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8737900000012

第12章 学佛与做人(2)

我们在人世的这几十年,只是生命的一个片段,一生过得再风光,死后也同样化为尘土。再则,世事无常,昨日的君主可能就是明日的阶下之囚,过去如此,现在同样如此,所谓的事业和功名都非常短暂。

学佛能使我们将眼光放远,不仅从现世的生命着眼,更考虑到未来的命运。所以,我们不能以几十年的成败论英雄,不要为了今生的享乐,为了今生的风光,而造下罪业。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无所有而来;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是两手空空而去。我们走的时候可以带走什么?我们的儿女?我们的财富?还是我们的事业?哪一样我们也带不走。

短暂的人生很快就会过去,即使再有钱,像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死后又可以带走什么?一样也带不走。所以说,只有懂得合理使用自己的财富,懂得用自己的财富造福人类,才能为未来的生命种下更多的福报。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生生世世伴随着我们的,那就是我们的业力。我们这一期的生命为来世留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是人生最关键的问题。

从前,有个富翁快死了,想想很难过:娇妻美妾,房宅田地,要丢下所有一切独自走上黄泉路,未免太孤单。于是找来小老婆说:现在我要走了,平时我对你最好,你能不能陪着我一起走?小老婆答:没错,平时你是对我最好,可我这么年轻,怎么能和你一起去死呢?然后他又找来第三个老婆,她当然也拒绝了富翁的请求。再找来第二个老婆,可她也不乐意:平时你对她们那么好,她们都不肯陪着你走,我也犯不着和你一起去死。三个人都不答应,他只好找来原配,原配说:虽然你平时对我关照不多,但既然我已经嫁给你了,也只能跟着你走。

这四个老婆就代表着我们的财富、事业、家庭以及业力。我们平时最关心的是什么?无非是财富、事业、家庭,可这些,到你走的时候,有什么可以陪伴你?古代的帝王们,为自己建造庞大的陵墓,用数不尽的财宝甚至活人陪葬,希图再现生前荣光,除了给自己增添更大的恶业,又何曾为他们的死亡带来任何利益?

而我们最不关心的就是业力。只要对眼前有利,就不管使用的手段正当与否,也不管造下的是善业还是恶业。但我们要知道,当离开人世之时,只有业力是跟着一道去的,就像那个平时最受冷落的原配夫人一样。

世间的富贵荣华都是虚幻不实的,人生的吉凶祸福更是变化无常的。没有学习佛法的人,即使他的眼光再长远,比起一个学佛的人来说,都是近视眼,因为他所能看到的,最多就是一生短短的几十年。

学佛的人,不仅要对今世的生命负责,还要为未来的生命负责。

学佛的意义就在于完善并提升我们的生命素质。人生难得,它的珍贵在于给了我们一个修行的机会,使我们通过今生的努力为未来种下善的因缘,使未来生命能够生生增上。

生命的素质直接关系到人生幸福,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生命从不健康的、充满烦恼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智慧、觉悟的人生。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积极地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使更多的人走向光明的解脱之路。

所以说,人生的意义还在于,你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同样是人,对世界、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完全不同。大多数人的个体生存,不会对世界构成太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可有可无的。但也有那么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使许多人活得痛苦不堪,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过去的暴君,现代的战争狂。他们的出现,使世界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还有另一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给世界带来幸福,带来智慧,带来了光明。

我们学佛,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不仅要自觉还要觉他,这样才能使我们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我们完善自己,同时也在利益他人;我们帮助别人,同时也在完善自己。修学佛法,首先要认识到人生的意义,然后才能知道怎样利用这一生来完善自我并造福人类。

佛法修行的基础就是做人。

世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也教我们做人,比如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仁,就是要有慈悲心;义,就是要有德行;礼,就是要循规蹈矩;智,就是要用智慧指导生活;信,就是要有信誉,要言行一致。和世间的德行相比,佛法中也有类似的教导,佛陀要求我们遵循的五戒十善,就是人天乘修行的标准。

