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8752100000010

第10章 古老的建筑(10)

海印寺是韩国三大著名佛寺之一,也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沿着伽耶山红叶缤纷的红流洞溪谷向上步行约4公里,即可到达古老的海印寺。公元802年,新罗王朝时期的顺应、利贞两位大师创建了这座古刹。由于寺内珍藏着大藏经版,所以又称“法宝寺”。海印寺历史上曾屡遭火灾,除石柱、石塔外大部分建筑都被毁坏,李氏王朝末期得以重建。海印寺内有一柱门、凤凰山、脱解门、冥府楼、大寂光殿、法宝殿等重要建筑。法宝殿内收藏着有高丽大藏经,大藏即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即经藏、律藏和论藏。法宝殿南面并收藏大藏经经典的大藏经板阁是1448年修建的,为防止潮气,采用了立着修多罗殿,两殿都是横宽约60米,纵深约9米的单层建筑。东西两侧还各有一座寺刊版库,四座建筑形成矩形建筑群体。储藏间的建筑属早期朝鲜建筑风格,外形美观,殿中央是收藏经版的木架。

殿内的地板则经过防潮、防虫的特殊处理。令人称奇的是,该建筑没有特殊的通风设备,却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使藏经完整地保存了数百年。

海印寺内收藏的经版木共有81258张,所以又称“八万大藏经”。经版是1236年高丽王朝高宗在位时,耗费了16年时间才雕刻完成的。大小一致,字体工整,笔画精细,其高超的雕刻的技术令人称奇,是反映古代韩国雕刻艺术的精品。

昌德宫

汉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始建于公元前18年,当时称作“慰礼城”,是朝鲜三国时代百济的都城。公元11世纪,高丽统一朝鲜半岛后,定都于此,称“南京”。公元1394年,李氏王朝太宗李承桂把国都从开城迁到这里,更名为汉城。从此这里一直作为首都。由于历代皇朝修建的众多宫殿都集中于此,汉城又享有“皇宫之城”之美誉。

昌德宫是李朝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它建于1405年,作为李朝第三代国王的离宫,壬辰之乱时,被入侵日本人烧毁,公元1611年重建后,作为王宫达300年,至今仍保持着王朝昔日的建筑格调。

正门“软化门”是惟一从倭乱大火中幸免的木造建筑,被认为是汉城最古老的宫门,颇具特色。进入正门后,就是历代国王处理朝政的仁政殿,镶嵌精细,装饰完美的天井是其最大的特点。殿内还有帝王御座。仁政殿后是王室的寝殿——大造殿,此外,还有宣政殿、乐善殿等。乐善斋为韩国传统式工造结构建筑,至今仍是王室后代的住所,殿内陈列着王冠,王服以及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院内陈列着王室使用过的车、轿和末代国王所使用的早期汽车等。仁政殿后有一座秘苑,是当年皇室的御花园。建于17世纪,是昌德宫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依山而建,与周围的苍松翠柏,溪谷池塘、小桥流水相映衬,显示了朝鲜王朝时期人工造景艺术的精华。苑内有科举时代作为考场的映花堂,还有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钓的鱼水亭、钓鱼台和池中的芙蓉亭。

水原华城

水原原称“水源”,古代曾是汉城防卫四镇之一。李氏朝鲜第22代正祖王心痛于父亲庄献世子之死,将其陵墓从扬州移到水原郊外的华山,叫做隆陵。水原华城就是为了守卫隆陵,利于参拜而修建的。

华城于1794年开始修建,37万人经过2年9个月的辛劳,终于1796年9月完工。城墙长约6000米,共有4座城门,并装备了炮台。它采用了欧洲的筑城技术,是东方的第一个城郭。石头与砖瓦结合,非常坚固的欧洲风格的城门、堡垒,上面还建有亚洲格调的楼阁,很有特色。其中,带有7个拱型水门华虹门是韩国惟一的水上楼阁。

东西南北的城门分别命名为苍龙门、华西门、八达门、长安门,其中八达门和长安门很大,门前面被半圆形的城墙围绕,构成了一个重要的要塞。西北和东北角有两个空心墩,是嘹望台兼碉堡,上面有很多小的枪眼,还有5个烽火台,可以侦察敌情,并将情报迅速传递到王宫。

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战争,水原华城有一部分已经毁坏,修缮工作由1975年起进行了4年。

