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
8748300000018

第18章 还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吗——道德与社会性发展(4)

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画家陈丹青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日常的台湾:温良恭俭让》:台湾人情好,我早就领教的,但那时定居纽约,不以为珍贵,而今居住北京近八年,忽然置身台北,可就处处看得稀罕,然而难描述。譬如“文学营”主办方的迎送招待,全程没有差错延误,没有横生枝节,大陆做不到这般周详与准确。又譬如宾馆服务敬业到令你诧怪,每个服务生会一再提醒你有访客的留言,额外的请求俱可商量,交代的小事,绝对准时照办;去隔壁连锁店买个卤蛋,摸出一把硬币,掌柜的看我裤袋里零钱太重,不吱声,迅速数过,换给你整数纸币;在故宫买画册,台币不够,人民币能用吗?——台北尚未如香港那样通用人民币,营业员稍有迟疑,进去问过,欢天喜地回说可以,倒好像是她的麻烦解决了,比我还要宽慰……礼貌、笑容、抱歉、连声谢谢,都不在话下,办各种琐事,没一次落空、尴尬、被拒绝。我本能预备遭遇粗暴的态度,冷漠的脸,僵硬荒谬的机制,穷凶极恶的生意经,还有,在零星小节上的不专业,不认真,权责不清,或心不在焉——那是我在北京随时随地的日常经验。走在这样的人丛中,我发现只有我自己时或粗心、急躁,在绿灯闪亮前跨越横道线,因为我已像久在此岸的人一样,惯于粗粝的生活,嫌种种礼数与自我克制,太麻烦。

连日会面的新朋旧友则另是一番温良与教养:非常地想要见见,但必定问清你的安排,不使勉强或为难;席间随口应许的事,我倒忘了,不在意,翌日却已悄然办妥,如变戏法一般;谈话间难免涉及人事作品的议论,抑扬有度,不夸张,不渲染,总留三分余地,说是世故,却世故得自然而斯文,一点不是勉强,显然从来如此。通常,台湾对此岸的客人大抵格外地客气,格外热忱,我的留心观察却并非人家怎样待我,而是人家怎样对待彼此,这一看,我随时随处目击的人情,实在并非假装——集体性的温良恭俭让,装不出来,也装不像,我所以觉得以上种种情状难以举证描述,并非指社会的精英,而是在街市随处遇见的人。

(《南方周末》,2008年9月)

这篇文章让我们体会到陈丹青笔下台湾人的“温良恭俭让”,其中最核心的品质就是有礼貌、有教养。有礼貌、有教养是尊重他人的要求,更是一个人有自尊心的表现。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的黑白影片《不拘小节的人》,讽刺作家李少白擅长在作品中讽刺挖苦别人,而自己却是个不讲公共道德、“不拘小节”的人。他应邀去某市作报告,虽以文人雅士自居,却做了一系列不文明的事:坐火车占两个人的位置、吃水果乱扔果皮、游湖逛公园摘折花木、在游廊上刻字、在图书馆抽烟以致将珍贵书籍烧损、看戏时大声批讲。拍摄此剧的目的是为了教育人们,希望每个人成为有礼貌、有教养的人。可惜的是,50多年过去了,“李少白们”又出现在了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从网上的图片可以看到,这些人攀爬场馆的外墙、占用给残障人士使用的轮椅、排队加塞、乱扔垃圾、在墙上刻字、不按规定出入、在演出场馆脱鞋并踩在前排座椅靠背上……

在美国的一个公园里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的是“Freedom is not free”,意思是“要想获得自由就得有所约束”。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合禁烟、在飞机上不得使用手机等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则,正是这些规则保证我们每一个人安全、有秩序、舒心地生活。

3.怎样养成良好的品行

品行是如何形成的,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是一个已经辩论了千年而没有结论并且会一直争论下去的问题。但能确定的是,品行的形成是一个体验和学习的过程,一个人的个性、品行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需要经历一个成长和变化的过程。个体在幼年时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接受相应的教育和约束,一旦成年后再想要发生改变就相当困难了。

环境对学生品行的影响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榜样的作用。俞敏洪在博客中曾谈到父母对他的影响:品行的树立来自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

我的父母对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的父母是不认字的,但是父母身上的优点我耳濡目染,成为我做人的准则。