凡夫从学佛到成佛的次第可以分为五乘。乘的概念和楼房一样,从第一层上去,层层递增。在佛法修行中,最高的一层是佛,其次是菩萨,再其次是声闻缘觉,最后是天道和人道。

五乘又可分为三士道,即上士道、中士道和下士道。上士道通过菩萨乘的修行最终成就佛果,中士道是声闻乘缘觉乘的解脱道,下士道是关于人天乘的内容。

作为出世间的解脱道,佛法又不完全等同于世间的道德标准。世间的道德只是停留在人天乘。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仅仅修五戒十善,不管怎么努力,还是跳不出三界,不能脱离生死,获得真正的自由。

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内最享乐的是什么地方?是天上,所以一般宗教都将天堂作为人生最好的归宿。他们认为,人间充满着缺陷和痛苦,充满着不幸和污浊,一旦升到天堂,就可以远离种种的不如意,永远在那儿享乐。

在这个问题上,佛教和其他宗教的看法不同。从环境的享受来说,天堂的确比人间好;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天堂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个人升到天堂后,就会沉溺在五欲的享乐中不能自拔。

俗话说:“贫穷布施难,富贵修行难。”没钱的人,让他布施很难,因为他没有条件;可有钱的人,让他放弃享受去修行也很难,因为优越的生活环境往往会使人失去修行的动力。所以,佛教认为天堂虽然美好,但因为天人不能修行,所以并不是修行人的理想选择。

而且,一旦天上的福报享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天福享尽必然堕落。在这一点上,佛教和其他宗教也是不同的。一般宗教认为升到天堂就意味着永生,但佛教认为,天福也是有限的。

一般宗教都崇拜上帝或神祗,佛教承认不承认上帝呢?佛教也承认上帝。其他宗教认为上帝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佛教中,上帝却非常之多。仅欲界天就有六个上帝,色界天里就更多了。

一般宗教认为上帝永远都是上帝,而且可以主宰一切。但佛教认为,上帝在福报享尽后也会堕落,也会在六道中轮转,并不具备主宰一切的能力。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人间比天堂更殊胜。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从修行的角度而言。人间有苦有乐,正因为对痛苦有切身的感受,我们才会想尽办法去摆脱痛苦,追求解脱。在摆脱痛苦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对宇宙人生做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佛陀之所以能够成为觉悟者,能够亲证趣向解脱的真理,也正是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和修证而来。

《阿含经》告诉我们: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佛陀是以人的身份成佛,而不是以天人的身份得道。天上的人太享乐了,他们无法体会痛苦,也就没有修行的动力。而不修行就无法开发智慧,更谈不上解脱。智慧、解脱、真理都在人间,而不是在天上,这是佛法和其他宗教的重要区别。因此,一个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会做人。

汉传佛教属于大乘,大乘佛教的立足点比较高,一开始就要求我们当菩萨,但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里,真正有菩萨心肠的并不是很多。相反,大多数的人,修学佛法只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为了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修行,很难说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菩萨。

那么,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很多人觉得,只要学习大乘经教就是大乘行者,而学习小乘经教就是小乘行者,这种看法其实是不对的。

我们判断一个修行人是属于大乘还是小乘,关键是看发心。如果你发的是出离心,修行只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那就是小乘的自了汉。如果你发的是菩提心,学佛不仅是为了自己解脱,更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那才称得上是修学菩萨道。

佛法的修行是有次第的。即使我们发的是菩提心,还是要以小乘的出离心为基础;而出离心又要以增上心,以人天乘为基础。也就是说,想要学做菩萨,还是应该做好一个人。

那么,做人的标准是什么?这就要以人天乘的德行来衡量。很多信徒学修达到一定程度后,会求受菩萨戒,这种发心固然非常好,但必须明确,菩萨戒同样离不开人天乘的五戒十善。

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上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及不贪、不嗔、不邪见。五戒十善虽然只是人天乘的标准,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严格地说,世界上没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可是我们想一想,如果一个人连不杀生也做不到,不偷盗也做不到,就想做菩萨,又有谁会相信?菩萨能杀生吗?菩萨要慈悲一切众生;菩萨能偷盗吗?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说,菩萨的修行是以人天乘为基础,菩萨戒则是以五戒十善为基础。