阿努拉达普拉圣城

阿努拉达普拉圣城是斯里兰卡古都和佛教圣地,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般陀迦阿巴耶王建都于此地,开创了阿努拉达普拉王朝,自此一直到公元10世纪的摩哂陀五世统治时期,这里一直是斯里兰卡的首都。公元993年南印度入侵阿努拉达普拉,这座具有1300年文明历史的圣城由此衰落下去,最后沦为废墟之地。茂密的丛林将废墟和曾经的繁荣掩盖,直到19世纪这里才被重新发现。如今展现在世人面前的阿努拉达普拉不仅是吸引无数佛教徒前往的佛教朝圣地,也是一处令旅行者魂萦梦系的游览胜地。

佛教在阿努拉达普拉有着渊远悠长的历史。根据史书的记载,孔雀王朝阿育王之子,印度高僧摩哂陀在2000多年以前携带经书渡海至此地,斯里兰卡的佛教历史由此展开,阿努拉达普拉遂逐渐发展成为斯里兰卡最早期的佛教圣地。中国高僧法显法师,曾在公元412年来到这里进行佛学研究,是我国与斯里兰卡文化交流的开端。直至公元14世纪,阿努拉达普拉还一直是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佛教中心。

此地被丛林遮掩了长达数百年时间,此间的阿努拉达普拉被时间遗忘了,时间不再由这里流淌,所以许多历史遗迹就这样保存了下来。当19世纪的人类再次发现了这里,古老的阿努拉达普拉带给世界的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一个丰富的宝藏。古城不仅保留着历代王朝修建的大量寺庙、佛塔和王宫,古代复杂的灌溉系统遗迹也依然可见。这些珍贵的遗址无疑是人类历史的最好见证,为考古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力根据。

阿努拉达普拉城市中央环绕着一圈10米高的土墩,土墩被丛林覆盖着,这里标志着古代城市的中心。由城市中心出发,佛教建筑、水库遗址等分布在土墩周围方圆三十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阿努拉达普拉最杰出的佛教建筑是四座大型佛塔,其中又以鲁梵伐利塔最为著名。这座白色圆顶的舍利子塔带有僧加罗民族建筑的典型风格,是由桂多迦摩尼王下令修建,在其弟婆陀帝沙统治期间完成的。它耸立在由三层台基构成的平台之上,塔高100米,塔基直径96米,是当时佛教世界中此类佛塔中规模最大的,因此又被称为“大塔”。塔内原先保存着陶制舍利盒、珠宝、佛珠等文物,此外,一具非常罕见的象牙裸女小雕像也在这里被发现,它不足10厘米高,是公元2世纪的雕刻作品。

城市保存着古代修建的复杂灌溉系统,主要有三座古老的水库构成。按照修建年代,第一座是婆娑瓦库拉马水库,相传修建于公元前505年;第二座是帝沙水库,面积约有1.5平方公里,建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第三座为努法罗水库,修建于公元1世纪,水库边有6~7公里长的堤岸,它不仅是三座古水库中最大的,而且是唯一还可以使用的,现在这座水库仍旧还能为城里的居民提供日常用水。

波隆纳鲁沃是与阿努拉达普拉齐名的古都,于公元368年成为国王驻地。公元993年,波隆纳鲁沃成为斯里兰卡的第二任首都。

公元10世纪末,当时的国都和佛教中心阿努拉达普拉开始衰落,波隆纳鲁沃因取而代之声名鹊起。14世纪起趋于荒废。20世纪初,复建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现存的估计大部分建于波罗迦罗摩巴忽大帝和尼散迦摩罗统治时期。

波隆纳鲁沃古城的建筑风格样式和布局结构与古都阿努拉达普拉有很大不同,城内沿中轴线布局,但其实质还是受到了古都的影响。古都的大型人工湖波罗迦罗摩海始建于12世纪,系波罗迦罗摩巴忽大帝把小型盘陀灌溉水库拓建而成,堤岸长13公里多,高12米,面积24平方公里。岸边立有巨大石像,高3.5米,建于12世纪,据传为波罗迦罗摩巴忽的雕像,双手在胸前持轭,以示王权。

波隆纳鲁沃古城的佛教建筑多用灰浆和砖石雕刻装饰,保存得比较完好海的北端东岸有波罗迦罗摩巴忽王宫遗址。宫城为长方形,大殿长30米,宽12.6米,据说原有7层,遗址现有2层。殿南是皇家浴池,因袭前人的莲花造型,所以浴池为石造的8瓣莲花形,名为鸠摩罗池。浴池侧面为皇家楼阁,阁中有石雕柱,以月亮形石为台阶,阁门立狮。大殿北侧,有众多佛殿、碑塔,有睹波罗摩寺、伐多达祗殿,尼散迦.罗多.曼陀波阁、沙特摩诃.普罗沙陀塔、罗马和曼陀帕雅寺等诸多古建筑。宫墙外有楞迦帝罗迦殿、兰拘特.毗诃罗塔、吉里毗诃罗塔,伽尔寺、达米罗大塔等都是举世闻名的胜迹。