我母亲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有一次下暴雨,我母亲带着我姐姐、我、我父亲,我们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们家的稻谷时发现已经被淋湿了。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就给我讲,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人家,他们家里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会淋湿。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粮食歉收,我们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我很不愿意,而母亲却说:“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米,不分给他们米会有人饿死的。”

我父亲是个木工,是架大梁的,他是我们那方圆15里的专家。我父亲是一个一高兴就可以不要工钱的人,因为往家拿不回钱,我母亲就跟我父亲打架,我父亲长得很壮,我母亲很瘦小,结果每次都是我母亲打我父亲,父亲从来不还手。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特别的无所谓,任何时候都不伤害我的母亲。我母亲属于个性特别刚强的人,有时候说的话我听着都挺难受,但我父亲从来没有还过嘴。所以呢,我老婆怎么训我,我都是不回嘴的,我觉得我应该向父亲学习。

我们大人有的时候喜欢在背后说邻居和同事的坏话,我跟我老婆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议论东家长西家短,哪个人品行好,哪个人品行不好,哪个人小气,哪个人不小气。结果有一次我女儿从学校回来,跟我讲她们班哪个同学好,哪个同学不好,哪个同学小气,哪个同学势利眼。我跟女儿说不能说同学的坏话,同学天天跟你在一起,她们身上如果有你认为的缺点,你放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同学们的优点。我女儿立刻反问一句:“你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不也议论很多叔叔阿姨吗?”一句话让我无言以对。从此以后我就跟老婆定了一个规矩,在孩子面前不能议论别人的缺点,一定要说对方的好话。

在这个案例中,俞敏洪父亲的宽容厚道,母亲的善良、热心肠,都为俞敏洪树立了鲜明的榜样。而俞敏洪作为父亲也意识到了为自己的女儿做榜样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和教师也需要在品行方面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和完善,这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至关重要。

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强化)理论。该理论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产生某些行为反应,或某种行为得到矫正。一个经典的关于观察学习的实验是:把儿童分为三组,观看一段攻击行为的录像。录像的结尾,第一组儿童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受到奖励,第二组儿童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受到惩罚,第三组儿童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既没有受到惩罚,也没有受到奖励。接下来,给儿童提供一个表现攻击行为的环境,观察三组儿童的表现。实验结果同人们预期的那样,看到攻击行为的个体受到惩罚的那一组儿童表现出最少的攻击行为。

观察学习理论提示我们,榜样的行为对孩子有重要影响,这就是俗语所说的“有样学样”。另一方面,教师、父母对某些行为的反应对学生品行的养成也很关键。例如,父母在公交车上看到有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对此行为表示肯定和赞赏,孩子就会受到“替代强化”,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境就更有可能表现出被父母肯定的行为。同样,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以图片、录像的形式呈现虐待小动物的人和行为,并对此提出严厉批评,即使学生没有类似行为,他们也会受到教育。因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良好品行养成的素材。教师和家长也要意识到,由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事情的判断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谨言慎行。

最后,我和大家分享《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的一段话:要是你看我的信,总觉得有教训意味,仿佛父亲老做牧师似的;或者我的一套言论,你从小听得太熟,耳朵起了茧;那末希望你从感情出发,体会我的苦心;同时更要想到: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别因为是听腻了的,无动于衷,当作耳边风!你别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段话感人至深,傅雷对儿子的深情和期望寓于其中,他不仅关注孩子的艺术成就,更关注孩子的人品修养。在孩子的品行培养方面投入多少精力都是值得的,成就一个善良、宽容、谦逊、真诚、中正、有礼貌有教养的人是多么令人期待的教育成就!

这一章讲的是如何“做人”,下一章谈一谈如何“做事”。

教育教学启示

1.品行的培养应渗透在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要在认知、情感、行为等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品行。在认知方面了解善恶与对错;在情感方面亲近、认可、向往良好的品行;在行为方面恪守道德准则。

2.良好的品行包括善良、宽容、谦逊、真诚、中正、有礼貌有教养等六个方面。善良包含同情和悲悯、友好与利他两个核心成分。宽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上的兼容并包,二是行为上的宽厚与容忍。谦逊是指谦虚内敛,不自大,不虚夸,多看别人的长处。真诚是指真实诚恳地对待他人,也真实诚恳地对待自己。中正是指内心秉持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能够坚持原则,行事端正,执著坚持。有礼貌有教养既是尊重他人,也是自尊的表现。

3.教师和家长也需要在品行方面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为学生做出榜样。此外,教师和家长要抓住“观察学习”的机会,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学生养成良好品行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