。

林老汉想起了退下的车辖子,回屋里掀起枕头一看,一道金光直刺眼睛,车辖子变成了金条!林老汉捧起足有一斤来重的金车辖子,对老婆子喊:“我们发财啦!这是关老爷的恩赐!”

老婆子给惊傻了:“啥关老爷?”

“你没听那军官说‘误了期限老爷要杀头’吗?这不明指着是将军戈壁跟前,老爷庙里关老爷吗?还不快给关老爷磕头!”

说着,老两口跪下,向北方磕起头来。

讲述:申言芳 采录:何生琦

白马拖缰筑蛇墙

巴里坤汉城的城墙,东西南三面的全是笔直的,唯有北城墙弯弯曲曲,像马缰绳,又像是蛇爬行。

传说当年清朝将领岳钟琪带兵来新疆平息准噶尔的叛乱,军队就驻扎在巴里坤。他看这里地形利于筑城,在得到皇帝的批准以后,开始在巴里坤筑城。工程进展很顺利,不到一年工夫,东西南三面城墙全筑了起来,垛口枪眼炮台也都建了起来。可是挨到筑北面的城墙时,怎么也筑不起来,刚筑起来后面的,前面筑好的就塌了下来。这样筑起塌,塌了再筑,折腾了三四遍,还筑不起来。

岳钟琪发愁了。城筑不起来,怎么打仗呢?

一天午后,他正为这事发愁,突然有一个白胡子老汉来到他跟前说:“岳大将军,明天午时三刻,有一匹白马从你的点将台下跑过。它拖着一根长缰绳,绕城转一圈儿。那缰绳印儿,就是你筑北城墙的线!”岳钟琪刚要请教老人的姓名,突然惊醒了,原来是他做了一个梦。

第二天午时三刻,果然有一匹白马,拖着一根长长的缰绳,从点将台下跑过来,绕城转一周,直奔城北,在没筑起城墙的地方弯弯曲曲地跑了过去。白马由东向西,跑到关帝庙里,不见了。岳钟琪忙到白马跑过的地方去看,果然有一条深深的缰绳印儿。岳钟琪知道是神仙点化,立刻跪下向关帝庙方向拜了三拜。然后,他下令让士兵照着马缰绳印儿筑城。

城墙很快筑好了。虽然弯弯曲曲,像蛇爬行,又像一条马缰绳,但没再倒塌,一直屹立了二百多年。

后来,人们就把北城墙叫“蛇行墙”,把这传说叫“白马拖缰筑蛇墙。”

讲述:王成仁 采录:薛蓉

“大将军”显神威

据老年人传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名叫阿古柏的外国贼娃子带兵打进了我们新疆,差不多全新疆的地盘都叫这些贼娃子拿过去了,唯有我们镇西城还在清廷的手里。城里的军队和老百姓听说左宗棠大将军正要打甘肃那边打过来,心里有了指望,守城的决心也就更大了。

要说这个阿古柏是外贼的话,当年对巴里坤城最大的祸害是来自家贼妥明的围攻。妥明本来是陕西造反的头目,流窜新疆,乘内乱之机占据乌鲁木齐,建立所谓“清真国”,还把他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东疆各地。有一年夏天,妥明匪军一万多人马,团团围攻巴里坤城。巴里坤军民没有惧乎①这伙狗日的,不但守住了城池,还利用下雨天黑夜里出城袭击,把没有防备的贼匪军一家伙就打散了。这年秋天,妥明勾结库车割据政权热西丁的部队进攻巴里坤,企图打通关内通道。巴里坤军民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毫不畏惧,分别在距城六十里的奎苏和距城三十里的石人子进行狙击。在敌人把巴里坤满汉两座城池围得水泄不通的时候,守城将领临危不惧,一面派人混出重围向关内求援,一面激励军民死守。围城一个多月时间,因为下了大雪,把贼匪军冻得不得不退回哈密。这时候,官兵动员乡下的农民把储存的所有粮食运进城里,动员城里的居民接纳农民进城居住,做好了长期守城的准备。果然,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妥明和热西丁匪军连三赶四地围攻,却始终没把巴里坤城打下来。这样坚持了三年,朝廷才腾出手来派兵救援,赶走了匪军。