睹波罗摩舍利塔建筑规模宏大,墙壁布满了各种动物浮雕,属古都中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物之一。梯级雕有月形石和守护神。“石书”,长8米,宽1.8米,是斯里兰卡现存最长的古代铭文。伽尔寺以其大型群雕佛像驰名,共4尊,均为整块石料雕成,是波隆纳鲁沃时期的典型作品。

圣城康提

康提又名马哈努沃勒,由康提王国的君主维克拉玛巴胡建于14世纪,1480年始为首府。

历史上的康提曾为辛加人的祖先统治长达2000多年。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逐渐演变成单一信仰的国家,印度佛教的盛行带给斯里兰卡的当然不仅是宗教上的变革。公元4世纪,释迦牟尼的佛牙被迎到斯里兰卡,从那时起,王宫和佛牙寺与作为斯里兰卡首都所具有的行政管理和宗教功能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1592年,斯里兰卡定都康提,康提从此成为王宫和佛牙寺的所在地。16、17世纪康提曾一度被葡萄牙及荷兰殖民者占领,1815年又为英国人征服。但是康提作为于科伦坡、阿努拉达普拉并称为文化三角的地位并未受到动摇,大量珍贵的佛教遗迹使得它仍为斯里兰卡宗教中心,并且是一些原始佛教教徒的朝圣地。

整个城市坐落在海拔500米生长着稀有植物物种的群山上,地处热带植物生长地带,气候湿暖,景色秀美,再加上大量古迹遗址,这里也一直是旅游者的“圣地”。

城市中部有1806年最后一个康提王维克勒马.拉贾辛哈开凿的人工湖——康提湖。四边形的人工湖畔,坐落着城市大部分的宗教遗址,包括王宫和被称为达拉达.马.里加马的佛牙寺。重建于18世纪的达拉达.马里加马佛牙寺作为斯里兰卡的宗教首府的地位,成为佛教信奉者的朝觐圣地。而这座建筑也因其特有的宗教意义极尽装缀之事,石雕、木雕、象牙雕、金属饰、赤陶等,墙壁、柱子、天花板上均施以精美的彩绘,华美异常。王宫的宫殿建筑群以中廷为轴心采用院落式布局,现大部分已毁。保存较好的是觐见厅。尖塔由椴木制成,大量丰富精美的壁画从侧面展现了昔日王室的辉煌。这座全木结构的建筑花费了将近20年的时间建成,大殿由64根大木柱支撑,所有柱、梁都施雕刻,屋顶由平瓦覆盖,屋脊两端还有陶制的小尖塔,极富情趣。但是1815年,当英国人到来后,这里却被用作审判俘虏的审判庭。辛哈拉国王统治时期的最后一个首都,前后延续了2000年的曾迦罗王朝至此画上了句号。

大马士革古城

叙利亚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国度,在《圣经.旧约》中已有所提及。它位于亚洲西部,面临一望无际的地中海,东面是广阔的沙漠地带,约旦和土耳其分别接壤其南北。

阿拉伯的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有天空,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相传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来到此地,从郊外的山顶眺望城市的全景,赞叹不已。但是他没有进城,而是从原路返回。随从询问原因,他回答说:大马土革清真寺的原址是浸礼教会的基督教堂,于公元706年被阿拉伯军队摧毁。阿拉伯人后在基督教堂的原址上修建了大马土革清真寺。

大马士革古城约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这里历经无限沧桑,书写下一段生动而又曲折的历史。在公元前15世纪,居住于古代阿拉伯半岛北方闪族的阿拉米人在此建立了王国,公元前333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打败了波斯帝国,从波斯人手中夺走了这座城市,公元前64年,庞培的罗马军团入侵了大马土革,基督教从此进入这里,到了公元661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在此定都,使这里成为强大帝国的中心,是联系土耳其、黎巴嫩和约旦的贸易枢纽;1187年阿拉伯的民族英雄萨拉丁率领军队由这里出征,打败了十字军团,到公元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其长达400年之久的统治,1946年,叙利亚独立,大马士革成为叙利亚的首都,但是在此之前,这座多灾多难的城市还被法国殖民者占领了30多年时间。4000多年来,大马土革可谓兴衰几度,但是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历朝统治者都在这里留下了风格各异的建筑古迹,她的文化和艺术受到多民族的影响,使得今天的大马土革当之无愧地被人们称为“古迹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