而对巴里坤城防最为严峻的考验是后来卖国贼匪白彦虎的围攻。白彦虎原本是陕西回民造反头目,失败后被清军追赶来到新疆,和哈密造反头目混合②到一起,夺取了哈密回王控制的哈密城,劫持了哈密回王的妈妈做见面礼,去吐鲁番投降了阿古柏。然后,立刻派两千人马来攻打巴里坤城,企图扫平他进犯关内的障碍。白彦虎匪军来势凶猛,并且汲取妥明匪军进犯失败的教训,首先在乡村抢夺壮丁和粮食,以切断守城官军的兵源和粮草供应。农村乡绅组织民团与匪军展开斗争,他们把粮食埋在地窖里,青壮年男子早早逃进城里,来不及逃进城里的就躲进深山,不肯为匪军当兵。匪军的企图落了空,把气撒在了老百姓身上,就开始滥杀无辜。他们劫持北乡逃亡的妇女儿童老人几百人,全部杀死,将尸体抛进路边的水沟,把流水都挡住了。据民间传说,这里多年后还有阴魂叫冤,所以这条水沟就被后人叫作阴沟。匪军洗劫乡村之后,就把巴里坤城死死地围住,企图把官军和百姓困死在城里。

经过多年战乱,巴里坤城里来自内地的官员和富商已经陆续撤回,朝廷派驻的部队也已经不多,而且历经敌人多次围攻,城上的女墙都烂了不少,抵御能力很弱。白彦虎匪军打上来的时节,担任守城重任的总兵是土生土长的陈升恒将军。陈升恒自幼喜欢弄枪舞棒,习练武艺,准备为国家效力。青年时就参军入伍,投入抗击阿古柏的斗争。他力气过人,智勇双全,尤其善于耍大刀,入伍不久就被提拔为军官。后来多次立功受奖,步步高升。他担任过千总、守备、游击等军职。半年前,他还带部队去奇台前线抗击阿古柏,在一次战斗中英勇负伤,在后方养伤。这时候白彦虎匪军打上来了,陈升恒在危难中受命担当总兵的职务,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当时驻守巴里坤汉城的官兵只有五百人,而从乡村逃亡城里来的农民却有一万多人,除了部分投亲靠友的,还有一部分进城的农民无法安置。同时,还有进城避难农民带来的大量牲畜,把街道都填得满满的。而驻守巴里坤满城的八旗兵只有三百人。这几年因为兵荒马乱,八旗官兵,多把家属迁回内地避难,镇西满城几乎是一座空城。这时候,陈升恒跟满洲领队大臣协商,在来不及请示朝廷的情况下,能否违例让部分农民住进满城,以后奏明朝廷,讲明原委,如有惩处,他情愿一人承担。识大体顾大局的领队大臣毅然同意,表示若有惩处,他也情愿承担。这样,数千农民住进满城,人和牲畜都有了着落,并且千余名精壮的青年农民拿起武器,组成民团,和满洲官兵一起保卫城池。陈升恒还与满洲领队大臣歃血盟誓,各负其责,相互协同作战,人在城在,决不为一己私利误了国家大事。为了增强汉城的兵力,陈升恒也把一千多精壮的农民武装起来组成民团,准备与匪军进行长期斗争。

民团没有武器,陈升恒就组织城里所有的铁匠木匠连夜赶制刀枪弓箭。官库里的铁不够用了,他就动员商人和官员,将自己家里可以用来制造武器的铁器捐献出来。有人带头,百姓也纷纷捐献,有些人家把自己厨房里炒菜的马勺都捐献了出来。陈升恒说:“暂时不用的东西可以捐献,这炒菜的家伙还是留着好,人不能不吃菜呀。”百姓说:“等赶走了白彦虎,咱们再安心吃大肉酸菜炒粉条也不迟。”有了武器,民团就开始加紧操练,准备配合官军粉碎匪军的围困。

一个云重天黑的夜晚,早就武装待命的官兵,在陈升恒的一声号令下,迅速而又轻捷地从东城门冲锋而出,包围了匪军的一顶军帐,官兵按照战略部署,活捉一名匪兵进城,将其他十几名匪兵全部杀死,迅速撤回城里。等白彦虎反应过来,陈升恒早已经紧闭城门登上城楼,在供奉关公关老爷神像的东城门城楼大厅里,开始审问俘虏了。陈升恒很和气地问:“这位兄弟,想必你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只要你说实话,我不伤你的性命,还要开恩放你回去。我问你:你在军帐里,刚醒来的时候,看见了什么?”

俘虏一听要放他活命,就赶紧如实说:“老爷,我借着火光看见一位手持大刀的红脸大将军。”

陈升恒说:“你果真看见了一位红脸大将军?”

俘虏说:“我确实看见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陈升恒站起身来,指着身旁关公的塑像问:“是不是这位关公关大将军?”俘虏一看吃惊得目瞪口呆,连连说:“原来是关公大帝显圣!”

陈升恒说:“是啊,白彦虎作乱,祸害生灵,要遭到关公大帝的惩罚。你回去要对所有的人说实话,让他们也不要跟着白彦虎吃亏。”

原来这是陈升恒鼓舞斗志、瓦解敌人的一个计谋。他让一个身材魁梧的士兵化装成关公,在冲进敌军帐的一刹那,以火把照亮这个关公的形象,让这个士兵看个清楚。后来才知道不光是这个俘虏看见了,连别的军帐的匪兵也有看见的。

这一计谋还真管用,城里的军民知道有圣人保佑,斗志更加坚定;城外的匪徒,知道将要受神明的惩罚,整日提心吊胆,斗志大为涣散。

关于这个关公显圣的民间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说是白彦虎匪军正在攻城,突然城门大开,关公骑着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未待开战,敌人就吓得后退了五十里。

在围城的同时,匪军也在做攻城的准备。一旦做好了准备,他们就搭起云梯硬往城墙上爬,推着撞车硬往城门上撞。陈升恒早有反攻城的策略,他命令民团把城里所有能搬来的石头都搬上城墙堆放在女墙背后,等攻城的敌人一旦靠近,训练有素的抛掷手,立刻瞄准射击,千百块石头向敌人投去。时间久了,城里的石头快要用完了。陈升恒曾经派兵出城收集石头,城门外被匪军牢牢地把持着,不能奏效。这时候,城里的居民纷纷拆下自家院墙的基石送到城墙上去,充当打击敌人的武器。

敌人围城一个月后,城里的粮食快要吃完了。陈升恒毅然决定,不论是官仓还是私仓的粮食,都由总兵府统一收集保存,每天按人口统一发放。据民间传说,当时陈总兵也和士兵一样,每天只吃五两粮食的定量。到后来,连五两的定量也不能保证的时候,陈升恒决定,收购乡民带进城里来的羊当军粮充饥。而军马则因为断了草料,在饥饿难耐中相互啃食马尾巴。陈升恒就从每人五两的军粮中减出一两来做马料。他说,人乏了可以骑马,马乏了可就追不上贼寇了。同时,还把从羊皮上剃下的羊毛给马吃。

匪军在白天攻城,因守城将士的飞石打击不能得逞,就改为夜间攻城。夜间飞石不能瞄准射击,匪军很容易搭了云梯爬上城墙,有几次进攻,若不是守城将士拼死抵抗,险些失守。陈升恒亲自登上城头,和士兵们一同站岗放哨,三天三夜没合眼。一位登上城头慰问将士的地方绅士向陈升恒献计说:“镇台大人,城头上何不点上灯笼来照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